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繁殖方法图解(竹子繁殖技术)
1. 竹子繁殖技术
竹子的种植方法大致有三种,包括植苗种植,埋鞭种植,移竹种植。
植苗种植:植苗种植是利用竹子有性繁育生成的种子育苗,栽植小苗来发展竹子。操作相对复杂,一般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去采种育苗,然后栽植,当然也可以网购竹苗栽植,但是难以买到自己所需的种类,所以不太方便。
埋鞭种植:埋鞭种植是利用竹子竹鞭的繁育能力,挖取所需竹种的健壮2-3年生竹鞭,种植于需要栽种的地方,竹鞭成活就会慢慢萌出新竹。埋鞭种植成功率不是太好,同时日常看不见,不方便管理,所以也很少使用。
移竹种植:移竹种植最为常见,看到喜欢的竹种,选取2-3年生新竹,挖回家栽种,看得见摸得着,管理方便,成活率高,发竹快,非常实用。
2. 竹子繁殖技术培训
竹子是通过竹鞭或者是竹根来繁殖繁衍的,只要种一颗竹子,慢慢地,它的根系就会生长出许多小竹子起来。
3. 竹子如何自然繁殖
以你的情况,建议你让竹子是营养繁殖,就是离你种下去的这颗为圆心,半径25~30CM挖一条沟,沟深10~15CM,然后在里面施肥,如果是腐熟的农家肥最好,用普通有机肥也可以,施好肥后掩土。
如果想快一点,可以半径45CM再挖一条沟,一样方法施肥。这样可以诱使地下根茎向外延伸,很快的在根茎的两侧会发出新笋。
记得要挖掉石块和杂草,另外竹子的枯叶也要尽可能经常去除和修剪,中间的这颗也不能让他长得太旺,打掉一些侧芽,以免抢夺养分和遮挡阳光影响新笋成长。
4. 竹子快速繁殖的方法
栽上种竹成活后除草施肥能促进竹子繁殖得快。
5. 竹子繁殖技术陈天国
高大竹种种植密度2一3株每平方米即可,竹子栽培是靠母竹的鞭再生繁殖,过度密植没有生长空间,是一种浪费,建议参照陈天国先生的《优良观赏竹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世界藤通讯2007,5(1):16一19)
6. 竹子播种繁殖
竹子的种植方法
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
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
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要求
水分
竹子对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土壤
竹子对土壤的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由于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气候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
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晌,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目前全世界竹林面权约2,200万hm2。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竹子在下雨后生长的很快。
类别区分
识别竹子的种类,是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来鉴别的。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竹秆外形和竹箨的形状特征来识别。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英文:Arrow Bamboo)、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7. 竹子的种殖技术
1.土壤
竹子喜欢疏松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可以选用腐叶土、园土、细沙,按照6:2:2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培养土,并可以掺入5-10粒有机复合肥,增加底肥。
2.浇水
竹子刚种植时需要浇透水,促进竹子根部生长,尽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生长期始终保持土壤略干,待土壤干燥后浇水,切忌积水。夏季可以每天浇水一次,冬季适量控水。
3.光照
竹子喜光,不能养在阴凉的地方,可以全天接受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室内养殖盆栽竹子可以放在阳台或者窗边向阳处。
4.施肥
竹子喜肥,栽种时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作为底肥。生长季可以每隔20-30天施肥一次,选用稀薄的磷钾肥最佳,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造成肥伤。
5.温度
竹子喜欢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0℃,冬季天气寒冷,需要移到室内温暖的地方养护,温度低于6℃植株生长缓慢,会进入休眠期,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冻伤植株。
6.注意事项
种植竹子不能使用碱性土壤,盆栽养殖竹子每养1-2年可以更换盆土一次,保证土壤具有足够的养分供给植株。夏季干燥闷热,需要加强通风,否则很容易感染虫害。出现虫害要及时喷洒农药防治,并把枯叶病枝剪掉
8. 竹子繁育方法
1.埋鞭 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散养的竹子和混生的竹子。 主要方法是选取健康竹子的鞭,将鞭根保留起来,多保留一些在根部的土壤,将竹鞭切成半米长的竹段,将它们平埋在苗床之上
2.埋枝 埋枝主要用于丛生的竹子,主要方法是选取健壮的竹子,将其切成段状
3.侧枝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子。主要方法是从健壮的竹子上切取下侧枝,对其进行喷水保湿工作
4.分株 分株的这种繁殖的方法大多是用在长势非常旺盛的竹子之中。
9. 竹子繁殖技术视频
1,埋鞭埋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散养的竹子和混生的竹子。主要方法是选取健康竹子的鞭,将鞭根保留起来,多保留一些在根部的土壤,将竹鞭切成半米长的竹段,将它们平埋在苗床之上,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壤,适当的浇一些水,保持土壤湿润。埋鞭后注意在天气干燥的时期要进行浇水,在多雨的时期要进行排水。出苗后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与除草。
2,埋枝埋枝主要用于丛生的竹子,主要方法是选取健壮的竹子,将其切成段状,将切好的竹段放在清水中,等竹竿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将它封起来,将竹竿切口向上埋在苗土中,保持土壤湿润。埋节这种方法也是适用于丛生竹子,主要方法是将竹竿每两节就锯开,再分别将其埋到苗土之中,覆盖上土壤,并进行浇水。
3,侧枝育苗适用于丛生竹子。主要方法是从健壮的竹子上切取下侧枝,对其进行喷水保湿工作,等到侧枝上长出芽后对其进行扦插工作。4,分株分株的这种繁殖的方法大多是用在长势非常旺盛的竹子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把消过毒的刀子将竹子的茎基部位长出来的根吸芽切开,原本的竹子可放回,新截取的根吸芽需要拿出来。
10. 竹子育种方法
君子兰育苗方法
1.锯末育苗法
选用硬杂木以保证含水量不会过大,锯末应越粗越好,以保证良好的通透性,达到含氧量高。育苗盆大小可根据种子数量决定,其原则是盆不宜过大。把粗锯末放入盆中,盆底透水孔加盖瓦片,用开水将锯末浇透待冷却后,把锯末取出些留覆盖用,把盆中余下的锯末用细竹拽均匀松平,在温度不超过40℃时把种子胚芽向下均匀地放在锯末表面上(大批播种可不考虑胚芽的方向)种间稍留距离1~2mm即可。
把留出的的锯末撤在种籽上,不必太厚,能把种子盖上即可轻轻压平,不要用力太大,用细孔喷壶在表层少浇些温水(35℃左右),最好放在有底温的地方,以保证最佳温度。头3天水稍大,但不可浇冷水。
3天后应逐渐降低浇水量,并可检查种子萌发情况。如果种子成熟较好,萌发条件好,3天后可逐渐萌发,此时应严格控制浇水量不要过大,保持锯末温度,含水量在35%左右。待种子萌发达90%左右时可把盆移在正常管理的温室条件下,其温度不应低于15℃。萌发后温度过高对种子是不利的,所以不要超过32℃,最高温度是28~32℃。
20天以后幼苗会逐渐生出叶鞘,待50%左右叶鞘生出后,此时应把全部幼苗轻轻取出重新插栽。其目地是:去除无胚种子;再次疏松锯末;保证幼根直立向下以后不发生弯曲。为移苗时打下良好基础,经如此处理后,待子叶长到1cm左右时即可移栽。
2.松针育苗法
此法适合大量育苗。将松针用40℃温水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控水,装盆或木槽,轻压将种子均匀散在松针上,胚芽方向,种间距离都不必管,种子上面加盖水浸过的松针2~3cm,稍加压力,放在温床上,保证最佳萌发条件。
因松针通透性良好,注意萌发前不可缺水,尤其是种籽吸水期,待种籽吸足水后,即3天后,水可适当减少。要经常检查种子萌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胚芽长到5~lOmm时,陆续移入锯末中。移出的幼苗,可按锯末育苗法第二次移苗后的管理。
3.快速育苗法
(1)这是一种能加快君子兰种子萌发速度的育苗方法,但由于操作细致需要一定时间,故不适合大量育种。操作方法是。找到种子胚芽萌发点,用针尖在生长点周围以1.5mm为半径轻轻划破种皮,并去掉划破的中央部分,放入30~35℃的温水中浸泡8小时,水不要没过种子,防止种子缺氧窒息,在浸种过程中应保持衡温,温差不要大于±2℃。君子兰种子浸种最佳时间目前尚未摘清。
是君子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大花君子兰、达木兰、剑叶石兰、达摩兰等。两列剑形叶片抱茎相对而生,肥大密集、终年墨绿、清秀挺拔。花朵气质雍容、色彩鲜艳,花期很长。成熟的果实色泽鲜红。是理想的室内花卉,可终年室内摆放观赏,也可布置会场、装饰宾馆、饭店等。
资料扩展:
(1)播种育苗。种子千粒重800克左右。人工辅助授粉采种容易,花后8~9个月种子成熟。果实成熟后,将果实和花梗一起剪下,放在见光通风处,再后熟10~20天。然后将种子取出洗净,挑选籽粒饱满、有芽眼的播种。采种后马上播种,长期贮藏出苗率降低。或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放在洗净的沙中催芽,控温20~25℃,15天左右出芽。出芽后播种,按2~3厘米距离点播,覆土1.5厘米左右。当第1片叶长2~3厘米时移植于直径8厘米的容器中,或移到直径16.7~20厘米的花盆里,每盆栽10~15株。所用营养土应肥沃、疏松,可用草炭土或腐叶土加适当的河沙配制。多数品种经过4年左右的培养,约有20片叶时开花。
(2)分株繁殖。栽培多年的君子兰,开花后在根茎基部常萌发幼株,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用手将其掰下,有根的直接栽于盆中,无根的扦插在沙中,保持沙子的潮湿,控温20~25℃,30~50天长出新根,较大的幼株培育1~2年就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