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历程阅读答案(简述我国花卉业发展简史)

更新:2022-11-17 01:36归类:鲜花百科人气:70

1. 简述我国花卉业发展简史

1、凌霜傲雪--梅花

梅花又名一枝春、木母、花魁、状元花、清客、寄春君、暗香疏影、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九英梅、久客、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被誉为“花中之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为落叶小乔木,高达lO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花多每节l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谈粉红或白色,径2至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形,径约2-3厘米,黄色或绿黄色,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

梅花花语:坚强,忠贞,高雅。

02

花中之王--牡丹

牡丹又名富贵花、洛阳花、百两金、白术,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在清代末年,牡丹就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有两个传统名种——姚黄、魏紫。

牡丹是落叶小灌木。一般茎高l一2米,高者可达3米。技多挺生。叶片宽大,互生,2回3出羽状复叶,具长柄。顶生小叶,卵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侧生小叶为长卵圆形,表面绿色,具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柔毛。 花单,两性,顶生,直径10-30 厘米,雄蕊多数,心皮5,基部全被花盘所包裹。萼片5.宿存,绿色。花瓣原本5-6枚,经过栽培,一部或全部雄蕊变成花瓣,成重瓣花。瓣数少的称为多叶,瓣数很多的称为千叶。花有黄、 白、红、粉、紫、绿等色。

牡丹花语:圆满、浓情、富贵

03

高风亮节 ——菊花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营养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O.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 地下茎发生萌芽。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 船叶等8类。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技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苞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生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浴称"花心"

菊花花语: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04

王者之香——兰花

兰花又名王者香、国香、幽客、媚世、香祖、侍女。古人对中国兰情有独钟,中国兰在古代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称芷兰为“王者之香”、“众领群芳”、“天下第一香”等。 中国兰蕙兰是兰蕙同心的代表,中国兰花:春兰、建兰、寒兰、墨兰同称为兰蕙。

兰花花语:美好、高洁、贤德

05

月月常开--月季

月季又名月月红、长春花、四季、斗雪红、月季不但是中国传统名花,而且是中国的特产、世界著名花卉,世界各国广为栽培。被南阳市、天津市、莱州市等定为市花。月季按花朵大小、形态性状,可分为:现代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和微型月季四类。

06

繁花似锦--杜鹃

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山鹃等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半常绿灌木,世界著名观赏花卉。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800余种,而原产中国的就有650种之多。中国引进大量西洋杜鹃。西洋杜鹃株型低矮,花朵密集,花色丰富,适宜室内盆栽,花期正值中国春节之际,受到花卉爱好者青睐。

杜鹃花花语:“永远属于你”

07

清新脱俗——荷花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是我国著名水生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有节,俗称“莲藕”,叶盾形,分为“浮叶”和“立叶”两种。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色有桃红、黄色、白色,亦有复色品种。荷花在我国各地多有栽培,有的可观花,有的可生产莲藕,有的专门生产莲子。是古代文人墨客散墨之花,更寓意于气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端庄美丽。清新脱俗,出尘离染。象征清白纯洁。

荷花花语:清白、坚贞纯洁、信仰,忠贞和爱情

08

花中娇客--茶花

茶花又名曼陀罗树、耐冬、晚山茶、茶花是“花中娇客”,四季常青,冬春之际开红、粉、白花,花朵宛如牡丹,有单瓣,有重瓣。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椭圆形、革质,有光泽。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夏季要求阴蔽环境,宜于酸性土生长。产于中国云南、四川,南方地区多用于庭院绿化,北方均室内盆栽。播种、扦插、嫁接繁殖。

茶花花语:可爱、谦逊、谨慎、美德、理想的爱、了不起的魅力

09

十里飘香——桂花

桂花为木犀科常绿小乔木,南方地区多用于庭院绿化;北方均室内盆栽。桂花品种较多,常见栽培有4种:金桂(花金黄色)、银桂(花黄白色)、丹桂(橙红色)和四季桂(花乳白色)。桂花可用嫁接和高取压条育苗。春季进行枝接或靠接,秋季进行芽接,砧木可选用桂花实生苗或女贞。桂花经济价值很高,花可以提取香料,也可熏制花茶。桂花在国庆节前后开花,“金风送爽,十里飘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桂花花语:永伴佳人、香满天下、誉满天下

10

凌波仙子--水仙

水仙又名天葱、雅蒜、姚女花、女史花、凌波仙子、俪兰、水鲜,是中国传统名花。漳州水仙最负盛名,它鳞茎大、形态美、花朵多、馥郁芳香,深受国人喜爱,同时畅销国际市场。水仙是冬季观赏花卉,可以用水泡养,亦能盆栽。可用鳞茎繁殖,常见栽培品种有“金盏银台”(单瓣花)和“玉玲珑”(重瓣花)。

水仙茎叶清秀,花香宜人可用于装点书房、客厅,格外生机盎然。水仙茎叶多汁有小毒,不可误食,牲畜误食会导致痉挛。鳞茎捣烂外敷,可以治疗疮 痈肿。 凌波玉立,馥郁芳香。象征翠袖黄冠白玉英的身材之美。

水仙花花语:自恋、敬意 、纯洁、吉祥、孤独

2. 我国花卉产业的特点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 简述世界花卉生产的发展趋势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乐观的前景,我国花卉行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花卉行业正走上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花卉流通体系愈加完善,已经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迅速发展,花卉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增长,同时也给花卉人更多的发展空间

4. 简述我国花卉业发展简史的内容

插花艺术源自西方国家,是贵族生活的一种生活娱乐,后流传到中国,目前普遍存在花店里。插花材料中花卉来自园林种植花卉。

5. 简述世界花卉发展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6. 花卉的起源及其发展史

  花姓源出有四:一、出自何氏,音变而成。《通志·氏族略》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二、出自华氏,亦由音变而成。据《百家姓》注:花姓“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唐朝以前,有华姓者因为华与花通用,且两者发音相近,而改为花姓。唐朝时,字意有了区别,花姓和华姓也渐渐有了区别。三、出自范氏所改。金代范用吉改花姓,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四、出自回族姓氏之一花氏。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花姓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带。  花姓在宋人编著《百家姓》中列于第55位。花姓名人多骁勇之将,所以后世一些传奇演义中多杜撰花姓将领,像女将花木兰、《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等。  来源:平顶山市委统战部  历史来源 ;  是「华」所分出。参见该条。又据《姓苑》云,花氏出自何氏,由音变而成。 花姓也有一部分是满族姓氏转变而来的。  家族名人  花木兰  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古乐府有木兰诗咏其事。姚莹康□纪行以为北魏人,宋翔凤过庭录以为隋恭帝时人,程大昌演繁露以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姓氏不可考,或以为姓花。  花云  明初名将,死于陈友凉。  地望分布 山东东平郡。

7. 简述我国花卉业发展简史的特点

我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

晋代时期,桂花的栽培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唐宋时期,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栽培观赏。

8. 简述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花卉行业发展迅速,花卉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兴起,对从事苗木、花卉、盆景栽培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又便于自主创业,为商品花卉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上一篇:广州岭南花卉批发市场(广州岭南花卉批发市场封闭) 下一篇:门店花卉摆放(盆栽花卉店摆放设计)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