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栽培方法(竹子如何栽培)
1. 竹子如何栽培
竹子怎么种
浅盆露根栽植。竹为浅根植物,宜用面积大的广口浅盆露根疏植于盆的一侧,有碍布局的枝叶均可剪去,再配以小型的假山奇石。土面可植少量苔藓等作陪衬。浅盆可供竹鞭生长的盆域要比同样土量的深盆大得多,因而长势也要好得多。
什么时候种?
1、散养竹通常在三五月份的时候散生竹开始发笋,到六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散生竹就已经开始抽高生长了,八九月份则是长鞭的时节,之后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生长也会变得缓慢,直到来年的二月,随着气温的回暖,开始恢复生长。
2、散生竹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十月到来年的二月,其中尤以十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十一二月的时候因为气温低,很容易导致竹子生理活动弱,因此发笋生长的很少。
3、丛生竹三五月发芽,六八月发笋,不耐寒,因此最好在二月份种植,也可以用竹苗,效果要比前者好很多。
4、混生竹的发育在前两者之间,五月到七月的时间才会发笋长竹子,因此最佳种植时间是十月到十二月或者是来年的二月到三月。
2. 竹子如何栽培才能成活
1、换盆/分株时间
除寒冷地区外,散生竹于早春二三月,中秋节左右移栽分株最佳。丛生竹于三四月及国庆节左右最佳。混生竹可参考丛生竹。
2、准备花盆和土壤
不管是移栽还是分株又或者是换盆土都是要准备好土壤的,土壤用一般的田园土就行,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配置营养土。如果想竹子长的高些,大些就可以换个大点的花盆。这里选的花盆一定要有排水口。
3、脱盆
换盆的时候用竹签将花盆边缘的土壤拨松然后将竹子整盆脱出来。然后再将根系上的泥土拨开。
4、剪根
拨开土后就会发现很多老根,先把这些老根捋一捋,然后将根系修剪一下。将根系剪短更利于上盆,也利于促发新根。盆景界称为“缩根”。剪的时候别剪得太凶了,保留一部分护心(土球),还有就是剪根时,剪长不剪短,剪粗不剪细,尽量多保留细根。
5、花盆处理
剪好根后,就可以在选好的花盆上摆一摆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式。选好后就在盆底铺上一层编织袋,这样有利于沥水保土,然后再撒上一些小石头准备上盆。
6、上盆
将竹子放在处理好的花盆上,如果是长条形的花盆注意不要放在中央,尽量往一边去。位置放好后就开始加土,一边添加一边用竹签将根部缝隙填满。土壤不要捏得太细,若是黏性土质,就要加些粗砂以调和,沥水透气的沙壤土最好。上好土壤后要浇一次水,直到盆底有大量水流出为止。
7、上盆后管理
浇水后,土壤会下沉一些,可稍微补上一层粗颗粒土,然后在土面铺上苔藓。在苔藓上喷雾,然后用竹签将苔藓压一压与土壤结合。若是植株枝叶太过茂密,可以修剪一部分以减少蒸发。弄完后要将竹子摆放在阴凉通风处,近一周内不要再浇水。每天多向枝叶和环境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喷雾的水珠会掉落在土壤,基本可以保持土壤润而不湿。10天左右开始逐渐接受阳光直晒。具体情况根据恢复的状况而定。待成活后,可根据造型适当修剪,一盆微型竹盆景就算大功告成了。
3. 竹子怎样栽培
竹子栽培的时间在早春的二月,把它移在到阴凉的地方通风的地方,定期的浇水就可以。
4. 竹子如何栽培成活率高
竹子如何进行移植:
1、移竹栽植,即连竹秆带竹鞭挖出栽植。
选择秆直、基部粗、枝叶繁茂、分枝较低、无病虫害、胸径2~4公分的1~3年生母竹;根据最下一盘枝条的方向确定去鞭的方向,挖掘时留来鞭30~40公分,去鞭50~70公分的长度截断,断面要光滑;起竹时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不要摇动竹秆,否则容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俗称螺丝钉)而影响成活率;母竹挖起后,留枝4~5盘,削去竹梢;栽植时要使鞭根舒展,覆土深度要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公分,防止竹秆摇晃,应设立防风支架。
2、截秆移蔸。
栽植方法同上法相似,只是在母竹基部离地面15~30公分处截断竹秆,用蔸栽植。此法有利运输,栽后也容易管理,竹蔸不易失水,成活率高;但新竹细小,成景成材都较缓慢。
竹子的移植栽培技术:
1、整好地是移竹成功的基础
近几年,移植的竹种主要有乌哺鸡竹、淡竹、斑竹和孝顺竹。其中乌哺鸡竹、淡竹、斑竹为散生竹,孝顺竹为丛生竹。散生竹竹干为地上茎,地下茎为竹鞭,竹鞭上有芽和根,其是竹子的生长繁殖器官。整理好移植竹子的地块是给竹苗提供必要的成活环境,是移竹成功的关键。整地的方法通常是全垦整地,挖穴植苗,要求整地深度一般为30~35cm,进行深翻细耙,破碎土块,促其风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整地破垡的同时,捡去土壤中的石块、砖块、草根、树根等杂物,有利于竹子的生根、行鞭,减少跑鞭、鞭竹数量和杂草的生长量。土块大小不超过5cm直径,上下土层均匀。
大多数竹种忌水湿,因此,平坦地移竹,整地时要隔2~3m(黏土、砂土3~4m)开1条步道排水,步道宽30~40cm、深20~30cm,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大雨过后无积水,免受涝渍,以提高成活率。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新植竹园的满园速度与基肥(除密度和质量外)有较大的关系,因新竹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进行正常的同化作用,积累养分进行繁殖。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相同、整地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施肥不同,竹子的成园速度有一定的差异。可见在移竹工程中,进行合理的整地,使地面基本平整,无积水水凼;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能够有效促进竹子的繁殖,提高总株数和新株数。
2、选择优质竹苗,挖好竹苗是移竹成功的关键
竹苗的质量对移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的竹苗移植后容易成活和满园,劣质竹苗不易栽活,即使成活了也是发笋少,难满园。由表2可以看出,竹苗质量非常重要,一般要求竹苗龄1~3年,干绿色,干径2.5~3.5cm,粗细适中,枝下高1.0~1.5m,带鞭45~50cm,根系完整,其中去鞭长度25~30cm,有几个鞭芽,带土球20~25kg,竹鞭竹根都包在土内。这样标准的竹苗移植后成活好,走鞭快,发新竹多,容易满园、成景。
挖掘竹苗时,第一,竹苗要无病虫害;第二,弄清竹鞭来去的方向,留来鞭15cm,去鞭25~35cm,挖成一个长形的土球,并包扎好,保证鞭芽完好;第三,异地竹苗需进行长途运输,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湿,用雨布把竹苗包裹好,免被大风吹袭失水,在装车时再进行干叶补湿,保证竹苗健壮优良。
3、精工栽植
竹苗运到后,应立即落穴栽植,穴长60cm、深35cm、宽35cm。栽植时,先用表土垫穴底,一般厚度10~15cm,然后去掉包扎苗的包装,小心地将竹苗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根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鞭芽。在天气干旱和土壤干燥的时候,要向穴内适当浇水,再覆土。比竹苗原来穴土部分深3~5cm,上部培成馍头形,再加盖1层松土,周围开好排水沟,防止下雨积水烂鞭。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栽竹壅土踏实,上盖1层松土,再把包扎竹苗土球的草绳等杂物覆盖在
竹苗周围。移竹季节也十分重要,适时移竹,成活率高,发笋好,成景快;反之,成活率低,发笋少,难成景。
4、精细管理是快速成景的关键
4.1浇水保湿促成活
新栽的竹苗经过起挖、运输、栽植等一系列活动,鞭根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或短时间暂时丧失。如土壤水分不足,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难,不能满足枝叶蒸腾的需要,会失水枯死。如果雨后林地排水不良,土壤空气缺乏,竹根不能进行正常的吸收代谢,鞭根就会腐烂,同样会影响竹苗成活。因此,移植的竹苗只有在土壤疏松、湿润,又具备足够代谢水分的条件下才能生根成活。竹苗移植后要加强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方可确保成活。
4.2设支架固定,松土除草,确保成活
移植后,应及时检查,对大竹苗设支架,防止风吹摇动竹根,影响生根成活。同时在竹苗四周松土除草,细土培蔸,覆盖锄下来的杂草,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竹苗成活。
4.3合理施肥,确保成活
施肥促进新竹生长,提早成园。在新移植竹园中,各种肥料都可以施用,迟效性的有机肥,如土杂肥、塘泥、植物残体、青草等,既可增加竹园肥力,又可改善土壤,冬季施用7.5t/hm2左右,对越冬竹的鞭芽有好处。速效性的化肥,在生长季节施用较好,最好在松土以后,穴施于竹蔸附近,促进竹鞭根吸收,促进新竹发育、生长。
5. 竹子如何栽培和养护
根据种植环境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和种类,细心照顾关注病虫害产量会有所提升,竹子的种植方法有: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6. 竹子如何栽培视频
这要看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果占天时地利,你家乡的竹木就可转换成经济支柱产业。只要交通方便,离城区不远,有造纸厂或胶合板加工场,就会有人下乡来收购。最好是本人亲自联系业务,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获取的利润会更大。
如果你家乡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仅有的天然资源难以发挥作用。建议就地取材,加工成工艺品。工艺要有创意,做到精细加工,远销或就近旅游点向游客兜售,收入还是有保障的。
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每年的春雨之后,林子里一夜之间就会冒出许多笋来,勤快的人每天都会起早摸黑去采集,加工成烟笋或咸笋,或直接担到就近的市场作湿笋交易,利润虽然不高,但日积月累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总之,只要人勤快,脑子灵活,赚钱的路子还是有的。
7. 竹子如何栽培生根
一、切口,底部45度斜切口。为了能够让竹子更好的吸收水分,需要将根部呈45度切口,吸收水分的竹子自然长得更好。
二、撸叶子,多余的叶子留在花盆里会腐烂,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水里出现细菌。
三、削皮,削掉底部表皮,留出吸水位。
四、生根前3-4天换水,生根之后水干了再加水。
五、光照、温度、通风良好。
竹子就能很快生根了。
8. 竹子怎么培植
竹竿种植一年四季均可,但是最佳时间还是春末,因为这时候竹子复苏开始生长,加之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利于竹子成活,所以建议种植时间选择春末阴雨天气或晴天的早晚最佳。
1、种竹的选择。庭院一般适合种植小型竹子,如紫竹、罗汉竹、淡竹、混合竹,当然也可以种植大型的楠竹,那就需要您的庭院足够大了,小院种大型竹,有一种局促感,所以建议种植小型竹。
种竹一般称之“竹母”,萌发竹子的母本的意思。种竹一般选择2-3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竹子,简单判断方法是竹节处带白粉,颜色均匀浓绿,不带深色斑点,而那些色泽枯黄,或颜色过深带褐黑色斑点的竹子多为老竹,不适合做种竹。
大型竹需要选择个体较小,粗度5-6公分左右的竹子做种竹,小型竹大小无所谓。
2、种竹的采挖、修剪。竹子的繁育依赖竹鞭,采挖种竹时需要给竹鞭留下足够的空间,小型竹沿种竹半径30公分左右开挖,大型竹至少沿40公分左右半径开挖,采挖时注意竹鞭的方向,凡竹鞭芽尖朝向竹子方向的是来鞭,可保留20公分截断(大型竹保留30公分),芽尖向外的是去鞭,以后竹子的萌发就靠它了,保留30公分截断(大型竹保留40公分)。
采挖过程中不要猛烈摇晃种竹,以免损伤竹根与竹鞭的连接部,连同竹根、竹鞭、宿土一起挖出最佳。
挖好的竹种保留三盘完整的枝丫,在第三盘枝节上方斜向削断,注意截口下端距离竹节1公分左右,不要劈裂竹节,以防上方竹节积水腐烂坏死。
3、种竹的栽植。选择好种植地段,开挖略大于竹鞭长度的长方形坑穴,注意竹子是浅根性植物,无需深挖,深度30公分即可,回填10公分左右的表土,放入种竹,回填浮土,并用脚踏实,在压实过程中注意不可猛烈锤击竹根,以防伤害竹根与竹鞭的连接部,将种竹周围整理成馒头状即可。
4、种竹栽植后的管理。栽植结束,竹枝冠幅较大的需要设置固定支架,固定好种竹,以防刮风或人畜摇晃种竹,影响竹子根系生长。浇一次透水即可。
在天气持续干旱无雨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竹子一般不会落叶,保持正常状况,但少数竹子因为根系供水出现障碍,发生落叶现象,只要是竹子主动落叶,说明竹子已经成活,如果叶片枯黄不落,非常抱歉,竹子已经香消玉损了,逢雨天补种吧。
9. 竹子如何栽种
竹子养殖时需要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而且中性土壤或者微酸性土壤最佳。刚种植的时候需要浇透水,后期可以根据土壤干燥程度正常补水,需要给足光照,不能放在阴凉处养护。生长期可以适量追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