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根部发白(盆景土壤发白)
1. 盆景土壤发白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一般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和滨海地区。居民家里盆栽花卉的土壤也会经常发生盐渍化。
原因:
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及海水浸渍是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发生次生盐渍化作用,形成盐渍土壤。碱化土壤吸附较多的交换性钠,碱土其碱化层的交换性钠可占交换性阳离子的20%以上。盐土中过多的可溶性盐,可增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植物生理干旱;碱土中过多的交换性钠可引起一系列不良理化特性。
盐渍土壤的改良多采用水利土壤改良措施。
居民家里盆栽花卉的土壤盐渍化一般都称作“土壤泛碱”。
主要原因:
1、花盆里的土壤本身即是盐渍化土壤。
2、日常浇水水质属于硬水,碱性较大。
3、不合理施用化肥。
4、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造成土壤板结。
解决办法:
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浇花之前把水晾晒,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水碱。
2、经常疏松土壤让土壤保持正常的孔隙结构,能够很好的排碱,浇水的时候要一次浇透,这样才能使土壤的理化结构不遭到破坏。
3、每隔一定时间(最好是每年的春季),更换花盆中的土壤或像土壤中加入一些腐殖质等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4、化学办法就是施入少量食用醋和硫酸亚铁,不可过多,避免引起铁或酸中毒。
2. 花盆土发白
花卉叶子发白,主要是花卉苗木白粉病所致。也是花卉苗木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茎叶淋水喷水,花盆积水,栽培密度或湿度过大,均可诱发。 防治方法: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生长期间可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 病害盛发时,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一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3. 盆景土壤发白怎么处理
盆景树叶子发白,主要是花卉苗木白粉病所致。也是花卉苗木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茎叶淋水喷水,花盆积水,栽培密度或湿度过大,均可诱发。
防治方法: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生长期间可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
病害盛发时,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一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 盆景土壤发白怎么回事
1、碱性水浇花:北方地区的水质大多偏碱性,长期使用碱性水浇水,水中的盐碱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越来越多,慢慢使土壤碱化。
2、长期使用化肥:化肥使用方便而且没有臭味,很多花友都喜欢用,但是化肥也有弊端。化肥属于无机盐类,用的多了会让土壤中盐碱含量增加,破坏土壤结构。用户不要长期使用化肥。
3、长期不换土:盆栽的土壤与大地里的土壤不同,自然界的土壤因为有很多细菌、昆虫等小生命的参与,可以自我调节。但盆栽的空间太小,也缺乏自我调节的功能。如果长年不换土,里面的盐碱物质越积越多,就会看到表面出现白霜。用户更换土壤即可。
5. 盆景土壤发白怎么办
枸杞的叶子上发白,可能是感染了白粉病,这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在降水量多、空气潮湿、缺少肥料的情况下容易滋生。白粉病主要是危害叶子部分,最终导致叶子发黄、掉落下来。
6. 盆景叶子发白
花卉叶子发白,主要是花卉苗木白粉病所致。也是花卉苗木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茎叶淋水喷水,花盆积水,栽培密度或湿度过大,均可诱发。 防治方法: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生长期间可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 病害盛发时,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一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7. 盆栽土壤表面有些地方发白怎么办?
花盆里的土发白,如果是使用了碱性土导致的,应该更换上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使用呈酸性的有机肥逐渐改善。
如果是长期浇碱性水导致的,应该在浇水前提前晾晒,水中滴加少量白醋,也可以浇一点发酵好的淘米水溶液。
如果是使用过多化学肥料导致的,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施加一点有机肥。
8. 盆栽土泛白
其实盆土表层起白霜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泛碱”,也有的说“反碱”,这时候咱们可以测一测盆土的PH值,如果PH值大于7.0,就说明盆土是碱性土壤,这种土是不适合养植物的,尤其对一些适合在酸性土壤生长的植物来说,更是致命的威胁;
第二种情形是无机盐,这种问题北方比较常见,因为北方的水质较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镁和钙,长期用这种水浇花,水中的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盆土表面表现出来。
无机盐虽然不像“泛碱”那样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但是长期这样对植物的生长也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