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耳枥盆景价格(鹅耳枥盆景价格及图片)
1. 鹅耳枥盆景价格及图片
常见的盆景树木种类:
一、松柏类:五针松、黑松、锦松、马尾松、金钱松、喜马拉雅雪松、黄山松、真柏、刺柏、园柏、侧柏、翠柏、偃柏、地柏、云柏、绒柏、凤尾柏、杜松、罗汉松、云杉,其中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园柏、地柏常见。
二、 花果类:南天竹、腊梅、梅、橘、火棘、海棠、山楂、苹果、梨、紫叶李、紫荆、石榴、杜鹃、乌柿、丁香、女贞、枸杞、虎刺、栀子。其中乌柿、杜鹃、火棘、石榴、紫荆、梅、桃、山茶常见。三、杂木类:银杏、鹅耳枥、栎树、榔树、雀树、朴树、榉、黄杨、黄栌、枫、水蜡、福建茶、黄荆、水杨梅、赤楠、对节白蜡、蚊母、榕等。其中榆、雀梅、福建茶、赤楠、榕、黄荆、对节白蜡、银杏较为常见。
四、藤本类:岩豆、紫藤、金银花、凌霄、南蛇藤、悬麻藤等。常见岩豆、紫藤。
非木质的植物及草本类:铁树、棕竹、菊花、兰花、竹、水仙、何首乌。
2. 鹅耳枥盆景价格及图片大全
千金榆下山桩,多采取沙土进行养胚,或者用沙土混合腐殖土直接上盆,浅栽高围,放置庇荫处,利于发芽生根。注意保持桩身和枝条湿润,最好采取套袋或者包裹保鲜膜方式,盆土保持湿润,在发芽前尽量少浇水,避免根部溃烂,窍门是“根干树湿”,一般经过一到两个月左右就会发芽。然后逐步放开保鲜膜或套袋,转入正常管理。
千金榆喜欢光照,已经成活的盆栽树桩,应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应适当蔽荫;地栽的鹅耳枥可在室外越冬;盆栽者在初冬应移入低温室内,室温在5℃左右就可安全越冬。
千金榆的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以偏干为主。夏季增加浇水频率,冬季落叶,尽量少浇水,若是室外过冬,一般一个月浇水一次足够。
3. 鹅耳枥生长环境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奇岩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大寺,也是中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普济禅寺
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赐天华法雨匾额,遂称法雨禅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宏大高远,气象超凡。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的,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内有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
法雨禅寺
慧济禅寺
慧济禅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高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古老佛像艺术。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慧济禅寺
紫竹禅林
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古朴典雅,其庵额“补袒紫竹林”字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亲笔所题。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汉白玉紫竹观音像,应化各异形象,启得种种善根。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
南海观音大佛
南海观音露天铜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菩萨脸如满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壮丽无比。像高33米,重70余吨,乃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精美绝仑。
南海观音大佛
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当年慧锷法师供奉不肯去观音的地方,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的发源地。现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悦岭庵
悦岭庵现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文物馆,收藏了全山各寺院珍贵文物1000余件,主要展品有明万历圣旨、清康熙、乾隆所赐紫衣袈裟、日本佛像铜屏、古印度梵文《贝叶经》、缅甸玉佛以及大量的古铜、瓷器制品、名人书画、佛像艺术造型等,是整个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的缩影。
不肯去观音院
杨枝庵
杨枝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300多年来一直珍藏着普陀三宝之一的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绘杨枝观音碑。此碑高2.3米,所刻大士立像珠冠锦袍,璎珞飘披,左手托净瓶,右手执杨枝,瑞相庄严。整体线条流畅,刻画细腻,雕刻刚柔相间,造诣深湛,为国家级文物。(阎立本为唐初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极少,至于佛像仅此一帖,可谓稀世珍宝)。
朝阳阁
朝阳阁耸立于几宝岭朝阳洞上,又称观日阁,是观赏海上日出绝佳处。每当东方破晓,云彩生辉,波光烁金,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其壮观可与泰山日出相媲美。朝阳涌日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宝塔
多宝塔又名太子塔,元代建筑。塔呈方形5层,高18米,太湖美石筑成。多宝塔边角雕塑四天王立像,沿栏饰观音二十四圆通浮雕,栏下四周有龙首20只,塔上三层四面镂古佛像,整体融元代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特色为一体,为国家级文物。其中宝塔闻钟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宝塔
短姑圣迹
短姑圣迹古代为天然的石埠,是朝山船舶停靠的唯一码头。1983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修建万吨级码头后,短姑道头成为人们游览怀古的圣迹。现存道头长20米,两侧散布形态各异的岩石,镌有题刻。前方不远处濒海矗立的是高9米,宽8米,三门四柱的“海岸牌坊”。短姑圣迹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洛迦山
洛迦山是普陀洛迦的一部分,地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莲花洋上,犹如一尊仰卧海上的大佛。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传说是观音大士最早修行处,古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说。洛迦灵山又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百步沙
百步沙也称塔前沙,一眼望去,两脉青山怀抱一湾金沙,滩平沙细,浪缓波平沙滩中间有一岬谷伸向水际,俗称狮子尾巴,将百步沙分成两片,四周礁岩千姿百态。岬谷上有巨岩濒海矗立,称师石。
千步沙
千步沙南起朝阳洞,北接法雨寺,绵亘1500米,沙质纯净细滑。每至夏秋之季,万顷波涛惊起巨澜,惊心动魄,吼声震天。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海面上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心字石
心字石位于西天途中半道,石坡广百余平方米,上镌一大心字,字宽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点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余人。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今人则喜其中永结同心、心心相印涵义。
心字石
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约2.7米,宽6米,体积庞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广,相接处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相传是观音大士说法讲经处,而“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龟听法石
二龟听法石在磐陀石西下山岩间,岩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龟两只,一蹲岩顶,昂首延颈,起身欲行;一在岩壁,缘崖上爬,仿佛在追赶上面的同伴,称二龟听法石,为1.5亿年前的海底花岗岩,因燕山运动而形成了今天的奇景。
二龟听法石
海天佛国石
海天佛国石位于香云路尽头处,路侧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扑,上镌海天佛国大字,今已成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代称。岩顶累一石,长方形,如同一面风帆,镌云扶石。崖间尚有云海、别有一天题刻,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较为集中处。
观音跳石
观音跳又称观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径而下,只见海岸尽处斜置一岩石,上镌“观音跳”大字。岩巅有一只长42厘米、宽14厘米的天然大脚印,深陷入石。传说观音菩萨从洛迦山纵身一跃至此留下圣迹,故名。观音跳一带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到此参访,往往会产生一种隔绝尘寰、置身世外之感觉。
观音跳石
潮音古洞
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区,登洞顶观看,洞体延入海中,崖壁高50余米,宽3至5米,洞内裂石嶙峋,海潮撞击,声若惊雷,来泻飞瀑,回溅明珠,惊心动魄,相传观世音菩萨在此灵现种种宝相,与梵音洞并称两洞潮声,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梵音古洞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青鼓垒尽头,高80余米,宽3至6米,深邃莫测。两崖劈裂如门,中间嵌一巨岩,海潮日夜冲击,如奔马脱缰,飞涌入洞,浪花相击,声若惊雷。从瞻圣阁望梵音洞,岩石在水气中各呈异彩,朝晖夕阴,变幻莫测。
南天门
千年古樟
千年古樟位于西天香道入口不远处,树高20米,杆围8米,冠幅1000多平方米,枝叶茂盛,浓荫蔽天,树龄逾千年,俗称千年古樟。它虽高寿,但雄姿不减,在它枝干上聚集着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近20科,约30余种,形成一个天然空中植物园。
南天门
南天门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山海景色最佳去处之一,南天门为濒海巨岩累成,在南天门远眺,对面的朱家尖群山峥嵘突兀,仿佛卧龙伏虎,新罗礁孤悬石牛港口,如神鳌浮水。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生长于慧济寺门外西侧,雌雄同株,树高13.5米,树龄200余年,其主干埋于地下,上分两叉呈V字形,故当地也称夫妻树。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世界仅存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一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4. 鹅耳枥树苗哪里有卖
1. 全球仅此一棵的普陀鹅耳枥
这棵全球仅有的普陀鹅耳枥树就位于我国的浙江舟山市的慧济寺中,树高13米,树冠覆盖72平方米的面积,因为繁殖能力弱使得其濒临灭绝,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稀有的植物,但因为它是雌雄同生的,所以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后,还是培育出了不少小树苗。
2. 加拿大高达7米的最美杜鹃花树
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这棵“全球最美杜鹃花树”,也是非常珍贵的树种,要知道杜鹃花这种灌木类植物大多只能长到1-2米的高度,而这一棵却生长到了整整7米高,而且巅峰期能够开出4千朵花,几乎是普通杜鹃花的3倍多,可以说是奇迹了。
3. 日本150年历史的最美紫藤花树
位于日本足利紫藤园的这棵最美紫藤树虽然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它却是世界最美的,在这里一到花开的季节,紫藤就会像瀑布一样垂泻而下,并且它还有着罕见的150年历史。
4. 西安的李世民亲手栽种的银杏树
这棵位于西安的超大银杏树已经有了1400年的历史了,据说最初是由唐太宗李世民种下的,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珍贵古树名录,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此一棵的珍贵树种。
5. 南非诺耶森林唯一一棵伍德苏铁
和普陀鹅耳枥一样,伍德苏铁树也是全球唯一仅剩一棵的树木,它就位于南非诺耶森林的一个斜坡上,由于这种树是雌雄异株的,所以目前想要繁殖纯种的伍德苏铁就非常困难,因此也使得它变得极为珍贵。
5. 鹅耳枥开花图片
它,同样是一棵树,一棵大树,确实是一棵大树,因为,全世界就只有一棵,这种树木,目前尚且只在中国发现了一棵大树。它才是真正的濒危珍稀植物,比大熊猫还珍稀,而且这种树木只在中国境内生长。
这棵大树的存在,得益于一座寺庙,如果不是寺庙中,有这些出家的僧人修行人照顾,看管。估计这棵参天大树也没有了,这棵大树叫普陀鹅耳枥,树的高度在13米左右,树龄大概几百年,树冠的范围几百平方米,非常大,在自然界中,仅仅剩下一株大树,珍稀濒危。
每年的春季,普陀鹅耳枥就会开花,还真的只能说是春季开花,雌花的颜色浅红,雄花的颜色为淡黄色,好在一棵树能同时开出雌雄两种花,不然,还真的没有办法进行繁殖了。
但是,雌雄两种花的花期不一致,导致普陀鹅耳枥的繁殖极其低下,并且果实成熟以后,掉到地上又极其容易腐烂,而它又在冬季成熟,春季发芽,所以自然繁殖的概率十分低下。导致被专家发现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第二棵大树,成为了国家濒危一级保护植物。
普陀鹅耳枥被专家命名,并确定了全世界仅此一株后,对此,进行了特殊的保护,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树种,该种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也被一个世界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等级(CR)。从此让浙江这棵树闻名世界 。这株普陀鹅耳枥长期生活在云雾较 多,湿度较大的生长环境之中,比较耐阴。 根系发达,具有耐旱、抗风等特性。
至于这株普陀鹅耳枥为谁人栽种,又为何在寺庙中生长了上百年,从何处引入,已经无从考证,目前尚未发现其他国家有此树种,而我们国家,因为这株树木太稀有,已经进行了人工繁殖,且取得了进展。而普陀鹅耳枥的价值,尚处于待研究状态,历代医学典籍,没有关于普陀鹅耳枥的记载。
6. 鹅耳枥木材价格
第一棵,迎客松。从人民大会堂的铁画《迎客松》,一路到车站码头,基本上都能够看到迎客松的身影,就连安徽省卫视的标志都是迎客松。这样的迎客松无疑把自己活成了象征,象征着安徽,象征着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和平友谊。迎客松生长于黄山之上,1300多年来,它伫立在黄山之巅,经过无数次风吹雨打,早已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坚韧不拔。为了保护它,人们特意安排警卫把守,24小时不间断,时刻守护着这棵古老的松树。
第二棵,大红袍母树。爱喝茶的人都知道大红袍茶叶,而大红袍母树所产的茶叶则是最高级别的,价值比黄金还珍贵。1998年,20克母树大红袍拍卖出了15.68万元的高价,2005年,同样的重量拍卖出了20.8万元的天价。这样的茶叶,即使是有钱也喝不到。因为当地已经采取措施,停止采摘母树大红袍茶叶,2005年5月最后一次采摘的20克母树大红袍已经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要是有商家说他有母树大红袍,就不要相信了,多半是骗子。
第三棵,楠木王。前些年,人们在安徽省呈坎村发现了四根金丝楠木柱子,专家估价12亿元,如此高的价格令人们震撼不已。金丝楠木柱子都这么值钱,那么活着的金丝楠木呢?在贵州省思南县有一棵楠木,树龄大约1300多年,胸围8.92米,树冠16米,树高45米。迄今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一棵比它还大的楠木。它是中国最大的楠木,被誉为是“中国楠木之王”。其价值难以估量,据说以前人们拿它掉落下来的一根树枝进行拍卖,最后竟然拍卖出40几万的高价。
第四棵,普陀鹅耳枥树。与上面三棵树不同,它具有唯一性。这个唯一指的是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其他地方没有,而且就只有一株。这株鹅耳枥树生长在普陀岛自然风景区内,由于普陀山游客众多,为了保护这棵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树,人们特意在它的周围加坝围护,并设置管理局,专门保护它。为了能够使鹅耳枥树能够繁衍下去,科学家对其进行过无数次试验,甚至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只希望它不会灭绝。
7. 鹅耳枥盆景图片大全
千金榆作为盆景素材不过近二十年的历史,近些年,随着盆景爱好者的增多,以及园艺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树种被开发利用,盆景素材越来越丰富,一些以前不为人重视的优美树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和青睐,成为园林绿化造景和盆景盆栽的选择之一,千金榆就是其中之一
千金榆(鹅耳枥),野生资源丰富,尤其是华北、西北、西南一带,如果想制作盆景,可以在春季萌芽前,去田野掘取,选择树干低矮,株型虬曲苍劲的老桩,必须在萌芽前掘取,如发芽时再掘取就很难成活。
千金榆耐贫瘠,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下山桩成活率较高,因此采掘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土球,截去主根,尽量多保留须根,进行适当保湿,尽快上盆养护。
千金榆下山桩,多采取沙土进行养胚,或者用沙土混合腐殖土直接上盆,浅栽高围,放置庇荫处,利于发芽生根。注意保持桩身和枝条湿润,最好采取套袋或者包裹保鲜膜方式,盆土保持湿润,在发芽前尽量少浇水,避免根部溃烂,窍门是“根干树湿”,一般经过一到两个月左右就会发芽。然后逐步放开保鲜膜或套袋,转入正常管理。
千金榆喜欢光照,已经成活的盆栽树桩,应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应适当蔽荫;地栽的鹅耳枥可在室外越冬;盆栽者在初冬应移入低温室内,室温在5℃左右就可安全越冬。
千金榆的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以偏干为主。夏季增加浇水频率,冬季落叶,尽量少浇水,若是室外过冬,一般一个月浇水一次足够。
千金榆喜肥,下山桩第一年不要施肥,第二年翻盆时,可以在基质中混入骨粉、饼渣或者动物蹄片作为基肥,然后在春秋两季,每隔半个月左右施肥一次,用饼肥水或者磷酸二氢钾交替施肥,利于千金榆枝繁叶茂。
8. 鹅耳枥种植方法
这颗树是1930年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来到普陀山参观的时候首次发现的,并在1932年由著名的森林学家郑万均教授正式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植物专家给这颗普陀鹅耳枥做过测量,树高13.5m,主干胸径63.7cm,侧干径35.2cm。可谓是高大挺拔了。
这棵高大的普陀鹅耳枥就生长在普陀山风景区的佛顶山慧济寺西侧,耸立于海拔260米的高坡上,度过了250年的岁月。它安安静静的在普陀岛,看着潮起潮落,无悲无喜,直到被钟观光先生发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其中一棵是位于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树,这棵树不仅仅是自身具有“活化石”般的珍贵价值,它的美丽也曾经在整个中国引起过一阵参观游览的狂潮。这颗银杏树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古观音禅寺修建时就已经在此落户,相传是李世民亲手栽种。
古观音禅寺是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始建于公元628年,千年来香火不断。但由于西安境内有大慈恩寺、青龙寺等著名寺庙,古观音禅寺的光芒经常被其他寺庙掩盖了过去,这颗珍贵的银杏树也就得以千百年来在古寺梵音中宁静地生长。
9. 鹅耳枥园林用途
蘇派盆景及其风格 蘇州,是我国盆景艺术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蘇派盆景是中国最主要的流派,以其悠长的历史渊源,独特的传统技艺古朴典雅的特色,自然流畅的风格以及隽秀多姿,斑斓多彩的制作效果见长,早早流传于日本,东南亚和欧美,饮誉海内外。 蘇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爷,配以古盆和蘇式几架,则古趣盎然。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蘇派盆景著重意境的创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它吸取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绘画技法之特长,以景寓情,以情抒景,运用“小中见大”等艺术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艺术效果。 蘇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即川派之规律)、自然两大类。 总之,蘇派盆景风格的特点为:古雅 。 咫只千裏,缩龙成寸。 制作精细 , 灵巧人微。 擅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 蘇派盆景的山水盆景也颇多古人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炼,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著各派之间的交流日多,也引进其他石材品种。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海派盆景及其风格 上海盆景广泛吸取了国内各主要流派的优点,同时还借鉴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创立了以师法自然、苍古人画的海派盆景。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技法上也另辟蹊径,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而後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 选用的树种非常丰富,落叶、常绿、花果各类应有尽有。 海派山水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表现近景,盆内奇峰峻峭,林木葱笼;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细致雕琢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表现平远、深远的意境。不过,这两种类型的山水盆景,就其总的风格而言,都比较辽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疑是地域环境在盆景艺术家心灵上刻下的印记,体现出冲积平原的地域特色。 徽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安徽歙县卖花渔村为代表。 徽派盆景以古朴、苍老、遒劲、庄重、幽雅为其特点。其传统造型,主要有游龙式、 蟠曲式、扭转式和悬崖式等。制作技法以蟠扎为主,喜是用棕、麻或芦皮作材料。这些材料韧性大、拉力强、干湿无损,与金属丝蟠扎相比,既无损伤树皮之忧,又有定型後自然腐烂,无需解、剪的优点。 徽派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梅桩、松柏、山茶、天竺、石榴、丹桂、杜鹃等。其中以游龙式梅桩盆景最具代表性。 近年来,徽派盆景在国内一些全国梅展中获得金奖。 京派盆景及其风格 北京盆景形成流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际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造型方面吸取了南、北两派之长,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剪扎结合。布局上因材制宜,繁中求简,粗中有细,露中有藏,达到参差错落,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侧枝多以横技式出现,树冠多作扇形或半圆形,以显示雄伟刚劲的气势。由于继承了首都古典园林艺术的传统和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其盆景艺术风格表现为敦厚稳健,古雅质朴。 常用树种有:鹅耳枥、朴树、荆条、华山松、鼠李、枫树、榆树、山植、桧拍、云杉等。 常用石材有: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锺乳石、鸡骨石等。 台湾盆景及其风格 台湾盆景既受岭南派的影响,同时又受日本盆栽的影响,既不同于南派的“蓄枝截干”,又不同于北派的“蟠干扎片”,主张古朴苍劲,典雅自然。壮型可看作是参天大树的矮化,结构严谨,极具功力,在台湾盆景中颇有一定的代表性。台湾盆景风格:雄浑苍劲 闽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为中心。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洒脱自然,飘逸多姿。造型技法采用蓄技截干、鹿角鸡爪的同时,也讲究树干虬曲,扎片结顶。 树种以榕树为盛。还有榆树、福建茶、九裏香、朴树、雀梅、罗汉松等。 山水盆景大多表现岭南风光,石材主要有海浮石、砂积石、太湖石等。
10. 千金榆鹅耳枥盆景
千屈菜、千金榆、千层金、千日红都是千字开头的花卉。
千金榆,叫“榆”不是榆,叶子特别像普通的榆树叶,但它是桦木科、鹅耳枥属乔木。果序像麦穗。
千层金,别名黄金香柳,常黄绿色灌木。花朵较小,五个花瓣,浅紫色或粉色。
千日红,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花色艳丽富光泽,花期长,即使花干了停在枝头,还是那么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