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马鞭草叶子图片(马鞭草叶子图片大全)

更新:2022-11-05 10:39归类:鲜花百科人气:56

1. 马鞭草叶子图片大全

寓意为吉祥和富贵,象征着富有和贵气,属于吉祥花卉。

鎏金树叶的寓意吉祥,适合将其养在室内,象征着福气和显贵。将鎏金叶养在室内,需要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养护,避免鎏金叶生长不良,否则会降低鎏金叶的观赏性。

鎏金树叶是马鞭草科假连翘属常绿灌木植物,叶片形状为长卵形或蓝圆形,颜色常年为金黄色或是黄绿色。

2. 细叶马鞭草图片

细叶美女樱(Verbena tenera)是地被植物。属马鞭草科马鞭草属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细叶美女樱病虫害少, 很适合植于花坛、花径、房前、路边作观花草坪, 是一种值得在长江流域大力推广的观花地被植物。

细叶美女樱应用于缀花草坪,植株矮小,茎横生匍匐,耐修剪,萌芽分枝力强,枝叶稠密,复盖能力强,观赏价值高,枝叶致密,抗性强,管理粗放。细叶美女樱种植在花坛中,植株低矮、长势整齐、花期集中、株型紧凑、花色艳丽,枝叶繁茂,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

3. 宽叶马鞭草图片

  薰衣草全世界原生种共有28种,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主要分为3类: 【原生薰衣草】又称英国薰衣草,品质最佳,多被用来制造高级香水及香料,叶子较细、花穗较短。在种植上多采取比较小块、精致的种植,辨识上这种薰衣草叶子较细、花穗较短。 自然状态下只生长在干燥的地中海山区,如今也可在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山坡向阳面种植,面积4000公顷。海拔越高,这种薰衣草质量越好,其精油质量是其他熏衣草不可比拟的,普罗旺斯省生产的原生薰衣草精油更是享受“原产地管制”待遇。 【长穗薰衣草】又称薄荷薰衣草,叶子较宽,花茎及花穗较长。 【混种薰衣草】是以上两种的混种,被大量栽培,普罗旺斯花田内的薰衣草大多是这种。  1、法国薰衣草品系Stoechas  原产于法国南部,其花穗外形与其他种薰衣草不同,每层轮生的小花外侧均有一宽大的苞片,并且层层叠叠密生在一起,总长约3-5厘米,顶部有数片形如兔耳朵的苞片,着生在近圆形至椭圆形的花穗上。大部分品种花色紫红,少部分为黄绿色,如绿薰衣草(L . viridis)。株高约在20一45厘米。  1-1.法国薰衣草 (L.stoechas)  也叫西班牙薰衣草,和狭叶薰衣草的生长习性相似,炎热的夏季注意遮荫、去湿。法国薰衣草适宜家庭观赏,作烹饪调料。提取的香精品质不如狭叶薰衣草。法国薰衣草(L.stoechas)最容易辨认,因为在它的花序顶部着生有色彩鲜明的花苞片,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小兔子的耳朵’。这是一类很复杂的群体,许多亚种区别起来很困难,幸运的是,两个广泛栽培的亚种容易鉴别:一个是普通法国薰衣草(L.stoechas subsp stoechas),它有较短的花茎,相对较小的花苞片,颜色常为深紫色;另一个是蝴蝶薰衣草(L. stoechas subsp pedunculata)相比较有长的花茎,花苞片也较长。这两个法国薰衣草的亚种都曾荣获1993年的园林优胜奖(AGM),它们都是5月份开花,比其它薰衣草都早。法国薰衣草(L.stoechas)的其它亚种应用较少,来自葡萄牙的L. stoechas subsp .sampaioana和来自土耳其的 L. stoechas subsp.cariensis也出现在这次试验中,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它们与其它的薰衣草表现不同,这两个亚种适用于较阴的栽培环境下种植。  1-2.绿薰衣草(L.viridis)  也叫香叶薰衣草,叶子有很浓的芳香味,开白色的花,花序顶部有绿色的花苞片,也归在法国薰衣草这个大类中。这个种不耐寒,冬季要在保护设施中越冬,在这次韦斯里(Wisley)的栽培试验中由于种在大田中冬季被冻死。最近用绿薰衣草(L.viridis)同法国薰衣草(L.stoechas)杂交培育出了一个全新的薰衣草杂交品种系列,在这次试验中就有许多这种杂交种,其中性状表现最好的是‘杨柳谷’(Willow Vale)(L.viridis x L. stoechas subsp pedunculata),它开紫色的花,花苞片紫色,长势齐整,是一个极优良的栽培种。  2、真薰衣草系Lavandula  原生于地中海西岸及北岸,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品系。其特征是:叶片全缘,细长形叶缘略反卷,密布一层细致的绒毛而呈灰白色。花穗圆筒状略呈流线型,小花轮生于花轴上。花萼呈筒状先端有细锯齿,小花伸出萼筒开花。其主要的种类有:  2-1.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狭叶薰衣草的原生种起源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在欧美地区称为英国薰衣草,野外分布于海拨1500米以上的地区,被称为山地薰衣草,栽培种植耐寒性很好,将它们种植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良好,开花一般从6月中旬到7月,其花色有蓝紫、淡粉和白色等。在欧洲的比利牛斯山脉人们发现了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英国薰衣草的变种比利牛斯薰衣草(L.angustifolia subsp pyrenaica),这个种有很大的花苞片,开深蓝紫色的花,长势较低,茎高约35cm。狭叶薰衣草是最广为人知的薰衣草种类,也可能是种植最广泛的薰衣草。品种主要有女士薰衣草(L.Lady)、孟士德薰衣草(L.Munstead)、玫瑰薰衣草(L.Rosea)、特威克尔薰衣草(L.Twicke)等。狭叶薰衣草其栽培品种群是薰衣草家族中最耐寒的。1999~2000年的《皇家园艺协会植物发现者》(The RHS Plant Finder)一书中列举了狭叶薰衣草的40个栽培种,其中21个出现在这次韦斯里(Wisley)的试验中。由狭叶薰衣草产生的香精油质量是所有薰衣草种类中最好的,在香料工业中被用于生产最上等的优质香水。狭叶薰衣草栽培种大都开蓝紫色的花,特别引人注目,也有一些开粉红色花或白色花的栽培种,性状比较优良的栽培种包括:  2-1-1.帝国珍宝(L.angustifolia ' Imperial Gem')  花深蓝紫色,株高50~55cm,长势整齐。在试种中性状表现很好,它是从1993年曾荣获园林优胜奖(AGM)的受人喜爱的老品种‘希德寇’(L.angustifolia‘Hidcote’)中筛选出来的。  2-1-2.蓝罗登(L.angustifolia 'Loddon Blue')  花蓝紫色,株型紧凑,株高50cm。  2-1-3.壳斗蓝(L.angustifolia 'Beechwood Blue')  花浅蓝紫色,颜色富于变化,长势密致紧凑,株高45cm。  2-1-4.蓝垫子(L.angustifolia 'Blue Cushion')  性状与‘壳斗蓝’相似。  2-1-5.塔卡紫(L.angustifolia 'Twickel Purple')  花茎细长,花深蓝紫色,花较大,株高30cm,它的名字是纪念比利时的一个著名的城堡花园。这是一个极优良的栽培种,1993年曾荣获园林优胜奖。目前有多个栽培种都在用这个名字,鉴定选取真正的‘塔卡紫’比较困难。  2-1-6.粉红罗登(L.angustifolia 'Lodden Pink')  明亮的粉红色花,株高60~70cm。  2-1-7.凯瑟琳小姐(L.angustifolia 'Miss Katherine')  深红色的花,银色的花萼片。  2-1-8.内娜(L.angustifolia 'Nana Alba')  长势整齐,紧凑,花白色,有银色或灰绿色的花萼片。  2-2.宽叶薰衣草((L.latifolia)  又称穗薰衣草和香辛薰衣草,原产于法国和西班牙南部。叶片较狭叶薰衣草宽且大,开花期较晚,在北京地区7月开花。开花时花茎长度可达60厘米,含有二至三节,花穗长度约5一10厘米。  2-3.棉毛薰衣草(L.lanata)  原产于西班牙南部海拔180米的地方,植株大小及外形与狭叶薰衣草很像,但叶片较短,密布细长毛。绵毛大薰衣草(L.lanata)没有出现在这次韦斯里(Wisley)的栽培试验中,它是产自西班牙南部山区的一个特色鲜明、很可爱的种,尽管它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但在冬季气候潮湿的地区种植并没有表现出可靠的耐寒性,可能是因为它的叶面上长有浓密的灰白色绒毛,容易吸附潮湿空气中的水珠。如果是在秋季,绵毛大薰衣草(L.lanata)干爽的叶片在阳光下几乎是白色的,它的花序很纤细,花深紫色,较小,开花很多,1993年曾荣获园林优胜奖。由于不耐寒,绵毛大薰衣草(L.lanata)栽培较困难。  3、杂交薰衣草品系Hybrid  在原生品系的基础上,有的薰衣草通过自然杂交或者科研人员根据它们的优缺点、生活习性,培育出更适合当地种植的薰衣草品种。全世界薰衣草精油一年的总生产量为1000吨,其中杂交薰衣草占75%。  3-1.荷兰薰衣草(L.intermedia)  又称大薰衣草和杂薰衣草,是狭叶和宽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x L.latifolia)自然杂交种,也是广泛栽培的一类薰衣草,但并不是说它起源于荷兰,现在人们常把它们统为荷兰类薰衣草(L.x intermedia Dutch Group)。书中记载有16个栽培种,其中的10个被用于这次韦斯里(Wisley)的栽培试验。荷兰薰衣草(L. x intermedia)的栽培种大都保留了其父母本宽叶薰衣草(L.latifolia)波浪翻滚般的宽叶片,叶片呈银灰色,极富特色。植株较耐寒,有晚花的优良特性,一般要到7月中下旬才开花,开淡蓝紫色的花,可开到9月份,植株高度80~130cm,常形成较大的丛生状。现今在薰衣草的商业生产栽培中荷兰薰衣草(L. x intermedia)占有统治地位,因为它的植株香精油产量最高,尽管它的香精油质量是较次的。性状比较优良的栽培种包括有:  3-1-1.巨型希德寇(L.x intermedia 'Hidcote Giant')  植株长势齐整,开花量大,花穗密致。巨型并不是指花大,而是指它的花茎结实粗壮。  3-1-2.佛思屯(L. x intermedia 'Forston')  叶子灰色,长势齐整,花穗纤细。  3-1-3.巨白(L.x intermedia 'Large White')  纯白色花,花茎细而长,是株型最大的薰衣草栽培种之一,株高130厘米。  3-1-4.芬芳回忆(L.x intermedia 'Fragrant Memories')  生长高度80cm,是一个非常好、非常美丽的栽培种。  3-2.甜薰衣草(L.heterophylla)  是狭叶薰衣草和齿叶薰衣草的杂交种,生性强健生长快,株高可达100厘米。在基部的叶片边缘还稍微有点锯齿状,越接近开花的叶片越趋于圆滑。甜薰衣草属于比较耐热的品种,可以大面积种植,花期4一5月,看起来比较单薄,花为蓝紫色,叶片味道香甜,是食用的主要品种。  3-3.索耶斯薰衣草(L.Sawyers)和理查德薰衣草(L.Richard Gray)  它们都是绵毛大薰衣草(L.lanata)和狭叶薰衣草(L.angustifolia)杂交筛选出来的栽培种,‘理查德’(Richard Gray)的叶子是一种不寻常的灰色,有密生的绒毛,株型紧凑齐整,有非常多的花序,开蓝紫色的花,花期7月,花萼片灰色,它是一种真正的灰色的薰衣草,也较耐寒,它的花香像它的父母一样很好闻,在试验中被授予优胜奖。  4、齿叶薰衣草品系(Dentata)  原产于法国,该品系因其叶片边缘深裂成据齿状而得名。齿叶薰衣草的花和法国薰衣草很像,只是每层轮生的小花彼此间较不紧密,最顶端没有小花,只有和花色一样的芭叶,也没有法国薰衣草那么明显,花色为紫红色。齿叶薰衣草株高约50厘米,不耐寒,比较耐热,要在保护设施下越冬。全草味道芬芳,除供观赏,用于环境绿化,也适宜泡茶。主要种类有:齿叶薰衣草(L.dentata)和灰齿叶薰衣草(L.demara candieans)及其品种。  5、羽叶薰衣草品系Pterostoechas  原生地在非洲北邵地中海南岸,生性特别耐热。顾名思义,羽叶薰衣草是叶片深裂成羽毛状,并且在每个侧裂脉上又继续分裂成二回羽状复叶,整个叶片轮廊呈椭圆形,叶表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而略呈灰白色。植株高约50厘米,花茎很长,花穗约10厘米。小花上唇较大,花穗的基部很容易再长一对分枝花穗而呈三叉状,另一特点,轮生小花很明显由下向上一次开放。在众多的羽叶薰衣草品系中,引种栽培最多的是羽叶薰衣草(L.pinnata)和蕨叶薰衣草(L.multifida ),这两种薰衣草很相似,其主要的区别:羽叶薰衣草的植株较直立适合盆栽,叶片的绒毛较短,二回羽状叶不明显,蕨叶薰衣草植株抖向上偏生,适合庭院美化栽培,叶片绒毛很长,二回羽状叶很明显。

4. 阔叶马鞭草图片

综述 

贵州都匀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区,景区山体相对高差大、土层深厚、土体湿润,为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林区现存森林多属原生性较强的天然植被,森林类型多样,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等。

森林群落类型。斗篷山景区主峰海拔1961m,最低海拔855m,地形切割大,现存的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在海拔1100~1300m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1500m为方竹林或偶尔出现常绿阔叶林,受择伐后的常绿落叶阔叶林,1500~1961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在海拔1900m的天池附近出现以常绿性杜鹃为主的杜鹃花矮林。落叶阔叶林一般分布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以上的局部地段,或个别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的村寨附近。 常绿阔叶林是斗篷山景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一种原生性较强的森林。林中树木高大挺拔,树冠浓绿,常见森林群落有:

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厚皮栲[C.chunii]、木荷[Sch-ima superba]林,分布于海拔1200~1300m,乔木层分化为2亚层,以小红栲占优势,混生贵州石栎[Lithocarpus elizabethae],红花木莲和毛叶杜英。灌木层有多种冬青[Ilex spp.]、山矾[Symplocos caudata]、柃木、卫矛。草本层有野牡丹科、菊科等植物。

甜槠栲[Castanopsis eyrei],木荷林,分布于海拔1100~1200m,其组成树种除甜槠栲占优势外,还混生着黄樟、杜英等常绿树种和野樱、水青冈等落叶树种,灌木层有油茶、满山红、马银花、亨氏蔷薇等。

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贵州石栎[Lithocarpus elizabethae]、薄叶润楠[Machilus lephophylla]林。分布于海拔1300m左右地段,乔木分化为2亚层,其组成树种还有青冈栎、毛杜英、木莲、光叶石楠、檫木、野樱等,灌木层及草本层不发达,但植物种类较多。 斗篷山景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面积较大,常见的群落类型有:

小红栲、鹅耳枥林,是斗篷山分布较广的森林,多数长在山脊附近,垂直分布于海拔1400~1700m,其乔木层有多脉鹅耳枥[Carpinus polyneura]、雷公鹅耳枥[C.viminea]、厚皮桦、水青冈、旱冬瓜、白毛青冈[Cyclobalanopsis argyrotricha]等。林下灌木层有直角荚 和算盘子,草本层多为菊科植物及禾草等。

硬斗石栎、水青冈林,分布于海拔1400m,其乔木层有头状四照花,灯台树、枫香、玉兰。灌木层有满山红、南烛等。 斗篷山景区的落叶阔叶林多数分布于海拔1700m以上地段,个别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的山麓或村寨附近。常见森林外貌春夏淡绿色,入秋黄红色,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水青冈、枫香林,是斗篷山较为常见的森林群落。其乔木树种有檫木、枫香、野樱、灯台树、中华槭、白栎。灌木层有狭叶方竹、新木姜子、南烛、映山红、乌饭树、山胡椒、柃木、水青冈,草本层有鳞毛蕨、凤尾蕨、楼梯草等。

枫香、响叶杨[Populus asdenopoda]林。分布于海拔1200~1270m,其乔木层有光皮桦、杨梅、拟赤杨、白栎。灌木层有金丝桃、插田泡、亨氏蔷薇等。

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林。分布于谷江河、胡广峡谷、马腰河峡谷两岸,形成单优群落。单层林,树高8~15m,胸径4~25cm。林下灌木层有西南绣球、绣线菊、火棘等。 斗篷山景区的针叶、阔叶混交森林面积较小,针叶树种多属人工造林,阔叶树林是后来封山育林起来的。主要树种为马尾松、黑松及麻栎、白栎、光皮桦,灌木层有皂柳、南蛇藤、火棘、马银花等。

植物组成。斗篷山景区森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初步实地考察,斗篷山景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41科,334属,494种。其中有蕨类植物23科,34属,44种;裸子植物6科,9属12种;被子植物112科,291属,438种。含3种以上的有海金沙科(属/种)4/5,金星蕨科5/5,鳞毛蕨科4/7,水龙骨科5/5,杉科3/3,杨柳科2/5,桦木科4/5,壳斗科6/17,桑科3/8,荨麻科6/10,蓼科4/8,石竹科3/3,毛茛科5/8,木兰科3/4,樟科8/24,虎耳草科3/4,海桐花科1/3,蔷薇科15/29,豆科9/12,芸香科4/7,大戟科6/6,冬青科1/9,卫矛科2/5,槭树科1/3,葡萄科3/3,杜英科2/4,猕猴桃科1/3,山茶科4/9,苷菜科1/4,野牡丹科3/3,五加科8/10,伞形科5/5,山茱萸科4/6,杜鹃花科5/13,紫金牛科3/7,山矾科1/3,安息香科3/3,马鞭草科3/3,唇形科3/3,茄科2/4,玄参科3/3,茜草科11/12,忍冬科2/5,桔梗科4/4,菊科19/21,禾本科20/29,莎草科4/6,天南星科2/3,百合科6/8,鸢尾科2/3,姜科3/3,兰科3/3等52科。在森林中起主导作用是壳斗科、樟科、杜鹃花科、竹亚科及冬青科的植物。

斗篷山景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钟萼木、银杏、珙桐、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三尖杉、蓖子三尖杉、榉树、马尾树、鹅掌楸、红花木莲、杜仲、银鹊树、黄檗等。

5. 马鞭草叶子图片大全大图

不是一样的。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马鞭草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内,小坚果,马鞭草多数生长于原野;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

6. 马鞭草叶子图片大全图

黄荆,台州人叫黄荆柴,有些地方叫蚊子柴,取其燃烟能薰走蚊子的意思,两广地区叫五指柑或布荆,属于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这个科的植物特征是:单叶对生茎具棱,常无托叶叶对生。 花序穗状或聚伞,花萼杯状果宿存。 花冠合生4 5 裂,雄蕊4 枚为二强。 子房上位两心皮,坚果成熟才分离。

有个成语叫“披荆斩棘”,里面的“荆”就是黄荆,“棘”指的是山间的酸枣树,以及其他带刺的草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黄荆,太多太常见大家就觉得它不值钱,在中草药里面的地位跟我们平民百姓一样,所以人们还常用“荆钗布裙”来形容贫贱但真爱的妻子。家里穷,买不起金银首饰,就用细细的荆条制成簪子,来别头发。

黄荆有五叶和七叶之分,五叶的多,七叶的疗效好但极难找,真是物以稀为贵啊。以前搞双抢中午太晒了,大家就在田埂边上割几根黄荆拧一拧弯成圈,套在头上当帽子,既遮阳又祛暑。在都是烧柴火的年月,砍不到檵木柴(金缕梅科檵木)的时候,也砍黄荆或挖黄荆的根来当柴烧,黄荆虽然有股子香味,烧起来却很臭且烟很多薰死人,所以一般不得已的情况才拿它当柴烧,但有感冒的人薰一次也就好了。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外伤出血了直接嚼几片黄荆叶变成黑色的糊状即敷在伤口上就可止血,感冒发热头痛也将黄荆叶熬水喝,有痧症将它的籽弄来碾碎服下即好,在农村似乎大家都知道点黄荆的用法。

我们家更是喜欢用这味药,那会儿我还小,村里的小孩得中耳炎了,我爷爷就让我去找那七片叶子的黄荆,和其他的几味草药在石凿子里桩烂外敷于耳前耳后,急性的两三天就好,最多一周也就痊愈了,现在我明白爷爷是用它来解表,把疹子发出来。有一次给一个病人治疗膝关节肿痛,她丈夫告诉我一个续筋接骨的方子,说是他一个朋友家的祖传秘方,就一味药,效果特别好,我问他是什么药?他凑到我跟前轻轻地说:是黄荆根二重皮,用它包住断处两三天即好,并嘱咐我千万不要轻易告诉别人,我没有试用过此方,但按黄荆的药性此方疗效应该可信的。

在二战的时候,黄荆还曾部分加工出口,销至古巴,供华侨作茶叶用,为防治感暑发热,食滞吐泻良药。

7. 马鞭草 图片

【植物名】马鞭草。【别名】疟马鞭、铁马鞭。【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主根木质,旁生多数须根,黄白色。茎四方形,高30~120厘米。有展开的分枝,绿色,幼时棱与节上有毛。叶对生,暗绿色,两面均有粗硬毛,倒卵形至长卵形,上缘有粗齿深裂,正面有皱纹,基生叶有柄,茎生叶无柄。穗状花序细长,顶生或腋生,唇形花,浅蓝色,密生成细长花序,形如马鞭,故名马鞭草。果实小,长圆形,6~8月开花(图22)。图22马鞭草【生长分布】喜生于河边、草地、田边和路旁。全国各地均有生长。【药用部分】全草。【采收季节】夏、秋两季。【加工贮存】晒干,防霉(经常翻晒)。【作用】①治疗黄鳝烂尾、烂皮,取鲜品与地锦草混合,扎成若干小把,浸泡池水中5~7天;②治疗黄鳝头乌出血、内脏出血或充血,每立方米水体用干品300~400克,佐以干辣蓼300克,煎浓汁全池泼洒;③治疗黄鳝头颅臃肿、肛门红肿,每立方米水体取干品300~400克,碾细,全池撒施;④治疗黄鳝肝脏肿大、内组织出血,与蒲公英、墨旱莲、半边莲和海蚌含珠合用。

8. 马鞭草叶子什么样子

中药名腐婢,又名豆腐柴,凉粉叶等,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性寒,味苦,无毒。有清热、消肿的功效。用于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等症。腐婢豆腐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以鲜腐婢叶熟浆汁为原料,配少许作为凝固剂的草木灰。方法是将腐婢叶以沸水浸烫,至腐婢叶熟化;去除腐婢叶渣,得腐婢浆汁;在腐婢浆汁中加入草木灰纱包,搅拌均匀,稍稍置放即得腐婢豆腐。其色泽嫩绿,口感滑爽,营养丰富,为无污染绿色食品。具有清热泻火、祛风除湿、止血消肿、解暑之功效。对无名肿毒和小儿夏季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9. 马鞭草花图片大全

1.从着装上来说,选择纯色的衣服合适 ;

2.光线:侧逆光和顺光拍

3.拍摄角度:俯拍,让模特坐在地上,可以拍出大片的马鞭草,也可以让模特站着平拍,拍正面和不同侧面。

4.景别:远景,可以体现出拍摄环境,大特写,可以以花

上一篇:罗汉松的盆景图片大全(罗汉松的盆景图片大全集) 下一篇:猫眼竹芋的种类及图片(猫眼竹芋的种类及图片介绍)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