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芍药扦插时间(芍药扦插时间多久)

更新:2022-12-01 09:14归类:鲜花百科人气:97

1. 芍药扦插时间多久

用半木质化的芍药枝条扦插,选择合适的扦插土是可以生根的

2. 芍药扦插时间多久生根

芍药扦插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开花。扦插通常在7月进行,此时有极高的成活率。挑选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植株,剪取10-15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上面保留两个节,去掉下面的叶子。在插穗底部沾上吲哚乙酸后,就可以插入到沙土中,等待其生根。

3. 芍药可以扦插吗要怎么扦插

种植方法和地区不同,芍药花的最佳种植时间也是有差异的:  

1.分株法:  芍药分株适期一般较牡丹为早,荷泽的农谚“七月芍药,八月牡丹(指农历月份)”,是说在菏泽,从8月底芍药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处暑至秋分)。

而扬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  

2.播种法:  芍药须当年采种后即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    

3.扦插法  根据长春等地的经验,以7月中旬截取插穗扦插效果最好。扦插棚内保持温度20~25℃,湿度80%~90%,则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并形成休眠芽。

4. 芍药扦插方法及时间

芍药扦插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开花。扦插通常在7月进行,此时有极高的成活率。挑选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植株,剪取10-15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上面保留两个节,去掉下面的叶子。在插穗底部沾上吲哚乙酸后,就可以插入到沙土中,等待其生根。

5. 芍药扦插时间多久开花

不建议二月份栽种,不可以进行扦插的,因为这个时候插的话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可以将植物在10月份前后进行扦插繁衍为宜,因为这个时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芍药根的最佳种植时间

在用芍药根栽植的时候,最佳的时间是在秋季,集中在8月份底——9月份底的这段时间。

6. 芍药扦插多久开花

(1)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芍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药如果多年不分株,就枯朽,逐渐转向衰败。观赏栽培6~8年分株1次,药用栽培3~5年结合采根作药进行分株。秋天分株正确的第2年就能开花。分株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我国从北往南依次应在9月至10月中旬分株最为适宜,如辽宁在秋分前后较为适宜,作者每年此时分株,第2年都能开花良好。此时芍药的新芽已经形成,分株后天气转冷凉,但地温又不太低,分株后根系还有一段恢复生长时间,而芽又不会伸出地面,为第2年春天生长奠定了基础。分株太晚根系恢复时间短。春天不宜分株,春季分株不仅成活率低,而且以后长势也弱,一般春天分株往往几年不开花或开花时间延后。

选晴朗的天气分株。分株有两种情况:一是将被分的母株切除1/3~5/6,剩下母株在原地不动,这样除株丛变小外,根系基本未受太大的伤害,不影响第2年开花。二是将母株全部挖出,根部朝天,抖去泥土,选形状粗大、无病虫害的芽,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用利刃切开母株,剪除腐朽的根部,保留健壮的根部。药用栽培的分株时,在根颈部以下5~6厘米处切断,下部粗根作药用。一般每丛带3~5个芽,为了扩大繁殖倍数可带2个芽,为了早见效果可带6~7个芽或更多。分株后可马上栽植,栽植的土壤不要太湿,防止根系腐烂。为防止腐烂也可以阴干,当伤口愈合后栽植。伤口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可防止腐烂。按芍药芽的大小分别栽植,便于管理。如不能及时栽种,应马上贮藏,可在室内选阴凉通风干燥处,地上铺湿润的细沙土,将芽向上堆放,再盖湿润沙土。

(2)播种育苗。播种育苗发育健壮者需4~5年才能开花,用于育种或药用栽培,很少直接作观赏栽培。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在上午8~10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连续进行1~3天。授粉时也可以将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花粉采收混合后授粉,授粉后加强田间管理。种子成熟后及时收获,一般在蓇葖果外皮呈蟹黄色时采收,放在阴凉处使之后熟,当果皮干裂时将种子剥出,不可暴晒,以免降低种子发芽率。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否则发芽率降低。条播或穴播。条播的行距35~40厘米,每隔3~4厘米点播1粒种子,穴播的穴距25厘米左右,每穴播4~5粒种子。种子上面覆土6厘米左右,保持土壤湿润,20天即可扎根,但不出苗。越冬前要浇一次越冬水。如果播种较晚或土壤干燥,封冻前不能扎根,第2年春季也不出苗,需到秋季扎根,第3年才出苗。幼苗生长较慢,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注意防治病虫害。

(3)扦插繁殖。在秋季分株繁殖时,将断的根系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插在深10~15厘米的沟中,上面覆土5~10厘米,浇一次透水,第2年春季生根,可培育成秧苗。或在开花前15天左右,剪取茎的中间部分作插穗,插穗长10~15厘米,至少有2个节。在沙床上扦插,扦插深度约3厘米,遮光,每天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45~60天生根,并且能形成休眠芽。

(4)压条繁殖。春天把芍药的嫩茎,从花盆的底孔引导在花盆内,用直径15~20厘米的花盆。在茎的下部用细绳绑扎,把土装在花盆内,随着茎的长大不断往花盆内加土,并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到夏季就会从茎上长出根来。把花盆底下的茎剪断,就成为新的秧苗,还可直接作盆栽芍药。培养4~5年开花。

7. 扦插的芍药花几年能开花

3-5月撒种7-8日月就可以芍药花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花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编辑本段花茶喝法

芍药花的作用及功效: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芍药花

注意事项: 芍药花的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 芍药花适合单泡,适宜搭配绿茶。 泡法喝法: 芍药花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干燥的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花言茶语: 芍药花象征惜别 害羞 忸怩。

请点击采纳

上一篇:扦插的榕树怎么上盆(刚买的榕树苗怎样上盆) 下一篇:无花果扦插多久长根(插枝无花果多长时间生根)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