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园林景观的名字(园林景观名字的典故)

更新:2022-12-05 05:24归类:鲜花百科人气:63

1. 园林景观名字的典故

清晖园

在广东的著名园林中,清晖园是十分独特的一座,这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代园林建筑,至今依然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作。这座园林旧址是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因灵感得于南朝名诗人谢灵运的名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因而取名“清晖园”。

清晖园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顺德杏坛镇人黄士俊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后来回乡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后黄家衰落,庭院荒废,清乾隆年间,龙应时中进士,买下了天章阁、灵阿之阁。龙应时的长子龙廷槐后来也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候补御史,后来辞官南归,筑园奉母,其子龙元任请了江苏武进进士、书法家李兆洛书写了“清晖园”三字在余园的正门上方,以喻“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照耀”。因此,单从名字上看,清晖园就与孝心息息相关

2. 园林景观名字的典故由来

北海公园的典故与一个神话故事相关:神话传说东海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住着神仙。秦始皇曾相信方士徐福的话,派徐福去寻找仙人仙药。汉武帝也听信方士李少君之言,相信东海蓬莱有仙人仙药,结果派人去寻找一无所获。但汉武帝不罢休,下令在长安建章宫北面挖了一个太液池,在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别叫蓬莱、瀛洲、方丈,以此比作三座仙山。此后,历代皇帝都喜欢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建造皇家宫苑。

北海公园就是这类建筑形式。北海(以及中海、南海)便是太液池,琼岛是蓬莱,团城是瀛洲,南面的犀山台是方丈。我们今天不但可以在琼岛上见到仙境船的亭台楼阁,而且还能看到吕公祠、仙人庵、铜仙承露盘等许多求仙的遗迹。

北海的名胜除了太湖石、白塔、画舫斋、仿膳等,还有堪称叫绝的藏有《三希堂法帖》全部刻石的阅古楼、惟妙惟肖的小园林团城和我国古代琉璃建筑艺术珍品双面九龙壁。

3. 园林名称及寓意

普菲特,,如何,perfect的汉译,代表完美的含义。

4. 园林有关的名字

园林实验短片《游园》

拍摄这个短片的初衷是想讨论境由心生,还是心由境生的问题。

境由心生固然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但世俗生活中,我们更多地还是为境所累,心随境转。

就说园林,其本质也就是造境,营造一个园林,也就是营造一个意境。

中国的园林多建于市井繁华之中。世俗生活只在一墙之隔,一方面表达着居动静之间,不忘山水之意。另一方面,是居山水之间,仍心念墙外动静。骨子里面其实仍然是入世的哲学。

所以我们的疑问是:喧嚣尘世中的心灵田园是否可得?

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声,色,味,嗅,触,觉。六根清净,凭何而得?无论身处现实还是想象,一旦陷于感官之境,终究无力抵达自由,无法觉悟。

最终,当幻觉被层层剥离,一镜到底,现实坚硬而空洞,无所依附的肉身孑然独立,两手空空,悲痛处握不住一滴眼泪。

5. 著名的园林名称及图片

位于广东省顺德市大良镇清晖路23号的清晖园位居岭南四大名园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面积2.2公顷,园林分为五个景区:花亭小蓬瀛景区、留芬阁景区、红蕖书屋景区、八表来香亭景区、凤来峰景区。

清晖园 ,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于一体,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园内水木清华,妙联佳句、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俯仰可得。绝非一个美字了得。

清晖园的清雅,除了体现在名字上,更多的是见于那一色的青砖灰瓦、绿树白花。 当然,清晖园的风雅 ,更透过一群名士才子的轻吟浅唱,拨弄着无数游人的心弦。

清晖园一鉴方塘的做法在江南园林中是罕见的,园林中叫做“理水”。理水同样出自画理,讲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矾滩头,设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确实有空间拓展之效。而清晖园荷塘却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周以高树廊房,拒华南炎暑,自得一派清凉,对全园气温都能起到适量调节。除此功能之外,水面开阔无目障,这就使得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和花?亭等景点好似国画长卷一一展开。似这种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全景式空间,实在不宜把荷塘与船厅一带分作两段欣赏。赏园如赏诗,讲究“比、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与篱菊或缺一项,都难成为千古绝句。

清晖园之所以能在数亩之地造万千气象,让人目不暇接,构园者运用了小中见大(如片山寸石状奇峰险崖)、虚实相济(如荷塘的平远与园后两院落楼屋鳞毗)、园中设园、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园手段。清晖园在组织景面序列关系方面也是很成功的。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和花?亭虽然都是单体建筑,但是运用池廊衔接、古树穿插、曲直途径相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空间联系,加上前面谈到的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运用,又有了起承转合的景象组群。

清晖园美不胜收,因其能以少胜多、因陈设色,使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清晖园情真意趣,就在于师法自然,状物于似与不似之间,推人至物我交融的境界。

6. 有关园林的典故

真趣亭是狮子林主观景亭,真趣二字乃乾隆御题。去过多次,听到不同导游所说关于此亭的轶事,大至有两个版本:   一说乾隆下江南时,游玩狮子林,在假山里钻来钻去,感觉很有趣,便提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边上陪同的苏州王状元一看,觉得皇帝题出这样三个字,流传后世恐失水准。灵机一动后便向乾隆说,“有”字写的非常好,能不能将这个字赐给我。乾隆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即悟,当下顺水推舟,留下“真趣”二字,便是真趣亭的由来。   二说狮子林乃苏州王状元的祖产,后家道中落,转手卖给了他人。此次陪同乾隆游玩狮子林,看到乾隆所题的这三个字,灵机一动,觉得要回祖产的机会来了,于是向乾隆讨要这个“有”字,皇帝没多想就给了他,王状元一转身就向现在的园主人要这宅子,皇帝都说“有”了,园主人也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   真是蛮有趣的,尽管是后人杜撰,游客却乐此不疲。

7. 园林景观名字的典故是什么

园林是继承美、艺术、工程技术的载体,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提到颐和园咱们会想到划船,听评弹的最好去处当选网师园,秋意渐浓,赏红叶当之无愧香山公园,周而复始,避暑山庄观山原。

8. 园林景观取名大全集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在造园艺术上,也是颇为重视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园林有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上海豫园等等。

尤其是苏州,素有“苏州园林甲天下”之称,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

而北京园林规模宏大,更具皇家气象。

广东园林实则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

综合来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园林,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流派,下面盘点一下中国十大古典园林,苏州数量最多,看看你去过几个?(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前身是清漪园,之所以建造此园,是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母亲六十大寿,故而下旨建造。

颐和园取“颐养太和”之意,其造园艺术高超,风景游览器主要有昆明湖、万寿山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2、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又名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历史上,这里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可以避暑,又可以处理政务,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直到乾隆皇帝时期,才算是建完,占地约564万平方米,因山就水,融合了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避暑山庄外,还有寺庙群,俗称“外八庙”。

3、苏州拙政园

苏州园林甲天下,首当其冲的是苏州拙政园,这是苏州最有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区东北隅,在苏州博物馆以东,常年游客不断。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拓建而成,其名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又请来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设计蓝图,占地5.2万平方米,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4、苏州留园

苏州留园位于姑苏区,原来是明朝太仆侍卿徐泰时的东园,清朝嘉庆年间,刘恕改筑此园,故而又称刘园,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为盛旭人所得,加以修葺,更名留园。

5、苏州网师园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处于旧城东南隅,历史上,这里是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旧址,花园叫“鱼隐”,可见古人这些士大夫闲情逸致,很有诗情画意。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此园,定名为网师园。

6、扬州个园

江南园林中,扬州园林不在少数,其中扬州个园,当属经典,个园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这是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的,扬州的园林,大多跟盐商有关,这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当时的扬州盐商有多富裕,但古人不仅究竟“富”,更看重“雅”,所以扬州个园的特色,翠竹成林,假山堆叠,融于山水,很有韵味。

7、上海豫园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现代化高楼大厦林立,不过也有一些古建筑藏在闹市之中,比如说豫园,豫园在城隍庙北,始建于明代,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建造的,取“豫(愉)悦老亲”之意,现在的上海豫园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8、无锡寄畅园

无锡和苏州都是江南名城,在造园艺术上,无锡也是独具匠心,寄畅园坐落在无锡惠山东麓,是明朝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所建,名曰:“凤谷山庄”,到了万历朝,又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意,命名为寄畅园。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到此,并有题诗。

9、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是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当时是黄氏花园,后来到了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经过数代经营,成为了晚清名园,取名清晖园,意思是和煦普照之日光,寓意父母恩德。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建筑造型轻巧灵活,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布局上前疏后密,前低后高,但密而不塞,独具匠心。

10、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这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又称余荫房,始建于同治年间,整座园林以布局巧妙而著称,是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完好的一座古典园林。

9. 古典园林命名的典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

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

如西晋石祟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根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洛阳造园之风极盛,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

如北齐庚信的《小园赋》,说明了当时私家园林受到山水诗文绘画意境的影响,而宗炳所提倡的山水画理之所谓“坚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这成为造园空间艺术处理中极好的借鉴。

10. 园林与诗词名著典故

"

可见一个园林的名称对于这个园子是多么的重要。

命名的讲究对于园林的命名分为两种:完全式和残缺式。所谓的完全式就是专名加一个通名。例如:狮子林。而残缺式就是只有一个专名。命名的方式也很普通,主要是按照人名地名和物名。进行综合的运用,对于园林进行命名。例如:陆荣廷就曾经将江西梁氏所建的富春园改为其叔父的名字"明秀园";明代安国所建的别墅位于无锡安镇之北,所以称之为"西林";清代黄日金在厦门所建私家园林被命名为"榕林别墅"。有些私家园林的命名方式也可以应用古文典故,或者记事状物,甚至可以是言情数字的命名法。

园名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修建私家园林的人,大多部分都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满腔抱负的儒家学子。但是其中又不免有道家文化所存在。儒道文化相生相知,只有将二者进行相互融合才能达到园林中的一种意境。还有一种说法说着园林的命名,然后还融合了释家思想

11. 园林景观名字的典故有哪些

西湖是江南的美景。下至黎明百姓,上至达官贵族,都对这一处人间山水念念不忘。

西历1751年-1784年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他都要在杭州住上几天。杭州城里大大小小的景点,他几乎都游了个遍,还游得很深——他为西湖十景题了诗。

返京后,乾隆在皇家御苑中仿制了杭城风景。他甚至将西湖十景“移天缩地”,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圆明园内仿建。颐和园的昆明湖东西两堤也是模仿西湖苏堤六桥而建。

两百多年后,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及留园一道被后人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此时,皇家园林颐和园向大众开放,成为像西湖一样大众可以游赏的风景名胜。圆明园虽被焚毁,但依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游览。

(圆明园园林景观,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一个名叫何巧女的女子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的中秋节,老师带着他们去圆明园赏月。昏黄的月光下,这座代表了中国皇家园林最高水平的绝世宫苑,一些地方却杂草丛生,倍感凄凉。

“曾经多少独具匠心的艺术创想就此淹没,这幅场景让当时的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也就在那一刻我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重塑‘中国园林之母’的威望和荣光。”何巧女说。

30多年后,她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这家公司叫东方园林,名字听起来颇有诗意。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东方园林的项目遍及30个省区,当年末市值540亿。公司业务也从传统的园林绿化业务裂变为水环境治理、工业废旧处置、全域旅游三大类。

不过,近三年间,东方园林最鲜明的标签是PPP明星股。近期,东方园林拟发债募资10亿,但最终只筹集到5000万。消息一出,东方园林5个交易日蒸发了百亿市值,遭遇了“东方滑铁卢”。

对于何巧女来说,这并不是最艰难的一次。

早期创业最惨的一年是1993年。那时,年仅27岁的何巧女在做鲜花租售生意。一次,她派一位员工去购买一批鲜花嫁接苗,不料此人携款潜逃。期间,何巧女听到铁矿石赚钱的消息,将之前的结余悉数投入,却血本无归。

就这样,何巧女不仅没有弥补亏损,甚至还欠了花房租金。她签下借条,需要在五年之内连本带息偿还花房租金21万。在上世纪90年代,这俨然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何巧女说,她后来把所有精力投入“自救”,凭借几个地产景观项目打了翻身仗。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东方园林的东方故事,以及背后中国投融资改革、民企发展的艰难往事才刚刚开始。

风 口

1988年,22岁的何巧女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回杭州工作。两年后,亚运会在北京举行,何巧女辞去公职,与一直从事园林业的父亲一起到北京参加盆景展览会。

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发现盆景销路不错。凭借着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何巧女将从老家浙江武义拉来的盆景销售给星级酒店,由此开启创业的第一个阶段:植物租摆。

1992 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绿化条例》,这意味着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此时,日后在园林绿化行业赢得一席之地的王召明(现蒙草生态董事长)在上高中,放假时还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牧羊;刘水(现铁汉生态董事长),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吴桂昌(现棕榈股份董事长)广东中山的苗圃场已经运营了8年——他们在日后将在园林绿化及PPP市场角逐。

何巧女则在这一年成立北京东方园林艺术公司,这是东方园林的前身。公司先后承接了京广中心、国贸中心、新世纪饭店等单位的园艺项目。到1993 年下半年,何巧女积累了前期资金。

不过,后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恰在此时,香港对内地房地产的投资升温,北京开始出现多个外销楼盘,地产园林的商机开始出现。何巧女踏入这个领域,盆景销售商的角色已渐行渐远。

此次转型恰好赶上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春风。她甚至将公司改名为东丽集团,并相继成立了装修公司、家具公司和机电安装等公司。此时的东丽集团更像是一家从事房地产配套一体化的公司。

(2000年,何巧女在会上,来源:《中国建设信息》)

本世纪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05 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 35%以上。而当时,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28.1%。

通知还指出,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此前,国有园林企业做市政园林,民营园林企业做地产园林,两块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战场。通知相当于为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园林行业打开了窗口。

鉴于地产园林绿化业务受房地产周期、宏观调控影响较大,何巧女准备进军市政园林,但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何巧女高薪聘请了一些既懂园林艺术又通晓园林工程的专家,相继中标了北京T3航站楼绿化景观等工程,从而在市政园林领域站稳了脚跟。

2009年 11 月,东方园林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园林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显示,2009年东方园林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其中市政园林项目收入占比达72%。东方园林已基本完成从地产园林到市政园林的转变。

现在人们很少记得,东方园林曾经是中国第一高价股。上市后9个月,东方园林股价(不复权)突破200元,是沪深两市唯一一个股价超过200元的公司。其股价高出第二名洋河股份20元。现在炙手可热的贵州茅台以152元的股价屈居第四。

当年,何巧女和丈夫唐凯的身家超过百亿,名列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4位。不过,紧随其后,棕榈股份、铁汉生态、普邦股份、蒙草生态等园林绿化行业企业也相继上市,较低的行业集中度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不过它们将迎来两个大浪潮:四万亿基建和PPP,而后者更是将他们置于聚光灯之下。

上一篇:植物花叶名字(叶子花名字) 下一篇:绿色植物名字(绿色植物图片名称)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