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山水盆景构图的禁忌(山水盆景的构图法则)

更新:2022-11-23 21:33归类:鲜花百科人气:75

1. 山水盆景的构图法则

榕树生命力强,适应性强,可长期作为盆景来培养。榕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老的大榕树气势非凡,枝干茂盛,干势多变,姿态优美。其树干粗壮有力,枝、干都能生长气根,气根不规则地附干而下,紧紧地与树下相抱,与干连成一体,增粗树干,干、根交错起伏,显得格外壮美。

树干各自延伸,受环境的影响,或仰望,或横伸,或下飘,千姿百态。树冠如云状、伞状,蔚为壮观。

劲根突起,伸长于四面八方,形成爪根、盘根,并交错形成板根,显得古老、雄健。

2. 山水盆景制作要诀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散点石在景观中的运用  山水盆景的主体和客体山石,在盆盎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它们的气韵、体量、态势,直接关系到作品意境的高低。但它们的功能突出与否,又与通常被忽略的一种陪衬体——散点石的运用有关。  

3. 盆景构图的基本原则

沙地盆景摆放方法

盆景有“ 一景二盆三几架” 之说。盆景作为栽植用具和构图范围既具实用性, 又更富艺术性。而几架的配置, 除了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之外, 更可调节人们欣赏盆景时的视觉感受。盆景放置的高低, 一般以平视为宜, 略低则给人以浩淼辽阔之感, 反之则有巍峨高耸之势。盆景宜静观, 所以必须将它置于一定的视距之内, 视距的长短以人们能清晰地欣赏到盆景的全貌为宜。

4. 山水盆景设计图

用黄金分割的比例(1:0.618=0 . 618:0 .382)应是最佳比例,2平方米面积的长:宽=1.8m:1 .112 m;水池高=1 .112m×0.618=0.687m,水深=0.5m;假山:高(水面以上)=1.1m,最长距=1.1m,最宽距=0.68m。假山上应有树枝、花草、鸟类、洞穴,水池中有鱼。如果感到2平方面积的水池小了点,可按比例适当放大。

5. 山水盆景的山石布局原则

山水盆景山石底平面不宜与盆面胶合,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石与盆可分别包装,便于运输和存放,另外,可隋意摆放和调整位置,改变观赏效果,更不会玷污盆面

6. 山水盆景布局技巧

画出草图 大青砖属于易吸水的软性材料,适宜制作江南山水,特别适宜制作新雨后的青黛色远景群山。目大青砖没有石材的天然纹理,所以盆局的构图显得特别重要。精致、巧妙的构图布局,可以弥补没有天然石纹的缺陷。构图要注重群山外形轮廓线的起伏跌宕。市局上最好能舟出近景、中景、远景,这样既层次丰富又气势磅礴。中景的山体要运用重叠的手法,做到露中有藏,山体城脚与水面尽量做到曲折萦回。

用大青砖制作山水盆景

定出主嶂高度 主峰的高度与盆长存在一卜比例关系、掌握得好,制作出的水山盆景去给人和谐自然的感觉。此比例是:制作高远式盆景,主峰与盆长之比大约为7.5:10;深远武士约为6:IO,平远式大约4:10。

加工造型 可用钢锯、可斧先锯砍出山峰的大体轮廓,再细致敲凿。敏凿山峰顶部时丽特别小心,目砖体很易断裂,热舌在山峰表面刻出自然纹理,打好栽植小树木的孔洞,并锯磨平山峰的底部。

因大青砖分化学成份硅酸盐,所以加工好的山峰顶在水中(最好是雨水,瑚塘水)浸泡一段时间,才易生青苔。

7. 山水盆景的形式

不是什么石头都可以,山石盆景主要是有水山石与旱山石之分,水山石也就是山水盆景,旱山石多是和植物一起共存。

做盆景的石一般可以分为硬石与软石。比如常见的斧劈石、灵壁石、树化石、大理石等都是硬石,硬石有着刚劲峻峭之势,但是硬石不容易雕琢加工,高度不够可用水泥浆粘。

8. 山水盆景构图布局的基本形式

还真巧,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形成系列文章,虽然见识浅陋,然而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品评吧,欢迎拍砖: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书法和盆景艺术

文:花木君

艺术是相通的,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诗词歌赋、文学戏曲、篆刻丝织、园艺盆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如今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这些艺术门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可能就会触类旁通,甚至是融会贯通。就拿盆景艺术来说,盆景艺术虽然起源较晚,然而在演变过程中,积极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髓,糅合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思想和灵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盆景艺术从书法艺术中就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精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独领风骚的文字书写艺术。自从汉字诞生那天起,中国的文字就已是艺术化了的形象艺术,历经六千余年的形式演绎,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凝聚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结晶,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思想,本身又是独特艺术形式的优美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之无愧的瑰宝。

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幅鲜活优美的图画,充满韵动的舞蹈,富有节奏的乐曲,内含丰富的诗篇。组合在一起表达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的思想和文化,经过艺术形式加工,融入书写者的功力和感触,利用线条的意象变化和结构布局,表达出思想和神韵,形神具备,从而形成书法艺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和盆景艺术有很多相同点,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书法需要十数年甚至毕生的练习积累基本功;盆景也是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年功才能成为作品。书法是功到自然成,盆景却是变化无穷,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更为难得。除去基本功,从艺术形态角度来讲,书法艺术对盆景艺术的影响颇多,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一,意在形先;二,布局严谨;三,线条美感;四,形神兼备。

一、意在形先

南朝(梁)书法理论家庾肩吾《书品》有言:“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唐代书法理论家张彦远:“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诗佛”王维认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立意是第一位的。文以载道,书以载文;文章是说明道理,书法则是表达思想,没有思想内涵,称不上书法作品。同理,盆景艺术源自自然高于自然,是为了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同样讲究意境和立意,“意在形先”。

如何立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有基本功,然后还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牵扯到文化、艺术、美学、道德修养等等,立意有高低,意境有深浅,一幅行笔流畅、道劲有力、神彩飞扬的书法,和一盆枝干协调、疏密有致、神形兼备的盆景,其作者必然都是有功底、有见地、有悟性的行家里手,而这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精神修养,才能达到“意在笔先”。

二,布局严谨

一副精美书法作品,在确定主题时,立意在先,对整体行文上和布局结构上,都需要深思熟虑,讲究章法和协调,字里行间,主与次、虚与实、疏与密、浓与淡、曲与直、方与圆、收与放、动与静、首与尾等要相互呼应,结构严谨,充满了辩证法。同样,盆景也要做好布局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盆景作品,需要不同处理构思,树木盆景要注意造型结构和今后走势,山水盆景则讲究布局对应,要妥善处理几与架、盆与桩、根与干、枝与叶的合理构图,还要分清远近、前后、上下、主次、动静、粗细、取舍等关系,从而才能形成整体协调,意境优美的作品。

三,线条美感

书法作品,具体到局部,讲究线条流畅,直抒胸臆,一笔呵成,以笔墨的浓淡、枯润以及笔锋的变换,疾缓、转折、连笔、顿挫、开合、藏露,笔断意连,行云流水,用线条构成了形象上的艺术美。同理,盆景艺术也讲究线条美,以枝干为笔锋,花叶为墨点,通过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表现自然鬼斧神工,透出神韵,俊逸洒脱,用天然来幻化自然,恰似一幅立体书法,从而达到线条和意象上的美感。

四,形神兼备

从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到唐朝张怀瓘的《书议》:“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再到清代刘熙载的《书概》:“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采韵味。正如《书品》形容张芝、锺繇、王羲之的书法“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形神兼备,为上之上品。

从书法艺术演变来讲,魏晋重劲美,唐朝重法度,宋朝尚意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讲究形神兼备,而对所有的传统艺术来讲,都讲究神韵,任何一个缺乏神韵的作品没有生命力,盆景艺术依然如此。

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形”指形体,可以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和积累达到,然而“神”是神韵,依附于形体上的精神感受,这是制作者的阅历、学识、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积累,这就需要创作者涉猎广泛,循序积累。

要想做到形神兼备,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其他艺术的精髓,尤其是传统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修为,同时增加盆景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促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有法、有意,再到无法、无意。正所谓“艺有法,艺无法,无法之法乃至法;思有意,挥无意,无意之意乃真谛”。通过不断练习,不断精进,这样才能在创作时,有感于物,有悟于心,面对盆景素材,胸有成竹,意在型先,从而在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才能体现出“神”的韵味。。

以上四点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也是值得盆景艺术借鉴的重点,虽然是泛泛而谈,然而针对盆景艺术来说,书法艺术对其的影响在于,并不在于一树一石的具体造型,而是从美学形而上的整体审美观念,对于盆景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盆景艺术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在理论方面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容易跑偏,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并没有错,只是历史原因造成文化断层,盆景文化曾经偃旗息鼓,然而,在新的高潮时,却唯他人马首是瞻,出现一些审美误差和跟风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否认和抛弃,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真正美学范畴的。

最后,我想用明末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书法理论做为忠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提醒那些文化浅薄、思想虚无的哗众取宠者,在不能做到盆景艺术“形神兼备”的时候,我们宁可古拙苍健,也不追求谄媚雕凿;宁可自然萧疏,也不轻佻浮滑,这是傅山先生关于书法的精辟理论,同样适合于盆景艺术。

2019-9-24易花得木

上一篇:盆景协会潍坊盆景协会(潍坊盆景吧) 下一篇:香柏盆景怎么养(香柏养殖方法)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