盆栽里放地衣(地衣能种植吗)
1. 地衣能种植吗
1、种植地选择
人工种植地皮菌时,应该选择适合的环境,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从寒冷的高原,到火热的荒漠都能看到地皮菜的身影。但是人工种植地皮菌时,最好选择那些含钙量丰富的质,特别是一些石灰岩和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最适合种植地皮菌的好地方。
2、种植方法
将土生的地皮菌切成3cm小片,一端埋入土中2cm,每平方米种植50穴,每穴埋适量风干的地皮菌。播后盖一层过筛的、从易生长地皮菌的老苜蓿地表刮取的表土,过筛前,与彻底腐熟的羊粪均匀混合。
3、日常管理
种植后需要做好浇水,可用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喷洒,每间隔12小时喷水一次,15天后将鲜菠菜叶和鲜青草按2:3混合,用打浆机打成糊状,与水按3:5稀释,均匀喷洒在上面。其后,每隔6小时喷水一次,一个月以后停止喷水。7天后每间隔48小时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厘米。一个月后大量喷水,每间隔3-5小时喷一次水,喷水量为地面能看见积水为标准。
15天后每间隔36小时喷水一次,喷水量以地皮湿为准度。待地衣长到理想的厚度、面积时就可采收。当然也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地衣大,否则就会老死。采收时必须先大量喷水,以地面有积水为准度。
4、采收
地皮菌正式生长以后,可以多次采收,每隔二十天采收一次就可以,每次采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损伤地皮菌的根,不然会影响影响再次生长。
一般人工种植的地皮菌可在早春或深秋进行采收,采收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踏种植穴,可用摄子采收。采收的地衣吃不完,必须烘干或者晒干储存。最好是用风干或者阴干储存,这样就不会破坏地衣所含有益成分,从而也可以保持原汁原味的鲜醇。
2. 地衣可以人工种植吗
木耳,又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东北,湖北,浙江,云南都有分布,主要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地耳,就是长在地上的。又名地皮菜、地木耳、地软,地衣,地曲莲,雷公屎。其实它就是一种生长于水中或在潮湿土中或草地上的一种藻类,并且在有污染的环境中是不能生存的。所以它就是名符其实天然的野菜。属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生存范围很广。
3. 地衣的人工栽培技术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种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体。
因为两种植物长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构造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1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是历史上发展的结果,因此,把地衣当作1个独立的门看待。本门植物全世界有500余属,25000余种。你所说的食用地衣估计是国内南部潮湿环境下生长的蕨类,有人曾试验把地衣体的藻类和菌类取出,分别培养,而藻类生长、繁殖旺盛,菌类则被饿死。目前有科研单位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但尚无成功案例。
4. 地衣能人工种植吗
应该是白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丽江雪茶,生长于丽江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白雪茶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
雪茶属不完全地衣类雪茶属植物,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40米以上的高山雪线,常生长于高山地面常年积雪的草甸或苔藓丛中,故又得名“地雪茶”。
恶劣的生存环境,概造就了雪茶短小的肢体,雪茶多聚集丛生,单枝呈细长的扃圆管状,长3-7cm、直径1-2mm,先端渐尖细、稍弯曲,断面中空,呈白色或灰白色。雪茶生长季节十分短暂,每年只有夏季的23个月是它生长繁殖的最佳季节,且生长十分缓慢,到冰雪覆盖时,它就躲在厚厚的雪被下休眠,待第二年冰雪融化时再恢复生长。成品雪茶以色白、粗壮味苦者为佳。[2]雪茶属不完全地衣类雪茶属植物,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40米以上的高山雪线,常生长于高山地面常年积雪的草甸或苔藓丛中,故又得名“地雪茶”。恶劣的生存环境,概造就了雪茶短小的肢体,雪茶多聚集丛生,单枝呈细长的扃圆管状,长3-7cm、直径1-2mm,先端渐尖细、稍弯曲,断面中空,呈白色或灰白色。雪茶生长季节十分短暂,每年只有夏季的23个月是它生长繁殖的最佳季节,且生长十分缓慢,到冰雪覆盖时,它就躲在厚厚的雪被下休眠,待第二年冰雪融化时再恢复生长。成品雪茶以色白、粗壮味苦者为佳。[2]
5. 地衣菜可以自己种植吗
适宜含钙土质地区种植。 地衣,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许多连草都难以生长的地方也能旺盛生长,即使休眠几十年,一遇水又马上恢复生机。而且地皮菜喜钙,是多钙性土壤的指示植物。石灰岩喀斯特岩溶地区,北方黄土地区等但凡含钙丰富地区,均有大量生长。在荒漠草原等含钙高污染小的地区拥有可观的生物量。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研究单位开始致力地木耳人工种植技术,并取得了很多不错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测很快就会有一套实用的种植技术出来。
6. 地衣能种植吗图片
【台长来答】:养不活苔藓?听苔藓高手种植建议,感慨诀窍不一定绝却一定有窍!
必须得说,关于苔藓取材、繁殖、养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台友“卫兰”给予了台长很大的的帮助!
养苔藓,台长也失败过很多次,这玩意需要琢磨,经验与技术根本无法照搬照抄。通过向台友“卫兰”咨询请教,然后验证实践,再咨询请教……很多时候,台长与台友“卫兰”在疑问、争执、打赌、佩服中越来越了解苔藓的。
有一知己,同样的爱好,相近的价值观和追求,真是一件幸运的事儿!
台长一直在努力让热爱生活喜欢植物的台友欣赏苔藓,并将它各种“玩弄”!它是一种鲜活的植物,我们可以在景观中,现在也可以在玻璃容器中,使用活体苔藓。
只要我们努力地提升我们的创造和尝试,正如我们用室内植物所做的一样,我们可以给予它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
种植苔藓失败的原因
很多台友曾接触到脱脂乳、搅拌机方法和苔藓涂鸦等苔藓培育的玩法,但当第一次尝试这些方法的时候,极大的可能会失败。
然鹅,失败的负面体验可能会让台友望而却步,停止培育苔藓。
实际上,从一开始台友的预估就错了,自认为采用的是简单的、独特的方法来使用苔藓,最后以搞不懂、搞不定,搞不清楚而告终。
苔藓的名称自有玄机
为什么曲尾藓会有不同的俗名?为什么它被叫作情绪苔藓或岩石帽苔藓?
苔藓的俗名来自于地区和偶然性。有些名字是营销的结果,比如“情绪苔藓”。有些是由地区植物学家试图描述外观时赋予的,比如“迎风”或“叉”苔藓。所以,不同苔藓物种的俗名没有真正的标准。
但是,如果将苔薪分成侧苦藓或顶蓟苔藓两类,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些关于苔藓喜爱的环境的有用信息。
所有的苦藓都可以归类为两种:顶萌的和侧萌的。这种科学划分用来描述苔藓的生长模式。
顶萌苔藓有直立生长的习性,如曲尾藓属的情绪苔藓。侧萌苔藓有倒伏生长的习惯,如灰片苔藓。
曲尾藓是喜干燥阴凉的物种,需要经常晒干,以避免形成沉积物或霉菌。这是由于缺乏空气流通和存在自然的不可抗力。基本上没有自然磨损和撕扯(如下雨、动物和人类)的苔藓可能不会永久地生存在玻璃容器里,所以应该让容器完全打开,保持空气流通。
当苔藓生存在封闭环境
活体苔藓可以生存在封闭容器中吗?
台长认识,在玻璃花园里种植,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挑战,主要是因为容器里面湿气过重,且没有充分的空气流通。
台长喜欢使用顶部为钟形的容器,这样台长可以随时移除覆盖物,随时连容器带苔藓定期拿到自然环境中去修复。
对于在封闭的玻璃容器中种植的苔藓,台长给出最好的建议是少浇水,增加空气流通,让生病的苔藓在玻璃花园外休养。
如果是休眠的或者干燥的苔藓,则可以在封闭环境中保持至少30天。
如果台友把苔藓短时间内储存在塑料袋里,它会安然无恙,只要塑料袋不是湿润的,或者内部没有水汽凝结。
如果塑料袋中产生水珠,那么打开袋子让营牵干燥。
当台友开始准备使用苔藓时,请彻底为这个“殖民地”补水。
种植特殊苔藓的建议
·直毛藓:让苔藓定期晒干。
·万年藓:适合任何类型的容器,部分可以忍受太阳光,在种植介质中将它连续的假根埋设1英寸(约2.5厘米)深。
·白发藓:仅适用于顶部开敞的容器。
·虎尾藓:适合任何类型的容器。
·鹿蕊(地衣):适合顶部开敞的容器,保持苔藓干燥,提供良好的空气循环。
台长提示:活体地衣可以很容易地将真菌引入封闭的玻璃花园中。市场上大多数的地衣用甘油保存,被染成各种不自然的颜色,在封闭的系统内使用会更安全。
体会养殖苔藓的快乐
在封闭环境中培育苔藓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如果又一天,台友看到小的、黑褐锈色的突起从灰藓中生长出来,那么这是苔藓有性生殖循环,苔藓由此产生孢子体,一旦成熟就会分散孢子。
生命的循环,会在封闭的容器中继续进行。
万物生长,就是这样静静地开始的。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们的问题反馈,台长会多多努力,一对一给你回复,一对一为你解忧。
喜欢这篇文章的台友,轻点食指,先转发朋友圈,再关注。更多精彩文章、详细步骤、独门绝技,哈哈哈……台长将陆续为台友们奉上。
种在阳台上学无止境。
7. 地衣养殖技术
七至十天使用一次。
如果将水产乳酸菌用于净化水质,需根据水质情况决定使用次数,刚开始时一般每15天用1次,以后每1个月用1次,而水质较差的地方,泼洒的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一般在放养前3-10天,将乳酸菌稀释液均匀的喷洒在水面上。注意:不能同时使用乳酸菌与氧化剂、抗生素或消毒剂。
8. 地衣是植物吗?
地衣能吃。
地衣是蓝细菌或藻类与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单列为地衣植物门。
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空气新鲜。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园区很少有地衣生长。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干燥时可以休眠,雨后复生。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例如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等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