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鸡血藤生长习性(鸡血藤植物长得什么样)

更新:2023-05-03 03:27归类:鲜花百科人气:99

1. 鸡血藤植物长得什么样

鸡血藤产地是在安徽,湖北,江苏,四川南部,海南,台湾等地区,是亚热带到热带的植物。它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自然情况下是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溪边,灌丛或者林缘中,不耐寒,不耐寒。适合在排水性好,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

2. 鸡血藤是怎样的一类植物

灰棕色。

很多人都知道鸡血藤是一种中药材,他们在生活中可以被食用,也可以作为装饰品,成为人人喜爱的鸡血藤手镯。

对鸡血藤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外观进行辨别,由于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整株颜色偏深绿。鸡血藤根为灰黄色,叶为椭圆形,与香烟壳大小相仿,边缘呈锯齿状,正反面颜色区别不明显。优质鸡血藤应注意整株的外观是否看起来生长健康,叶面是否饱满,枯败状的不可取用。

3. 鸡血藤的样子

鸡血藤,植株高度0.4~1.9米高左右,叶片形状根据种类各不相同有差异,有的细长,有的接近椭圆,鸡血藤花朵色调是增加,如桃红,红色,鹅黄黄,粉白色等,开花的时间很长,花量巨大,每年的是开花的时间时间从6月下旬到8月,果实9~10月熟透,有较好的出苗能力。

大面积分布在中国,法国地区,我国江苏沭阳,东北,张家口,上海,河南等全是鸡血藤的重要产地

4. 鸡血藤植物长得什么样子

在西双版纳密林中或石灰山沟谷季雨林的悬崖上,长着一种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在植物界中,正是这些姿态万千、稀奇古怪充满神奇色彩的植物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植物界奥秘。鸡血藤(Millettia)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鸡血藤属植物,集观赏及药用为一身。云南产24种,占中国鸡血藤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滇南、滇南、滇西南及滇西北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最为丰富。

5. 鸡血藤植物长得什么样子图片

东北肯定是会有鸡血藤的。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秋、冬两季均可采收。切片生用或熬膏用。性味归经:性温、甘,味苦。归肝经。药物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鸡血藤的小叶纸质或近革质异形,顶生的两侧对称,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长10厘米左右,宽7厘米左右,先端骤缩为短尾状,尖头钝,基部宽楔形,侧生的两侧不对称,与顶生小叶等大或稍狭,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近无毛或略被微毛,下面脉腋间常有髯毛。

6. 鸡血藤长的怎么样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

1、三七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其茎、叶、花均可入药。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三七分“春三七”和“冬三七”两种,这是以采分季节来区分的,在结籽之前采必的为春三七,结籽以后采必的为冬三七。以春三七品质为佳,选择个大、体重、色好、光滑、坚实而不空泡者为最好。冬三七绉纹较多,质量次之。云南三七以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该州的砚山、马关、西畴等县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2、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铁皮石斛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物质及多种等微量元素,被公认为最为高端养生极品。野生“铁皮”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在云南西南地区,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等地有人工种植。

3、天麻

天麻以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是一种名贵药材,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云南是我国天麻主要产地之一,云南又集中产在昭通地区,尤以方该地区的彝良、镇雄两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是云南天麻的代表。

4、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其功能为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当归主产于云南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其品质以身干,根头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最佳。

5、重楼

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效。多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

6、鸡血藤

根茎断开之后,有一圈圈“血渍”,惊艳异常。此物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腰膝关节痛、风湿麻痹、肢体瘫痪、月经不调。

7、黄精

黄精能壮筋骨、益精气、变白发。治疗脾胃虚弱、肺痨咳血、肺结核、高血脂症、糖尿病、低血压等。

8、何首乌

何首乌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消痈,制何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9、灯盏细辛

灯盏细辛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别称灯盏菊、土细辛、地顶草、细辛草、东菊等。灯盏细辛性温,味辛、微苦,能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红河、玉溪、昆明、楚雄、曲靖、昭通、大理及丽江、迪庆等地。

10、白芨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上一篇:含笑生态习性(深山含笑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丁香生长习性(丁香的生长特性)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