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属于什么花卉(野牡丹属植物)
1. 野牡丹属植物
金花木是普通档次。金花木,为桃金娘目、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全株,灌木,高约1米;茎圆柱形,分枝多,叶片纸质,卵形、广卵形或稀长圆状卵形,花期6-7月,果期9-11月。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生长于海拔230-1520米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土壤肥厚的地方,溪边或路旁。
2. 野牡丹属植物有哪些
野生牡丹和牡丹不是同科属,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物种。
野牡丹和牡丹都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然而下面分类就不同了。
野牡丹属于桃金娘目、野牡丹科、野牡丹属。而牡丹属于毛莨目、毛莨科、芍药属,牡丹组区别很大。
据目前资料来看,有9个原生种,该组最大特征是植株属于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
3. 野牡丹属植物类吗
野牡丹为 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灌木,高0.5一1.5米,分枝多;叶片坚纸质,广卵形,全缘。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一5朵,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赤芍为毛茛科植物。根圆柱形,红棕色,茎直立,上部分枝;二回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全缘。区别:两者科属不同,植物形态同。
4. 野牡丹科植物
暴牙郎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野牡丹(学名:Melastoma malabathricum Linnaeus)的别名。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1米;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分枝多,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长5.4-13厘米,宽1.6-4.4厘米,全缘,5基出脉,叶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脉下凹,背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脉隆起,侧脉微隆起,脉上糙伏毛较密;叶柄长5-10毫米或略长,密被糙伏毛。
产地生境
产云南、贵州、广东至台湾以南等地。生于海拔300-183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或疏林下,湿润或干燥的地方,或刺竹林下灌草丛中,路边、沟边。
5. 野牡丹什么科什么属
Melastomataceae 野牡丹科,双子叶植物,约240属,30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5属,156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西南部和南部尤盛,有些供药用和观赏用,有些可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有些种的果子可食。中国的主要属有:Allomorphia,Blastus,Bredia,Fordiophyton,Medinilla,Melastoma,Memecylon,Osbeckia,Phyllagathis,Sonerila等等。
6. 野牡丹的花
适合
巴西野牡丹对温度环境要求是很好的,在每年的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需做好抗寒保暖工作,家庭种植的巴西野牡丹小盆景可养殖在室内温度。
光照环境:巴西野牡丹和其它的常绿灌木不同的是,它属于耐阴一类的,在夏季高温的时候不建议暴晒,可能会直接灼伤它的叶片和枝干的,特别是夏季光照较强的时候,其它季节光照较弱不可忽略,这种耐阴开花四季常绿灌木刚好很适合种植在造型球类植物和乔木树下面,也可适当遮挡其强光照射。
7. 野牡丹种类
野牡丹是野牡丹科常绿小灌木,株高0.5-1.5米。枝条红褐色;叶对生,椭圆形至披针形,两面具细茸毛;花顶生,大型、5瓣,深紫蓝色;花萼五片,红色,披绒毛;蒴果坛状球形,一年可多次开花。原产巴西低海拔山区及平地,中国广东、海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野牡丹的花冠蓝色或者蓝紫色,花瓣5片,倒卵形,盛开时会向四周摊开。
花蕊为白色,雄蕊10枚,呈细条状,每枚都高高扬起;雌蕊就像一根弯曲了的长铁钩。
8. 野牡丹百科
也许那些不认识蔓荆的人不知道,这种看似小的野果藤蔓,其价值很高。只它们在野生杂草植物中生长,其药用价值很高。有用的部分有的是叶子,有的是根,有些是果实。蔓荆花的果实,即蔓荆花,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药。在百科全书中,该藤具有风热疏导、疏导、除湿等多种功能。它常用于许多方面,如头痛、头晕等。
在农村的河边,无论是在东南部还是在西北,都会有一些杂草植物,只要它在野外,就会长满杂草。小时候,我也在农村长大,经常和我的同伴一起去乡村河边玩耍。但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对河边的杂草不感兴趣。直到它生长出来,才发现河里长出的一些杂草是有很大价值的。
对于有价值的杂草,农民眼中更是珍贵。在农村地区,赚钱的生计非常单一,除了种地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养活自己的家庭。靠山吃山的民俗或多或少激发了农村人的灵感,应该尽最大努力赚钱。即使是在野外生长的杂草,也有药用价值,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换。
在乡间河的边缘,有这样一种杂草,它盛开着紫色花朵,从远处可以看到。如果你不知道,很多人可能直接当作河边的杂草。但知道的人知道,这种小植物不仅好看,而且很有价值。它的名字,也许是农村大多数农民都知道的。这种杂草一般被称为蔓荆。接下来,我们来理解它的特性。
9. 野牡丹属植物还是花卉
硬丁花是金缕梅科继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叶革质,卵形,花两性,3-8朵簇生,白色。蒴果木质,有星状毛,根、叶、花果入药,能解热止血、通经活络。
形态特征
通常为灌木,稀为小乔木,高达12米,径30厘米;小枝有锈色星状毛。叶革质,卵形,长1.5—6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偏斜而圆,全缘,下面密生星状柔毛;叶柄长2—5毫米。苞片线形,萼筒有星状毛,萼齿卵形;花瓣白色,线形,长1—2厘米;雄蕊4,花丝极短,退化雄蕊与雄蕊互生,鳞片状。蒴果褐色,近卵形,长约1厘米,有星状毛,2瓣裂,每瓣2浅裂;种子长卵形,长4—5毫米。花期5月,果期8月。
10. 野牡丹属植物还是动物
巴西野牡丹作为一种喜光的强阳性植物,在光照足够的情况下生长会更快更健壮,开花量更大。不过,即使栽植在稍微遮阴的环境中,其也能正常生长。即使在广东,夏季高温强光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巴西野牡丹喜肥,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薄肥勤施。生根之后,每个月可以施用一次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开花量。耐修剪、萌芽性强也是该品种的特性之一,无论苗圃生产还是绿化养护,都可对其频繁修剪。修剪后枝条会大量萌发新芽,花苞量也会越来越多。 在肥水充足、生长正常的状态下,巴西野牡丹几乎没有病虫害。 成品规格目前,巴西野牡丹主要有三种商品苗:地被苗、球形苗和单干苗。 当巴西野牡丹的主干达到2厘米至3厘米高的时候,就能形成花蕾。若能保证肥水供应,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6月,它能做到花开不断,是非常优秀的地被观花植物。因此,将扦插繁殖的巴西野牡丹幼苗成片定植于绿化工程中,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是一种不错的应用方式。而这些小苗,既可以用于培育大苗,也能直接出售用于工程。 在制作球形苗过程中,巴西野牡丹几乎不需要修剪,因为它可以自然成形。虽然不是规整的圆球形,但略微有些椭圆的球形更能体现其原生态的感觉,后期养护也更简单,符合节约型园林的理念。目前成品苗规格从50厘米×50厘米、60厘米×60厘米一直到1.5米×1.5米都已有企业生产。 将高度2米至3米之间的巴西野牡丹作为小乔木培育成单干苗,可用于庭院道路两侧种植、重点工程关键部位点缀。由于花期长、花量大,其景观效果要优于樱花、紫薇等传统观花乔木。 巴西野牡丹在常年开花的木本植物中属于耐寒品种,叶片四季常青,但露天越冬最低温度不应低于-3℃。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生产应用没有问题,在长江以南的成都、重庆等已引种成功,若小环境好则景观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