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防强降雨保障措施(强降雨防范措施)
1. 强降雨防范措施
1、 "下雨天,路泥泞,出门开车要小心,慢开不溅行人身,会车关掉远光灯,雨中行人顺路捎,团结互助讲文明。祝君雨中文明安全行车。"
2、 微风把思念送上,雨滴将问候带到。风不停,思念不尽。雨不住,祝福不断。祝愿你的生活永远充满欢笑,幸福安康,好运常伴。
3、 雨一直下,心情还是融融;晴天雨天,总有我的祝福;雨是眼泪,却是开心的泪;雨和太阳,都把心情美丽;聚雨,听雨,吻雨,把回忆留在多情雨中;太阳雨,晴天雨,九月雨,让幸福融于快乐雨中!
4、 暴雨、雷雨、大雨、中雨,雷电交加哗哗啦啦,暴雨给你好运、雷雨送你财运、大雨送你顺利、中雨送你幸福,祝福你雨天心情好,事事顺。
2. 强降雨天气防范
针对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天气,首先要加固鸡舍。
第二是根据需要可以转移到更加安全的高地或者室内。
第三多灾害地区要做好保险工作。
3. 超强降雨应对措施
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北,且较为强势,北方又有高空槽频繁过境,导致副热带高压北侧降水不断。23日之后副热带高压有北进增强的趋势,配合高空槽过境,因此本轮降雨的最强时段为24日夜间至25日夜间,最大小时降雨量20至40毫米,局地50毫米以上。
4. 强降雨应急措施
四、应急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或进入汛期必须安排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对各类人员进行调配。
2、暴雨时段,值班人员和巡逻人员应当频繁地在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3、强雷电天气,要做好人员及远程设备的防雷电工作。
4、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有序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要首先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5、及时通过广播、电话、校讯通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向有关部门和家长传递信息、通报情况。
6、关注路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7、按照上级领导要求,及时组织好人员,并落实各项准备措施。
五、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轻心思想,认真作好各项准备。
2、工作上要抓好落实,分工职责明确。
3、组织上要协调有力,保证政令畅通。
5. 强降雨防范措施及工作计划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2.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制定用水计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营造防风林,广种树草,提高绿化面积指数,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6. 强降雨怎么防范
大暴雨应急方案:
1.畅通水道防堵塞。暴雨持续过程中,应确保各种水道畅通,应防止垃圾、杂物堵塞水道,造成积水。
2.修好屋顶防漏雨。暴雨来临前,城乡居民,应仔细检查房屋,尤其是注意及时抢修房顶,预防雨水淋坏家具或无处藏身;预防雨水冲灌使房屋垮塌、倾斜。
3.关闭电源防伤人。暴雨来势凶猛,一旦家中进水,应当立即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4.减少外出防意外。暴雨多发季节,注意随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
5.远离山体防不测。山区大暴雨有时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附近村民或行人尽量远离危险山体,谨防危情发生。
7. 强降雨防范措施农业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针对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
2、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
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3、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
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的去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4、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
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5、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村、中心镇群落。房前、屋后和庭院栽花种草,农户基本都能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一)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针对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适时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
(二)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三)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四)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五)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村、中心镇群落。房前、屋后和庭院栽花种草,农户基本都能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扩展资料污染来源: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秸秆、水产养殖及农膜等。
2005年中国化肥年施用量高达47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量35%,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
2005年中国农药消耗145.99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60~ 70%散落于环境中,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一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超标检出率达30%,残留农药还会破坏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
中国集约化畜禽业发展很快,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粪便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近8000万吨,约为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5倍,在2003年1月1日《畜牧养殖废弃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时,有90%左右的大型畜禽养殖场达不到排放控制标准,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不断增加,全国农村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随着乡镇、农村迅速发展和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及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居住日趋集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据估测,到2010年,中国村镇污水排放量约270亿吨,绝大多数生活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倾倒、丢弃和排放。
8. 强降雨防护措施
1、如果水位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就不要冒险尝试了。
2、过水的时候要保持1-2档,转速尽可能保持在2000转以上,千万不要高档位低转速。
3、过积水的时候不要完全收油,需要减速时候的时候也要缓慢收油。
4、如果在水中因为水面过高造成熄火,千万不要在水中再次启动,要把车推倒没有积水的地方,查看空气滤芯是否进水,确认没有后再启动。
5、汽车在积水路面或暴雨中行驶后,要小心因制动摩擦片湿透而导致制动失效的情形发生。当你发现制动失灵时,慢慢行驶,并用脚轻踩油门及制动,如此反复几次、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生热便可将水膜蒸发。
9. 强降雨预防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有那些?
一、耕作措施
1、结合耕作,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以拦蓄地面径流、减轻冲刷、保持水土,例如,等高耕作、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区田、圳区、水平犁沟等;
2、采用增加地面覆盖度的耕作方式、栽培方法,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例如,宽行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
3、采用覆盖耕作、免耕法或少耕法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二、林草措施
植树种草可增加地面植被,有保护坡面土壤不受暴雨径流冲刷,改变小气候的作用。水土保持林大致可分为防风固沙林、峁顶防护林、坡面防护林和沟底防护林等。防风固沙林主要应用于风沙地区,峁顶防护林、坡面防护林和沟底防护林主要用于丘陵山区。水土保持草亦可依据具体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种草和育草两种。种草主要用于原来无草的荒山、荒坡上或耕地上的草田轮作,草田带状耕作;育草主要用于原有草地遭到破坏或退化了的残存草地。
三、工程措施
1、治坡工程,根据不同地面坡度和作物及不同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地采用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地埂、水平沟、水平阶、地坎沟、水簸箕、卧牛坑、鱼鳞坑等。此外还有坡面蓄水工程,例如,水窖、涝地等。
2、治沟工程,沟蚀是面蚀的发展和继续,因此,要在治坡工程的基础上实施治沟工程,按其作用可分为谷坊、淤地坝和小水库3种。
3、护岸工程,可分成护岸堤和导流堤两类。
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中,各项措施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功用和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区别不同的治理类型、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况、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地组合和布局,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用地,使治沟与治坡相结合,耕作、林草、工程等措施相互结合,骨干工程与一般工程结合,治上游与治下游有机地结合,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发挥群体作用,才能使它们在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系统中充分发挥综合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0. 强降雨防范措施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车间防雨及防洪措施:
1. 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分工,作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形成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管理机制。
2. 建立防洪抢险指挥组织,遇到紧急情况指挥有序。以车间主任为组长和支书、副主任为副组长,其他各组为防洪抢险指挥组织成员的三级指挥负责体制。值班干部必须24小时到岗,全体员工要积极配合,如有情况立即上报、下传。
3. 深入实际做好防汛安全宣传动员工作,宣传防雷电、山洪、泥石流等安全知识,使全体员工认识防洪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4.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防汛工作抓深抓实抓到位。
5. 建立汛期值班制度(附雨季三防值班表)防汛值班人员在汛期必须24小时待机;
防汛值班人员在汛期公出、私事,必须向组长请假; 防汛值班人员严禁酒后岗;
防汛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6.防汛值班人员职责:
①防治水小组成员每天了解气象部门预报天气情况,如出现强降雨天气及时向领导汇报;
②值班人员在值班日要对防洪物资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倒灌来临时有处置办法;
③值班期间如有大雨,值班人员要及时对车间及山上流水动向进行巡查,确保排水畅通,有险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④值班人员随时配合组长及矿上其他单位做好防汛工作等。
7. 对易淹的部位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任何隐患,确保渡汛安全。
8. 汛前准备:
①思想准备:加强防洪意识,遇事不慌,重点排查,消除隐患;
②物品准备:地面设防汛材料库,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按
规定准备各类防汛物资,以满足应急要求;
③保证通讯的畅通、必要时可组织员工进行防汛模拟演练等。
9. 雨天时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雨遮盖措施,防止设备受潮出现问题。值班人员按时检查供电线路,防止电线破损而导致在潮湿环境下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10. 值班人员落实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巡视制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及处理。
11. 如遇连降雨天,要对有危险的地面积水处进行观察,观察
水位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