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叶种植方法(天冬的种植技术以及生长环境)
1. 天冬的种植技术以及生长环境
天冬亩产量主要由它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决定,一般天冬需要种植2-3年才能进行采挖,天冬亩产量,鲜货6000至8000斤,干货600至800斤
2. 天冬种植条件
野生天门冬用干净的纸包紧,或用塑料袋包紧不透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可以保存的时间长。
天门冬适应性强,管理粗放,易栽培,适合家庭养护。天门冬喜欢肥沃的沙质土壤,适宜湿润的气候和环境,但怕涝,忌烈日晒。华北地区培养天门冬应在4月中下旬出室,放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缺少阳光的植株,线形的叶子容易变黄.天门冬喜温暖,不耐寒,冬季人室后,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最低不得少于5℃,否则植株易受害。
3. 种植天冬适合气候
冬草又名天门冬,亮绿色小叶有序地着生于散生悬垂的茎上,秋冬结红果,它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非常具有观赏性。
天门冬喜阳光,也耐荫,在湿润气候下生长良好,冬季要保证不低于5℃,否则会生长不良
4. 天冬的栽培种植技术方法
生长周期2-3年
种植方法:
1、种植前改进土壤。天门冬性寒,所以最好选择有海拔一点的高度种植。在种植前改进土壤,这样可以有利于天门冬种子迅速生长。
2、播种。先大面积播种,然后等种子长成植株之后再分珠种植。有两个时光可以播种,春天和秋天,所以选择适合的播种季节播种即可。
3、大约一年后种子长成的植枝就可以分枝播种到地上了。埋的时候不要埋太深,一个坑最多放两珠即可。
4、浇水施肥增强日常管理。并且要注意防虫妨碍。刚刚种下去的时候多浇水,早晚各一次,施肥采取周施,每个星期施一次即可。
5、夏天注意光照时光不要过长,可以用遮阳布进行遮阳处置。冬天注意做好防冻办法。
5. 天冬的种植技术以及生长环境特点
一、盆土准备
花盆可以选择泥盆,外面还可以套上塑料盆,保证花盆是透气的就可以。花友可以自己配置基质,比如可以用腐叶土、田园土、河砂进行配制,配比为2:1:1。配置完成之后,还要在基质里面加上一些基肥。
二、光照条件
天门冬喜光,光照供应充足,它才能生长得更加健壮。特别是在其生长旺季,光照要供应充足。养殖天门冬,一般都会放在阳台或者是靠南的窗户上,这样能够多接受一些阳光。夏季要给狐尾天门冬适当遮阴,让其接受散射光即可,不能接受阳光的暴晒。
三、温度条件
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最有利于天门冬的生长。从季节上看,春秋季节温度适宜,比较适宜狐尾天门冬的生长。夏季温度过高,要做好通风工作,要把盆栽放在阴凉处适当降温。冬季温度过低,要给天门冬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发生冻害。
四、水分条件
天门冬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它不耐水湿。平时给天门冬浇水要适量,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即可。每次浇水都不能过多,盆土里面不能有积水。每次浇完水之后,要做好通风工作,让水分尽快蒸发。
夏季天气热、温度高,可以适当多浇一些水,植株周围可以适当喷洒一些水分,增加空气的湿度。冬季天气冷、温度低,要适当控水,半个月浇一次水即可。
五、施肥条件
天门冬喜肥,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要薄肥勤施,每隔一个星期就要给其上一次腐熟好的液肥。冬季植株会停止生长,也不需要上肥料。
六、定期换盆
天门冬生长较快,每年要给其换一个较大一点的花盆。平时要给狐尾天门冬做好松土工作,土壤保持疏松透气,更有利于其的生长。
6. 天冬怎样种植技术
1、换盆时间
天门冬生长迅速,生命力比较顽强,换盆可以选在每年春天进行,此时正是气候温和的时期,植株处于萌发状态,并且土壤中湿度适宜,换盆后天门冬能快速恢复生长。
2、准备盆土
天门冬移栽时,要使用疏松、透气的新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配制,并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容量一定要大,底部最好有能排水的孔洞,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
3、脱盆修根
天门冬脱盆前3-5天要停止浇水,使土壤干燥,方便取出植株,在脱盆时,将花盆往旁边倾斜,然后用手拍打盆壁,将苗株取出,最后天门冬根系上附着的泥土抖落掉,修剪烂根,剪除部分老根。
4、进行换盆
选择晴朗的天气上盆,在花盆底部垫上碎瓦片,然后将土壤填充进去,之后将天门冬扶正栽种到土壤中,种植后浇透水,移到光线好的地方,促进天门冬尽快的缓苗适应。
7. 冬天 种植
秋冬季节种植喜欢冷凉气候的蔬菜或越冬蔬菜,多为根茎类(如萝卜、胡萝卜、洋葱)、甘蓝类(甘蓝、花菜、西兰花)、豆类(甜豌豆、荷兰豆、蚕豆)、绿叶菜类(青菜、茼蒿、菠菜、菜心、生菜、莴苣、油麦菜、芥蓝、芹菜、大白菜、小白菜等)。
它能忍受零下30度的低温,猕猴桃喜欢在冷凉的环境中生长,樱桃在冬天栽种后,就能在次年的4-5月份结果。
实际上,冬天的水果种类并不少,多吃水果以补充水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这可以帮助我们身体营养平衡,增强抵抗力,使我们更健康。
8. 天冬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换盆时间天门冬生长迅养一两年左右换盆一次。每年春天气候温和较适合换盆,换盆植株也能尽快恢复适应。换盆时要小心取出修剪烂老根;花盆中填土,将天门冬扶正栽种土壤中,栽好浇透水,放在光线好的地方。
9. 天冬的种植技术以及生长环境要求
天冬生长周期2年到3年,亩产鲜货在4500公斤左右。
天冬主产于我国的西南各省区,其中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湖南均有野生,野生品一般以大天冬为主;家种品为小天冬,近年四川、贵州也有发展,广西是传统大产区,主要分布在玉林、贵港一带,广东粤西地区也有引种历史,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至目前量仍然不大。
天冬野生品个大,肉肥,质量佳,天冬的生长周期长,主产区狭窄,市场历史上曾是商家资本逐利的目标。
10. 冬季种植技术
一、冬季露天蔬菜种植管理
1.1 露地蔬菜栽培管理
1.1.1 加强田间管理
秋冬深耕可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和减少病虫害,一般深耕深度为20~30cm。结合深耕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667㎡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挖好“三沟”,及时排水,降低水位,提高土温,促进生长。冬季或早春中耕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蔬菜的根系生长发育,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中耕的深度因蔬菜的种类不同而各异,一般中耕深度为6~10cm。对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等结球蔬菜,在叶球或花球基本形成后进行束叶,可起到防寒、促进软化、增强植株间通风和减少病虫害等作用。
1.1.2 病虫害防治
(1)蔬菜软腐病:主要为害大白菜、甘蓝、青菜、芹菜等。可在翻耕做畦时,每667㎡施75~100kg石灰进行土壤消毒;药剂防治可选用克菌康、龙克菌、铜大师、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选用的农药需对水喷雾防治。
(2)炭疽病:主要为害大白菜、青菜、甘蓝等。田间有发病株时,选用敌力脱乳、菌立停、苯醚甲环唑、农抗120、武夷菌素、炭疽福美、代森锰锌等农药,任选1种对水喷雾。
(3)蔬菜霜霉病:主要为害莴苣、大白菜、菠菜等蔬菜。防治适期主要是10月至12月上中旬,田间有发病株时,选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乙磷铝、安克、代森联、霜霉威等农药,任选,1种对水喷雾。
(4)小菜蛾、菜青虫:主要为害大白菜、青菜、萝卜、芥菜、花椰菜等,9~11月均有发生和为害。主要防治1~2龄幼虫,药剂防治可选用锐劲特、农士宝、杀虫素等,菜青虫也可苏云金杆菌乳剂,选用的农药需对水喷雾。
(5)菜蚜:主要为害青菜、大白菜、萝卜、芥菜、菜花等,10~12月均有发生与为害,可选用吡虫啉、苦参碱、艾美乐、杀虫素等农药对水喷雾。
1.2 冬季蔬菜设施栽培管理
1.2.1 合理布局
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时,应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使植株高矮错落有致,尽量减少互相遮挡现象。同一种蔬菜移栽,力求菜苗大小一致,减少株间遮光。早春茄果类蔬菜适当增加其定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第一、二批果实在春节前后的集中上市量。
1.2.2 保温栽培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具有提高地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抑制杂草生长、利于根系生长的功效。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扣膜和加盖保温覆盖物,盖严密封棚体,提高棚内气温、土壤和墙体温度。当气温低于8℃时,可根据作物高矮加盖小棚或二道幕,以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当气温低于6℃时,需要增加临时加温措施,防止发生冷害或冻害。
1.2.3 肥水管理
为争取尽可能早上市,棚室蔬菜定植后建议加强前期管理,巧施生根肥、早施缓苗肥、重施挂果肥,叶面喷施磷钾肥,努力培育健壮高产株形。采取膜下滴灌,控制田间湿度,避免病原菌传播。如果达不到此条件,则尽可能采取管道浇灌;如果只能采取沟灌,则应在沟两边撒一些石灰后再灌水。
1.2.4 病虫害防治
加强霜霉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病害的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晴天加强通风透气,合理使用药剂防治等。
1.3 冬季蔬菜育苗管理
寒冷天气蔬菜育苗,苗床地温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因此,冬春季节育苗要加强保温、增温和保湿管理。
1.3.1 控制温度
幼苗出齐后应及时通风降温、降湿,白天要维持在25℃左右,夜间维持在15℃左右。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可适当降低夜间温度1~2℃,以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幼苗粗壮和雌花分化,防止胚轴过度生长。在大棚中育苗的,要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和放风时间,尽量让育苗床内温度均匀,使幼苗生长一致。放风部位均是先中间或顶风,然后过渡到两侧或底部。
1.3.2 掌握水分
在播种前底水一定要浇足,育苗期间尽可能少浇水甚至不浇水。育苗前期也可用覆潮土的方法来调节水分和降低地温。育苗中后期,随温度的升高可选择温度较高的晴天上午用喷壶喷洒,如苗床土过湿,可撒1层干草木灰吸湿。苗期浇水的原则是“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
1.3.3 增加光照
保护地育苗中,幼苗的光照条件除了与气候有相关外,还与保护地中不透明覆盖物的揭盖管理有关,这些管理不仅影响光照,同时也影响保护地内的温度。出苗期应尽可能使苗床多接收阳光,以提高苗床的地温,覆盖物一般早揭晚盖。育苗期间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苗,所以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日照较差的季节育苗时,在管理上要尽可能使幼苗多接受阳光。除此之外,管理上要经常清洁薄膜等透明覆盖物,以增加透光量,薄膜最好用无滴膜。阴天也要揭开不透明覆盖物,雨、雪天也应短时间地揭开不透明覆盖物。另外,还可以采取补光或在温室的北侧张挂反光膜(镀铝聚酯薄膜)等措施来增加透光量。
1.3.4 松土施肥
可用竹签或8号铁丝砸成的小锄将表土撬松或锄松,提高育苗床的地温,破土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松土可在幼苗出齐后、2片子叶展平和2片真叶时各进行1次。在苗床土见白的情况下,用2%的腐熟人尿水泼浇,或者每隔10~15d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或葡萄糖水、植物动力2003等,增施叶面肥,增强抗寒能力。
1.3.5 防治病害
注意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病害的发生,一般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津1000倍液,每隔10~15d喷1次,喷雾2~3次进行防治。
二、冬季露地蔬菜栽培注意事项
1. 做好清沟沥水,不建议做大墒,每个菜农都应该做好高垄栽培。因为冬季地下水水位较高,加上天气多雨,易造成土壤湿度过大,从而出现沤根现象。同时,蔬菜表面容易受到冻害,这很大可能会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烂菜现象的发生。露地蔬菜在冬季种植的品种大部分是叶类菜和一些抗寒性的蔬菜,如葱蒜等。冬季茄果类蔬菜是喜温性的,所以绝不能在露地种植。
2. 及时施肥。最好赶在寒流到来之前给在地的蔬菜喷施一次优质的叶面肥,如辉隆宝、美洲星类等,以此提高蔬菜的抗寒能力,减少烂菜和冻伤现象的出现。
3. 做好保暖。除了清沟沥水,在寒流到来之前,还需要通过加盖稻草、遮阳网、无纺布来对蔬菜进行覆盖,既保暖,又透气。不建议使用薄膜,因为薄膜不透气,反而会增大水分,容易造成烂菜,伤害叶面,影响卖相。
4. 设施种植。强冷空气的到来是无可避免的,所以搞设施种植就需要注意:在强对流天气到来之前,要拉紧棚膜,做好防风固膜的工作。冬季下雪时有发生,在下雪之前应把棚四周压实,这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使棚膜上的积雪较快融化,从而减小积雪压倒棚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