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修剪梅花培训报道(梅花的管理与修剪)

更新:2022-12-01 22:57归类:鲜花分类人气:71

1. 梅花的管理与修剪

  梅树修枝技巧:  春季梅花开后要及时修剪和整形,除去病弱枝,每个枝条留3~5个芽进行短截。当年生枝条到秋季时,在叶腋中有花芽发出。这些枝条入冬前留10厘米左右长度,其余剪去。梅花的形态也是观赏的一个方面,因此修剪要结合整形,力求树清高古朴,美观匀称。梅花有“梅不盈寸”之说。一般可将1年生枝条剪去,而老枝不动。梅花修剪多是从幼苗开始。当幼苗长到25~30厘米高时截去顶部,萌芽后留顶端3~5个枝条作为主枝。当枝条长到约20~25厘米时再进行摘心。第二年花开后留基部两三个芽短截,发芽后及时剪去过密枝、重叠枝,保留枝条长到约25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形成更多的花枝。修剪时应注意留芽方向。枝条下垂的品种应留内芽,枝条直立或斜生的品种应留外芽,剪口要平,这样才能使梅花年年开放。

2. 梅花的培育和修剪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

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栽培变种和品种较多,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深红、绿萼,树形有垂枝等变化。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不耐寒,-7℃以上可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表土疏松、底土稍粘的微酸性土壤为宜,耐瘠薄,忌积水,受涝易烂根。[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尤以嫁接为多。嫁接以桃、山桃、杏、梅等2~3年生实生苗为砧木。枝接或腹接可于春季萌芽前进行,芽接可于7~8月进行。嫁接苗栽培1~2年后可开花。地栽梅花宜开穴种植,穴内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此后每年秋末冬初补施一次基肥,春季开花前增施一次速效肥。

盆栽梅花在花芽即将形成前要适当控制浇水量,待枝梢稍出现萎蔫状态时才少量浇水,同时加施速效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

在花芽分化的夏季要适当多施肥少浇水。

盆栽梅花要每隔1~2年换盆一次。在栽培中,梅花需要进行修剪整形。修剪以疏剪和轻剪为宜,整形一般多整成三大分枝的自然开心形。

开花前疏剪病枝、枯枝和徒长枝;开花后作整株树形的调整,并短剪部分枝条。过长的花枝也应进行短剪。生长期间还应及时摘除过多的腋芽。留芽要选外芽或侧芽,除去内芽。

盆栽梅花则要重剪,进行矮化造形。[特色与用途]梅花于初冬或早春开放,花色素雅,花枝优美,常作花境布置材料。盆景造形,姿态自然古雅,更具观赏价值。梅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市将梅花誉为市花。最近我镇响应市委、市政府“绿满梅州”的号召,打造森林围城工程,在潮塘村开垦种植千亩梅花园。依托潮塘千年古梅的影响力,打造旅游新景点。现将露地种植梅花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立地条件梅花性喜温暖,喜阳光能耐旱、耐贫瘠、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黏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上均能良好生长。

选择背风的阳坡或半阳坡腐殖质多的沙质壤土种植最好。

二、备耕打穴梅花树属落叶小乔木,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密植,株距一般3—5米为宜。梅花树属浅根树种,根系分布于表面40厘米土层中,所以树穴的规格一般50cm×50cm×40cm即可。三、种苗选择我国有梅花品种300余个,分3个种系5类18型,适合梅县种植有200多种,可根据需要选种。切合生态要求,适地适树选择2年生的嫁苗为好,如选择直枝梅,可用华南宫粉、复瓣绿草萼等;选垂枝梅可用双碧垂枝、锦红垂枝等;选早花类可用粉红朱砂、雪梅等;选中花类可用粉红、小宫砂等。四、种植时间从11月至次年3月均可种植,在我县一般选择在冬季前种植为好,这样有利于梅花提前扎根生长。

种植时在挖好的树穴混施积肥,若土壤过于黏垂须在树穴内加细沙石、碎秸秆或煤灰等以利于排水。

栽前须将过长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条件的最好将根系沾泥浆后栽植。泥浆内可加入生根粉、多菌灵、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栽植深度与原苗木地平处相同,栽后浇透水,小苗50—70厘米时剪截,为防止大风吹摇可用三角竹木竿固定。用土:宜选用排水透气俱佳的砂质壤土。此种培养土可由泥炭、细砂、园土按照1:1的比例配制而成,如有可能,往里面放入少量腐叶土则更好。加腐叶土之目的在于提高培养上的贮肥能力,使培养土呈微酸性反应。选盆:梅俊盆雅,能够相互衬托,增添观赏价值。但是,最好把梅花种在普通的瓦盆中,待植株开花时,再给它套上外形雅致的花盆。因为瓦盆有利于梅花根系生长,而古香古色的瓷盆或紫砂盆略逊之。浇水:冬春两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阶段均直使盆土保持微潮偏干的状态。夏秋两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阶段,应该见干浇水。但在6月至7月时,花芽开始分化,此间要对梅花“控水”几次,即减少浇水令梅花叶片微卷再行浇水,这样梅花才能更好

3. 梅花的养殖方法和修剪

【梅花树的种植时间】

在种植梅花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时间,播种一般是在秋季比较好。春季播种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提前使用沙层积种子,但多是在秋季的时候进行,等到早春的时候将它取出进行播种就行。

南方的花友也可以选在春季萌芽之前进行种植,这样还可以提高梅花的成活率。

【梅花树怎种植方法】

1、土壤:种植梅花的土壤要保证疏松,透气能力好,最好自己配制营养土。用腐叶土,细沙以及泥沙进行混合,用之前要用多菌灵杀菌消毒。

2、栽种:土壤配制好后就可将发芽的种苗栽到土壤中,栽种的时候控制好深度,大概是植株的三分之一深,不可太深。还要注意栽种的密度,行距大概控制在20厘米左右,太密后期管理不方便,且对生长萌发也不利。栽种下去之后,还需要给梅花浇上一次透水,并且将它放在阴凉处进行缓苗,之后再将它挪到光线好的地方就可以。

【梅花怎么养护?】

1、浇水:生长期应注意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偏于状态,不能积水,也不能过湿过干,浇水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天阴、温度低时要少浇水。夏季每天可浇2次,春秋季每天浇1次,冬季则干透浇透。

2、施肥:施肥也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时掺入少量磷酸二氢钾,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氢钾,花后施1次腐熟的饼肥,补充营养。6月还可施1次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落叶后,施1次有机肥,如腐熟的粪肥等。

3、光照:在养护梅花的时候,应尽可能挑选光线良好的位置。若是平常摆放的位置很阴暗,它的正常生长和开花都可能受到影响。

4. 梅花的修剪和注意事项

盆栽花叶络石的修剪要在春季进行,秋冬季生长缓慢,不要修剪。藤蔓长度达到8-9cm长时,便可开始修剪,留取6c左右即可。大约修剪3次左右,便可以剪出较为满意的盆栽形状。

一、花后修剪

在梅花开完花以后,需要为它进行修剪。因为它本身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很耐修剪,所以此时可以剪得稍重一些。具体来说,先要将植株上所有的枯花以及干枝都剪掉,来帮它节约养分。之后,还要剪除一些过密的枝条,为新枝生长腾出空间。

二、萌芽打顶

在它生长新枝的时候,可以为它进行打顶。当它的主枝长到的时,可以将其顶端35处的新芽都剪掉。如果它的侧枝比较少,那么在它小枝长到15左右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摘心处理。这样能够让它长得更加茂密一些。

三、蕾前修剪

在植株长花蕾以前,也需要对它进行一下修剪。此时,应当将其上所有的枯枝剪除,再将其上的过密枝疏剪一下。之后,还需要加将其上长得过长的枝条剪短。这样能够显著抑制它生长,帮它长出更多的花苞。

梅花修剪的注意事项

1、梅花的修剪要分品种进行

梅花的品种很多,修剪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进行,

对于以短花枝开花为主的品种如‘金钱绿萼’、‘素白台阁’等,要采取轻截缓放的措施,不能因为重剪造成大量的徒长枝,这样会浪费养分。

2、梅花修剪要分树龄

梅花的寿命很长,梅花的幼树要轻剪,梅花的成年树为减缓长势,使其大量开花,这时可以重剪。

3、梅花修剪要分长势

一般对于长势旺盛的梅花树要适度轻剪,反过来对于长势弱的梅花树要重剪。

5. 怎样修剪有利于梅花开花

在修剪的时候我们大家可以在3到6月份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梅花的发之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对梅花进行两次的修剪,第一次可以在她的花谢之后将她的病枝和弱枝全部都修剪干净主要也就是根据疏剪为主,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增加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它的主枝生长速度快的时候,就不容易形成花芽,因此要将它主枝加剪短一截。它的长势是很快的,当植株形成花芽之后,就需要将一些发生徒长、长势弱、有病害的枝条剪掉。

花后修剪:在当植株开完花之后,也是要进行修剪的,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所以要将残花和一些长势相对较差的枝条剪除,这样做是为了促进新叶的生长萌发。

二次修建我们大家就可以主要以阶段徒长的枝条为主。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就可以将长得比较快的枝条进行修剪短,这样就可以控制植株对养分的消耗同时这一个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复壮枝干,而另一个方面,实也就是让它的养分留给她其他的枝条让它们可以更好的萌发花芽,这样的做法才可以让他的花蕾更多一些。

6. 梅花修剪要点

根据梅花不同的生长状态,修剪的情况也不同。一般一年重修一次就可以了,其他时间也是要适当修剪。日常养护期间根据梅花的长势来修剪,具体修剪放法需要根据当年的生长情况来决定,确保每棵树的树形良好、花朵茂密。

在修剪梅花之间要停止浇水,使土壤处于偏干的状态,达到抑制植株生长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植株在修剪过后对水分的需求会相对降低,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下降。在修剪梅花之前停止浇水可以预防水分过多,出现烂根的现象。

7. 梅花的管理与修剪方法

在当植株开完花之后,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所以要将残花和一些长势相对较差的枝条剪除,这样做是为了促进新叶的生长萌发。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花谢之后在新芽萌动之前进行,不要等到发芽长出分枝在修剪,那样会造成不必要的营养浪费。

8. 梅花生长期修剪

梅花盆栽怎么修剪——盆栽梅花的修剪主要在四个时间段,分别是定值后修剪、生长期修剪、花前修剪以及花后修剪。当梅花盆栽盆景主枝长到25~30cm左右时,需要对其进行摘心处理,可让植株萌发侧枝,为后期盆景造型打基础。

1、定植修剪

盆栽梅花在定值后,进行适当的修剪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当梅花盆栽幼苗定值后,等到其主枝长到25~30cm左右时,要进行摘心处理,掐掉顶端的花芽部分,然后到了预定的高度进行第二次摘心,以及剪除其他萌发的枝条即可。

2、生长期修剪

关于梅花盆栽怎么修剪才合理,主要集中在它的生长期修剪,当叶芽长有4~5cm的时候,就要剪除周边多余的侧芽,而且也要清除枝条上的病枯枝,密集枝,弱小枝,以保证养分的充分集中。

3、花前修剪

梅花盆栽在花前时期也要进行合理的修剪,主要将膨大的花芽适当掐掉,只需要保证每个枝条有一对花芽就可以了,而且要及时的梳理花形,也要清除过多无用的孽芽,促使梅花盆栽的开花效果。

4、花后修剪

在梅花盆栽花期结束后,也需要为其进行修剪,主要是将衰老枝,枯枝,乱枝,对于徒长与多年生的粗壮纸条都要进行而且徒长枝条要进行剪短处理,只需要保留30cm左右,以避免养分的消耗,促进植株的生长。

9. 梅花的管理与修剪教案

优秀的教学成绩来自一堂堂的优质课,或者说:优秀的教学 成绩是一个个优质课的“结晶”。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优质课呢?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否有知识性错误。教师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向学生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传授的正确性。教师如果对教材不熟甚至不懂,就容易在传授知识中犯错误,这方面的例子也有一些:如果把“束缚”中的“缚”读成(bÓ),把“陶冶情操”中的“冶”读成(zhì),把“糠”读成(tánɡ),还有些教师把“40÷2”说成“40除2”等等。教师向学生传授了错误的知识还不如不向学生传授任何知识,因为学生接受了错误知识后,就很难纠正过来,容易向“反面”发展。

(二)、重点是否突出。教师所要讲的每一堂课,应该是有 计划的,并且是要按计划进行的。该堂课的内容是哪些、重点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地装在讲课教师的脑海里,只有这样,才不会把所要讲的内容讲漏、才会把重点内容作为重点来讲,最终实现“一课一得”的目的。反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豪无计划和重点,就像平时“吹牛”一样无边无际无方向地乱讲一通,只求语言的丰富性、词语的华丽性,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听者往往会把这类教师评价为:“知识丰富、良好口才”等等,其实 这种讲课法讲完一堂课后,学生找不出主要说什么问题,甚至跟本节课的内容格格不入,实现不了“一课一得”的目的。

(三)、逻辑性是否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先讲什么、然 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是有讲究的,否则就没有逻辑性,当然就难以收到良

好效果。语文课没有逻辑性,学生就很难对该堂课的内容有系统性的掌握;数学课没有逻辑性,学生就很难学懂。

(四)、举止、表情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在课堂中,除 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举止、表情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例如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在课堂中不宜手舞足蹈、喜笑颜开,而应始终呈现出严肃、庄重、悲伤的表情,才能和课文内容相吻合——使学生们更加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仰和怀念。 总之,一堂课的优劣衡量标准不尽一致,但我认为只要没有 知识性错误、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举止和表情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就可算是一堂好课。

数学组第14周教研材料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

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上一篇:冬青修剪造型(冬青修剪造型图片大全) 下一篇:榕树怎么修剪视频(榕树怎样修剪视频)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