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迎春花盆景的栽培方法(迎春花盆栽培技术)

更新:2022-11-22 14:15归类:鲜花百科人气:66

1. 迎春花盆栽培技术

九寨迎春换盆

1、选盆土

花盆可根据植株大小来挑选,株型大可为其挑选大而深的盆,株型小挑选小一点的盆就行。迎春花喜酸性土质,可为其挑选肥沃、疏松、透气、排水好的土壤即可。

2、脱盆

首先将迎春从原盆中脱盆出来,用手轻轻拍打根系上多余的土壤,建议大家保留根系上部分粘附的土壤,将大部分盆土剔除即可。需注意操作时不要弄伤根系,不然植株难以生长。

3、修剪

迎春花怎么换盆?脱盆后还要对根系进行梳理,用消过毒的剪刀将老化、腐烂的根须剪掉,还要清除对植株生长不利的弱根。整理好后将其放入消毒水中,再拿起来放到阴凉处晾干,等到水分慢慢蒸发,根系半干后就可以准备上盆了。

4、上盆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就可以进行换盆了。上盆时,在花盆底垫上几块碎瓦片,然后再放入一半的土壤,再把植株放入盆中,把土壤填充进去,用手压实茎部周围的泥土然后浇水,并移到阴凉处养护10天左右再恢复正常养殖,植株就能恢复正常生长了。

5、注意事项

迎春花在换盆时,注意土壤不能全部去掉,根部土壤要保留一部分。如果需要修剪根系,注意不要修剪主根,可以修剪多余的的根系,也可以将老叶和长势较弱的枝条剪掉。

2. 迎春花栽植技术

1、适宜光温

迎春花的适应能力很强,它既耐旱也耐寒、耐盐碱土、喜欢在充足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养护迎春花要给予它适宜的光照。它在花期前应该多照射到阳光,但在开花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放在室内半阴处即可。

2、水肥施加

在迎春花的生长期,每月施加1-2次的稀薄腐熟液肥即可。7-8月是它的花芽分化期,应多施加含磷较多的液肥。这样才能促进花芽的形成。在开花前施加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液,可以提高花朵的观赏价值并延长其花期。

3、土壤要求

迎春花对于土栽种的土壤有一定的要求,要将其栽种在疏松肥沃并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它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所以将其栽种在酸性土中它能够有良好的长势。

3. 迎春花的栽培技术

1、土壤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且保证土壤呈酸性,碱性土壤会生长不良。普通的土在种植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采用的硫酸亚铁改善。

2、迎春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开花前后对于水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浇水1-3次。生长季节不要施肥,平常施肥后立即浇水。秋天不要浇水防止迎春花枝条徒长,不能安全过冬。

3、迎春花喜光照,光照充足时枝条紧密坚实,叶色深绿开花早,也稍微耐阴,屋后也可以栽种,盆栽的迎春平时养在户外光照充足处,多酝酿花蕾,花期室内观赏时候有些光照就行,可以延长花期。冬季的话春节前后,要将迎春花移到室内养护。

4、盆栽时,要在盆地放几块蹄片作为基肥。或者配制花土时,加入少量的有机肥。在它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腐熟的稀薄液肥。7-8月为迎春花的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促进花芽的分化。开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肥,可以保证迎春花花色艳丽,并可延长花期。

5、最后就是修剪,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修剪造型,在生长其需要经常摘心,将顶端的新枝剪掉,同时修剪过长的枝条,保持好自己想要的造型即可。

4. 迎春花栽培方法

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后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进行。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3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叶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迎春花现在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5. 迎春花盆栽培的方法

1.在生长季我们都可以给它做附石操作,但制作附石盆景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就是所选迎春小苗要具有比较长的根系;另一个就是所选石头要粗糙且带有沟槽,这样更便于它的根系的攀附。

2. 附石之前,我们需要先将其多余毛细根剪掉。因为迎春的根系发达,除了长有主根之外,还能萌发出大量的毛细根,附石盆景并不需要它的毛细根太多,否则附在石头上也容易枯死,还不好看。因此,我们只需要保留一定的主根、侧根和底部的毛细根即可。

3. 附石时,需要将迎春又粗又长的根系附在石头的沟槽或凹槽里,这样更利于根系攀附在石头上。完成根系的布局和附石处理之后,我们再使用胶布将附好在石头上的根系与石头一并缠绕起来。注意不要缠绕得太稀,也不要缠绕得太密。如果缠绕胶布太稀,容易造成根系的部分地方脱离石头而隆起;缠绕太密的话,容易影响根系的呼吸。

5.我们也可以使用铝丝缠绕迎春的根系和石头,将两者稳稳地固定在一起。完成附石后,我们再给它挑选一个合适的花盆,将石头固定在盆内,并填充好土壤即可。但覆盖土壤的厚度要适宜,最好将石头的1/3-2/3左右的高度都覆盖在盆土里。

6. 接下来浇透水,并将制作好的迎春附石盆景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以顺利缓苗。缓苗期间切忌提供光照,如果有新芽长出来出现萎蔫的迹象时,还需要多喷喷水以保湿,确保迎春盆景不会出现回芽现象。植株顺利恢复生长后,我们平时只需要及时给它浇水,向石头上喷水给树根保湿即可。

 

6. 迎春花种植技术

迎春花的栽培方法主要有扦插法、压条发、分株繁殖法。

1、迎春花的扦插法可以在春、夏、冬三个季节进行,剪取迎春花枝条15厘米左右,直接插入沙床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还有恒定的温度。大约15天就能生根。

2、压条发栽培迎春花,将迎春花的枝条浅埋在沙土中,不需要将枝条刻伤,大约50天左右,迎春花就能够生根,等到翌年春季的时候将迎春花的根与母株分离进行单独栽培;

3、而分株法栽培迎春花需要在春季迎春花萌芽的时候进行,将迎春花的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然后带宿土,在迎春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肥沃,也要进行适当的修枝杀虫。

7. 迎春花的栽培方法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迎春花繁殖方法: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 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 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 短剪: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冬末至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春天花后要修剪,并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基肥,并在生长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粪肥。再记住在生长后期增施些磷、钾肥,这样才能在修剪后,促进多发壮枝。 嫁接: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1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8. 迎春花 盆栽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迎春花繁殖方法: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 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 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 短剪: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冬末至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春天花后要修剪,并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基肥,并在生长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粪肥。再记住在生长后期增施些磷、钾肥,这样才能在修剪后,促进多发壮枝。 嫁接: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1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9. 迎春花盆栽培技术与管理

10天左右

迎春花上盆后,要10天左右才能晒太阳,注意要先让其有散射光照射,之后再移到阳光充足处养护。迎春花上盆后,还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这样有利于它根系和土壤接触,此时还需要将其养护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

多数情况下,在给植物换盆后都要及时浇水,因此浇水后能让植株根系和土壤更好的结合,这样对于植物服盆也是有利的。

10. 迎春花盆栽培技术和管理

首先迎春花下山桩的采挖时间一定要选择好,一般在年前采挖生桩,这样植株脱水更少,所以移栽后更容易成活。

而且迎春花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采挖下山桩时一定要谨慎,尽量让根部多带土球,尽量避免对根系造成伤害。因为伤根越多,植株移栽成活越困难。

11. 迎春花种植方法简介

  冬季至早春季节   迎春性喜阳光,亦较耐阴,抗寒,耐旱。

不择土壤,田园土、沙壤土、微酸或微碱性土均能生长。盆栽迎春花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上盆,盆土宜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保水性的沙质土壤,栽后浇透水,放在避风向阳处养护。生长期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9月以后要减少浇水,以控制枝条旺长,使其安全越冬。每年春季花谢后应追施腐熟的有机液肥1次至2次,以补充开花所消耗的养分,使植株长势尽快得到恢复。6月至8月是其花芽分化期,可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并注意扣水,以有利于花蕾的形成。秋季施肥则能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并促使花蕾的发育。开花前追施一些肥料,不仅可使花朵肥美,还能延长花期。每1年至2年的春季花谢后翻盆一次,盆土可用园土、腐殖土、沙土各1份混匀后配制,并加入少量腐熟的饼肥、禽畜粪等作基肥。并结合换盆对植株进行修剪,除去干枯枝、病虫枝、徒长枝,生长期注意摘心,以促使植株多分枝,维持树形的完美。由于迎春花枝条细长而柔软,除正常的垂枝生长外,还可编织成花篮形、扇形、圆球形、孔雀开屏等形状,以增加观赏价值。若需元旦或春节开花,可提前3周将苗盆移至室内向阳处莳养,保持15℃至20℃的温度,就能适时开花。迎春的花枝用水泡养,5天至7天就能开花,它是优良的冬季切花材料。  迎春的繁殖可采用分株、压条、扦插多种方法。分株通常在春、秋季进行,但以早春花芽萌动前为好。压条或扦插,一般在花谢一周左右进行。压条时,先在埋土的枝条皮层用刀切割,便于生根。扦插可在温床进行,亦可直接在露地扦插,选择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长度以15厘米至20厘米为宜,将1/3的枝条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湿润,2周至3周即可生根,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植。移苗初期需用遮阴网或苇帘遮阴5日至7日,成苗率较高。  用于制作盆景的迎春花可选择那些生长多年、根部古朴苍劲的植株,多在冬季至早春季节移栽,先栽种在泥瓦盆中“养坯”,栽种前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将造型不需要的枝条、根干剪除,并将过长的枝条短截,剪下的根干可挑选形态佳的进行扦插,成活后植于小盆中,即成为古朴雅致的微型盆景,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以保证成活。由于迎春花是蔓生性植物,枝条虽然生长很快,但并没有明显的主干,甚至连较粗的枝条也很难找到,应此可考虑用“以根代干”的方法,将虬曲多姿的根部提出土面代替树干。提根应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次完成,否则会使植株细根裸露过多,造成树桩回芽,严重时甚至植株死亡。其根干的造型要应树而异,可采用单干式、双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过桥式、提根式等不同形式。树冠多采用垂枝型,其枝条自然下垂,呈瀑布形,用修剪的方法使枝条疏密有致,开花均匀,这种形式最为常见。梅桩型,将枝条弯曲下垂的部分剪除,如新萌生的侧枝又要弯曲下垂时,再将其剪除,这样就能使所有的枝条都呈直线形,开花时如同疏影横斜的梅花。大树型,选择虬曲苍老,树干、主枝、侧枝分明的植株,将枝条蟠扎修剪成簇,在生长期看上去犹如一棵大树,而实际上树的“叶片”是由密集的细枝组成的,由于材料不好找,这种形式最为少见。迎春花盆景可在开花前对植株进行一次整形,生长期经常摘心,以促使枝条增粗,增加分枝,有利于造型,对影响树形的枝条要及时剪除,以保持盆景的美观。其他管理与盆栽迎春花的基本相同。

上一篇:仙人球晾根方法(仙人球晾根方法图解) 下一篇:紫藤地栽方法(紫藤的移栽方法)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