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盆土配置(养花盆土配置标准)
1. 养花盆土配置标准
很多人在养护植物的时候,会在花盆里掺入一定的松针,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松针应该经过充分发酵后,再与土壤配制成盆土使用。
在用松针土进行养花的时候,可以将它与其它土壤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来进行养花。种不同的花,松针的掺土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是种植君子兰等较为娇嫩的花,可以将松针土、草炭土按照1:3的比例进行调和,所以大家最好根据自己养的花来实际进行配置。
2. 花盆土壤配比
土壤分为三层1、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上表土层又称耕作层,为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层,肥力、耕性和生产性能最好;下表土层包括犁底层和心土层的最上部分(又称半熟化层)。耕作层:受耕作,施肥,灌溉影响最强烈的土壤层,厚度一般约20厘米左右.耕作层易受生产活动和地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疏松多孔,干湿交替频繁,温度变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质转化快,含有效态养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这一层中,一般约占全部根系总量的60%以上.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典型的犁底层很紧实,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结构常呈片状,甚至有明显可见的水平层理.这是经常受耕畜和犁的压力以及通过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积而形成的.2、心土层 又称“生土层”。是土壤剖面的中层。位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由于有物质的移动和淀积,所以表土层和心土层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的结构一般较差,养分含量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层,一般保持着开垦种植前自然土壤淀积层的形态和性状,耕种引起的变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层,在正常情况下多发育为具有棱块或棱柱状结构的斑纹层。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以下,厚度约为20-30厘米,该层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压力的影响而较紧实,但不象犁底层那样紧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层次,是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在这一层中根系的数量约占根系总量的20-30%.3、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如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碎屑,则底土层中也往往掺杂有这些碎屑物。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一般位于土体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层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根系分布较少.一般常把此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
3. 兰花盆土的配置
首先,兰花用土选择不能用田园土,不能用田园土,不能用田园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前辈们通过长期实践为我们总结出一条新手养兰“四戒”经验。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失”。所谓春不出,兰花喜湿润,春季多风干燥,气温较低,为避免遭受寒风侵害,春季兰花不出室,可放在室内半光处养护,但春兰和蕙兰需放在靠近窗台的向阳处。所谓夏不日,兰花喜性隐蔽,凉爽忌阳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暴晒。所以夏季应放在冷凉,通风凉爽的半阴处培养。兰花需阴程度以墨兰最甚,建兰次之,春兰和蕙兰则需阳光较多。所谓“秋不干”兰花特别是建兰,秋季正是孕花蕾期,最喜欢湿润凉爽的环境,如果盆土或空气干燥,则不利其生长发育,叶子易枯黄,同时掉花蕾,并影响当年开花,所以秋天浇水量应适当增多,并经常向页面喷雾。所谓“冬不湿“,冬季兰花处于半休眠状态,需节制浇水,一般保持盆土见干见湿,不宜多浇水,防止烂根。其次,培养土选择。
1,选取鹅软石作为盆土,加水即可。(本人没有试验过)。
2,将花生壳,公园枯枝腐叶,苔藓,按比例混合晒干即可。3如果家住农村也可用花生壳+山间落松+石头等比例混合。后两种是本人自己种土选择,目前兰花已成活。最后,一般兰花的服盆期为15天,所以服盆期后可以适当施肥。施肥环节经验不足,也是用购买的肥料进行。浇水:兰花种起来以后可以浇水,一次浇透,以后4-7天浇水一次。病虫还管理:兰花娇弱,需特别注意病虫害。定期杀菌,预防为主一般室内一个月2次杀菌,是室外12天一次杀菌药可以选择(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灵800倍,咪鲜胺1200倍,白菌清1000倍等。轮流替换避免产生抗药性。)杀虫农药(阿维菌素1200倍,毒死蜱1500倍。轮流使用。)以上出培养用土为自己实验YY所做,前面的养兰要点为查阅资料和询问兰花种植专业户所得。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指正。........................................最后一句,最近养的兰花起了病虫害,真的心疼。 一个93的小花农,有爱花者一起交流学习。
4. 种花盆土的配置
澳洲杉的养殖方法:
1、土壤:澳洲杉适合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盆栽时,以园土、腐叶土、泥炭苔混合配制而成的基质为好。
2、浇水:澳洲杉在春到秋季间,应多浇水,但忌盆内积水。高温干燥时,要对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喷水,以降温增湿。浇水要及时,不要待土壤干燥后再浇水。自秋末以后,逐渐减少浇水,以增强其抗寒力。
3、光照:澳洲杉喜欢漫射光,宜置于棚内明亮处。若长期放于阴暗处,应隔几周移到阳光下适当照射,可使浓绿的叶子保持美丽的色泽。
4、温度:生长季节长,除夏季温度超过32℃时,澳洲杉整年都能生长。
5、施肥:生长季节应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钾的复合肥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叶泛黄。
6、虫病害:澳洲杉病虫害极少,在室内养护时,多见介壳虫危害,可喷施杀扑磷、毒死蜱·机乳油、国光蚧必死等防治,效果良好。 澳洲杉生长环境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有一定的耐阴力,但要避免夏季强光曝晒。不耐寒冷和干旱,适合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澳洲杉的养殖注意事项: 1、夏、秋季为生长期,盆栽的既可放置外半阴处,亦可摆在窗口有光照的通风处管养,忌摄氏35℃以上的烈日曝晒,亦不宜久放无光度的蔽荫处。这样都会造成枝叶枯黄或徒长,影响观赏价值。 2、生长过程中,为避免主干向一面倾斜,宜半月转盆一次,让植株均匀受光。此外,幼树树干脆弱,容易弯曲变形,宜从幼株时就立以支柱以固定主干。为防止植株长得过高,应每隔2-3年在春暖后换盆一次。平时要注意保护好侧枝,以免被损害而影响株形。 3、澳洲杉在正常情况下,不必修剪枝条,让其自然生长。生长适温为10~25℃,越冬温度为5℃以上。越冬季节,可给予一定的光照,盆土也不可过干,晴朗天气还应喷水增加湿度。澳洲杉盆景制作:澳洲杉盆栽时,以园土、腐叶土、泥炭苔混合配制而成的基质为好。盆栽多用小苗,并应根据苗的大小选择相宜的花盆。诺福克南洋杉喜欢漫射光,宜置于棚内明亮处。若长期放于阴暗处,应隔几周移到阳光下适当照射,可使浓绿的叶子保持美丽的色泽。生长季节长,除夏季温度超过32℃时,整年都能生长。在春到秋季间,应多浇水,但忌盆内积水。高温干燥时,要对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喷水,以降温增湿。浇水要及时,不要待土壤干燥后再浇水。自秋末以后,逐渐减少浇水,以增强其抗寒力。生长季节应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钾的复合肥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叶泛黄。生长过程中,为避免主干向一面倾斜,宜半月转盆一次,让植株均匀受光。此外,幼树树干脆弱,容易弯曲变形,宜从幼株时就立以支柱以固定主干。为防止植株长得过高,应每隔2-3年在春暖后换盆一次。平时要注意保护好侧枝,以免被损害而影响株形。澳洲杉在正常情况下,不必修剪枝条,让其自然生长。生长适温为10~25℃,越冬温度为5℃以上。越冬季节,可给予一定的光照,盆土也不可过干,晴朗天气还应喷水增加湿度。
5. 室内盆栽土的配置
配制盆土所用的沙粒通常是粗沙,主要是起到提高盆土透气性和透水性的目的,避免盆土发生板结。而且沙子的沥水性也比较强,盆土里拌入适量沙子,还能让盆土更加疏松。
所以,盆栽配土所用的沙子,通常是粗沙,切不可使用细沙,因为细沙颗粒太小,排水透气效果比较差,尤其是在盆土变干后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气透水性大大下降。
6. 养花盆土配置标准是什么
很多人在养护植物的时候,会在花盆里掺入一定的松针,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松针应该经过充分发酵后,再与土壤配制成盆土使用。
在用松针土进行养花的时候,可以将它与其它土壤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来进行养花。种不同的花,松针的掺土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是种植君子兰等较为娇嫩的花,可以将松针土、草炭土按照1:3的比例进行调和,所以大家最好根据自己养的花来实际进行配置。
7. 养花盆土配置标准表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牡丹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8. 花盆土怎么配置
根据花盆的大小放土,中等的花盆要放6到8斤土,大花盆需要15斤左右的土,小花盆5斤左右的土。花盆的大小不同放土的多少不一样,一个所谓的大的花盆,不知道他滋润多大,如果直径要是三四十公分五斤多都不够,所以要根据花盆的大小来确定土的量
9. 盆景盆土如何配置
一,适宜的环境:
根据盆景植物的习性,尽可能依据光照,湿度需求,将盆景养护到通风良好的位置。喜光尽可能光照充足,耐阴则养护在散光位置。
二,合适补水方法:
浇水方法有两种,依据树木的习性;“见干见湿”“间干间湿”:
1“见干见湿”;喜湿的盆景浇水的时候依据盆土的干湿状态,在盆土表面干燥时候就可以立即浇水,以免缺水,导致植物衰弱。
2“间干间湿”耐旱的植物浇水的时候观察盆土的干湿,让花土干湿交替的时间上,各维持一段时间,延长盆土的干燥,然后在浇透水。
三,肥料的补充,
生长期间,使用“氮为主,磷钾为辅”的原理,给盆景植物施肥,氮肥的供给主要施用农家肥,沤熟的动物粪便水,或者是沤熟的豆饼肥,都是很好的偏“氮”有机肥。氮肥促进枝叶生长。
“磷钾类”复合肥,主要促进根系生长,根系发达,才能促使养份水分的疏松,枝繁叶茂。在花土的四周,挖上几个小孔,每个小孔放置几个小的复合肥,盖上土。
四,修剪;
在植物的各个生长的阶段,春季摸芽,夏取舍强弱枝,忌枝。春季时将树桩的不定芽,取舍抹除。夏季在新芽新枝条形成以后,做强弱对比,取舍强弱枝。冬季时结合盆景的各种忌枝,做修剪。修剪,摸芽,取舍强弱,是为了减少养份消耗,让健康的枝条得到更好的营养。
10. 养花土怎么配置
蔬菜、瓜果的生产与产地的关系十分密切,优良的生长环境,即空气 、水、土壤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根本保证,而其中土壤是种植的一个先决条件 ,土壤受污染的程度是首先要关注、解决的。
土壤肥沃
土壤颗粒间有一定的空隙,保肥保水能力强,土质松软、透气,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营养土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深度的耕作层。土壤的生态环境较好,地下生物和地下微生物的菌种群数量较为丰富。
土壤呈现生理酸性,土壤中的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丰富,这也是测量土壤有机质的一个指标。
土壤变得肥沃
针对土壤的不良现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一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 ,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
生产田里如有极轻微的工业三废污染或农药污染等应加以改良。可通过连续使用微生物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pH值,使一些重金属元素与土壤整合,减轻作物生产危害。
休耕 是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恢复地力、使土壤变得肥沃的一种方式。通过生长杂草、种植绿肥作物 ,来逐步的恢复土壤生态多样性和改良土壤的物理化状态,以此来达到恢复地力的目的。
轮作 轮作的主要功能是在于平衡地力变得肥沃。轮作并不能恢复地力 ,也不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不能使土地变得肥沃。轮作最大的作用在于平衡耕地的地力消耗,避免田地因为长期种植某种作物而出现的某种或者某几种元素过度缺乏的情况。轮作也是改善农作物重茬或者迎茬对不耐重茬作物的影响的有效方式之一。
土壤肥沃施肥要点
①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施用腐熟的用酵母菌沤制的有机肥 ,可大大降低蔬菜瓜果中的硝酸盐含量。
②施用长效化肥 施用长效碳铵、控制缓释肥料等化肥,有在土壤中不易淋失,肥效长远的特点。可避免浪费,提高利用率,减少使用量,降低硝酸盐的污染。
③生物肥和化肥混用 农田长期施用化肥,使微生物大大减少,有机质的消化分解受阻,营养元素不易利用,降低了土壤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生物钾肥,內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植株化学成分和微生物代谢物,有对作用综合生化调控,迅速补充养分的功能,可显著降低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
④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原有营养元素的有效含量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量,按比例增施氮、磷、钾、中量元素肥料,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配方施肥既能保证丰产丰收,又不会施肥过量造成硝酸盐污染。
11. 养花盆土配置标准是多少
多肉老桩在栽种时,要求配制的土壤颗粒土要占80%,泥炭土要占20%。在养护过程中,光照要给足,多晒太阳以免多肉长成徒桩,浇水要干透浇透,旱一点有利于多肉上色变老。
冬季保证养护温度在5℃以上,平时可以不用追肥,在每年更换盆土的时候,于盆底土壤中混入一点缓释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