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半百中斑点兜兰(白花兜兰介绍)
1. 白花兜兰介绍
栽培的兜兰多分两类,一类为原生种,另一类是杂交种,杂交种花大,易开花,色泽鲜艳,国际栽培的主要是杂交种有:
1.卷萼兜兰(P.appletonianum)也叫海南兜兰。花期3~5月,花茎直立,花单生紫褐色,直径8~10厘米,花瓣外侧有13~14个黑色疣点,内侧有5~6个疣点,唇瓣呈深兜状,适于盆栽,是优良的亲本。
2.杏黄兜兰(P.armeniacum)香港称为“金兜”、“金童”,花期春季,花杏黄色,直径6~10厘米,唇瓣为椭圆形的兜,兜的先端边缘内卷部分很窄,形状奇特。
3.黄花兜兰(P.concolor)花期4~6月,花茎直立、上生1~3朵花,花淡黄色,外侧布满紫褐色斑点,唇瓣呈卵状的兜。
4.紫点兜兰(P.godefroyae)花茎极短,茎上生1~2朵,花浅黄色,外侧有紫红或褐斑。
5.硬叶兜兰(P.micranthum)又名小花兜兰,香港称“玉女”,叶小坚硬,花期2~3月,花径7~8厘米,美丽,唇瓣椭圆形,粉红色或近白色,酷似彩蝶。
6.香港兜兰(P.purpuratum)植株较短,叶亮绿色,有紫红斑,花单生,7~9厘米,深紫红色。
7.美丽兜兰(P.insigne)花大,径10~13厘米,花以黄绿色为主,背萼粉红色,有紫红斑。单花期4~6周,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8.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花单生,直径10厘米,花基色深黄绿色,上有紫色斑点或花纹。此外还有紫毛兜兰、狭叶紫毛兜兰、飘带兜兰、长瓣兜兰、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与彩云兜兰。大部分生长在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省。杂种兜兰品种较多,受欢迎的有:1.P.Red Frige‘planar’1~2月开花,左右花瓣相当宽,是红色系中的优良品种,花茎短直,花瓣厚,花径10厘米。2.P.Walnut Greek‘suwade’SM/JOGA2~3月开花,繁殖力强,花径大12厘米,花茎高,叶片不下垂,红色花系。3.P.delrosi 3月份开花,每茎开花2朵,粉红色。4.P.La Honda‘sacrament’HCC/AOS1~2月开花,为黄绿色的大朵花,叶稍细长,有光泽的袋状唇瓣,美丽。
2. 白兰花叶子有斑点
刚上盆的白兰花叶子卷曲起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土壤酸碱度不适、光照不适、肥料不适、温湿度不适等诸多原因。 白兰花栽培技术如下:
1、土壤 家庭盆栽白兰花,应选择疏松、透气性强且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选用透气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较多的塑料盆。盆内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土壤,以利渗水透气。
2、换盆 根据白兰花的树冠大小和树龄的年限长短而更换大小适当的盆、缸,以利于植株生长旺盛。操作时应等盆土略干,将盆(缸)慢慢倾斜(或倒过来),一手托住盆,一手抓牢植株,将白兰花倒出移入新盆内。新盆(缸)内应事先垫上少量的疏松土壤,随即浇透水,栽植稳定即可。
3、光照 每年的3月至4月,将栽有白兰花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即可。夏季气温高,应酌情选用遮阳网或搭个简易的荫棚,使白兰花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阳,又能避开夏季下午的强光照射(以免因暴晒而灼伤枝、叶)。立夏前后移至室外,要放在向阳通风处,日照需在6小时以上。只有光线充足,才能生长良好,光照不足便会徒长枝叶,少开花以至不开花。而在盛夏炎热季节,阳光照射强度,应稍加庇荫,以免烈日灼伤叶片及嫩茎。
4、施肥 在白兰花生长的旺盛时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应每半个月左右给白兰花施一次花肥,或间隔20左右施少许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次2克至6克。 具体操作是:先用小铁铲将盆内土划几道纵、横小沟,然后将肥慢慢撒入沟内,再用盆内的表土盖上后,浇点水。使肥料随每次浇水而逐渐渗透到植株的根部,切不可把肥料直接撒到根部,以免因根部周围的土壤肥效过重而造成“烧根”。薄肥勤施,以饼肥为好,冬季不施肥,在抽新芽后开始至6月,每3-4天浇1次肥水,7-9月每5-6天浇1次肥水,施几次肥以后应停施1次。 从移室外开始至6月底,每隔7-10天浇一次矾肥水,使土壤呈微酸性。花期还可增施-次的速效性磷肥,以使其吐香不绝。
5、浇水 浇水是否得当是养护好白兰花的关键。白兰花不应浇水过勤、过量。正确的浇水方法应是:一次性将盆内的土壤湿润透,盆内的土壤微干时则不必浇水。切记不要天天浇水,但可以经常地用小喷壶给叶片上喷喷水。夏季,应每月不少于浇三四次透水(外加叶片上喷水)。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只要看见白兰花的叶子下垂,就该浇水。秋季每月浇两三次透水,冬季里每月浇一两次透水。 因根系肉质,怕积水,又不耐干。春季出房浇透水1次,以后隔天浇1次透水;夏季早晚各1次,太干旱须喷叶面水;秋季2-3天1次;冬季扣水,只要盆土稍湿润即可;雨后及时倒去积水。防止烟污染,保持叶面清洁,必要时需进行叶面喷洗,以利于植株的正常发育生长。
6、温度 不耐寒,除华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均要在冬季进房养护,最低室温应保持5℃以上,出房时间在清明至谷雨为宜。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白天室内温度维持在12度以上,晚间不低于6度,否则易受低温冷害。空气流通,并保持盆土湿润,才能安全越冬。
7、修剪 入室前,应翦除枯枝、病枝、徒长自豪条和过密枝,最大限度地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出室时可适当摘去枝条下部的老叶,有利促生新枝条。此外,还需注意蚜虫等危害嫩枝梢,必须及时防治。
3. 大斑点兜兰
硬叶兜兰,兰科兜兰属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其叶基生,叶片带形、革质,花大而艳丽,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
麻栗坡兜兰,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叶基生;数枚至多枚,叶片带形、革质。花葶从叶丛中长出,花苞片非叶状;子房顶端常收狭成喙状;花大而艳丽,有种种色泽;中萼直立,花粉粉质或带粘性,退化雄蕊扁平;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
4. 绿叶兜兰和斑叶兜兰
温度:最好在十五至二十五度,越冬温度不低于十度,不可高于三十度。光照:可放在半阴处,避免暴晒。浇水:春秋两三天浇一次,夏天每天一次,冬季减少。施肥:每半个月施一次肥。繁殖:可用分株的方式。换盆:每年的四五月进行一次。
一、养护方法
1、温度:兜兰喜温暖,不过不同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有差异。总体来看,保持在十五至二十五度,对各个品种来说都比较合适。它的耐寒能力不太好,不可低于十度。另外,它也不耐高温,不可超过三十度。
2、光照:兜兰不喜强光,但是,也不能完全阴暗。在它的成长季节,放在半阴处比较适宜,稍微有点散光就能满足其要求。光线不太强的冬季可不遮荫,放在光线充足的位置。
3、浇水:兜兰喜湿润的环境。在成长其间,需补充足够的水分。一般来说,春秋需两三天补充一次。到了夏天,更需及时补充,一般每天都得浇水一次。冬季则不可多浇,保持土壤不完全干即可。
4、施肥:春秋可半个月施肥一次,用复合肥效果好。夏季、冬季一般不用施肥。
二、养殖技巧
1、繁殖:常用分株的方式。选用带有六个叶丛之上的、健壮的植株作为母株。分株可在植株的休眠期内进行。将母株脱盆后,将根系处的基质去掉,不要伤到较嫩的根系。用小刀等工具将植株分为三个部分,然后分别栽种。栽种好后,放在阴凉并且湿度稍大的位置。
2、换盆:尽量每年都换一次。可在四五月份,也可跟分株繁殖一同进行。需选用肥沃、酸碱度在六至六点五的、疏松的土,比如腐叶土加沙子、蛭石等。换盆后,同样要放在阴凉之处。
三、问题诊疗
1、病害:可能出现“叶枯病”等危害叶子的疾病。这些病在夏季的发生频率较高。可用百菌清或者多菌灵来治疗。同时,还需及时通风。
2、虫害:在冬天的时候,如果放在室内且不通风,可能出现“介壳虫”。可借助刷子等工具将它们清除,不过,数量非常大的时候需用杀虫剂。
四、其他问题
1、花语:它的花语是“美人”,还有“勤俭节约”。
2、是否可在家里养:比较合适。因为它的观赏性高,而且寓意也好。
5. 兰花叶有白色斑块
,症状:叶斑病病原菌主要病叶。表面较初出现病叶棕色或黄色的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为5-12毫米,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色,许多小黑点学生。之间的病变可以融合到每个单片大量坏死损伤。发病率一般为8-9个月开始在夏天更严重的伤害。
二,病原体和疾病状态:玉兰叶斑病,也被称为结痂,如玉兰常见的疾病。广玉兰种植的地区时有发生,苏州,南京,武汉,深圳,天津,沉阳和其他地方更严重的疾病。落叶严重,往往造成大量褐色补丁,影响景观。
三种控制方式:
1,玉兰花种植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在贫瘠的土壤。应适当增施肥料,增强活力,提高抗病力。
2,无论在庭院或街道上的绿化带须及时清除病假,集中销毁。苗木应注意的卫生管理,尽快摘除病叶,以减少侵染源。
3,叶斑病发病初期每到夏天。喷1:1:100倍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喷雾后可喷克菌丹800-1000倍液,50%à皆因天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控制疾病的传播。
6. 白兰花新叶有斑点
白兰主要的病虫害有黄化病、炭疽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白兰喜酸性土壤,如土壤偏碱性,或浇灌用水也偏碱,容易引起白兰叶片发黄,根系变黑腐烂的黄化病。 可用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叶面,每5-7天喷一次。还可经常施以0.5%左右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加以防治。 白兰的炭疽病,初时叶部褪绿,呈黄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圆形,严重时,叶片枯焦、发黑脱落。浇水过多、湿度大、通风不良易发此病。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10天喷洒一次防治。 红蜘蛛、介壳虫会使白兰叶子发黄,并吸食液汁,引起植株枯死,其分泌物会诱发煤烟病。介壳虫一经发现,可用竹片刮除。 红蜘蛛可用1000倍20%三氯杀瞄矾,或用50%三硫磷l000倍液喷洒防治。 红蜘蛛危害表现 : 在枝杈上仔细察看,会发现蛛网,在每个叶片上寻找,会发现红色的蜘蛛,不过,个头非常小,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毫米(我在家遇到的,但是不知道它能长多大),在叶片边缘或叶子上爬行。
7. 兰花叶片白色斑点
兰花上面有那个白点是白斑病,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叶子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会使叶子变得枯黄,出现白斑。
若是光照过强,会使兰花的叶子被晒伤,也会出现白色斑点现象。
白斑病会使兰花的叶子变白部位增多,叶子营养流失最后变黄干枯。
8. 带斑点的兰花
兰花,为兰科观赏植物,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1,兰花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周边有褪绿色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长条状。边缘黑褐色,内部黄褐色,病斑稍有隆起。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粒状物,潮湿条件下黑色粒状物挤出粉红色胶体,即病原物的分生孢子盘与分生孢子堆。炭疽病的发生时间较长,尤其是7一8月份发病最重。防治:①注意通风透光。②合理施肥,提高抗病力,于生长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适当多施磷钾肥。③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一800倍液。2,兰花叶斑病:是一种为害叶片的真菌性病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高温高湿,有介壳虫为害,通风不良均容易发生叶斑病。叶斑病发病初期为褐色病斑,扩大后病斑呈长椭圆至长条斑状,边缘红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状物。防治:①改善通风条件、消灭害虫。②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9. 兰花 斑点
锈斑病俗称沙斑病或是铁锈病。病原是驼孢锈菌等多种锈菌类,而多种锈菌类由常久接触培养
土的积水,且通风不良,致细菌繁衍溃烂而引起。病原入侵后,叶端背表层会鼓
起许多如芝麻大小的铁褐色凸状物。
致病数日后,其凸状物破裂,露出锈色粉状物(病菌孢子)随风四处飘扬,重复侵染。
10. 兰花上有黄色的斑点
兰花叶片上有斑周缘有水浸状是湿度过度、盆湿和空气湿度相夹产生窒息、并伴有叶腐病菌。
通风和通气不良。叶片上有黄褐斑是根部受热所致。叶片上有不规则黄斑、叶肉组织坏死而凹陷是病毒病又称“巴拉斯”所致。叶片上有黄色小斑点是蚧壳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