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树类大全图片大全(美国常见树种)
1. 美国常见树种
1、潘多树(至少80000年)
在美国犹他州有着世界树龄最长的树,也是最古老的树,人们称它们为“潘多”。它们是一片无性系颤杨林,由一颗小树苗发展到一个庞大的家族,占地105英亩(约合424914平方米)。虽然从本质上讲,它们不是最古老的单棵树木,但的确是真正的古树。整片的树同属一个克隆,也就是同基因的一个个体。它们地上某一棵树活不了多久,但是同克隆的每棵树都在地下相连,由此整片颤杨林可能已经存在了8 -100万年。
2、Old Tjikko(约9500年)
Old Tjikko为一棵挪威云杉,它于2014年被瑞典于默奥大学(Umea University)科学家在瑞典中部的一座山脉上发现。这棵树经碳14年代测定法测试后,发现其根系至少有9500年历史,但树干相对年龄较轻。这棵树之所以能存活如此之久,是因为其无性繁殖特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地克隆自己,进而无止境的将生命延续下去。
3、南非猴面包树(约6000年)
这棵6000年树龄的猴面包树位于南非Modjadjiskloof附近的阳光农场,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木之一,也是南非Limpopo省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它巨大的树干周长超过33米,盘根错节的根枝长达23米。不过,真正令它独具特色的是,游客可以在这棵古木中空的树干中享受饮品,消遣时间,所以这棵猴面包树也被称为“酒吧树”。
2. 美国名贵树种
雀梅名贵。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制作盆景的主要树种来源,为“盆景七贤”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在众多的盆景中,它可是数一数二的。
从外形上看,它的枝叶翠绿,枝干的姿态优雅苍劲,摆放在家里十分养眼。
而且它不仅能长出枝叶,还能结出果实来,在养护得好的情况下,盆景的寿命也是很长的,可以说是越养越值钱
3. 美国常见绿化树种
美国红栌有多个变种,而引进渠道各不相同,所以现在各地栽培的品种也不尽相同。根据有关资料和观察,只有少数的几个品种生长特性较好。紫叶极品美国红栌(Cotinus coggygria tropurpureus)紫叶极品美国红栌较其它红栌叶片颜色亮丽、抗性强、耐低温及抗病虫害和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是它在红叶的性状表现上最为稳定。主要分布于欧洲西北部和美国以北地区。 形态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春、夏、秋三季均呈红色,初春时树体全部叶片为鲜嫩的红色,春夏之交,叶色红而亮丽。至盛夏时节,开始开花,杂性,圆锥花序密生,有暗紫色毛,于枝条顶端花序絮状鲜红,远看如火似雾,国外有人称其为撗淌鲾。树体下部叶片开始渐渐转为绿色,但顶梢新生叶片始终为深红色。而入秋之后随着天气转凉,整体叶色又逐渐转变为深红色,秋霜过后,叶色更加红艳美丽。树皮褐色或红褐色,新枝紫色或紫褐色,小枝紫红色。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当年苗平均生长量可达100厘米,株高大者可达200~270厘米,3年即可以作为工程苗来使用。美国红栌 习性 对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寒,耐干旱、贫瘠、盐碱性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生长最好。土壤pH值4.0~6.5生长最好,轻碱地土壤也可生长;美国红栌是阳性树种,喜光,也耐半阴,在光照充足、30℃以上时生长最旺。从华北到江淮流域都可以正常生长,经在华东地区如上海江浙等地引种实验证明非常适合本地生长。 应用 主要用于景观绿化和风景林的绿化。在夏季绿色的背景下孤植则如同盛开的鲜花,也可以群植,作为金叶女贞等金黄色和一、二年草花的背景,更能产生强烈对比,光彩夺目。 美国红栌的色彩及生长特性等方面都要优于红叶小檗、红花檵木、紫叶李等国内紫叶类品种,可以用作绿化色块、彩色墙;也可以修剪成大小不同的彩色球;植于草坪、路带尤其是作为高速公路两侧的防眩木,效果良好;同时美国红栌还可以成小乔木用作行道树,用于荒山绿化,用途十分广泛。 红栌叶片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治理环境污染的功能。 我国对黄栌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主要植物为黄栌。 美国红栌的繁殖技术 可以种子繁殖,也可以剪切进行扦插、嫁接等迅速繁殖。 1.种子繁殖 必须选择有信誉的公司经营的进口品种,否则品种的纯度和发芽率很难保证。红栌种子外壳坚硬且含有油质,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完成种子处理。 ①用浓硫酸将种皮进行适当时间(15~30分钟)的破皮处理。 ②之后将冲洗干净的种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层化处理,约一个月。 ③层化后的种子可以包于湿布中,在25℃左右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注意用清水冲洗,以防发霉。当有10~20%左右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④培养土可以用草炭土、蛭石或细沙,播种时可以用40%的甲醛溶液(每立方米浇灌500毫升,比例为1:10,密闭2小时,再摊开晾3~4天),以0.15%的多菌灵或0.1%的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 ⑤因为该品种价格较珍贵,建议用穴盘或做细床进行点播。覆土厚度0.5厘米。上面可以盖薄膜保湿。出苗后注意及时撤去薄膜,除掉未脱掉的种壳。长出4片真叶后进行放风练苗。移栽后的缓苗阶段要注意浇水2~3次,可以不施肥;待幼苗长出新根,地上再生新叶后追施磷肥,追肥后浇水一次即可。 (2)扦插繁殖 可以嫩枝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扦插基质可以用经过消毒的细沙或蛭石,最好采用弱光(75%遮荫)喷雾设备。扦插步骤如下; ① 选取优良的插穗。② 插穗的枝条要适当的修剪叶片。③上半部要求半木质化。④长度7厘米。⑤用酒精消毒进行快速消毒。⑥封住伤口;再用600mg/l的萘乙酸或10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5秒(1~2厘米处)。⑦划沟深3厘米进行扦插,⑧压实。保持土壤湿润(每半小时喷雾一次);保持地温25~30℃。⑨扦插时间在6~8月。 (3)嫁接繁殖 用黄栌作为砧木进行枝接、根接或芽接。但难度较大,一般不易控制。 以上方法当中以种子繁殖为最好,种子繁殖的苗木在抗病、抗热、抗旱、抗寒、盐碱等方面要优于扦插苗和嫁接苗及组培苗。 美国红栌在秋季后期冬季来临之前要严格控制水肥,以防发生冻害!你可以到江西绿农买,我以前在那买过,品种很好客服也不错,求采纳
4. 北美常见树种
加拿大枫叶是春夏叶色暗绿,秋季叶色变为黄色、紫色至红色,落叶晚,在部分地区直到次年二月仍不落叶,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也可作为行道树种。美国红枫,槭树属,树型高大整洁,树冠呈椭圆状或者金字塔状,秋天变色效果好,变为红色,观赏性高,在国内大部分地区能够种植,美国红枫的整体观赏性比加拿大美枫香高。
5. 美国常见树种图片
美国红枫好。它属于落叶高大乔木,整体的叶片要比中国红风更大,美国红枫比较适合在秋天观赏,中国的红枫比较适合在三季观叶树种,美国红枫的整体长势也比较强,所以针对于美国红枫来说,主要的观赏价值就是在于叶子,这也是美国红枫较重要的特点,像美国红枫这样生长比较快的品种,通常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省心,也比较适合在各种不同季节种植,较重要的就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够展现出红艳艳的色泽光彩,整体色彩鲜红光亮。
6. 美国的树种
美利坚是原产于美国的植物,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位于北美洲。
美利坚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月季,株型直立、分枝,原产美国,由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保存。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3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
7. 美国常见树种名字
中国10种常见外来入侵植物:
1、空心莲子草2、紫茎泽兰3、一枝黄花4、飞机草5、互花米草
6、薇甘菊7、豚草8、毒麦9、风眼莲10、马缨丹
8. 美国常见树种名称
光雾山有很多类树,最多的是红叶。
光雾山红叶有水青冈、枫树、椴树、蔷薇科等40多个品种,有手掌状、羽毛状、船形状、豆瓣状、针形状等20多种形状,有火红、品红、酒红、褚红、玫瑰红、紫红、金红等10多种颜色;五是品位高,出身名门。先后曾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植物专家考察后,把光雾山景区称为“金区”,把光雾山红叶称为“金叶”。
9. 美国有什么树目品种
最粗的树排名前十名:
1、澳洲杏仁桉(156米)
此树生长在澳洲草原上,高达156米,真是参天大树,有一种直冲云霄的霸气。
2、谢尔曼将军(高83.8米)
美国的加州有一棵巨大的红杉,它是在加州红杉国家公园中发现的,被命名为“谢尔曼将军”。
3、失落的君主(高98米)
世界第二大的树木也是一棵红杉树,它位于美国加州北部的海岸。这棵被命名“为失落的君主”的红杉树宽为7.9米,高度为98米,整棵树的体积为1203立方米。
4、澳大利亚桉树(114米)
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和维多利亚州有一种桉树,这种树木四季常青,通常被命名为“巨大的火山灰”“山灰”或者“维多利亚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开花植物,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
5、龙塔伊树(90.7米)
龙塔伊树是澳大利亚最广泛种植的树种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七大树木。
6、红溪冷杉(120米)
红溪冷杉原产于北美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它是一种常绿的针叶树木,红溪冷杉树木的体积通常都非常的大。
7、奎特斯云杉(75.6米)
奎特斯云杉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种云杉树,在针叶树的排名中,它仅次于巨大的红杉,海岸红杉,考利和西红雪松。
8、澳大利亚橡树(90米)
在澳大利亚的亚塔斯马尼亚州,有着世界上最为高大的橡树,这种橡树一般高度在90米左右,树干的直径达到了三米,体积为337立方米。
9、图尔树
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州一个小镇上,有着一棵柏树,叫做图尔树。图尔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宽的树木,它已经存在了有1400多年了,整棵树的直径为11.62米。
10、马胡塔
世界第四树木,马胡塔是一棵巨大的贝壳杉树,位于新西兰的怀波阿森林地区。
10. 美国常见树种有哪些
北美洲植物带类型和分布图:
(一)冰原
格陵兰岛大部分、埃尔斯米尔岛中部等地区,气候终年严寒,为巨厚冰层覆盖,没有植被和土壤。
(二)苦原-冰沼土
分布于格陵兰岛沿海、北极岛群大部分和从阿拉斯加到拉布拉多的大陆北部沿海。在阿拉斯加有很大面积属于山地苔原,东部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苔原南界达55°N。这些地区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夏季为时不长,且最热月均温不超过10℃;降水量不多,但因蒸发弱,湿度很大,地下1m左右又有永冻层存在,造成地面排水不良,多沼泽。因此,植被基本特点是无林,以苔藓、地衣类植被为主,在短促的夏日生长很快,种类成分与亚欧大陆差别不大。在这种环境里,形成了冰沼土,土壤剖面发育不佳,土层浅薄,因铁质氧化不良,形成氧化亚铁,使土壤呈蓝色,土壤表层堆积有分解微弱的泥炭状有机质。
本带南侧,水热条件较为有利。苔藓、地衣类植物生长茂盛,并出现了禾本科草类和一些矮小的木本植物,如桦、柳、桤、匍匐石南等。在哈得孙湾以西,已出现黑云杉、白云杉和落叶松,形成所谓森林苔原带,这是苔原与针叶林之间的过渡地带。
(三)针叶林-灰化土
位于苔原带以南,47°—50°N以北,包括拉布拉多大部分,阿拉斯加中部以及介于这两个半岛之间的广大地带,同时还沿着加拿大沿海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落基山以及阿巴拉契亚山向南延伸。本带水热条件较苔原带丰足,特别是夏季气温已在10℃以上,但冬季仍然漫长寒冷,故形成了以针叶林为主的植被类型。针叶树种的枯枝落叶含盐基少,有机质呈酸性反应;由于湿度大,土壤淋溶作用相当旺盛,表层的盐类甚至铁、锰化合物 均被酸性土壤溶液带到底层,土壤剖面明显呈现灰化层、淋溶层和淀积层等层次。这是典型的针叶林土壤——灰化土,土壤结构很差,肥力较低。
西部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沿岸,针叶林种属非常丰富,森林高大郁闭。广泛分布的是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等,许多种属与北亚一致。同时,这里还有许多北美特有种属,如北部沿岸地带的西特卡云杉、巨型金钟柏、道格拉斯黄杉、花旗松、努特卡柏、异叶铁杉等,南部沿岸地带的白杉、糖松、香松;最突出的是高大的红杉和巨杉,高者可达150m,其分布南界几乎达到40°N。在山间高原和落基山地区,适应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以黄松、道格拉斯黄杉等为主。
落基山以东地区针叶林的种属与亚欧大陆类似,如广泛分布的落叶松属,同时也拥有一些特有种,如加拿大云杉、美洲落叶松、邦克斯松、树脂冷杉等。
针叶林下层,有各种桨果类灌木,如茶藨子、悬钩子、欧洲越桔等,地面还覆盖着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
从针叶林带向南,在大陆东部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在大陆中部进入森林草原和草原带,在大陆西部沿岸地带和山间高原地区则分别转入亚热带硬叶常绿林、灌木和干草原。
(四)针阔叶混交林-灰棕壤
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流域,水热条件已适宜于针叶林和阔叶林并存,土壤中同时进行着灰化过程和生草化过程,形成灰棕壤,土壤结构和肥力优于灰化土。突出的针叶树种有白松、球果松、树脂松、美洲铁杉、西方桧、落叶杉等,其中落叶杉为第三纪残留种;阔叶树种以黄桦、糖槭、美洲梣、美洲榆、山毛榉、椴等为主。由于人类活动,这里的原始林大部分已被砍伐殆尽。
(五)落叶阔叶林-棕壤
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美国东部地区,夏季湿热,适于阔叶乔木生长,冬季则因气温较低而落叶。土壤的灰化作用和酸性反应显著减弱,有机质分解迅速,具有腐殖质堆积层,土壤上层富含氧化铁,土色较深,形成典型的森林土壤——棕壤。植物的种类成分相当丰富,既有与亚欧大陆相应地区类似的种属,还有许多第三纪残留种。分布较广的如栎、橡、板栗、山毛榉、梣、椴、悬铃木等,古老的喜暖种如山核桃、木兰、鹅掌楸、枫香等,林下层由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阿巴拉契亚山地是该林型的主要分布区,但原始林保存得不多。
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地区,气候终年暖热湿润,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林木常绿,成土过程的特点是有机质分解和淋溶作用较强,向红壤化发展。常见植物是由栎、木兰、山毛榉等以及许多藤本、附生植物组成的常绿林,矮小的美洲棕榈科植物兰棕所构成的林丛。在沿海地带和多湖沼的佛罗里达半岛,发育着独特的亚热带松林,典型的如落羽松、沼柏等,它们带有支撑根,大规模丛生在沼泽中。
(七)温带草原-黑钙土、栗钙土
北美大陆中部,大致在针叶林以南,东部森林带以西直至落基山东坡的广大范围内,均属草原植被和草原土壤分布区。这里冬季干冷,降水集中在夏季,但变率很大,且夏温很高,蒸发较强,基本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量不足以透过土壤全部剖面,即经常受雨水湿润的部分和地下水 面是不连续的,所以草原土壤的特点是在一定深度均有一个钙积层。由于范围很大,各地水热条件有一定差异,突出表现在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这对草原和土壤的发育有很大影响。从东向西,土壤钙积层逐渐增厚和接近地表,土色变浅,草根向下发展的空间也愈来愈小,因此草原的外貌由高草渐次更替为短草。
草原带的东侧延伸着一条过渡性的森林草原-淋溶黑土带,年降水量在7.50mm左右。落叶乔木与禾本科高草共生,成土过程中有较强的淋溶作用,无钙积层。
从森林草原带向西便进入高草原-黑钙土带,年降水量约500mm左右,乔木已消失,生长着高1.5m以上的禾本科草被,如各类羽茅、针茅草、须芒草、冰草、细落草、布第劳瓦草等,它们交织成鲜艳的色彩,即北美普列利亚群落。黑钙土发育于半湿润至半干旱环境中,呈中性反应,在距地表约1m深处形成钙积层,土壤富含腐殖质,色黑,具团粒结构,自然肥力很高。
从高草原-黑钙土带往西,年降水量减为300mm,转为短草原-栗钙土带,草被较稀疏,高度通常不超过半米,除禾本科杂草外,蒿属植物也很多,有些地方还出现带刺的灌木,如仙人掌。发育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栗钙土,与黑钙土相比,其钙积层较厚和接近地表,腐殖质含量较少,色浅,土壤呈碱性反应。
短草原-栗钙土带往西,气候更趋干旱,植物为成簇短草丛,以三芒草为主,这是草原中最耐旱的群落。土壤为棕钙土,层次很薄,钙积层距地表仅30cm左右,腐殖质贫乏,团粒结构消失。此外,簇草-棕钙土在落基山以西的山间高原地区,如哥伦比亚高原南部,也有分布。
(八)亚热带硬叶常绿林和灌丛-褐色土
分布于40°—30°N的太平洋沿岸地带。在亚热带夏干气候条件下,使植物一般具有常绿、叶片硬、光滑和生有茸毛等生态特征。乔木树种以松属和桧属为主,高度通常不超过15m。最有代表性的是高不足2m的常绿灌木丛,在北美称沙巴拉群落,由各种常绿栎、石南等组成。典型土壤是褐色土,其特征与棕壤基本类似,但土壤淋溶作用较弱,在一定深度有钙积层形成。
(九)亚热带和热带半荒漠、荒漠-灰钙土、漠钙土
主要分布于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高原西北部,这是北美洲气候最干旱、植物最稀疏的地区。所占面积不大,但延伸纬度很广,南北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愈向南气候愈干热。北部属亚热带荒漠,以蒿属灌木为主;南部属热带荒漠,以藜科灌木、仙人掌、龙舌兰、丝兰属等为主。荒漠植物具有适应干旱气候的生态特征,如枝干短小、根部发育、叶片细小、多刺等。从南美移入的仙人掌植物,在墨西哥高原西北部形成次生中心,并广泛传播,有些种向北分布到大盆地,甚至更北,构成荒漠区独特景观。在半荒漠和荒漠下发育的灰钙土和漠钙土,钙积层已接近地表,腐殖质很少,土色很浅,缺乏完整的土壤剖面。在地势低洼处,土壤盐渍化严重。
(十)热带常绿林-红壤、砖红壤
分布范围不大,也没有发育成典型的热带雨林。在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多棕榈科植物,沿海分布有红树林。在中美和西印度群岛向风多雨地带,林木较为茂,有不同层次,主要为棕榈科植物、常绿栎、树状羊齿、苏铁科以及桃花心木、苏芳木等,林下附生和攀缘植物由羊齿科、兰科、凤梨科组成。 (十一)热带稀树草原-红褐色土
主要分布在墨西哥高原南部、中美和西印度群岛背风带,范围也不大。这里气温终年很高,降水也较多,但干湿季分明,故形成稀树草原,乔木在干季落叶。红褐色土基本上属红壤类,但淋溶作用减弱,土色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