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盐碱地园林树木栽植技术规程(盐碱地造林技术规程)
1. 盐碱地造林技术规程
榆树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绿荫较浓,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城市绿化、行道树、庭荫树、工厂绿化的重要树种。在林业上也是营造防风林、水土保持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榆树是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能耐雨季水涝。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榆树谐音“余”即“有余”,榆树果实叫“榆钱”即有“余钱”, 民间传统以房后有榆树为吉利吉兆,风水上称为背后有靠山。
所以,从科学角度还是寓意上看,围墙外种植榆树是可以的。
2. 林业造林技术规程
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合格成活率,到目前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国家只是对植树造林的合格成活率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规定“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上地区及灌溉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含85%);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成活率在70%以上(含70%)。”
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繁殖、栽培的成活率,一般情况下由生产经营部门或从事繁殖、栽培的单位、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技术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实际提出的。
3. 盐碱林地的灌溉改良技术?
盐碱地的一些改良利用经验,供参考。 (一)洗盐改良法:水是土壤积盐的因素,也是脱盐的动力。建立健全水利设施,实行河、井、沟、渠结合,排、灌、蓄配套,进行合理灌排,调节自然界水分循环,可洗淋排除土壤中的盐分。 (二)农业改良法:(1)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能力。(2)种植绿肥。是有机肥的重要来源,还有增加覆盖、减少蒸发和抑盐作用。(3)合理耕作。合理耕作及时松土,可减少蒸发,破除板结,改善通气,抑制返盐,利于种子萌发和根系吸收。(4)种植水稻。由于泡水时间长,土壤中盐分被压到耕层以下的地下水里,排出田外。(5)植树造林。能降低风速,减少蒸发,减轻地面返盐。(6)刮除盐土。在春秋旱季,将含盐表土刮除,移出耕地外,降低土壤含盐量。(7)开沟躲盐。是利用盐往高处走的规律,降低沟底含盐量,以利种子出苗。(8)放於压碱。把含泥沙较多的河水,引入事先筑好埂坝的地块,使泥沙降下来,於地改碱。另外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高粱等。 (三)化学改良法:(1)施用磷石膏。可提高土壤活性钙阳离子的含量,减轻碳酸钠和重碳酸钠对作物的危害,降低PH值。(2)巧施化肥。盐碱地多施钙质化肥(过磷酸钙、硝酸钙等)和酸性化肥(硝酸铵等),可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和活化土壤中钙素。(3)施用腐殖酸类改良剂:这类物质是很好的离子交换剂,对钠、氯等有害离子有代换吸附作用,能调节土壤酸碱度。(4)施用抑盐剂。该剂用水稀释后,喷在地面能形成一层连续性的薄膜。这种薄膜能阻止水分子通过,抑制水分蒸发和提高地温,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对农作物保苗增产有良好作用。 ①防治: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禾康是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它广泛适用于内陆盐碱地、滨海盐碱地、苏打盐碱地等各类盐碱地的改良。禾康是一种棕黄色或棕红色带酸味的有机液体,对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对人畜无害。禾康通过有机络合增溶作用,利用土壤本身的条件实现土壤的改良和修复,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盐碱地治理,荒漠绿化等。 施用方法: 漫灌:先将待施禾康的土地深翻、耙平,然后将定量禾康加水稀释(稀释倍数不限,以省时、省力为宜),均匀喷于地表后再灌水,并且防止跑水、串灌。如果必须串灌,可以将最后的地块先灌满水,先施禾康,此时可以喷施或就地取水稀释洒施。接着施倒数第二块,最后在入水口处的地块施用。水量越大越好. 滴灌:直接将禾康加入施肥罐中随水滴施。先滴清水3小时左右,再加入禾康随水滴施。 喷灌:有贮水池的,可以将禾康加入其中;没有贮水池的,可以将禾康先喷于地表,再喷灌。喷灌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至少湿润耕层30厘米以上,湿润层越深越好。 ②盐碱地改良措施:盐碱地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要在排盐、隔盐、防盐的同时。积极培肥土壤,主要措施有: 1、排水 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2、灌水洗盐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3、种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也是一项有效的改良措施,因为种植水稻后。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4、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地的通气、透水和养分状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种植绿肥效果更好。 5、深耕深松 对盐碱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6、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力。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7、合理种植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要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能力,因地种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增产潜力,向日葵、谷糜类、甜菜、大麦等为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
4. 盐碱地造林技术规程最新
柽柳
柽柳是柽柳科、柽柳属小乔木或灌木,有很强的抗盐碱能力,是盐碱地改良的优质树种。喜生于海滨、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野生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珠美海棠
珠美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是毛山荆子和三叶海棠的野生杂交种,适合盐碱地的生长,它的适应力超强,耐盐碱能力强,耐盐碱能力与怪柳相近,既可观花,又可观果,是优良的耐盐碱苹果砧木和绿化树种。珠美海棠果实肉厚、核小、风味浓郁芬芳,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枸杞
枸杞树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经济作物。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我国枸杞著名产地为宁夏及青海。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绒毛白蜡
绒毛白蜡枝繁叶茂,适应性强,特别耐盐碱,抗污染,是优良的造景树种,生长较迅速,少病虫害,抗风,材质优良。可营造防护林,可供沙荒、盐碱地造林,也是北方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是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黑松
黑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公尺,树皮带灰黑色,四月开花。
黑松为著名的海岸绿化树种,可用作防风,防潮,防沙林带及海滨浴场附近的风景林,行道树或庭阴树。
综上,就是5种耐盐碱的植物,栽种在海滨滩涂的盐碱地中,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又可以改良土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 最新造林技术规程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主要讲授种子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本地区主要树种苗木的繁育技术,苗圃规划设计的方法,种子生产和育苗技术规程等内容;
森林营造
主要讲授造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造林施工与管理技术,工程造林技术,造林技术规程;
森林经营
讲授森林抚育采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森林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方法,森林采伐作业技术,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管理
主要讲授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森林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森林调查规划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森林资源调查以及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能力;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讲授森林昆虫基础知识、森林病害基础知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原理和防治措施、森林病虫害调查和预测预报,讲授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培养学生掌握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调查、预测预报知识,使学生掌握森林主要检疫害虫的种类、识别方法、防治措施。
特色课程
森林环境、测量技术、森林调查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林业“3S” (GPS、GIS、RS)信息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电子政务、园林绿化、森林资源管理软件管理系统等。
6. 营造林土壤含盐量应为
(1)棕壤。棕壤俗名黄堰土,是在温暖湿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土类。包括典型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4个亚类。棕壤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全市有460.7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4.39%。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近山阶地、山间泊地及倾斜平原上,大部分被垦为农田。
(2)潮土。潮土是直接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受潜水作用形成的一类土壤,包括潮土、盐化潮土及滨海盐潮土3个亚类。面积21.2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36%。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沿海地带。
(3)盐土。盐土是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土层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壤,含盐量0.4%-1.0%,经过洗盐和排盐,降低潜水水位后方可农用。全市盐土只有滨海盐土1个亚类。面积2.5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52%。主要分布在地面高程13米以下的滨海地区。
(4)风砂土。风砂土是河流和海滩上的砂质沉积物受风的搬运作用形成的土壤。包括半固定风砂土、固定风砂土及流动风砂土3个亚类。面积0.7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5%。主要分布在母猪河东岸及环翠区的张村、田村、孙家疃及荣成的成山卫、龙须岛、泊于等乡镇的滨海沙丘上,现多营造为林木。
(5)水稻土。水稻土是由盐化潮土经过近20年的淹水耕作而形成的一类土壤。威海市种植水稻面积较少,历史较短,只有幼年水稻土1个亚类。面积为1.4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30%。主要分布在文登昌阳农场、侯家乡西部和南部。
(6)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是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和乔木、灌木生长茂密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类土壤。只有山地草甸土1个亚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以上。面积为1.30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27%。主要分布在昆嵛山海拔700米左右的山体上。
(7)褐土。又名褐色森林土或蛤皮土,是暖温带半干旱及高温高湿同时发生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一类土壤。只有褐土1个亚类。面积49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1%。仅分布在乳山县崖子镇田家村南的岭地上。
7. 盐碱地植树造林
盐碱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化。因此在低洼盐碱地造林,要慎重选择树种。
可以种植白刺果树,白刺果树喜盐碱,风沙,耐旱,能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灌木类植物,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白刺果是沙生植物又是盐生植物,比银杏早一万年,被称为神奇不死的植物。
8. 园林绿化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
1.用试纸测定土壤酸碱度。酸碱度大于7.5和小于6.5的土壤都需要改变酸碱性或者提高酸碱度。
2.大量施入腐熟农家肥、泥炭土、腐叶土和绿肥等,可以中和酸碱度,改变土壤板结和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有助于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抗逆性和提高粮食产量。
3.使用土壤调酸剂。土壤调酸剂以农用保水剂、天然泥炭或其他有机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保水、增肥、透气”能力,可以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可以改良土壤,治理荒漠.保水抗旱,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4.酸性土壤可以施入生石灰,中和酸性物质。在播种或者栽植农作物以前的一至三个月,每亩撒施100-200公斤生石灰,然后翻入土壤,可以杀灭杂草和病虫害,效果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使用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生石灰间隔两年使用一次,不可以连续使用。使用生石灰必须结合农家肥同时使用,否则会引起农作物生长不良。生石灰不能和农家肥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植物生长期不能使用生石灰,否则会产生大量热量,产生烧根和烧叶现象,但可以撒施熟石灰进行改良土壤。
5.酸性土壤可以通过大量施入草木灰来调节土壤酸碱度,一般每亩最低施入30-50公斤草木灰。
6.酸化严重的地块,可以每亩施入有机肥的同时,施入50~100公斤钙镁磷肥或硅钙钾镁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酸性土壤缺少的钙、镁、硅等元素营养。
7.碱性土壤施入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铝或者腐殖酸肥料,可以增加踢人酸性,改善黏土的理化性状。
8.盐碱地施用过磷酸钙、硝酸钙等和硝酸铵等,可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和活化土壤中钙素。施用抑盐剂,能在地面形成一层薄膜,抑制水分蒸发和提高地温,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
9.在农作物生育期,可根据土壤酸碱度,合理施用酸性、碱性肥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9. 最新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根据各地区省市地方标准《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抚育间伐技术规程》(DB35/T76-2003)的规定如下:
第一是间伐后郁闭度。幼林不得低于0.5;中龄林不得低于0.6;近熟林间伐后采用林冠下造林的可为0.4。
第二是株数强度。首次间伐,按株数计算的间伐强度不得超过60%,以后各次间伐株数不得超过50%。
第三是蓄积强度。采取下层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时,每次间伐按蓄积计算的强度不得超过45%;采取机械疏伐时蓄积强度不得超过50%
10. 改良盐碱地的农林措施不包括
1、深耕改良:将盐碱地进行深耕30-40公分,土壤应尽量细一些,且要纵横多次进行。
2、生物改良:可以在土地里种植点耐盐的植物,如月季、枸杞、白腊等。泡田改良:建立良好的灌水和排水系统,灌水后浸泡晾干,若有盐分结晶则需再次浸泡。
3、泡田改良:应该建立一个将灌水和排水能分开的系统,要很好的控制底下的水位。在向土地里进行灌水,浸泡大概两天的时间再进行排水,重复两三次之后晾干。这个时候检查一下土里是否有盐分结晶,要是有的话还应该继续用水浸泡。
4、水利工程改良: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5、化学改良:重度盐碱地,除采用农业、生物和水利措施外,还应配合施用石膏、黑矾和磷石膏等化学改良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6、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施用化肥,应避免施用氯化铵和碳铵生理碱性肥料,可施用硫铵和过磷酸钙。
7、平田整地,消灭盐碱。避免盐分向高处集中形成盐斑。平田整地要因地制宜,划小畦灌溉,重度盐化土要先刮结皮,再平整。
8、栽种耐盐植物,当土地的盐碱成份经过泡田后,盐碱成份明显下降,可以选择裁种耐盐植物进行土壤改良,常见的耐盐植物有垂柳、毛苕子、白腊、等等很多种类。这类植我在种植时,可以辅以农家肥或者其它可以改善盐碱地性质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