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串枝莲(缠枝莲花卉)
1. 缠枝莲花卉
缠枝莲: 传统吉祥纹样。
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
2. 半枝莲花卉
半枝莲(详情介绍)又名赶山鞭、水黄芩等,为马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半枝莲丛生密集、花色艳丽,并且花期比较长,所以常被用于装饰草地、坡地等处。半枝莲的盆栽小巧玲珑,放在阳台、窗台等处,观赏价值比较高
半枝莲为多年生草本,半枝莲根茎短粗,生出簇生的须状根。茎直立,高12~35(55)厘米,四棱形,基部组1~2毫米,无毛或在序轴上部疏被紧贴的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花单生于茎或分枝上部叶腋内,具花的茎部长4~11厘米;苞叶下部者似叶,但较小,长达8毫米,上部者更变小,长2~4.5毫米,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全缘,上面散布下面沿脉疏被小毛;花梗长1~2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有一对长约0.5毫米具纤毛的针状小苞片。
3. 缠枝莲花卉的寓意
螃蟹:八方招财,富甲天下,纵横天下。缠枝莲、莲藕:寓意富贵缠身。螃蟹和莲藕在一起寓意招财富贵。
4. 什么叫缠枝莲
一叶青莲的寓意坚贞圣洁。宋人周敦颐曾称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此,莲花被赋予了一种品格,在文化和历史中得以继承和弘扬。
古代的皇帝在赏赐功臣时,会赐予青花赏瓶,上面的图案是缠枝莲配以洁白的瓷胎,寓意“一品青莲”,希望臣子们廉洁奉公,守正端方。
5. 缠枝莲是什么花
康熙官窑缠枝莲纹中的另一个特征是同花同向布局,构图较明代疏朗,所留空白较多,使主题纹饰清晰生动。清代康熙民窑装饰有缠枝莲纹的器物较多,纹饰的组合也有多样化的趋势,构图或饱满,或舒展;或竖向缠绕,或横向穿插;画法或工细精致,或粗放洒脱,时代特征较为明显。
清代雍正朝虽只有13年,但官窑瓷器的质量居清代之冠。其纹饰题材广泛,色彩秀丽多姿,特别是缠枝莲纹饰,清新淡雅,工整华美。不及有承袭永宣风格的纹样,也有对清代康熙纹样的继承。但是,清代雍正缠枝莲中较少有写实性的莲蓬,这是与康熙同类纹饰的差别所在。
雍正朝的并蒂缠枝莲纹以构图疏密有致,绘工精湛而享有盛誉,并且影响了以后历代,成为一种较为定形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彩绘纹饰淡雅柔和,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缠枝莲纹饰以四方连续向四方重复伸展延伸,具有图案效果明显,结构规整,纹饰整齐划一,规矩中富有变化,适合表现乾隆纹饰繁缛,富丽堂皇的特点,乾隆一朝的四方连续缠枝莲纹的构图或繁缛,或舒展,或异花同向,或大小相同,或叶脉夸张变形,均较前朝规矩工整,变化之中有规律可循。
乾隆朝缠枝莲纹另一个特点是波浪形连续构图中,多有对称的双出小花,使纹饰呈现大小花相同的布局。
随着清三代盛世的结束,国力开始走向衰弱。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的制瓷水平不断下降。嘉庆朝瓷器质量不高,缠枝莲纹远不如乾隆朝多样化,虽有前朝繁缛之风,但线条已不及前朝流畅,有拘泥刻板之嫌。花朵的形状也有所变化,凸显这一时期的特征。
按照中国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缠枝纹最为表象的含义是绵延不息,有多子多福的寓意,难怪中国还亲切地称呼缠枝纹为“长寿藤”。而莲花又涵盖“清廉”之意,所以,缠枝莲纹备受历代皇帝的喜爱不无道理,他们既希望臣子们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又希望皇家子孙万代绵延不绝,永葆自己的王朝万年国祚。
6. 缠枝莲图案
缠枝莲: 传统吉祥纹样。
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
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
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
7. 莲类花卉图片
没有区别,白莲是莲花的一种,莲花是统称。
白莲的意思是指白色的莲花,并不是说它的整体是白色的,而是它开的花朵是一种白色的莲花。这种莲花具有白色的花朵。它的花瓣整体都是白色的,他的花芯是一种黄橘色的花芯,看起来亭亭玉立的,非常的好看。也可以使那些内心比较纯洁的女人叫做白莲花。
8. 缠枝莲花卉青花瓷
青花缠枝青花缠枝莲纹,寓意“清正廉洁”,常被皇帝作为赏赐用瓷,以期臣子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此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造型挺拔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光亮,青花色泽鲜艳明快,纹饰布局层次分明,是乾隆朝“赏瓶”的标准器。
9. 缠枝莲植物
缠枝纹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缠枝纹以牡丹组成的称“缠枝牡丹”;以莲花、葡萄组成的称“缠枝莲”和“缠枝葡萄”;以人物和鸟兽组成的称“人物鸟兽缠枝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