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名录)
1. 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名录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苏派盆景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扬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川派盆景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岭南派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1] 。
其它风格
编辑
中州风格:以果树盆景为特色
北京风格:以小菊盆景为特色
湖北风格:以“风吹式”盆景为特色
湖南风格:以大悬崖式为特色
八桂风格:大树型
福建风格:榕树盆景和配石悬崖式
2. 江苏省盆景艺术大师名单
吴太荣先生,江苏盐城人,意笔花鸟画家,幼年起受家学影响,喜弄丹青,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从事纺织图案设计,成绩显著。
1983年起受聘于江苏盐城纺织学院授纺织品图案和中国画教学。
先生擅长意笔花鸟画,坚持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路,打破门户之见,
广采各家之长,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终于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画家吴太荣先生的画近师八大、石壶、吴昌硕、陈之佛、齐白石之人文情怀和精
神品格,远祖两宋、元、明更直接以造化为师,悉心揣摩,每有会心,继承发扬了
院体派的额画风,尤其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吴太荣在进行
创作时更注重画面视觉语言的色、面、空间处理;绘画以青花瓷、盆景、古铜器皿、
泥塑、古典家具、喜闻乐见等装饰元素的古风雅韵审美效应。
其作品立意明确、造型古朴,虽大胆地运用了夸张变形手法,但却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笔墨简练、概括、苍劲、浑厚,以书法入画,构图出新,气势雄强,充满阳刚之气,富有时代精神,作品深得圈内人士好评。其作品《乾坤图》、《闲庭雅趣图》、《古宅春韵》等曾参加第2009年、2011年“兰亭艺术大展”全国书画大赛分获金银奖,并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功勋书画家称号,作品并被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及国内多家知名美术馆收藏,2008年入编《当代中国美术》系列丛书
主要艺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2008年入编《当代中国美术丛书》
2009年首届孔子文明杯”
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铜奖
2009年“兰亭艺术大展”
全国书画大展赛银奖
并被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收藏
2009年画圣吴道子艺术研究院成立
十周年书画展银奖
2010年”新宏杯“全国书画展铜奖
2011年“兰亭艺术大展”金奖
并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功勋书画家称号
3. 中国盆景艺术家
展会名称:中国(临沂)首届小微盆景展
时间:2021年7月1日 至 2021年7月3日
地点: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北路与祝丘路交汇处南侧
主办单位: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盆景乐园,花木盆景杂志社
承办单位: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
协办单位:临沂市盆景艺术家协会、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安徽省盆景艺术协会
展会规模:小品盆景200组
活动安排:小品盆景展览、现场展销、盆景制作示范表演、盆景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盆景教学、盆景自由讨论小组、共叙盆景友情
4. 安徽盆景大师名单
中国树桩盆景造型,多式多样。
根据所用树木材料种类不同,可分为:松柏类、杂木类、花果类、稀有盆景植物类、藤蔓类主要有:松柏类:罗汉松、金钱松、五针松、刺柏、古柏 其它类:梅花、六月雪、银杏。贴梗海棠、垂丝海棠、金弹子。黄荆、石榴、 榕树、黄杨、迎春、对节白腊、柳树、柳杉、榆、杜鹃。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树木材料。5. 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名录大全
1、六月雪。
六月雪是常见的常绿小灌木,因为在六月开花,远看如银装素裹,犹如六月飘雪而得名。六月雪枝叶密集,白花盛开,是既可观叶又可观花的优良观赏植物。
六月雪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耐旱。长流流域以南为常绿小灌木,对环境要求不高,生长力较强。是四川、江苏、安徽盆景中的主要树种之一,其叶细小,根系发达,尤其适宜制作微型或提根式盆景。盆景布置于客厅的茶几、书桌或窗台上,则显得非常雅致,是室内美化点缀的佳品。地栽时适宜作花坛境界、花篱和下木,或配植在山石、岩缝间。
2、绣线菊。
绣线菊花期6-8月,果期8-9月。夏季盛开粉红色鲜艳花朵,栽培供观赏用,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是理想的植篱材料和观花灌木。绣线菊有不同的花色,最常见的就是白色、粉色,有些品种有着金黄色的叶片。
绣线菊在园林中应用较为广泛,因其花期为夏季,是缺花季节,粉红色花朵十分美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些许柔情与凉爽,是庭院观赏的良好植物材料。
3、穗花牡荆。
穗花牡荆因蓝紫色的大型花序而格外吸引人,蓝色也是植物造景中不可多得的色彩。其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盛开在每根枝条的顶端。花的大小形态和同为灌木的醉鱼草非常相似,但是花量更大、整体株型更优美。
穗花牡荆花期6-8月,夏季花量更大,花后修剪残花可延长花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盐碱,耐热耐寒,华北到华南皆可种植,适合家庭小庭院种植,也可用在花境中做点缀植物,与常绿灌木搭配,是花境、庭院、道路两侧优秀的植物配置材料。
6.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名单
孔泰初大师代表作《春复春》(雀梅)。1964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应邀对埃塞俄比亚进行友好访问,将这件作品作为国礼送给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孔泰初作品《斜月帘栊》(九里香)《悬》(雀梅)《艰苦阅历》(雀梅)《朝阳里》(九里香)《一夜春风千万枝》(九里香)
孔泰初(1903―1985),字少岳,广东广州人。他出身商贾世家,是广州西关桨栏路生茂泰茶庄祖业的继承人,岭南盆景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