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种植过程图片(花红怎么种植)
1. 花红怎么种植
花红树种植3-5年结果。
花红树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挂果,但这个时间与其栽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需要保证其所在的土壤疏松肥沃,浇水做到见干见湿,不留积水,施肥做到薄肥勤施,适度适量,植株才能如期结果。
2. 红花如何种植方法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红花忌重茬迎茬,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前作以麦类、瓜类、甜菜、棉麻等为宜。前作物收获后应深耕平整,灌足冬水,耙耱保墒,来年春及早复平,精细整地,达到松平细碎的标准。结合整地667㎡施有机肥2000千克,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深施于土壤中。
2.适期早播、及时间苗:选择AC-1等优良品种进行精选,于5cm土层地温达到10℃左右时及时播种,667㎡播种1.5kg,播种深度3~4cm,行距30~45cm,随播种朗667平方米用磷二铵5公斤做种肥。幼苗显行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间苗,苗期中耕2~3次,保持田间无草,抽苔后,结合中耕培土。5至6片真叶时定苗,667㎡保苗1.5~2万株。
3.科学灌水追肥:红花怕涝,全生育期一般灌水3~4次,在分枝期灌头水,在开花期灌二水,在灌浆期灌三水,灌水应在阴天或夜间进行,即灌即排。防止田间积水。进入分枝期,结合灌头水,667㎡追施硝酸铵10~15千克,开花前叶面喷施磷二钾2~3次。
4.病虫防治:红花前期常有根腐病发生,应防止水淹。成株后有锈病,可喷1500倍粉锈宁喷洒防治。发现蚜虫可以用1500倍抗蚜威或丰收菊酯喷洒防治。
5.适时收获:红花绒在开花后及时连续采摘,一般每朵花可采绒3~4次,每隔3~4天采摘一次,采摘的花绒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摊薄风干,半干后移至阳光下晒干入库。植株枯黄,用手挤压种球籽粒可脱出时及时收割晒干,脱粒后扬净入库。
3. 你给我推荐种植红花的技术
1、播种时间
红花在每年春季的3月上旬至4月下旬,以及秋季的10-11月份进行栽种,此时环境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生长,而且光照柔和、充足,植株出苗后,不会被强光灼伤。
2、选土整地
红花适宜在土层松软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中性壤土内生长,因此栽种前,需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作栽种地,并对土壤深翻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种子处理
根据自身喜好、当地气候环境挑选适宜的红花品种,并对颗粒饱满、色泽光滑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可以将其浸泡到温水中,等4-6小时后捞出沥干,用湿布包裹,放置于温暖通风的地方催芽。
4、播种入土
将红花种子以点播或者条播的方式栽种到土壤内,注意保留一定的行间距,且每穴放6-7粒种子,然后覆盖一层1-2厘米厚的细土,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等14-15天后,红花就会出苗生长。
4. 红花怎么样种植
一、对地块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为壤质土或沙壤土的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主,忌连作。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耕翻入土,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宽1.3米的高畦,同时四周开好围沟,以利排水。
二、适时播种
由于红花整个生长期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所以应根据种植地区一年中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和红花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
1.在温度方面,红花种子超过5℃即可发芽,营养生长阶段温度以在15~20℃为最适宜,生殖生长阶段以20~28℃最好。
2.在日照方面,营养生长期,短日照有利于植株发育;进入开花结籽期,较长时间的日照条件可促进花冠肥大,籽粒形成饱满,从而获得丰产。
3.在水分方面,由于红花根系发达,除幼苗期和花蕾形成期需要一定水分外,其他时期对水分没有严格要求。
4.播种:根据以上红花的三个主要生物学特性,华北地区最适宜秋播,播种时间为秋分至霜降前后;长江以南和新疆西北地区秋播或春播均可。播种方法:小面积种植可采取穴播,待土壤施肥耕细耙匀后,按行株距40厘米×20厘米,挖深2~3厘米的穴,每穴播红花籽4~5粒后覆土,轻镇压。有条件的可实行机械播种,播种行株距与穴播相同。每667平方米用种子穴播3公斤、机播5公斤。播时先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三、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当幼苗长有3片真叶时,拔除病弱、过大或特小的苗,每隔10厘米留壮苗1株;当苗长到8厘米高时定苗,每隔15~20厘米留苗1株,穴播的每穴留壮苗2棵。如发现缺苗,可用间下的壮苗进行及时补栽,一般以每667平方米留苗2000株左右为宜。
2.中耕除草:一般进行三次,前两次结合间苗、定苗,在生长前期进行浅耕,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第三次在封行前结合中耕追肥进行,适当培土,防止倒伏。待植株封垄后,就不必中耕了。
3.追肥:当幼苗出土后,可适当浇施腐熟稀粪水,以促进返青。早春定苗后,667平方米施尿素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高30厘米、出现大量分枝时,应重施抽枝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浇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公斤、尿素10公斤,施后培土于根际,厚约6厘米。现蕾以后,每667平方米可施草木灰2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另外,开花前可用0.5公斤尿素加1公斤过磷酸钙兑水50公斤搅匀后,进行根外喷施,隔3~4天再喷施1次,可使花絮增大,开花增多,提高产量。
4.排灌:红花在生长期间如遇天旱,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雨水过多,气温升高,则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减少病害发生。
5.打顶:当红花茎长1米左右、分枝达20枝时,应及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多现蕾,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发生于春末夏初阴雨多湿季节,危害红花幼嫩顶梢、花蕾基部及叶片、果实、种子。发病初期,叶部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破裂;茎秆部病斑为梭形,几个病斑连接形成绕茎的大斑,使茎部腐烂、折断枯死;种子发病产生黄褐色斑点。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能生出大量的橘红色的胶状物。防治方法:①用50%多菌灵拌种后下种。②发现病苗、病株应及时拔除,然后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400~5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菌核病:5~6月发病,病株叶色变黄,枝枯,根部出现黑色鼠粪状病核。幼苗发病,在近地面茎部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幼茎腐烂,造成倒伏枯死。防治方法:发病时喷40%乐果1000~1500倍液。
3.根腐病:5月初,开花前后,如遇阴雨天气,发病尤其严重。先是侧根变成黑色,逐渐扩展到主根,主根发病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掉,防止传染给周围植株,在病株穴中撒一些生石灰或呋喃丹,杀死根际线虫,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4.钻心虫和蚜虫:钻心虫对花序危害极大,一旦有虫钻进花序中,花朵就容易枯萎,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在现蕾期应用药叶面喷雾2~3次,把钻心虫杀死。蚜虫发生时,要用防治效果比较好且符合国家无公害生产要求的农药品种(如快杀灵、扑虱蚜、灭蚜菌、敌百虫等)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合理轮换使用农药。
五、采收加工
5月中下旬,红花开始陆续开放,两天后进入盛花期,可于早晨~上午10时前,待红花的花冠顶端由黄变红时进行采收,持续采收15~20天就可收完。采收的鲜红花,薄薄地平铺在苇席或纱窗上,放在通风处阴干或上面盖报纸在阳光下晒干,也可在50℃下烘干,但应注意在干燥过程中不可翻动。红花采完20天后,茎叶枯萎,可收割植株,脱粒种子。
5. 红花是怎样种植的
种植红花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灌排方便的沙壤土及轻黏土,因忌连作。南方地区种植,前作物一般选玉米、棉花、高粱、水稻等,在前作物收获后整地。北方地区种植,前作物一般选花生、大豆、小麦等,春季播种前整地。
红花地需深耕25厘米以上,每667米施堆肥或圈肥2000~2500千克作为基肥,耕翻耙平整畦,畦宽130~160厘米。做畦时要视地势、土质及当地降雨情况,在保证不积水的前提下,确定是作高畦、平畦或不作畦。播前整地使地表平整,表土疏松细碎。北方地区种植红花一般春播,于3月下旬解冻后即可播种,最迟不晚于4月上旬;南方地区种植红花可秋播,在10月上旬播种,不宜过早,也不宜晚,过早翌年抽薹早影响产量,过晚出苗不齐难越冬。红花条播、穴播均可,条播行距30~50厘米、沟深4~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压实;穴播行距30~50厘米、穴距15~20厘米、穴深4~5厘米,每穴种子5~10粒,播种后覆土压实。条播、穴播每667米用种量3~5千克。
6. 大红花怎么种植
选地和整地
1、选地 红花适应性较强,在我县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种植,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耐寒,忌高温高湿,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不宜在低洼积水的粘土上种植。
2、整地 由于我县种植红花均选择秋植,前作是黄豆、花生、烤烟、玉米均适宜。整地时只需将地块深翻一遍,清除枯枝杂草,细碎土块,做到土碎地平即可;水稻田可采取免耕种植的方式。
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
1、调整播种期红花属长日照植物,不同播期产量不同,早播者产量高,晚播者产量低,故播种宜早不宜晚。红花幼苗较耐寒,能耐-6.6℃低温,个别品种能耐-15℃低温,因此,红花播种一般在10月上旬;冷凉山区旱地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即在玉米未收获前挖“玉米脚”种植。
2、种子处理 为保证获得高产稳产,保证齐苗壮苗是关键,对此,种子需用清水浸泡6—8小时让其充分吸水,保证出苗。亩用种量1—2公斤。
3、合理密植
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塘深度2—3寸,每塘播种3—4粒,保证每亩有10000—13000搪,每塘留2株保亩有效在20000—26000株,但也要依据以下几个条件做适当调整:
(1)是旱地还是水浇地旱地宜稀植,特别是缺雨年份,太密可能会减产。
(2)播种期播种晚,宜密植,早播种,宜稀植。
(3)每隔4行须空出半行,以便进入地里采花。
播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底肥种子必需分开放。底肥每亩可用15公斤复合肥或5公斤尿素(为保证出苗,一般不施用化肥作底肥,待苗齐后用作追肥),亩用1000公斤农家肥。覆盖土层深度不超过2寸,原则上要求盖土时适当振压,这样更利于苗出土。
中耕管理
1、间苗:按株距6—7寸,行距9寸—1尺的规格种下,待苗齐后,每塘仅留2株,拔除病弱苗或过大过小株,保留中间株。
2、合理灌水
红花有强大的根系,能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不灌水仍有所收获,但红花最高产量是在灌溉的情况下获得的,浇灌1、2、3和4次水的红花种子产量平均比不浇水的产量依次高29%、44%、58%和76%。由于红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水分都很敏感,所以,灌溉技术也是红花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有不当,即使在降水量只有29.4mm的干旱地区,也可因灌水量过大而导致红花大量死亡,因此灌溉必须慎之又慎,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灌溉前需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若红花根系所至之底土仍然是湿润的,切勿进行灌溉。
(2)若天气预报在2~3天内有雨,最好暂不浇水。
(3)红花除幼苗时在低温下较耐湿外,其它生长阶段对水分都很敏感,喷灌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均须避免。必须采用沟灌,最好采用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最安全。
(4)灌溉完毕,需及时疏通排水系统,以免遇雨积水。
(5)最后一次浇水应在95%花球开花之前5天进行。
3、肥料管理
红花的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被人们熟知,因而红花种植区的多数种植户将红花栽植于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大多种植户错误的认为,红花不需要增施肥料;相反,另有一部分种植户为获得红花高产而施用较多的肥料,也造成了增产不增收的结果。
红花对肥料的需求量一般取决于土壤自然肥力、水分状况、播种期等,当土壤肥沃时,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一般有灌溉条件的中低等肥力土壤,在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8公斤提苗,至孕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可不施氮肥(也可在大雨前每亩施尿素5~10kg,或把尿素兑水浇灌);给红花施用微量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施1次,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有机钙肥、液体多元钾肥,硫酸钾、硫酸硼等微肥,共喷3~4次。
4、病害防治
①锈病:高湿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孢子随风传播,以冬孢子及冬孢子堆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春末夏初当低温或中等温度而湿度较高时侵染叶面,引起叶片枯死。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15%粉锈宁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4%;清洁田园,集中烧毁病残体,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20%粉锈宁乳油0.1%溶液,波美0.3°的石硫合剂等药剂交替喷施。
②枯萎病:枯萎病也称根腐病,病菌主要危害根部,初发病期,根茎部呈现褐色斑点,茎基表面呈现粉红色的粘质物,最终导致基部皮层及须根腐烂,引起植株死亡。发病轻者损失1~2成,发病重者可全田毁灭。防治方法:要严格做到轮作不重茬,保持土壤排水份良好;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病原;用50%多菌灵,50%敌克松0.17%~0.20%的溶液等灌根。
5、培土:红花抽茎后,上部分枝多,易于倒伏,故在3月上旬进行培土。
6、打顶:红花株高达20—30厘米时掐去顶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数,提高红花产量。
采收加工
红花播种后,一般4—5个月开花,初期为*,后变成桔*,即可采摘,一个花蕾可采摘3-5次,不失时机的采摘是红花增产的关键。红花采摘后,置通风干燥处凉干。花采摘后15-20天,种子即成熟,可收割打籽。
7. 花红怎么种植方法
苋菜,又名米苋、名苋、赤苋、青香苋、彩苋、野苋菜、刺苋菜等,是苋科苋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抗性强,耐旱、耐湿、耐高温,病虫害少,是夏季的主要绿叶菜类之一。
它的食用部位是茎尖和嫩叶,可以炒食、做汤、切短凉拌,老茎可以盐渍加工。不管是哪一种吃法,都应该大火快炒速煮,才能保持其茎叶鲜嫩爽脆。把红苋菜榨汁,和面粉拌匀制成面条煮食,别有风味。
苋菜素有“六月苋,当猪肝,七月苋,金不换”。民间又把红苋菜称作“长寿菜”。
苋菜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7度,20度以下生长缓慢,10度以下种子发芽困难,植株的生长基本停止,高于30度,品质变劣。苋菜是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的条件下极容易抽薹开花。
红苋菜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情况下施用腐熟的人粪尿2000~3000克每平方米,石灰200克。建议做成平畦,畦面整细整平。
2.选种播种,一般选用撒播,苋菜种子小,播种前把苋菜种子加适量细沙混合拌匀后撒播,在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底土,再播种。
3.肥水管理,春播后是7~12天出苗,晚春和秋播的只需要3~5天就可以出苗。追肥一般在幼苗有两片真叶时第一次追肥,每平方米追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粪尿1500~2000克,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每次每平方米追施浓度为20%~30%的人粪尿750克。
注意春季栽培的苋菜浇水不宜过大,夏秋季栽培时要适当灌水,灌水时不能用受污染的水灌溉,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遇到干旱时要及时的浇水,遇到雨涝,又要及时排水。在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另外苋菜多次采收还要进行整枝。当主枝采收以后,可以在主枝的基部2~3节剪下嫩枝,促进侧枝萌发。
春苋菜在播种后40~45天采收,可以采收3次。秋播苋菜播后约30天采收,一般一次性采收完毕。
8. 盆栽红花的种植方法
大红花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室温低于5℃时叶片转黄脱落,低于0℃,即遭冻害。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大红花种植方法。
一、大红花种植
1、扶桑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1)扦插繁殖:5~10月进行,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冬季在温室内进行。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最好,长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室温为18~21℃。用0.3%~0.4%吲哚丁酸处理插条基部1~2秒,可缩短生根期。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相对湿度70%一80%的条件下,20天后即可普遍生根,1个月左右可以上盆。一般当年即可开花。一般选二年生健壮枝条为宜,
2)扶桑嫁接繁殖: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单瓣扶桑。嫁接苗当年抽枝开花。
2、扶桑栽培管理:
盆栽扶桑常用15~20厘米盆。当苗高2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其分枝,以后以摘心来控制扶桑的高度,达到盆。苗匀称美观。扶桑特别耐肥,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冬季停止施肥。每年春季换盆,需修剪整形,幼苗可轻剪、老株应重剪,保持美丽的树冠,促使枝茂花多。
盆栽扶桑,每年春季需换盆,并进行修剪整形。扶桑较耐肥,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钾肥。光照不足,花蕾容易脱落,花朵变小,花色暗淡。冬季南京地区必须搬入室内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