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特点(简述我国花卉产业种植现状)
1. 简述我国花卉产业种植现状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从而带动了上游市场。从花卉种植面积方面来看,据统计,截止至2019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166万公顷,随着我国农业的我国花卉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在2021年花卉的种植面积将达到约183万公顷。
从种植面积来看,江苏省鲜切花类、盆栽植物类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但盆景类、花坛植物、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种植面积均有一定幅度上升。云南全省已形成三大花卉产业区域,以昆明为主的滇中温带鲜切花生产区、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热带花卉生产区和以迪庆、丽江为主的滇西北高山花卉、球根类花卉生产区。山东花卉栽培规模持续扩大,逐渐成为全国北方重要的种苗花卉基地。
2. 我国花卉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 简述世界花卉产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
从最近几年的形势来看,苗木产业在销售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整体形势良好,多数种类与品种受到市场认可。如垂柳、金丝柳、红叶石楠、香樟、红叶小檗、栾树、法桐、银杏、蜀桧、龙柏球、红叶李、百日红、碧桃、紫荆、小叶女贞球、刺柏、蜀桧、田槐及小规格垂柳、雪松,价格相对平稳或略有下降,但市场销售依然流畅。香樟、红叶石楠、合欢、银杏、国槐等苗木一直价格坚挺。价格略有下滑的品种主要是前几年由于价格上升快,各地蜂拥而上大量栽植。柳杉种植和管理技术但各地大规格优质苗木与货源紧缺的种类价格一直是坚挺上涨,如红叶李、国槐、杜英、龙爪槐等苗木仍处在市场高价位上。二是容器苗销路看好。如容器侧柏、柑橘、油松、白皮松、金叶女贞及用于绿化的果树苗等,以及部分使用控根设施(包括盆栽)的苗木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等盆景苗木,也深受市场青睐。三是本地自育苗木受欢迎,调入苗木销售能力有所下降。自育苗木因具有较多的选择性和较强适应性,销售快而且售价高。
从苗木产业发展趋势看,有以下几点:一是绿化大苗依旧是供不应求。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各类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绿地美化环境的大龄苗木供不应求,如湖南的酸橙,因四季常青,冬季有果,已成为长江流域城镇绿化的紧俏树种,生长10年以上,胸径15~20厘米的销售价在1500~3000元左右。此外如龙爪槐、雪松、黄杨、金丝柳、侧柏和香樟,培植胸径在5厘米以上的苗木,至少需时5年以上,在市场上还是销售需求量大,成抢手货。二是高速路和高等级公路用苗量剧增。主要树种有红叶李、蜀桧、大叶女贞、桧柏、刺柏、藤本月季、小叶女贞球,以及适宜于边坡绿化的小叶爬山虎、地锦、凌霄、迎春、紫藤、金银花、长春藤等需求量大。三是城市绿化以灌木、彩叶树种和长青树种为主,如紫荆、百日红、连翘、榆叶梅、美人梅、国槐、杜英。彩叶树种在各省区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如黄栌、火炬树、槭树类、橡栎等彩叶树种。一些抗逆性强的苗木销售明显上升,树木移植技术在城市绿化中首选种类有丁香、垂柳、红叶树、桂花、合欢、丝棉木等。四是立体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一些藤架品种、攀援植物热销。如紫藤、凌霄、地锦、常青藤、三角梅等,已成为立体绿化中的首选品种。五是高档花木市场已打开。如红枫、紫玉兰、日本樱花、马褂木、七叶树等,以及适宜温室生长的橡皮树、山茶花、红掌、一品红、扶桑等花卉,市场潜力依旧。适于华东地区种植的海滨木槿、醉香含笑、金合欢、木荷、乐东拟单性木兰等苗木已崭露头角,流苏、黄连木、七叶树、枸骨、异形槐、矮紫杉、洒金柏、白鹃梅、紫叶矮樱、金焰绣线菊等已在我国华北地区绿化美化中的占有量呈增加之势。五是造型苗木销路在拓展。目前一些苗木生产者将苗木通过先进技术,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造型,如利用松柏制成宝塔型、亭台楼阁型;利用苗木培植成马、牛、羊、狗、象等多种动物的造型,这些都是自主开发市场的好办法。如用立体绿化植物的扶芳藤,以前只用于依附墙体绿化生长达到绿化效果,现在一些苗木基地将其制成扶芳藤球,扶芳藤绿墙,各种动物和建筑造型等,其销售量明显扩展。因整型、造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所以短期内不会出现过度的市场竞争,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4. 简述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众多礼品中,鲜花无疑是人们的最佳礼品选择之一,几乎可以在任何节庆或特殊场合作为礼品赠送,而网上订购鲜花具备了省时、省事、省心等特点,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这样的背景下,网上花店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无疑是发展前景极为巨大的。花店是指从事以花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经营范围包括:鲜花及人造花的零售、批发业务;经营花店所需的用品、用具;礼仪策划庆典服务等的商店。
花店的成本较低,一次性进货的数量不会很多,所以先期投资不是很大,主要是店铺的租赁和装修。如果要开一家规模较大、格调高雅、技术水平较高的花店,那么就需要在店面的基础上加上一间仓库。昂贵的铺位租金、庞大的装修费用、技术人员培训费用和薪金以及较大的流动资金算在一起就需要10多万元。但是如果只是开一家小花店,几千元也可以搞定。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在网上购物,这包括日常消费品的购买和赠送礼品的购买,而在网上订购礼品,可以由商家直接将礼品运送给收货人,既节省了亲自去商店挑选礼品的时间,又免去了一些当面赠送礼品的不便之处。
5. 简述我国花卉产业种植现状及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素养的追求,近几年,花卉盆景的市场开始备受欢迎,种植花卉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习性,那么,如今这么火热的市场,种植花卉盆景前景到底如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了解一下吧!
我国花卉盆景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呢?
与此同时,一些主要花卉生产国家和地区囿于“高成本,老龄化”等因素,正在逐渐向外转移花卉产业,这都为我们花卉产品出口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憧憬花卉行业发展未来,花卉行业正步入成长期,在云南,广东,福建,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区已经开始形成一批花卉产业化,商品化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花卉生产龙头企业。
尽管花卉出口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早有蜻蜓落上面。虽然目前花卉出口在世界花卉交易额中还微不足道,但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力,成为世界花卉生产贸易大国完全可能。
特种花卉前景看好
据世界花卉行业专家预测,从21世纪开始,全球年均需要消费特种花卉约100亿美元,特种花卉市场前景广阔。特种花卉主要有3种,食用花卉,药用花卉,香料花卉。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农民返乡创业,随着政策补贴力度的逐渐加大,确实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而农村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这些创业者所带来的种植和养殖项目。
花卉盆景出口的发展趋势
干花,压花将是我国一个新的出口方向,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种类,如需人工绑扎的树桩盆景植物,需嫁接繁殖的观赏植物如牡丹,红枫等仍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种类。一些需要组培方式及无性繁殖培养的半成品植物,如大花惠兰,蝴蝶兰,一品红等也具有发展潜力。一些要求认为装饰的盆栽,如长春藤等吊挂及藤蔓植物以及一些经过驯化的,适合我国自然气候生长的种类,如睡莲,波斯菊等也有一定的出口。切叶类将是出口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近10年来,中国花卉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很显然,花卉业正成为一项被广泛看好的朝阳产业。
也许是因此之故,花卉业被不少地方当作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培育。
有相关统计显示,世界人均鲜切花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则达到100美元左右。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3元,如果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消费总值就能增加37亿元以上。
可见,我国的花卉市场发展空间是比较广阔的,确实有着不错的种植前景
6. 我国花卉种植资源的特点
中国具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它有如下特点:
(1)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上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6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目前尚无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