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图册之春风图 (清)恽寿平(花卉图册页)
1. 花卉图册之春风图 (清)恽寿平
清 恽寿平《桂花紫薇图》台北故宫藏。
扇面分绘八月夏秋之季的花神-桂花、紫薇,花枝穿插缤纷艳丽,花瓣繁复重叠。花卉多用钩染,设色有层次变化,叶片采用没骨法,叶脉向背清晰,颇见写生之妙。画中自题“红薇晓艳,金粟秋香。”两种花卉相互竞艳,花香醉人。
2. 花卉图册页
中国历史上通过方位来描述外邦东方称 “夷”“鬼方” 北方称 “胡”“鞑” 南方称 “蛮”“罗刹” 西方称 “狄”“戎” 对于非洲古代没有统一的称呼,只对某一地区有一个特定的代号。如称呼今肯尼亚蒙巴萨为 慢八撒。今伊朗阿巴丹地区为 忽鲁莫斯。
3. 花卉图册页三
翰墨[hàn mò]
它是一个汉语词语,也等同“笔墨”,解释为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后也指文章、书法和中国画等。
其出处与详解:
1、 笔墨。
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王之轨模。”
2、指文辞或文章。
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瀚墨,见意于篇籍。”
3、 指书法或绘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代表历史人物: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 ),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白石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江苏宜兴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齐白石(1864年一1957年),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
4. 花卉图册之春风图
1.春风二月到瞿塘,白帝城边春草长。——宗臣《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
2.唯有须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 ——白居易《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9.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1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13.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风》
14.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白居易《春风》
5. 花卉图册恽寿平
李格非(约1045年—约1105年),字文叔,齐州章丘人,北宋文学家,女词人李清照之父。
廖正一(1060--1106),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人。
李禧,字祥生,工花卉,笔近恽寿平。事迹被收录于《芥子园画传》。
董荣。
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
6. 花卉图册十开
桂花:都说十月丹桂飘香,十月份的时候正是桂花开的时节,桂花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桂花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菊花:牵牛花:昙花:昙花在6-10月开花,但是它的花期特别短。不过开花的时候开美丽高贵,清香四溢。昙花原产南非、墨西哥等地,属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昙花可以增加室内的负离子含量。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世界各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各省区常见栽培。 彼岸花: 木芙蓉:参考资料
7. 陈淳花卉图册
青藤白阳的艺术成就
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自号“青藤居士”)和陈淳(自号“白阳山人”),被后人合誉为“青藤白阳”。
徐渭(1521—1593),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青藤老人、青藤道人等别号。他才华横溢,集诗书画,戏曲历史等为一身,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但命运多舛,曾多次自杀未遂。清代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也对二者膜拜至深。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恣肆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还擅长行草,以书法之笔入画,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陈淳(1483—1544),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他的山水画相比,陈淳花鸟画的成就更高,他的没骨写意花鸟画,深具特色。他与同时代的徐文长相比,命运较为通顺养成了不疾不徐的性格。风格和用笔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但二人相同的都是以书法之笔入画,用笔用墨兼写带泼,婀娜多姿,大气淋漓。
陈淳、徐渭的书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中国花鸟画、甚至是整个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青藤白阳”,成了传诵四百余年的佳话绝唱。自明代中后期直至今日,中国写意花鸟画始终沿着他们的足迹发展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