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黄芪植株图片(黄芪盆栽图)

更新:2022-11-04 12:54归类:鲜花百科人气:58

1. 黄芪盆栽图

黄芪盆景养殖方法简要介绍

温度:黄芪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养护温度在八度以上就可以播种了;浇水:出苗以后要少浇水,一周一次就可以了,开花时要多浇水,一周两到三次;施肥:除了基肥,整个生长期还需要追肥两到三次;光照:它比较喜阳,可以接受全天日照。

2. 黄芪盆栽种植

北方像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

南方像勒杜鹃”一般是指“三角梅”,又名叶子花(学名: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木质藤本状灌木,茎有弯刺,并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卵形全缘,被厚绒毛,顶端圆钝。花很细小,黄绿色,三朵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外围的红苞片大而美丽,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被误认为是花瓣,因其形状似叶,故称其为叶子花。花期可从11月起至第二年6月。冬春之际,姹紫嫣红的苞片展现,给人以奔放、热烈的感受,因此又得名贺春红。 叶子花原产南美洲的巴西,大约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才传到欧洲栽培,叶子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中国除南方地区可露地栽培越冬,其它地区都需盆栽和温室栽培。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3. 野生黄芪和种植的黄芪图片

野生黄芪比人工种植的黄芪颜色要深,表面也比较粗糙,野生的黄芪分支比较多,根部比较细长。 野生的黄芪上没有农药残留,药效也比较好。

4. 黄芪图片植物图片

黄芪植物本身是绿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比较平坦,是羽毛状的复叶。 一般用于药物的是黄芪的根,黄芪作为中药是棕色或黄棕色,比较纤细,节的部分是黄色的。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先端尖刺状,被黑色短毛,种子5—6枚,肾形,黑色。

5. 种植黄芪图片大全

黄芪每年3月份开始种植,正常10月份左右便开始采挖。

每亩合计成本也需要投入约在2450元左右的费用,以鲜货6元/公斤、亩产700公斤来算,每亩基本收入1750元左右;再者按照折干率2.5:1,每亩产量280公斤左右(干货),平均成本为2450/280=8.75元/公斤,以当前统货价格15元/公斤,即便再加上其它相关费用,目前此价对农户来说均有利可图,也是制约其行情继续上扬的因素之一。

6. 黄芪草本植物图

北芪,即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以及内蒙古等省区。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长呈棒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茎叶均有白色柔毛;总状花序对生。

7. 黄芪图片大全高清图片 植物图片

湖北恩施产黄芪。

它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

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

8. 生黄芪植物图片

还是有野生15—20年的黄芪,需要正确辨认,一般野生的黄芪只生长在大山深处。

广义的黄芪是豆科黄芪属多种植物,该属我国有278种。狭义的黄芪仅指黄芪这一种,也是通常药用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野生在林边、灌丛、林间草地、山坡草丛和草甸。

9. 黄芪植株图片大全

黄芪植株本身是绿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比较扁,是羽状复叶。

10. 黄芪的整株图片

黄芪是一种豆科植物,黄芪在药材界中还是占据了很大的地位的,尤其是在中药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黄芪具有利水消肿和补气固表的作用,能和许多的药材一起搭配使用,如今黄芪的种植已经被广泛实施,但是有些产量不是很理想,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讲讲黄芪如何种植才能高产吧!

1、选地整地:黄芪为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沙壤土;山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好,背风向阳的山坡或荒地栽种。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质地黏紧;低洼易涝的黏土或土质瘠薄的沙砾土,均不宜栽种。选地后进行整地,以秋季翻地为好,一般深耕30~45厘米,结合翻地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春耕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然后耙细整平,作畦或打垄。

2、种植方法:

  (1)选种和种子的处理:选种可采用水选和风选法,除去杂质、瘪粒和虫蛀的种。播种前须进行种子处理,多采用粗砂或磨末机轻度摩擦种皮,也可将种子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后装入布袋催芽。

  (2)播种:分春播、伏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应注意土壤墒情。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和撒播,但主要为穴播和条播。在生产上多采用直播,田间管理方便,省工而产量高,质量好。育苗移栽不仅费工,而且移栽时易伤主根,形成鸡爪芪,影响药品质量。

3、采种:2年生黄芪即开花结子,但种子多不饱满。采3年以上所结的种子最好。采收时要做到随熟随采。如采收不及时,荚果易自然开裂。采收的荚果,晒干脱粒,即可留作种用。

栽培管理

1、中耕除草和追肥:当年苗出齐后即可松土除草,一般进行2~3次。当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疏苗,按15~20厘米株距定苗。以后每年于生长期视土壤板结和杂草长势,进行松土除草。播种1~2年生黄芪生长旺盛,根部发育较快,可结合中耕除草适当追施磷钾肥料。

2、灌溉与排水: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较多,如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水。雨季土壤湿度大,易积水地块应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烂根。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白粉病:从苗期到成株均可发病,一般多在7~8月。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荚果。受害的叶片和荚果表面生出白粉,后在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可造成早期落叶或整株枯萎。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15天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每10天1次,连续2或3次。

  ②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烂根。发病后植株自上而下萎蔫、枯黄,以致死亡。发病多在6~8月,在高温高湿,土质黏重的情况下更易发病。防治方法:认真选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70%五氯硝基苯1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并施石灰氮20~25千克作基肥。

  (2)虫害:

  ①蚜虫:属同翅目昆虫,多在6~8月发生,主要为害植株上部的嫩茎叶,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和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洒,每7天1次。

  ②豆荚螟: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一般在6~9月发生,成虫产卵于嫩荚或花苞上,幼虫孵化后为害种子。防治方法:在成虫盛发期,于傍晚喷洒8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5次,直到种子全部成熟。

以上就是黄芪高产种植技术了,建议大家在选地的时候不要选一些轮作了几年的庄稼地,这些地的质量已经非常差了,对于种植药材这类植物不适合,有条件的可以租一些肥沃的土地,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11. 黄芪盆景图片

黄芪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养护温度在八度以上就可以播种了;

浇水:出苗以后要少浇水,一周一次就可以了,开花时要多浇水,一周两到三次;

施肥:除了基肥,整个生长期还需要追肥两到三次;

光照:它比较喜阳,可以接受全天日照。一般情况下,它是不需要修剪的,只需要平时将干枯腐烂的枝叶处理掉就可以了。

上一篇:猴面包树图片果实(猴面包树的果子长什么样) 下一篇:金钱木造型图片(金钱木的形状)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