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分为几大类对日照(属于长日照花卉的是)
1. 属于长日照花卉的是
菊花和雏菊不是同一种花,最简单的就是菊花是宿根花卉,短日照植物,所以是秋天开的,第二年还能长起来的,主要是扦插分根繁殖的,雏菊是草花,是秋播春开的,开过后就没用了,是种子繁殖的,菊花在秋天开放,而雏菊要秋天播种春天开放.
2. 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菊花常日照的植物,每天不低于六小时。
3. 属于长日照花卉的是哪种
矮牵牛属于长日照花卉,每天至少要接受8-12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孕育花苞。所以在短日照的天气或是季节里,我们可以人为的增加光照时间,可以用最普通的就是白炽灯补光。
做好的做法就是白天还是让它接受自然阳光,然后在太阳落山后或是晚上再进行补光,大概每天补5个小时的光照就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孕育出花苞来。
4. 短日照花卉是指
长日照植物要保证每天的光照时长在12小时以上,最好能有14-16小时的日照,这是它花芽分化的条件;低于12小时,花芽分化就会受抑制,开花效果会大打折扣。光照充足的枝条,花芽多,开花早;光照不足,枝条徒长,养分不足,花芽分化得少,开花就少。
在短日照季节,要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就需要加人工辅助照明。
5. 属于长日照花卉的是什么花
01.茉莉花
“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其叶色翠绿,花色洁白,清雅宜人,放在阳台上,能熏一室香。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生长习性:多年生灌木, 茉莉花喜欢炎热、潮湿的环境,光照越强,开花越多。
花期:6-10月
02.太阳花
太阳花,马齿苋属草本花卉。夏季不可缺的花卉。又称松叶牡丹、半支莲,一年生。之所以叫太阳花是因为它跟随着太阳的脚步而进行开放的,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色繁多,有淡香味,太阳花虽然常见,但其清新又好养的特点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生长习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阳光越强越好,开花也越好,而且会不断持续开花。
花期:6-9月
03.常夏石竹
常夏石竹,常绿,叶形优美,花色艳丽,且花具芳香,花期长,被广泛用于点缀城市的广场、公园以及也深受家庭盆栽的喜爱。为称为“冬不枯,夏不伏”的地被植物。
生长习性: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老植株在夏季容易因闷热、潮湿而腐烂,应及时修剪利用扦插更新。
花期:5-10月
04.蓝雪花
蓝雪花叶色翠绿,花色淡雅,蓝雪花像绣球一样,开出一簇簇篮色的花朵。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以清凉感觉,可用来盆栽点缀居室、阳台。
生长习性:多年生草本灌木,长势强健,耐热,较耐高温高湿,病虫害少,观赏期长。
花期:6-9月
05.蜀葵
蜀葵花色丰富,花大而重瓣性强,植株高大,宜在沿墙、路旁、坡脚、水边种植,列植、丛植均可。也可作花境的背景材料。
长生习性: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
花期:6-8月
06.矮牵牛
色彩鲜艳且容易栽培,可用吊钵种植观赏,是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观赏用花。
生长习性: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
花期:4-10月
07.长春花
长春花花多,花期长,用于花坛、花境和林缘布置,也可盆栽观赏、药用,但此植物有毒,不可误食,入药需控制用量。
生长习性:生性极强健,耐旱又耐湿,自生力很强,成熟种子落地,也能萌发幼苗再成长开花,因此常有野生群落分布。
花期:5-11月
08.米兰
常绿小乔木,米兰开黄色的小花,开花时清香四溢,气味似兰花。其枝叶茂密,叶色葱绿光亮。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稍耐阴。
花期:5-12月。
09.羽叶茑萝
茑萝像牵牛花一样,可以绕着支撑物缠绕攀爬,开出像五角星状小花,又称五角星花。颜色深红鲜艳,花期长。
生长习性:一年生草本,喜光,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
花期:6-11月
10.夏堇
夏堇花朵小巧,花色丰富,很像小金鱼,可爱萌萌哒。花色有紫青色、桃红色、粉红、深浅蓝色等。适合阳台、花台等种植,也是优良的吊盆花卉。
生长习性:属亚热带花卉,喜欢温度高的生长环境,耐炎热。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强健,需肥量不大,在阳光充足、适度肥沃湿润的土壤上开花繁茂。能自播。
花期:6-9月
6. 下列属于长日照花卉的是
比如说昙花牡丹,杜鹃,腊梅都属于短日照花卉
7. 长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的区别
有蓝雪花,太阳花,长春花,扶桑花这几种比较耐晒耐热,
8. 典型的长日照花卉有哪些
日照花如錦 青山一鶴归 青山一片云 碧水双鸥静 暮烟明月暗 白水千层浪 残雨夕阳收 风吹柳似丝 组合成上下联
日照花如錦 青山一鶴归 青山一片云 暮烟明月暗 风吹柳似丝 白水千层浪 碧水双鸥静 残雨夕阳收 根据古诗对仗工整的原则第一对全是比喻句,第二对是山水的动态描写,第三对是山水的静态描写 最后一对是傍晚的景色的描写
9. 下列属于长日照园艺植物的是
勺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喜光照,耐旱。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根
根由3部分组成:根颈、块根、须根。根颈头(区别于“根茎”,根颈是根,根茎是茎)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浅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富有营养,块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断裂后却可萌生较小的新芽,因此秋季收集5cm以上的断根也可繁殖;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并可逐渐演化成块根。芍药的根按外观形状不同,一般又可分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匀根型。粗根型,根较稀疏,粗大直伸;坡根型,根向四周伸展,粗细不匀;匀根型,根条疏密适宜,粗细均匀等。根可入药。
芽
芍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
丛生在根颈上,肉质,冬季在地下越冬,春初随气温上升,萌芽出土,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也有黄色的,长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成为深紫红色,外有鳞片保护。芍药的芽为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萌芽前,芽长为2.5~4厘米。芽生出地面之后的颜色与形态也因品种不同会有所差异,颜色从深紫红色到黄褐色不等,芽形则可分为3型:即短圆型、竹笋型、笔尖型。短圆型,芽体较短,端部钝圆形;竹笋型,芽体较长,端部急尖,呈竹笋状;笔尖型,芽体较长,端部渐尖,状如毛笔的笔尖。芍药发芽是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发与活力,因此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茎
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叶
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两侧又各有一束叶,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中部的复叶,末端的3片小叶不变,两侧的小叶片数开始减少,由原先的4片逐渐减为3片、2片或1片,甚至消失,当消失时,末端只有3片小叶构成,这时叫做三回羽状复叶,上方的叶片是单叶。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
花芽
芍药的芽为混合芽,属地下芽类型,萌发后伸出地面既抽桂长叶,又展蕾开花。混合芽是多种原基的复合体,由顶端生长点、芽鳞、芽鳞腋内的腋芽原基、叶原基、叶原基腋内的腋芽尿原基、苞片原基、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等组成。该芽称之为母代芽,而芽鳞和叶原基腋内的腋芽原基就是子代芽的原始体。叶原基腋内的及其腋芽原基不产生芽鳞为裸芽;而鳞片腋内的腋芽原基有芽鳞,形成鳞芽。春天鳞芽萌发,子代裸芽随母代混合芽的节间伸长而伸出地面,形成主干上的花枝或分枝;其子代鳞芽不露出地面。待秋后地上部分枯萎后,位于芍药根颈部最上端的子代鳞芽就成了“顶芽”。实际上芍药的顶芽只有一个,就是种子萌发后,实生苗的顶芽。次年,这子代鳞芽就萌发出土,伸枝、展叶、开花。所以,裸芽的生命周期为2年,而鳞芽的生命周期为3年。
芍药其地下鳞芽的腋芽约于8月出现,其顶端生长点由外向内逐渐产生芽鳞原基,到第二年5月,已形成4个芽鳞包被的生长点,6月下旬芽鳞分化完成。然后,顶端生长点开始产生叶原基,叶原基有多个指状突起,而芽鳞原基仅有1~3个。叶原基分化从8月上旬到9月上旬结束。
花蕾
形状有圆桃、平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扁桃等数种。外轮萼片5枚,叶状披针形,绿色,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内萼片3枚(不包括变种),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倒卵形、宽卵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花
一般单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是2花或3花并出的。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枚,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心皮3~5枚无毛或有毛,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有的品种甚至有880枚,花型多变。花期5~6月,果期8月。果实
蓇葖果,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茸毛,有小突尖。2~8枚离生,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内含种子5~7粒。具有药用价值。
种子
黑色或黑褐色,种子大型,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