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食心虫咋治(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1. 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李子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盛期和产卵盛期及第1代老熟幼虫入土期。
早春打药可以防治病虫害,也不易产生药害,花期绝对不可以打药。打几次需要根据上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自己决定。
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情况春季,挂果后打药为宜。
打几次药需要根据上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决定。但是最后一次应该在上市前一个月打,防止农药残留。
李子树开花未落时打头一次防虫药较合适。
李子树花开70%的时侯打防虫药比较合适。
李子树要在花刚要落时打药防虫害。
李子树刚要开花的时候打防虫剂比较合适。李子的防虫药必须在花前和果后各喷洒一次。
2.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可以用灭多威,高效氟氯氰菊酯,阿维菌素防治。
食心虫,可以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
(1树下防治当出土幼虫达5%时,开始地面施药,将越冬幼虫毒杀于出土过程中,常用药剂:800倍48%毒死蜱200倍25%辛硫磷微胶囊剂。(2)树上喷药根据测报结果,发现少量成虫时开始喷。(3)保护利用天敌中国齿腿姬蜂和甲腹茧峰等是桃小食心虫的寄生性天敌,白僵菌等是其寄生菌。(4)结合秋施基肥,把树盘半径1米内的表层土壤及落地虫果填入施肥坑底部,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幼虫;4月中旬树盘覆盖地膜,用土压严可阻挡羽化的成虫飞出产卵。
用生物农药多角体病毒成苏云金杆菌防治。
3. 食小心虫的防治措施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1.在红薯定植后2~3个月淋施1次白僵菌或烟叶(烟茎)水;各次淋药时间要错开15天。茎螟防治。种植后20d喷1次印楝素或鱼藤酮防治红薯茎螟,隔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2.在红薯迅速膨大期间,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烟叶浸出澄清液等,连续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麸水溶液,每7~10天,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白僵菌是生物农药,印楝素、鱼藤酮都是新型环保农药,无残留易分解,不要用高毒杀虫剂,像呋喃丹,太害人了。祝您生活愉快,满意望采纳谢谢!
4. 食心虫怎样防治
在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桃小食心虫严重危害其生长,那么如何防治桃小食心虫呢?
防治桃树的小食心虫,施什么药?
桃小食心虫初龄幼虫多从萼洼蛀入果实危害,入果孔针眼大。幼虫在果内纵横串食至果心,并排粪在内,形似“豆沙馅”。幼果受害后,有时成畸形的“猴头果”。
(1)桃小食心虫发生特点。桃小食心虫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干周围的土壤中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幼虫破茧出土,出土期长达60多天。幼虫出土后,在根际附近的土块、杂草等缝隙处做纺锤形的夏茧,并在其中化蛹。成虫羽化后,在果上产卵,幼虫孵出后蛀入果肉危害。第1代幼虫子7月中旬至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脱果落地,在表土缝隙处结夏茧化蛹,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并产卵。第2代幼虫孵化后,继续危害果实,至8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份入土越冬。
(2)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对桃小食心虫应采取综合防治。
①地面防治方法是在地面树干基部培土或树盘撒药。培土可在老熟幼虫脱果之前,或在幼虫出土之前进行。树盘撒药是在树根基周围除尽杂草,整平树盘,于幼虫出土盛期,用40%辛硫磷乳剂(天津市农药厂生产)700倍喷洒树盘,每平方米用2.5公斤;或用30%甲拌磷粉剂(河北邢台化工所生产),每50克配细干土2.5公斤,或用3%甲拌磷颗粒剂,每株25克,直接撒在树盘内,可杀死越冬幼虫。
②喷药防治。分别在7月初、7月中旬,8月初喷30%桃小灵(烟台市京蓬农药厂产)2000-2500倍液喷杀卵和初孵幼虫,或用20%速灭杀丁(日本住友化工株式社生产)3000倍液,喷杀初孵幼虫,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③其他防治措施。及时摘除虫果。对堆果场、果库、山地果园的地堰,以及周围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其他树种也要进行防治。
5.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扇形喷头。喷雾器的喷头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圆锥形喷头一类是扇形喷头,圆锥形喷头顾名思义就是药液喷出来以后是呈圆锥形的,以喷头为锥点,此类喷头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比较好,喷雾效果比较均匀;扇形喷头形成的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椎体,此类喷头喷施除草剂较好,用药均匀且不易造成重喷。
大豆打2.5%功夫乳油或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用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洒,让下部分的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都有药剂。
6. 食心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桃小食心虫最佳防治时间是在果树谢花后,时间在4月下旬到5月初左右,在四月中旬到五月初是食心虫高发期,连续用噻虫高氯氟间隔15天两次喷雾,彻底根除食心虫。
或者也可以在距树干1米的半径范围内施药,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树盘内全面施药。可选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5~7.5kg,与60kg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树冠投影范围内;或者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100kg,均匀喷于树冠下。施用以上药剂后,将地面划锄一下,以使药土混匀,提高防治效果。
7. 食虫病怎么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 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和公元 877年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蚊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天敌防治,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利用天敌防治 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这种抑制作用是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为三类:①捕食性生物,包括草蛉、瓢虫、步行虫、畸螯螨、钝绥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鱼、叉尾鱼以及许多食虫益鸟等;②寄生性生物,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③病原微生物,包括苏芸金杆菌、白僵菌等。在中国,利用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红铃虫,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获得成功。在美国,利用苏芸金杆菌防治落叶松叶蜂、舞毒蛾、云杉芽卷叶蛾;在苏联,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防治美国白蛾等,也获得成功。
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花叶病的甘蔗品种,抗镰刀菌枯萎病的亚麻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都已经取得成果。作物的抗虫性表现为忍耐性、抗生性和无嗜爱性。忍耐性是作物虽受有害生物侵袭,仍能保持正常产量;抗生性是作物能对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或生理机能产生影响,抑制它们的生活力和发育速度,使雌性成虫的生殖能力减退;无嗜爱性是作物对有害生物不具有吸引能力。
耕作防治、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 耕作防治就是改变农业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不育昆虫防治是搜集或培养大量有害昆虫,用γ射线或化学不育剂使它们成为不育个体,再把它们释放出去与野生害虫交配,使其后代失去繁殖能力。美国佛罗里达州应用这种方法消灭了羊旋皮蝇。遗传防治是通过改变有害昆虫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遗传不育。此外,利用一些生物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使某些有害昆虫失去繁殖能力,也是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
意义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生物防治
据一本古书《南方草木状》的记载,在南方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提着一种口袋上街叫卖,这种口袋是用席子做成的,口袭中放有许多树枝树叶,枝叶上挂着虫茧,虫茧看上去就象薄絮,里面裹着一种虫蚁,这种虫蚁颜色为赤黄色,比普通的的蚂蚁要大一些,卖的时候连同薄絮一起卖掉,至此,你也许要问,有谁会去买这玩意呢?买它干什么呢?原来,南方盛产柑桔,柑桔树上有一种害虫,专门为害果实,买这种虫蚁就是为了防治这种柑桔害虫,如果没有这种虫蚁的话,桔子会被害虫吃得无一完好。这种利用虫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载,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本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名词,它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昆虫、真茵、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和螨类、益鸟、鱼类、两栖动物等来抑制或消灭害虫,利用抗生素来防治病原菌,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制菌,以菌治病。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用蚁防治柑桔害虫以外,还有很多利用益鸟和青蛙防治害虫的例子。
然而对于益鸟和青蛙的利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于是,人们又从益鸟吃虫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养鸭治虫。明代有个名叫陈经纶的人就在一个名为《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陈经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曾从菲律宾的吕宋岛把甘薯引种到福建进行试种,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又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们一家。养鸭治蝗便是他在推广甘薯种植的过程中发明的。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鸭子赶到田地里去吃蝗虫。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专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
明清时期,养鸭还不仅用来治蝗,同时还用来防治蟛蜞。蟛蜞,是螃蟹的一种,它它以谷芽为食,因此,成为稻田害虫之一。明代,珠江流域地区的人们已开始养鸭来防治蟛蜞对水稻的为害。养鸭治虫,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不仅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化害为利的效果,是中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8. 预防食心虫用什么农药
在防治这桃树食心虫的时候,应该合理的为它喷施农药防治。如果是在食心虫的成虫盛期、产卵盛期,可以选择喷施敌敌畏、马拉硫磷、敌百虫等药剂,但是在喷施药剂的时候要注意浓度合理。
除了合理的喷施农药进行防治外,还要在合理的时间中,将桃子掉落的果子都扫干净,这样清理后会减少第二年感染病虫的几率。
9. 食心虫生物防治
食心虫最佳防冶时间是每年的6~9月
在这个阶段需要防治蚜虫和桃小食心虫。6月中旬也就是麦收的前后容易下雨,下雨后的20天左右的时间,防治桃小食心虫一代采用割草的方法可以减少虫源的发生。,同时每亩地使用2%的苦参碱500~800倍的液30~40 毫升进行喷雾防治,它的安全间隔期是7天;选用22.4%的螺虫乙酯5000倍的液20毫升进行喷雾防治,它的安全间隔期是20天,它可以杀死越冬代的食心虫幼虫。
在7月初和8月的上旬树上要选用苦参碱进行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还是7天,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注意安全间隔期和用量都和上面是一致的,这些药剂可以防治食心虫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