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山石盆景用石(做山石盆景石料有哪些)

更新:2022-11-23 12:10归类:鲜花分类人气:52

1. 做山石盆景石料有哪些

一、硬石类

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坚硬,浸润不枯。米芾在《论石》中指出太湖石有“瘦、透、漏、皱”四大特色。瘦,嶙峋兀立,体态苗条;透,四面通达,纹理纵横;漏,涡洞相套,玲珑贯通;皱,则皱褶丰富,筋脉显著。以千姿百态的太湖堆砌假山,点缀庭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灵壁石: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黄、褐、红、白兼有),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称,又有“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的美誉。河南开封市相国寺内有灵壁石一座,座下镌刻“艮岳遗石”四字,据考证为北宋遗石,弥足珍贵。

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有的层中夹砾石。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质地极坚硬,体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层石造景,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散点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时,横叠后,气势宏伟,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凿痕迹。石体组合成型后,可点缀、悬垂常绿藤本植物及草类植物。

斧劈石:斧劈石属硬质石材,其皴纹与中国画中“斧劈皴”相似,但因石质较软,可开凿分层,又称“云母石片”。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同时色泽上虽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份变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但因其本身皴纹凹凸变化反差不大,因此假山施工时技术以度较高,而且吸水性能较差,青苔难于生长,多在山体周围栽植攀援类植物。

龟纹石:学名“华莹山多壁珊瑚石”,图案为多角状复体,呈六边形,酷似龟纹,其对角线长8-10毫米,内部结构单网状。该化石为典型暖水生物群体,早在二迭纪前,经海水冲积,地壳变化,形成珊瑚化石。产于长江流域一带,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但龟裂自然,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制作龟纹石盆景时,要依纹配山,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机切成平台,上面可点缀楼、台等,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称黄蜡石为“石后”。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黄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

二、软石类

软石类质地松疏,多孔隙,易雕凿、能吸水,可生长苔藓,有利草木扎根生长。养护多年生的软石盆景,每当春夏间一片葱绿,生趣盎然,民间称之为“活石”,缺点是较易风化剥蚀。

砂积石:色多淡黄,质松,易琢,吸水性强,易长青苔,于植物生长有利。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凝聚而成,质地不太均匀,有松有紧,含泥沙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缺点是易损坏,冬季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景色。产于安徽、浙江、广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

上水石:“芦管石”或“吸水石”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是由泥沙和碳酸钙胶合地表石质砂岩经地质作用而成,除泥沙和碳酸钙外,还含有部分植物残体。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混在其中,从而形成这种石料粗细不同,纵横交错的管状结构,表层基本上属软质石材,极易上苔,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注意砍凿用力不要太猛,否则易断裂。芦管石颜色主要为土黄色、黑土黄色、灰白色。由于粗细不同的管状纹理构造使其形态自然,多奇峰异洞。上水石表面的管状结构有粗管和细管之分,粗管称竹管石、细管俗称麦秆石

芦管石:白色或淡黄,石质与砂积石近,多以错综复杂的管状纹理构成,分粗芦管和细芦管两种,粗如茅竹,细如麦杆(麦杆石),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形状奇特,是表现奇峰异洞、山水风光的好景石。产地与砂积石同,有时相互夹杂一起。

鸡骨石: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

浮石:又名浮水石,灰黄、浅灰或黑色等,以灰黑色最好,系火山喷发熔岩泡沐冷凝而成。质地细密疏松,内多孔隙,能浮水面。吸水性能极好,易附植各种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种皴纹。缺点是易风化,很少有大料,多作小型山水盆景。

海母石又名海浮石,珊湖石,白色,系海洋中珊瑚贝壳等次生物遗体积聚而成,质地疏松,分粗质和细质两种,粗质较硬,不便加工,细质为好,有些还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易琢,但孔隙内多含盐分,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常作中、小型山水盆景。

2. 适合做山石盆景的植物有哪些

自己做的话石材要好,盆低于长一米的话,我用的是济州柏(松树,盆长1.5以上可以用),两种姬蔷薇株形极小,叶子只有米粒大小,一种长叶一种圆叶,小叶冷水花植株极小叶片比米粒小,岩苔(怕晒),湿地翡翠苔藓(怕晒),菖蒲小型的10块钱好几块稞的那种

3. 盆景制作的山石材料有哪些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

上水石:

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千层石:

千层石也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石料加工方法:

山水盆景中,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是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配石必须根据主峰的特点来进行加工,以达到与主峰的统一,加工方法主要有锯截、雕凿和胶合三种。

雕凿加工法:

石料经过锯截后,便可以进行雕凿加工。雕凿时,先用平口凿或錾子凿出峰峦丘壑的大轮廊。这一步很重要,影响到整个山石型,最好一气呵成。开始加工时,不要多着意细部,而应重视大形,大形定好后,才可进行细部加工,雕凿皴法。

雕凿松质石料的皴纹,多用尖头锤敲凿,或用钢锯条拉,还可用刀刻。雕凿硬质石料,主要用钢錾或手工锤敲凿。

4. 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

不是什么石头都可以,山石盆景主要是有水山石与旱山石之分,水山石也就是山水盆景,旱山石多是和植物一起共存。

做盆景的石一般可以分为硬石与软石。比如常见的斧劈石、灵壁石、树化石、大理石等都是硬石,硬石有着刚劲峻峭之势,但是硬石不容易雕琢加工,高度不够可用水泥浆粘。

5. 做山石盆景石料有哪些种类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

上水石: 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千层石: 千层石也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石料加工方法: 山水盆景中,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是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配石必须根据主峰的特点来进行加工,以达到与主峰的统一,加工方法主要有锯截、雕凿和胶合三种。

雕凿加工法: 石料经过锯截后,便可以进行雕凿加工。雕凿时,先用平口凿或錾子凿出峰峦丘壑的大轮廊。

这一步很重要,影响到整个山石型,最好一气呵成。

开始加工时,不要多着意细部,而应重视大形,大形定好后,才可进行细部加工,雕凿皴法。

雕凿松质石料的皴纹,多用尖头锤敲凿,或用钢锯条拉,还可用刀刻。

雕凿硬质石料,主要用钢錾或手工锤敲凿

6. 山石盆景用什么石头

能长水草的是上水石,很多朋友听到上水石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很陌生,其实上水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上水石又叫做吸水石,顾名思义,就是吸水性很好的石头。

上水石很适合用来种植苔藓和草木,加上上水石质脆且疏,很适合用来雕琢穿凿,因此可以说,上水石是用来制作山石草木盆景的不二之选。而所谓上水石盆景以上水石为山、石,以苔藓野草为草、木,再通过匠心独运的雕琢和摆放,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山水盆景便完成了。

上水石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平时除了将盆中贮满清水以外,还需对整个山石经常进行喷水,尤其是吸水不良的硬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喷水养护,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植物枯萎。对于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可适当减少喷水的次数。 上水石上栽植的植物不仅土少,而且不便换土。

因此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容易缺乏,必须注意经常施肥,才能生长良好。肥料选用稀薄的液肥,便于浇施,也可将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将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上水石上的植物根较浅,不宜暴晒,也不耐严寒。夏季必须注意遮荫,要放置在半阴处;冬季注意防寒,一般不宜放在室外。

7. 盆景山石材料

山石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景之山石上栽种植物的主要方法:①种植穴口小腹大时,常用裸根盆栽苗打上泥浆后及时栽入穴内,填土压实(常用小棍棒捣实),

山石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

景之山石上栽种植物的主要方法:

①种植穴口小腹大时,常用裸根盆栽苗打上泥浆后及时栽入穴内,填土压实(常用小棍棒捣实),浇以透水,加强喷、洒水保养直至成活。

②较大的种植穴,常用带土的小盆栽苗进行栽种,有时可掏去一些过大的土层,带护根土进行栽种,然后进行常规养管,此法较易成活。

③利用峰间山谷处进行填土种植,常用带护根土盆栽苗。

④在山体背后粘贴半边微型种植盆,或弧形石片等进行填土栽种,养护要求同上。

⑤利用山石的自然洞穴或山顶部,用种子填土直播,如鸡爪枫、松树等,用此法效果甚佳。

⑥山石布苔通常在春秋季从地上挖取青苔贴布于石缝或山脚平台的局部低洼处,垂直隙缝在填土后(土中可加些纤维丝)将苔块贴上,用“。”形细铁丝或订书针插进青苔和土层中加以固定。另一种方法是将新鲜的青苔,去土粉碎后加少量面粉拌匀,涂刷于山石表面,置阴湿处,加强洒水保湿,在春秋季很快即可长出青苔。此法特适合于砂积石的植苔装点。

8. 山石盆景石如何选用?

、山石的养护

一、山石的养护

无论是放在室外还是室内,山石和盆会因尘埃灰垢的污秽而影响清洁美观。所以山石要利用洒水机会经常喷洗,去除尘埃。

放置场所也有讲究,由于种植在山石上的植物一般土较少、根又浅,故在高温季节时应给山石遮阳,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冬季植物不耐严寒,一般不宜放在室外,可以放在有阳光的温暖处。平时可放在通风良好,具有一定湿度的半阴处。

二、植物的养护

1.浇水

由于浅口山水盆内盛水少,在炎热的夏季时,盆内水分蒸发很快,故要及时向盆内浇水,除把盆中水浇满外,还须用细水喷壶从山石顶部往下浇灌,一则可以使山石尽快吸满水,以利于植物根系生长,二来通过浇灌可使山石和植物表面的尘埃随水冲去,经常保持干净。

2.施肥

裁在山石上的植物,由于泥土较少,生长条件较差,又不能常常换土,为使其有足够的养分,就必须经常予以施肥。

用腐熟的液水肥,多加点水,稀薄的淡肥有利山石上的植物生长。如是软质石料,则可以将稀薄腐熟的淡肥水直接施在盆中,让山石漫漫吸上去。如思硬石料,就必须用小勺慢慢说灌在植物根部,时间以春,夏生长季节最好。

3.修剪

为了整个山石造型的协调和美观,就必须予以修剪。把过长、过于茂盛的枝叶剪去,这是指杂木类树种,如榔榆、雀梅、六月雪等。如松柏类,因生长缓慢,就可以采取摘芽除梢的办法来控制其生长。

杂木类植物除修剪徒枝外,还可将一些老叶摘除,让其萌发新叶,值叶形更小,更具欣赏价值。

4,遮阳

不宜强光下曝晒,过分曝晒,石料容易粉坏损落。也不利植物生长。

5.防寒

裁种在山石上的植物根系较浅,经不住冬季寒冻,故要采取防寒措施,以防植物冻死。北方温度冬季多在零度以下,须把山水盆景放在室内。南方在零度以上,可放室外避风处越冬。

9. 山水盆景常用的山石材料

不知道您说的山石盆景

是不是这种:

材料是:地柏

还是说这种:

材料:五针松

还有这种:

材料:苔藓

山石盆景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植物材料:各种松、罗汉松、柏、杉、矮生竹、赤楠、苔藓、榆、对节白蜡等等等等。

10. 做山石盆景石料有哪些品种

川字石主要有两个品种

涪江石:涪江产各类图案石,化石种类也十分丰富。在绵阳一带,产有一种黄底呈网状红色图纹的“丹景石” 。此石瑰丽大气,有大红、紫红、桃红等色,从而形成了山水、星辰等图纹。同其它涪江石相比较,“丹景石”水洗度极佳。

岷江石:如果将“丹景石”比作浓妆艳抹、气质高雅的贵夫人,那么在岷江中、上游的都江堰、成都、新津、眉山等地的奇石则是冰清玉洁、不施粉黛的纯情少女,具有含蓄、恬静的美感。岷江上游主要以黑白两色相间的石英质卵石为主,图纹富于变化,极易形成文字、人物等图案。除此之外,岷江还产“云朵石”、“海鸥石”、“菊花石”、“竹叶石”等优秀石种。

上一篇:酸枣能嫁接盆景嘛(酸枣能嫁接什么果树) 下一篇:日本盆景进口检疫(日本进口盆景怎么进货)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