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哪条街是卖花草的(眉山卖花的地方)
1. 眉山卖花的地方
1、《点绛唇·红杏飘香》
宋.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2、《满庭芳·红杏香中》
宋.赵良玉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风云。今会遇,名邦坐抚,入侍严宸。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沉水烟轻。华筵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3、《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5、《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2. 眉山卖花草的地方
东门口有,花草街还是有很多
3. 峨眉卖花的地方
白居易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
白居易 题遗爱寺前溪松 晴夜露凄凄。
白居易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 晴沙金屑色,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湘川雨半晴。
白居易 中书寓直 天晴更觉南山近,
白居易 新居早春二首其一 初晴爱小园。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晴和日出天。
白居易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 况有晴风度,
白居易 东院 暖檐晴日满绳床。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护江堤白蹋晴沙。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风吹古木晴天雨,
白居易 晚兴 新晴薄暮天。
白居易 早兴 鸟临窗语报天晴。
白居易 除日答梦得同发楚州 淮冰晴欲开。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四野万里晴,
白居易 和望晓 风光晴可玩。
白居易 太湖石 气色通晴阴。
白居易 池上夜境 晴空星月落池塘,
白居易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七日尽晴明。
白居易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天色晴明少,
白居易 病中书事 唯解卜阴晴。
白居易 留题郡斋 秋因晴望暂褰帷。
白居易 重题别东楼 海仙楼塔晴方出,
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隔袍身暖照晴阳。
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三首其一 楼雪晴销露瓦沟。
白居易 病中多雨逢寒食 新晴几处缚秋千。
白居易 眼病二首其一 纵逢晴景如看雾,
白居易 题报恩寺 晚晴宜野寺,
白居易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 晴虹桥影出,
白居易 履道春居 新晴好一寻。
白居易 对琴待月 竹院新晴夜,
白居易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兼蒙借船舫游泛。 松阁晴看山色近,
白居易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晴光照出夹城花。
白居易 对酒五首其四 一春能几日晴明。
白居易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泼火雨新晴。
白居易 五凤楼晚望-六年八月十日作。 晴阳晚照湿烟销,
白居易 秋思 晴空碧胜蓝。
白居易 即事 鹤啄新晴地,
白居易 偶吟二首其二 晴教晒药泥茶灶,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山色好当晴后见,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 官桥晴雪晓峨峨,
白居易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献岁晴和风景新,
白居易 南龙兴寺残雪 南龙兴寺春晴后,
白居易 天宫阁早春 今朝晴望为迎春。
白居易 南池早春有怀 晴芳冒苔岛,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晴望东精舍。
白居易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水色晴来嫩似烟。
白居易 早春招张宾客 久雨初晴天气新,
白居易 营闲事 晴催木笔花。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保得晴明强健无?
白居易 杨柳枝二十韵 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故赋之。 唳鹤晴呼侣,
白居易 利仁北街作 草色斑斑春雨晴,
白居易 洛阳堰闲行 洛阳堰上新晴日,
白居易 闲园独赏 因梦得所寄蜂鹤之咏,因成此篇以和之。 晴来景物新。
白居易 早春题少室东岩 三十六峰晴,
白居易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初晴迎早夏,
白居易 秋雨夜眠 晓晴寒未起,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晴薰榆荚黑,
白居易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柳桥晴有絮,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汾云晴漠漠,
白居易 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正月晴和风景新,
白居易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晴添树木光。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新晴夏景好,
白居易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晴引鹤双舞,
白居易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自夏及秋晴日少,
白居易 书事咏怀 楼晴妓卷帘。
白居易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晴和强起一迎春。
白居易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销玉畏天晴。
白居易 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晴眺五老峰,
白居易 新秋夜雨 新晴好天气,
岑参 登总持阁 晴开万井树
岑参 登嘉州凌云寺作 天晴见峨眉,
晁补之 渔家傲 晴日七八船,
晁补之 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晴轩忽下饮河虹,
晁补之 径山 倏阴忽晴状莫描,
晁补之 压沙观梨 晴川极望百亩开,
晁补之 郑彦能求拟江亭诗 谁拟西江晴一派,
晁补之 次韵文潜馆中作 三日街晴案吹土,
晁补之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一 霜晴十月玉溪村,
晁补之 顺之将携室行而苦雨用前韵戏之 王郎行李望秋晴,
晁补之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庐阜霜晴翠扫空,
晁补之 次韵李秬酴醾 云鹤嬉晴来万只,
晁补之 陌上花八首一。 暖日晴风陌上花,
晁补之 初上安仁滩清见毛发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从县令借图经溪曰云锦溪村曰玉石村 秋晴云锦溪中过,
张平叔家丝糕 三月晴天荡漾时。
张平叔家丝糕 三月晴天荡漾时。
次韵久雨甲子日喜晴之作 莫把阴晴论甲子,
晁说之 淮口作 久雨自难晴。
晁说之 淮海二绝(之二) 渡江今日得风晴。
赠王聿修商子常 晚云朝雨滞晴空。
即事 强管阴晴报客闻。
寄亳州林待制 云林过雨未全晴。
陈师道 十七日观潮三首(之三) 晴天摇动清江底,
陈师道 宿深明阁二首(之一) 晴寒是去年。
陈师道 和魏衍同游阻风 已河烂漫晴。
陈师道 和黄预感怀 卧向晴檐共白云。
陈师道 次韵何子温祈晴二首(之一) 突兀晴空耸二楼。
陈师道 秋怀四首(之一) 既晴还得秋。
陈师道 雪后 送往开新雪又晴,
陈师道 送建州郑户部 清江画舸照新晴,
陈师道 送张秀才 度鸟界晴碧,
陈师道 和寇十一同游城南阻雨还登寺山 楼明纳晚晴。
陈师道 钜野泊触事 捷路雪初晴。
陈师道 登寺山 晴山堪著眼,
陈师道 山口 晴湖半落东。
陈师道 宿合清口 晴窗误作明。
陈师道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 天不违人旋作晴。
陈师道 初到锦城 飞梁相接挂晴霓。
陈师道 病中六首(之三) 候晴先晒席,
陈师道 病中六首(之四) 伸眉惬晚晴。
雨晴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崔国辅 襄阳曲二首其一 晴光舞碧鸡。
崔颢 晚入汴水 晴景摇津树,
崔颢 行经华阴 仙人掌上雨初晴。
崔颢 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护 五月水边柳 懒腰晴更软。
戴复古 夏日 熟梅天气半晴阴
戴叔伦 边城曲 尘沙晴天迷道路,
戴叔伦 屯田词 麦苗渐长天苦晴,
邓忠臣 和蔡肇慎思说家山之胜用其语得诗 云晴舞雪鸥。
杜甫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强拟晴天理钓丝
杜甫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何日雨晴云出溪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晴浴狎鸥分处处
杜甫 绝句六首 地晴丝冉冉
杜甫 乐游园歌 阊阖晴开詄荡荡,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晴窗检点白云篇。
杜甫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碧山晴又湿,
杜甫 喜晴 既雨晴亦佳。
杜甫 忆幼子 炙背俯晴轩。
杜甫 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乱插繁花向晴昊?
杜甫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缺,得云字 山路晴吹角,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鵁鶄鸂鵣满晴沙。
杜甫 题郑县亭子 天晴宫柳暗长春。
杜甫 雨晴 今朝好晴景,
杜甫 衡岳猿啼里 晴熏太白巅。
杜甫 进艇 晴看稚子浴清江。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六 晴天卷片云。
杜甫 水槛遣心二首其二 江槛已朝晴。
4. 眉山买花比较集中的地方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笔下的雨,是最可人的雨。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的雨,细腻如酥。
《春游湖》
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桃花开,燕双飞,春雨断桥,小舟撑出满湖春色。
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春雨,是送别的雨。
《春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春雨来了,百草千花,郁郁葱葱,邻居家的笋都得高过墙了。
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春雨笼罩千家万户,站在超然台上的苏轼,将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春日》
宋代: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如诗如画。
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最自在的春日生活。
《踏莎行》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减字木兰花》
宋代: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黄莺啼叫,春雨濛濛,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
5. 眉山花市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 《晚春二首·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1.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3.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1. 《九日和韩魏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2. 《又答陈公美三首 其三》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3. 《仙都山鹿》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
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谥文定,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2. 《南斋竹三绝》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3.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1.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1.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3.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