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叶子盆栽植物中间开紫色的花(中间紫色周围绿色叶子是什么花)
1. 中间紫色周围绿色叶子是什么花
我觉得应该是
紫花凤梨(学名:Tillandsia cyanea Linden ex K. Koch)凤梨科铁兰属观赏植物。体型不大,株高不及30厘米。叶窄线形,长20厘米-30厘米,宽1-1.5厘米,簇生,浓绿色,质硬面是凹弧状,中部带有紫褐色斑晕背绿褐色。花序梗自叶丛中抽生,长约20厘米,顶端12-15厘米处扁平,形成穗状花序,宽4-4.5厘米,由粉红色近淡紫色的苞片对生组;青紫色小花由苞片内开出,约20朵之多,花瓣卵形,3片;冠径约3厘米,形似蝴蝶。苞片可观赏达数月之久。
紫花凤梨小巧玲珑,秀丽美观,花期甚长,又能耐阴,是家庭养护、美化居室的极好材料。
2. 叶子外面是绿色里面是紫色是什么花
我们这里叫苏子叶,有的是全绿色的 有的是一半绿一半紫色的。味道不错 ,伴咸菜,或者裹面炸着吃
3. 叶子绿色中间紫色的花
这是紫背菜,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台湾等地农村零星栽培,多做药用间或菜用。
紫背菜原产中国,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
据福建农科院试验中心测试,每100g紫背菜含水分91.49~91.66g,含粗蛋白质16.26~19.18g,抗坏血酸22.5mg。
它的矿质营养较丰富,特别是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还含有黄酮甙成分,这类物质无毒,有延长抗坏血酸的作用和减少血管紫瘢的作用,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
紫背菜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基本上不受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
其嫩枝叶做菜,质脆嫩,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
民间认为紫痛菜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保健蔬菜
4. 绿色叶子中间是紫色的是什么花
苋菜 叶呈卵形或棱形,菜叶有绿色或紫红色,茎部纤维一般较粗,咀嚼时会有渣。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亦称为“凫葵”、“荇菜”、“莕菜”。凉拌苋菜 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将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菜放入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 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入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 苋菜250克,虾仁20克。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入盐少许即可。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4.苋菜汤 苋菜400克,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是燥热便秘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5.紫苋粥 紫苋菜150克,粳米60克。将苋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入洗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和盐,武火烧沸,改为文火煮粥。此粥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体虚,大便不畅,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病症。常食之可益脾胃,强身体。
5. 绿叶中间紫色是什么花图片
羽衣甘蓝,别名叶牡丹、牡丹菜、花包菜、绿叶甘蓝等。
二年生草本,为食用甘蓝(卷心菜、包菜)的园艺变种。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莲座状叶丛,经冬季低温,于翌年开花、结实。总状花序顶生,花期4-5月。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叶的形态分皱叶、不皱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6. 叶子中间紫色边缘绿色是什么花
彩叶草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观叶类花卉。常用于花坛、会场、剧院布置图案,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扦插,喜温耐寒适应性强,注意病虫害防治。常木质化,分枝少。叶对生,卵圆形,叶面彩色,因品种不同有黄、红、紫、橙、绿等各色斑纹。花期夏秋季,圆锥花序,花小,淡蓝或带白色。
7. 中间是紫色,边是绿色是什么花
花叶蔓长春,(学名:Vinca major var. variegata)为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蔓长春花的变种。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江苏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矮生、枝条蔓性、匍匐生长,长达2米以上。叶椭圆形,对生,有叶柄,亮绿色,有光泽,叶缘乳黄色。叶的边缘白色,有黄白色斑点。栽培于江苏,福建,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
8. 紫绿色叶子的花
吊竹梅
吊竹梅,茎柔弱质脆,葡匐地面呈蔓性生长。因其叶形似竹、叶片美丽常以盆栽悬挂室内,观赏其四散柔垂的茎叶,故名之吊竹梅。据记载吊竹梅属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的墨西哥,传播到日本后,吊竹梅1909年从日本引种到中国,由于华南地区气候条件与其原产热带的气候相近。故而在华南种植繁殖很快,不仅园林、校园、机关绿地、居民住宅周围随处可见,有些已蔓廷生长成为野生、半野生状态。由于其性喜温暖,只要此条件得以满足,对其它条件适应能力很强,是一种很适宜用在投入不多,而地被绿化覆盖效果又快又好的草本观叶植物。
9. 中间紫色的叶子周围绿色叶子
叶子里面的花青素多于叶绿素就会呈现紫色,叶绿素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乎所有的植物叶片中都有叶绿素的成分存在。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红光和蓝光,反射出绿色光,并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叶绿素是叶片细胞中的主力军,所以在春季和夏季,叶子显现出来的颜色就是绿色。更重要的是,叶绿素不是稳定的化合物,当它分解时,植物需要依靠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来保持叶绿素的含量。
随着秋季的到来,白天时间变短,气温逐渐转凉,叶子产生的叶绿素也越来越少。当叶绿素产生的速度开始落后于叶绿素的分解速度时,叶子中的绿色色素就开始减少。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含有两种色素,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前者呈橙黄色,后者呈黄色。类胡萝卜素在叶子里起的作用与叶绿素类似,但它的分解速度远远低于叶绿素的分解速度。
类胡萝卜素虽然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但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不大。由于类胡萝卜素吸收蓝光和蓝绿光,因此叶片反射出的光线是黄色的。当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叶子的绿颜色开始消褪,留下类胡萝卜素的黄色色调。如果类胡萝卜素被一种叫单宁酸的化学品氧化破坏了,叶子的颜色就变为棕色。
最后还要提到花青素。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它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
秋天树叶中的花青素可溶糖增多,细胞为酸性,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所以叶子呈红色,其颜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可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
花青素的颜色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花青素吸收蓝光、蓝绿光和绿光。因此,花青素反射出的光是猩红色,甚至是紫色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