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叶菊的繁殖方法(瓜叶菊的繁殖方法和过程)
1. 瓜叶菊的繁殖方法和过程
植物产生同自己相似的新个体称为繁殖。这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近年来也有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培养以形成新株,称为“胚培养”方法。
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采用种子繁殖,这些种子大部分为f1代种子,具有优良的性状,但需要每年制种。如翠菊、鸡冠花、一串红、金鱼草、金盏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牵牛等。
2、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物的繁殖方法。
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
温室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常用分生、扦插方法繁殖。
如一品红、变叶木、金盏菊、矮牵牛、瓜叶菊等。
仙人掌多浆植物也常采用扦插、嫁接繁殖。
3、孢子繁殖 孢子是由蕨类植物孢子体直接产生的,它不经过两性结合,因此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不同。
蕨类植物中有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可采用孢子繁殖法。如肾蕨属、铁线蕨属、蝙蝠蕨属等都采用孢子繁殖。
4、组织培养
2. 瓜叶菊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瓜叶菊的根部萌芽或者开花后的腋芽剪取下来作为插穗使用,准备好河沙土,将插穗插进河沙土中,一次性浇透水,再移到遮阴的位置进行养护,20-30天的时间就可以生根,培育5-6个月的时间便会开花,这时同样可以把根部的嫩芽进行分株繁殖。
3. 瓜叶菊花怎么栽培繁殖
播种繁殖可在在7月下旬播种,春节就会开花,从播种到开花大约半年的时间。播种时间最晚不能超过9月。播种时可用播种木箱或者浅盆,将种子与少量细沙混合后均匀撒到木箱中,浸湿盆土。注意通风换气。一周后即可发芽出苗。也可以采用扦插或分株进行繁殖。
4. 瓜叶菊的种植方法
瓜叶菊的生长期在秋季到春季,高温季节会枯死,所以养护时一般在10-15度,不要太高温。
水分管理的时候盆土不要太湿,微微湿润但是不积水的状态最好。干燥的天气可以喷水增湿。
光照:经常转动盆栽,保证受光均匀,否则会出现追光现象,不利于开花。
5. 瓜叶菊的繁殖方法和过程图
浇水在8月至9月间是瓜叶菊播种繁殖的季节,需水一般;在生长过程中,需水应视盆土的干湿而自己控制,切记勿过多,多则烂根,不干不浇;在开花期内也不宜过多浇水,以免花儿早谢。
施肥要适时适量,不宜多肥。以有机肥为主,在花期前可适量施入磷、钾肥,以便使花儿艳丽;也可施入硼肥,需少量,不宜过多,方法是用水调制后用于喷雾。
通风瓜叶菊喜凉爽、通风的环境,气温较高时,根系易烂,叶蔫而下垂,须保持在通风凉爽的环境生长。
光照注意通风和采光,短日照有利于促进花芽生长,但在高温下瓜叶菊易垂叶,温度掌握在8℃至13℃内最佳,不宜超过30℃。
修剪在4月、5月的开花季节中,瓜叶菊会出现枯叶或卷叶,修剪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美观,可将发黄的叶片剪去,保持其它叶片碧绿。
此外,若发现瓜叶菊垂叶现象,可用水壶向其叶面喷洒适量的水,过一段时间即可苏醒过来。
6. 瓜叶菊生长过程
现在温度正好,应该能开 二、开花的秘籍 1、保证合理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必不可少的,瓜叶菊的最佳养护温度在10度到15度之间,如果温度过低,瓜叶菊容易被冻伤,但是过高的话也不利于开花。
一般只要保证室内温度维持在5度到20度之间即可。2、保证合理光照 瓜叶菊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长期接受不到阳光,则很容易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如果室外的温度过低,则可以将盆栽移到室内光照充足的阳台上,每天接受至少3个小时以上的阳光,有助于加快生长和开花。3、提供充足的养分 冬季如果养护合理,瓜叶菊也会顺利现蕾,在现蕾期可以施用少量的磷肥和钾肥,可以促进花蕾生长。在开花前不宜过多施用氮肥,控制浇水量,室温也不宜过高,放于向阳处,则花色鲜艳,叶色翠绿可爱,定期转盆有助于株型生长匀称美观。请自行处理一下7. 瓜叶菊的繁殖方法和过程视频
瓜叶菊学名:Cineraria cruenta英名:Florists Cineraria别名:千叶莲、千日莲科名:菊科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温室栽培,全株密被绒毛。茎直立。心脏状卵形大叶片,叶缘具波状或多角状齿,形似黄瓜叶片,故名瓜叶菊,茎生叶的叶柄有翼,根出叶叶柄无翼。
头状花序簇生呈伞房状,花有紫红、桃红、粉、藕、紫、蓝、白等色,瓣面有绒光。
园艺品种极多。大致可分为大花型、星形、中间型和多花型四类,不同类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种。
喜凉爽,但惧严寒和高温。
可在低温温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温不低于5℃,昼温不高于20℃为最适宜。生长适温为10℃—15℃,温度过高时易徒长。生长期宜阳光充足,并保持适当干燥。暖地可作二年生露地花卉栽培。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花期长,由12月可延续至次年5月。 繁栽要点:繁殖以播种为主。
播种期根据所需花期而定。早花品种播后5个月—6个月开花;一般品种播后7个月—8个月开花;而晚花品种需10个月才能开花。北京地区2月—9月均可播种。元旦用花的,可于3月播种;春节需用者,应于5月播种;供劳动节用者,应于头年8月—9月播种。发芽适温21℃,3天—5天即可萌发。
栽培瓜叶菊从播种到开花,需经3—4次移植,定植时应施足基肥。养护过程中注意转盆,使植株不偏向生长,并应随着植株长大调整盆距,使其通风透光。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原产非洲北部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1777年马松(Masson)将其传至英国。
1880年托马斯 劳德夫人将其育成重瓣品种。在欧洲育出了蓝紫色舌状花的单瓣品种。1921年瑞士育出多花型品种。目前国内外对界限分明的二色舌状花类品种甚为酷爱。瓜叶菊中具有其他花卉中少有的蓝色品种。栽培简单,花期长,人工可调节延长花期,为几大节日花卉布置的上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扎制花篮、花圈、共束等。
采用多色品种布置花坛,宛如繁花似锦的地毯一样。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8. 瓜叶菊繁殖方式
草本花卉繁殖主要有播种、扦插和分株三种方法。
播种繁殖
草本花卉播种繁殖传统上多采用盆播或地播,但是这种方法用种量大、土壤温度不易控制、出苗不齐,而且易遭地下害虫的危害,成苗率低。近年来,草花新品种层出不穷,种子价格也日趋昂贵,因此传统的播种方法正逐渐被一种新型方法——穴盘播种育苗所代替。穴盘育苗具有节约种子、便于管理、幼苗生长健壮、移植无缓苗期、成苗率高等优点,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穴盘育苗主要包括6个步骤。
1.种子处理穴盘播种宜选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对一串红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50℃至60℃温水中,搅拌20至30分钟。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滤去水分,风干待用。也可用磷酸三钠、赤霉素溶液浸泡、冲洗、风干待用。
2.基质选择基质主要有泥炭土、蛭石和珍珠岩等。泥炭土和蛭石均无病菌、害虫,而且蛭石保水透气性好,酸碱度适中,都是较好的基质。一般是将泥炭土和蛭石按2:1混合,过筛使用。珍珠岩由于成本太高,一般不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自配基质使用,将腐熟的有机肥、炉灰、园土各一份混合过筛,即可作为基质使用,但绝不能掺入无机肥,否则会导致不出苗或出苗后死亡。
3.确定盘穴 穴盘要根据种子的大小来确定。目前市场上有72穴、128穴、288穴、392穴等规格,一串红、万寿菊、百日草播种可选用72穴,矮牵牛、鸡冠花、翠菊可选用128穴。对于使用过的穴盘再次使用,必须要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才可继续使用。
4.播种播种前先将基质填入穴盘内,用玻璃或木板轻轻刮去多余基质,切忌用力压实,以免破坏其物理性质。用手指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轻轻下压(下压深度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一般1至3毫米),然后将种子仔细点入穴盘,每穴1粒,再轻轻盖上一层细土,与小格相平为宜。
5.喷水播后及时喷水,需喷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极小粒种子(如矮牵牛)则不需要覆土,也不能从上面喷水,要从下面浸透。浸透后种子上面盖一张白纸,既可适当遮光,又可防止以后喷水时把种子冲走,还能保持湿润。等到种子发芽时,纸已烂,不会影响到种子发芽。浇水时要注意,必须浇足浇透。播种初期土壤湿度可大些,以保证种子吸水膨胀的需要,后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润即可。
6.催芽播种后,穴盘要移入温室进行催芽。温室要适当遮阴,并使室内保持高温高湿状态。一般温度控制在25℃至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不同的品种,出芽时间略有不同。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炼苗7至10天、待苗高5至6厘米时,即可移入营养钵或盆内进行常规栽培。
扦插繁殖
扦插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又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草本花卉的繁殖。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套简易高效的扦插方法——半日光间歇喷雾法,与全日光喷雾法相比,具有节约用水、管理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1.插前准备 (1)建苗床。选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块,用砖砌成边沿高30厘米的长方形池子,长、宽根据方便扦插、喷雾管道设置区及苗量多少确定。池底铺一层砖,池内装粗沙,摊平,厚度不小于15厘米。(2)安装喷雾装置。在距床面80厘米高处安装与苗床平行的自来水管道,并接好下分支管,安装喷头。根据喷头射程及水压情况调节喷头密度,保证扦插苗全都能着雾。(3)搭网。用竹竿或木棍根据苗床的大小搭1.8至2.6米高的架子,并覆盖遮阳网。
2.插穗的采集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采穗前3至5天停肥、停水,并加强光照,使其呈半饥渴状态,以增强扦插后的适应性。一串红、菊花、万寿菊等易在节位生根的草花插穗,应尽量选取靠近尖端的部分。插穗长7至10厘米,去掉大部分叶片,并将其基部用刀片削成45度,斜面一般在节下0.5厘米处。
3.扦插时间与方法扦插一般在5至8月进行。插前先将插床基质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然后按设计密度(一般每平方米800至1000株)在插床上打孔,并将已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孔内,用手指压实,使插穗与基质密接,切忌悬空。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1/3为宜。
4.插后管理扦插后立即喷雾,浇透苗床。之后白天每隔5至10分钟喷雾2分钟,阴天和夜晚可以停喷,保持插穗叶面湿润即可。一般彩叶草、万寿菊6天即可生根,一串红、国庆菊9至10天生根。幼根出现后,逐渐减少喷水时间进行炼苗,一周后便可移栽,并进入常规管理。
分株繁殖
荷兰菊、国庆菊还可以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华北地区应选择在5月中旬的阴天下午进行分株,过早分株地温低、缓苗慢;过晚则影响生长。分株时,需将萌蘖分成单株,种植后立即浇水。土壤稍干后进行中耕,以升高地温,增强土壤透气性,缩短缓苗时间。
9. 对叶菊怎么繁殖
天的那边,银河的那边,有一群宇航员,他们活泼又聪明,机智又勇敢。
他们在遥远的太空也种出了各种植物
News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并带回了天宫二号舱内高等植物培养实验的返回单元。此次高等植物培养箱返回单元内的拟南芥种子,经历了48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已抽薹开花和结荚,标志着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进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
太空种植,又名空间植物栽培技术,其试验研究迄今已历经了40多年,重点研究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975年开始,前苏联就开始了太空农业的探索之路,他们尝试在飞船中栽培小麦、洋葱、燕麦、豌豆、甘蓝、萝卜和生菜等。
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和保加利亚联合研制的SVET空间温室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长期搭载,开展了“超矮型”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三代完整生长周期的培养。
2002年,俄罗斯针对国际空间站研制了一款名为LADA的空间温室,至今已经进行了二十多次试验,成功培养了小麦、生菜和甜豆等植物。
2014年初,NASA启动了植物栽培试验,命名为Veg-01试验,同年4月,蔬菜生产系统Veggie和一批生菜种子被送到了空间站。
2015年8月10日,经过了33天的培养,三名航天员收获并品尝到了第二批在太空中种植的蔬菜—红色长叶莴苣Outredgeous。红色长叶莴苣,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某种生菜,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菊科莴苣属植物。
2015年11月16日,首次在轨道实验室启动了百日菊Zinnia elegans的种植试验。在太空中种花比种生菜等蔬菜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花对光照和其它的环境参数控制要求更加的严格。
百日菊,菊科百日菊属植物,又名百日草、对叶菊、步步登高,是一种原产墨西哥的观赏植物。
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花的分化标志着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了生殖生长,而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器官所需的养分,绝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通过同化作用合成的,所以,只有当植物的根、茎、叶生长良好的基础上,到达一定的时期,才能顺利的开花。
在太空中,百日菊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其开花过程,并于2016年2月14日进行了收获,生长期达到了90天,是国际空间站之前种植的生菜生长期的2倍。
2016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天宫二号选择了水稻和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植物试验。一种是典型的粮食作物,一种是模式植物。
拟南芥和水稻在高等植物培养箱中生长的实时可见光图像。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的,在太空种植水稻是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
而另一种植物拟南芥好像没有水稻这么广为人知,但其实拟南芥在遗传等领域的功劳是不可小觑的,拟南芥是一种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方便进行人工杂交,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植物,利于遗传研究。这也是它能和水稻一起从众多植物中晋级获得太空种植机会的原因吧。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与油菜一样为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这些特点都使得拟南芥的突变表型易于观察,为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便利。
可能未来有一天,太空蔬果会成为潮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你投票选择第一批太空广泛种植的蔬果,你会选择什么?
10. 瓜叶菊的繁殖方法和过程图片
1、栽培管理方法:立秋播种,经2个月左右,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可分栽于盆内,盆土用“二八”粪土,栽好后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晴天每日浇1次,阴天可2-3天浇1次,并防止雨淋。
瓜叶菊性喜凉爽,夏季每天可用清水喷洒1-2次,以降低气温。天阴要盖塑料布,防止雨淋。雨后及时去掉塑料布,以利通风。
瓜叶菊在生长期间,每周要转1次盆,使背阴的一面转于向阳处,以保证植株生长端整匀称。
白露时移入温室,人室后要控制浇水量,以防徒长。当瓜叶菊刚吐出花蕾时,可逐渐增加浇水量,并施追肥。为使花期延长,此时也可将含苞待放的植株移人低温室。
2、繁殖方法:主要以播种为主。立秋至白露可行播种,为使花期延长,从4-9月分期分批播种。但以4-5月为好。从下种到开花约需7个月。6月播种者,元旦开花;7月播种者,春节开花。可根据需要,选择播种时期。
3、先把播种用的浅盆内的水孔用瓦片盖住,然后把混合好的素沙土抹平、压实,再用喷壶或者盆浸法将盆土浇湿。播种时,用手指捏种子均匀撤播于浅盆内,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以手指捏种子均匀撤播于浅盆内,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以后要保持盆土湿润,并用玻璃或塑料纸盖盆,6-7天以后,即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将玻璃和塑料纸逐渐掀开通风。长出真叶时,可慢慢移置于光线明亮处。
11. 瓜叶菊育苗与栽培
不同花卉的播种时期主要依耐寒力和越冬温度而定。我国南北各地气候有较大差异,冬季寒冷季节长短不一,因此露地播种适宜期依各地气候而定。
一年生花卉耐寒力弱,遇霜即枯死,因此通常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南方约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中部地区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北方地区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了促使提早开花或多结种子,往往在温室、温床或冷床(阳畦)中提早播种育苗。
露地二年生花卉多为耐寒性花卉,种子宜在较低温度下发芽,温度过高,反而不易发芽。华东地区不加防寒保护即可顺利的在露地越冬;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多数种类只能在冷床中越冬。二年生花卉秋播适期也依南北地区的不同而异,南方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北方约在8月底至9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