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植物叶子(各种植物叶子的含义)
1. 各种植物叶子的含义
植物的叶脉一般分为:
平行脉和网状脉。
两者的区别如下:
1、平行脉是指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存在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菊上。
2、网状脉是指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存在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菊上。
叶脉的定义:树叶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
2. 各种植物叶子的含义和特点
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片结果和光合作用特征方面的异同 C3植物大多是单子叶植物,碳三植物的co2补偿点高,光呼吸作用强.吸收的co2直接进入卡尔文循环. C4植物大多是开花植物(生长于干旱地区),co2补偿点低,可以利用细胞间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因为c4植物处于干旱地区,蒸腾作用压力过大,会使其气孔关闭.较c3其co2固定率高. cam 大多是多浆液植物 与C3,C4不同的是它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在有光条件下释放二氧化碳,最后形成CH2O. 光合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初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光反应)、光合碳循环(暗反应)。 光反应过程使光能变为活跃化学能-ATP和NADPH+H+,两者能为下步合成反应和需能过程提供能量和H,两者合称为同化力。C3植物与C4植物光反应过程都是相同的。 暗反应过程是植物利用光反应中产生的同化力,将CO2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经过转化NADPH+H+和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变成了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 只具有C3途径的植物称为C3植物(大豆) C3途径——卡尔文循环(TCA):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磷酸核酮糖+ CO2+ H2O——2磷酸甘油酸(3C)CO2被固定生成的第一产物为三碳物质。 磷酸甘油酸+NADPH+H++ATP——磷酸甘油醛+NADP++ADP 经六次循环能同化6分子CO2,生成一分子的已糖, 反应式 6 CO2 +12(NADPH+H+)+18ATP——磷酸甘油醛+12NADP++18ADP 除具C3途径外还具C4途径的植物称C4植物(玉米) C4途径:在维菅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中进行: CO2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4C)——苹果酸 —— 丙酮酸+CO2进行TCA。 CO2被固定生成的第一产物为三碳物质。 C4植物实际上是在C3途径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这个途径起到了浓缩二氧化碳的作用,使维管束鞘中进行的C3途径提供了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从而使C4植物的同化能力比C3植物强。
3. 什么植物是叶子
1、水鬼蕉又被称为美洲蜘蛛兰,叶子宽大细长,呈披针形,长达60厘米,伞形花序,3-8朵小花生长在茎顶,花白叶绿,有迷人的香气,每年夏季开花。
3、虎尾兰,又名虎皮兰,锦兰,千岁兰、虎尾掌、黄尾兰或岳母舌等,是百合目百合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具根状茎,叶基生,肉质线状披针形,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总状花序,花白色至淡绿色;浆果直径约7-8毫米。花期11-12月。
4. 叶子是植物的
叶柄,叶脉,和叶肉,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一般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这一点C3植物和C4植物是不同的)。
被子植物叶片特点: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一层细胞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般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分为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其中单子叶的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与一般被子植物基本相同。但表皮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细胞,气孔的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在保卫细胞外侧还有副卫细胞。在叶肉方面,没有明显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为等面叶。
树叶的形态
椭圆形: 形如椭圆,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都是圆形,如樟树、橡皮树、木犀、茶树、黑枣树、樱草的叶。
心形: 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长度约为宽度的3-4 倍,如桃、 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如果是卵形倒转,叫做倒卵形,如玉兰、花生的小叶。
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的叶。
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匙形:形如汤匙,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狭,如白菜、车前叶。
三角形:基部宽平,三个边接近相等,如荞麦的叶。
树叶的作用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树叶变红:是因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有“枫叶、乌柏叶、柿叶”等。
树叶变黄:是因叶绿素被破坏,只剩叶黄素。常见的有“桂树叶、银杏叶、白杨叶、梧桐叶”等。
5. 各种植物叶子的含义是什么
落叶象征着回归大自然,一年一度秋风尽,不似人生,胜似人生。落叶归根,如同人生,在外的许多老人愿意回到故土,回到生养ta的故乡。
落叶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生命经过风雪严寒的孕育必定会生机勃勃,长出更加茂盛的枝叶。
人类一代代传承也是同样,经过大自然的洗礼,一定会一代更比一代强。
6. 植物的叶子的用途是什么
叶片的表皮由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细胞组成,它们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薄壁组织,也就是叶肉,它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在枝上取横向的位置生长,叶片有上、下面之分。上面是受光的一面,呈深绿色。下面为背光的一面,为淡绿色。有的叶子会因为两面受光情况不同,而使两面的叶肉组织产生分化,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异面叶。
还有许多植物的叶子是近乎直立的生长状态,所以它们的叶子两面均可受光,因而内部的叶肉组织比较均衡,并没有明显的组织分化,这样的叶称等面叶,如玉米、小麦、胡杨。在异面叶中,近上表皮的叶肉组织细胞呈长柱形,排列紧密整齐,其长轴常与叶表面垂直,呈栅栏状,故称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数,因植物种类而异,通常为1~3层。靠近下表皮的叶肉被称为海绵组织,因为它的细胞内叶绿体的含量较少,而且呈不规划形状,细胞间隙疏散,呈海绵状。
7. 叶是植物的一种主要什么
叶片的排列方式就是叶序。 植物的叶序一般可分为五种:
1.互生: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各茎节上只有1枚叶着生的。 如;杜英、香樟、海桐、蚊母、桑树、杨梅等。
2.对生: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各茎节上有2枚叶相对着生的。 如;黄杨、丝棉木、石榴、栀子花、女贞、桂花等。
3.轮生: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各茎节上有3枚叶以上轮状着生的。 如;夹竹桃、
4.簇生: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各茎节上着生叶数枚的。 如;金钱松、雪松等。
5.丛生: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叶片2或数枚自茎节上一点出发的。 如;马尾松。
8. 叶子是植物
树叶本来就是植物,他是从植物身上长出来的
9. 植物的叶具有什么和什么的
回答通常来说叶子一般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叶柄位于叶片的底部并与枝茎相连,而托叶位于叶柄和枝茎相连处,非常的细小。而有的单子叶植物,它的叶子没有叶柄和托叶,只有叶鞘。
叶是由茎尖生长锥后方的叶原基发育而来。叶的各部分在芽开放以前早已形成。叶通过叶柄与茎相连,叶柄的构造和茎的构造很相似,但叶片是一个较薄的扁平体,在构造上与茎有显著不同之处。通常植物的叶子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组成,并且每个部分又可以再细分。各部分同时在执行着自己的功能,以保证植物体的正常生存。
10. 植物的叶子是什么
植物的叶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主要是保护组织,保护叶片病菌侵入。叶肉主要是营养组织,提供营养。叶脉主要是输到组织,有导管筛管为植物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叶片凸起的部分是叶脉,叶上主要有叶肉为食用者提供营养。这些营养来源于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所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