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常见家养植物适合的酸碱度(植物的酸碱性与其酸碱的喜好)

更新:2022-12-05 07:15归类:鲜花分类人气:98

1. 植物的酸碱性与其酸碱的喜好

植物的酸碱性代表的意思就是ph,PH是高的代表,是碱性植物,ph低的代表是酸性植物

2. 植物的酸碱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土壤酸碱度会影响到营养元素是否能被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pH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都呈可利用状态。一般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较喜酸性土壤,如杜鹃花、茶花、米兰等。常见花卉对土壤酸碱度要求:月季pH6.0~6.5,山茶花pH5.5~6.5,杜鹃花pH4.0~5.5,桂花pH5.5~6.5,一品红pH5.5~6.5,菊花pH5.5~6.5,香石竹pH6.0~6.5,百合pH6.5,郁金香pH6.0~7.8,洋桔梗pH6.5,非洲菊pH6.5,芍药pH6.0~6.5等。

影响土壤pH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因土壤中钙和镁是矿物质,能中和酸。而降雨量越大,从土壤中淋洗掉的钙和镁越多,土壤酸性就越强。所以,我国南方雨水多,土壤偏酸性;北方土壤则偏碱性

3. 植物在酸性和碱性哪个土壤更容易生长

一: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说光的强弱对植物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有些植物喜阳性,有些植喜阴性。

二:水分。世间有生命的万物几乎离不开水,脱离了水就无法生长繁殖,只能走向死亡。

三:温度。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休眠,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部分的植物出现死亡现象。

四:养分。养分的充足能使植物生长旺盛,反之矮小株弱。

五:土壤。酸性或碱性对植物的选择是非常关健,还有土壤质地的好与坏是植物生长的主要根本。

六:空气。空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过程。

以上是我个人的寓见,仅供参考,互相学习,共同讨探。

4. 植物 酸碱

对于喜酸的植物,肯定是搭配含微酸的壤土才好。对于能耐盐碱的植物,对土壤酸碱的要求,就会更低一些。就酸碱的程度来说,通常是按照PH值进行判断。PH值在5~7之间,是属微酸。过高则属碱性过大。

5. 喜欢碱性的植物主要有

土壤酸碱度 是衡量土壤中酸碱含量多少的一句术语。

PH值是表示酸碱程度的符号,它与酸碱的对应值见下:PH值3-45678910-11表示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弱碱性碱性强碱性土壤pH值小于7的为酸性土,土壤pH值大于7的为碱性土。

 各种花木适应土壤酸碱情况表 耐酸性花木(pH4--5)杜鹃花、仙客来、栀子、彩叶草、紫鸭跖草、蕨类、兰科植物等。 

适宜弱酸性花木(pH5--6)仙来客、秋海棠、朱顶红、樱草、山茶花、茉莉、米兰、五针松、百合、唐菖蒲、棕榈科、白兰、大岩桐等。

 适应中性偏微酸花木(pH6--7)菊花、文竹、月季、水仙、风信子、桂花、四季报春、天门冬、一品红、倒挂金钟、水芋、君子兰、紫玉兰、贴梗海棠等。 

适宜中性偏微碱花木(pH7-8)玫瑰、石竹、天竺葵、仙人掌类、迎春、黄杨、南天竹、香豌豆、榆叶梅、桧柏等。

 改良方法编辑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土壤酸化的几种方法:

 一、盆土加入2%硫磺、石膏或磷石膏 。 二、盆土加入适量氟石。 

三、用腐殖酸肥料与盆土混合。

 四、用100倍米醋水浇花。

 五、用硫酸铵水溶液浇花,比例为180克/升。 

六、用1—2%蔗糖水浇花 。

 七、浇矾肥水,一般每月一次,矾肥水的配制是黑矾(硫酸亚铁)0.5公斤加水50公斤再加豆饼、麻酱渣2.5公斤,发酵一个月可取其清液兑水施用 。 

八、用鱼缸水、残茶水、雨水、化雪水、淘米水(发酵数十天)、洗鱼或洗肉水浇花。 在肥料施用方面不要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铵、石灰氮、草木灰等。应当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九、用0.1—0.2%磷酸二氢钾,0.1%磷酸改良水质。 

十、盆土碱重可用清水冲洗,盆底垫上砂粒、木炭、泡沫塑料等通气透水的物质。 选用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强的泥烧盆,泥炭盆,忌用紫砂盆、釉盆、瓷盆种花。 

6. 植物的酸碱性与其酸碱的喜好关系

花卉由于原产地才门对土壤酸碱性的要求也存在着定差异。土壤酸碱的程度一般用酸碱度(pH)的大小来表示。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仅有少数花卉可以适应强酸性(pH4.5~5.5)或碱性(pH7.5~8.0)的土壤。绝大多数的温室花卉要求酸性或微碱性土壤。花卉按其对土壤酸碱的要求分为以下几类。

  (1)耐酸性花卉(pH4~5)0杜鹃花、八仙花、栀子花、彩叶草、兰科植物、凤梨科植物等。

  (2)适宜弱性花卉(pH5~6)。秋海棠、朱顶红、仙客来、山茶、茉莉、米兰、含笑、大岩桐、五针松、白兰、棕榈科植物、苏铁等。

  (3)适宜中性偏微酸性花卉〈pH6~7)。菊花、文竹、天门冬、一品红、桂花、倒挂金钟、君子兰、水仙、蒲包花。

  (4)适宜中性偏微碱性花卉(pH7~8)。月季、玫瑰、石竹、夭竺葵、南天竹、夹竹桃、石榴、仙人掌类植物等。

7. 植物的酸碱性与其酸碱的喜好有关

与细胞代谢和外界环境有关。

①细胞在代谢时会产生各类产物,这些产物会释放到内环境中,而它们会带有碱性或酸性,会影响内环境的酸碱性。如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②外界物质会经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它们同样会带有酸碱性,如汽水。

8. 不同的植物喜好不同酸碱度的土壤

最适合植物生长的ph值,一般在5.2至6.8之间。

PH值是土壤中离子浓度的衡量标准,会影响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而这会影响植物根部的渗透压,可能会造成植物失水萎焉甚至枯萎。还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酸性土植物(pH<6.5)、碱性土植物(pH>7.5)和中性土植物(pH6.5~7.5)。

pH值对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

?影响植物根系的活动,植物根系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包括呼吸、离子交换、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等。不同的植物适应的pH值范围有差异,一般植物根系的pH值要求在5.4至6.3之间,高出或低于这个范围,植物根系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严重时根系可能坏死,从而导致整个植株的死亡。

?影响栽培基质中营养元素的有效释放,栽培基质中的营养元素以多种形态存在,如化合物、离子、聚合物等。有些形态下的元素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比如钙、镁等离子如果在高pH值的环境中,它们会形成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化合物,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

?影响根际微生物活动,基质中有部分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有的与植物是共生关系,有益微生物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分解有机物、分泌有机酸改善土质等,微生物活动需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

各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pH范围。

水稻,6.0~7.0

茶树,5.0~5.5

薄荷,7.0~8.0

马铃薯,4.8~5.5

9. 喜欢酸性和碱性的植物

冬青 亚热带树种,产长江中下游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及四川、贵州、广西、福建等省(区),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力。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冬青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果熟时红若丹珠,赏心悦目,是庭园中的优良观赏树种。宜在草坪上孤植,门庭、墙际、园道两侧列植,或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葱郁可爱。冬青采取老桩或抑生长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 桂花 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各省区,华北多行盆栽。为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已有2500余年。、 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因分枝性强且分枝点低,也常呈灌木状。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单叶对生,革质,光滑,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深绿色,全缘或上半部疏生锯齿,叶缘波状。芽叠生。花期9~10月,花簇生于叶腋,聚伞花序,具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其中金桂花深黄色;银桂花黄白色;丹桂花橙色或橘红色,香味较淡;四季桂花柠檬黄或淡黄色,植株较矮而分枝多,一年中能多次开花,但花的香味更淡。核果紫黑色,翌年4月果熟。 桂花叶茂而常绿,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正值中秋,香飘数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园林花木。于庭前对植两株,即“两桂当庭”,是传统的配植手法;园林中常将桂花植于道路两侧,假山、草坪、院落等地多有栽植;如大面积栽植,形成“桂花山”、“桂花岭”,秋末浓香四溢,香飘十里,也是极好的景观;与秋色叶树种同植,有色有香,是点缀秋景的极好树种;淮河以北地区桶栽、盆栽,布置会场、大门。 香樟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绿色光滑。单叶互生,薄革质,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青白色,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短尖或近尾尖,基部楔形或圆形,离基3出脉,脉腋有腺点,边缘呈波状。花期5月,圆锥花序生于新梢叶腋,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11月果熟,熟时紫黑色,具杯状果托。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紫薇 原产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枝干多扭曲,树皮呈长薄皮状剥落,剥落后树干平滑细腻。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狭翅。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6~10月开花。圆锥花着生于当年生枝端,紫红色。蒴果椭圆状球形,11月果熟,内有种子多数。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菜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紫薇在炎夏群芳收剑之际繁花竞放,达百日之久,故称“百日红”,是形、干、花皆美而具很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可栽植于建筑物前、庭院内、道路、草坪边缘等处。 白玉兰 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地区,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 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白玉兰先花后叶,花洁白、美丽且清香,早春开花时犹如雪涛云海,蔚为壮观。古时常在住宅的厅前院后配置,名为“玉兰堂”亦可在庭园路边、草坪角隅、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洞门两旁等处种植,孤植、对植、丛植或群植均可。 小叶女贞 [木犀科] [女贞属] 别 名:米叶冬青 拉丁名:Ligustrumquihoui 形态特征: 叶薄革质,无毛,顶端钝、基部楔形。花白色,芳香,无柄;花冠筒和裂片等长,花期7~8月。核果宽椭圆形黑色,果期10~11月。 生长习性: 栽易活,最耐寒,无虫害。 园林用途: 叶及树皮入药,能治烫伤。对二氧化硫抗性强,可在大气污染严重地区栽植. 垂柳 [杨柳科] [柳属] 别 名:垂枝柳、倒挂柳、倒插杨柳 拉丁名:Salixbabylonica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平原地区,华北、东北亦有栽培。垂直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是平原水边常见树种。亚洲、欧洲及美洲许多国家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8米,树冠广倒卵形。树皮粗糙,灰褐色,深裂。小枝细而长,小枝自基部下垂,淡褐色或淡黄褐色,无顶芽。单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缘有细锯齿。叶片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雌雄异株,葇荑花序,花期3~4月,4~5月果熟,种子细小,外披白色柳絮。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15年生树高达13m,胸径24cm。寿命较短,30年后渐趋衰老。 园林用途: 枝条细长,柔软春天 “翠条金穗舞娉婷”;夏天 “柳渐成荫万缕斜”;秋天,“叶叶含烟树树垂”。常植于河、湖、池边点缀园景,柳条拂水,倒映叠叠,别具风趣,也可作行道树和护堤树。 繁殖培育: 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扦插于早春进行,选择生长快、无病虫害、姿态优美的雄株作为采条母株,剪取2~3年生粗壮枝条,截成15~17cm长作为插穗。株行距20×30cm,直插,插后充分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成活率极高。垂柳主要有光肩天牛危害树干,被害严重时易遭风折枯死。此外,还有星天牛、柳毒蛾、柳叶甲等害虫,应注意及时防治。 大叶女贞 [木犀科] [女贞属] 别 名:蜡树 拉丁名:LigustrunlucidumAit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 形态特征: 树皮灰褐色,光滑不裂。叶长8-12厘米,革质光泽,凌冬青翠,是温带地区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树,树干直立或二、三干同出,枝斜展,成广卵形圆整的树冠,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期7月,果熟期10-11月。浆果长椭圆形,紫黑色,种子倒卵形。果实成熟后不即行自落,可用高枝剪剪取果穗,捋下果实浸水搓去果皮稍凉即可。大叶女贞种子千粒重约36克,每公斤27000粒,发芽率50-70%。种子混沙低温湿藏,也可带果肉低温贮藏。 生长习性: 大叶女贞喜光,喜温暖,稍耐荫,但不耐寒冷。在微酸性土壤生长迅速,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生长。萌芽力强,适应范围广。 园林用途: 行道树,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厂矿、城市绿化,是少见的北方常绿阔叶树种之一。 耐修剪,通常用作绿篱。木材细密,供细木工用材。果实含淀粉可酿酒,并入药为强壮剂。叶可治疗口腔炎、咽喉炎;树皮研磨可治疗烫伤等;根茎泡酒,治风湿。 繁殖培育: 育苗:早春播种前,先湿沙层积60天左右。条播行距15-20厘米,每亩播种量7.5-10公斤,覆土厚度1-1.5厘米,盖草。一般4月中旬开始发芽出苗,待幼苗部分出齐,揭草,及时间苗。一年生苗高达40-60厘米,可出圃做绿篱,如行道树或庭院绿化,需分栽培养大苗2-3年,当苗高1.5-2米,即可移植,大苗要带泥球,并剪去部分枝叶。供绿篱栽植的苗,离地面15-20厘米处截干,促进侧枝萌发。 槐树 [豆科] [槐属] 别 名:国槐 拉丁名:Sophurajaponica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北部,北自辽宁,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均有栽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圆球形。树皮灰黑色,纵裂。小枝绿色,光滑,有明显黄褐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7~17枚,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圆形至广楔形,背面有白粉及柔毛,全缘。6~8月开花,花浅黄色,圆锥花序。荚果肉质,10月果熟,熟后经久不落。 生长习性: 喜光,略耐阴,性耐寒,不耐阴湿。抗干旱、瘠薄,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耐轻盐碱土。耐灰尘,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有较强的抗性。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园林用途: 槐树树冠广阔,枝叶茂密,寿命长而又耐城市环境,因而是良好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由于耐烟毒能力强,又是厂矿区的良好绿化树种。花富蜜汁,是夏季的重要蜜源树种。龙爪槐是中国庭园绿化中的传统树种之一,富于民族特色的情调,常成对的用于配植门前或庭院中,又宜植于建筑前或草坪边缘。 繁殖培育: 一般用播种法繁殖。龙爪槐为中国庭园中常用的特色树种,传统上多用枝接法,后改为用方块芽接法。接穗以休眠芽为好,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自龙爪槐的去年生枝上采取休眠芽作接穗,接于槐树的1~2年新枝上;此外亦可在7月上、中旬用当年的新生芽行芽接。 杨树(poplar) 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梧桐 [梧桐科] [梧桐属] 别 名:青桐、桐麻 拉丁名:Firmianasimplex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及日本,华北至华南、西南各省区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树干端直,枝条粗壮。树皮灰绿色,光滑。侧枝每年阶状轮生,翠绿色。单叶互生,叶大,叶基心脏形,掌状,有三五裂,表面光滑无毛,叶柄等长于叶片。圆锥花序顶生,6~7月开花,花单性,无花瓣。蓇葖果,成熟前开裂,9~10月果熟。种子球形,棕色,有皱纹,2~4枚着生于心皮裂缘。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气候,不耐寒。适生于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喜碱。根肉质,不耐水渍,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长季节受涝3~5天即烂根致死。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早。对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 园林用途: 我国人民历来把梧桐树视为吉祥的象征,并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因此古时宫廷、民宅都爱栽植梧桐树,以求“种得梧桐引凤凰”。梧桐叶翠枝青,亭亭玉立。对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有较强的抗性,是布置庭园和工厂绿化的良好树种,也可作行道树。 繁殖培育: 通常用播种法繁殖,扦插、分根也可。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脱粒后当年秋播,也可干藏或沙藏至翌年春播。条播行距25cm,覆土厚约1.5cm,每亩播种量约15kg。苗高可达50cm以上,第二年春季分栽培养,3年生苗木即可出圃定植。梧桐栽培容易,管理简单,一般不需要特殊修剪。病虫害常有梧桐木虱、霜天蛾、刺蛾等食叶害虫,要注意及早防治。在北方,冬季对幼树要包草防寒。如条件许可,每年入冬前和早春各施肥、灌水一次。 雪松 [松科] [雪松属] 别 名:喜马拉雅山雪松、喜马拉雅杉 拉丁名:Cedrusdeodara 产地分布: 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1920年引入我国,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旅大、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主杆挺直,树冠圆锥状塔形。树皮深灰色。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微下垂,具长短枝。叶针形,坚硬,幼时有白粉,灰绿色,叶横截面呈三角形,在长枝上呈螺旋状散生,在短枝的枝端簇生,脱落后留有隆起的叶枕。雌雄异株,稀同株,10-11月开花,雄花球椭圆状卵形,雌花球卵圆形。次年10月种子成熟,种子倒卵状三角形,有淡褐色翅。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抗旱性强。适生于高燥、肥沃和土层深厚的中性、微酸性土壤,对微碱性土壤亦可适应。忌积水,在低洼地生长不良。 园林用途: 雪松高大雄伟,树形优美,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之一,可在庭园中对植,也适宜孤植或群植于草坪上。 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繁殖,发芽率达80%以上。每亩用种约15kg。播前可用40℃温水浸一昼夜。播后最好用菌根土覆土,约半月可出苗,当年苗高约10cm;2年生苗高约30cm。植或定植树木,应在发芽前进行,否则不易成活。 桂花 [木樨科] [木樨属] 别 名:木樨、岩桂 拉丁名:Osmanthusfragrans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各省区,华北多行盆栽。为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已有2500余年。 形态特征: 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因分枝性强且分枝点低,也常呈灌木状。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单叶对生,革质,光滑,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深绿色,全缘或上半部疏生锯齿,叶缘波状。芽叠生。花期9~10月,花簇生于叶腋,聚伞花序,具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其中金桂花深黄色;银桂花黄白色;丹桂花橙色或橘红色,香味较淡;四季桂花柠檬黄或淡黄色,植株较矮而分枝多,一年中能多次开花,但花的香味更淡。核果紫黑色,翌年4月果熟。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但只有全日照时才会枝叶茂盛,着花繁密。喜温暖,也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萌芽力强,耐修剪。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涝地外都能栽植,以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喜肥,但忌施人粪尿。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适生于清洁环境,在空气污染严重或灰尘过多处常不开花。 园林用途: 桂花叶茂而常绿,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正值仲秋,香飘数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园林花木。于庭前对植两株,即“两桂当庭”,是传统的配植手法;园林中常将桂花植于道路两侧,假山、草坪、院落等地多有栽植;如大面积栽植,形成“桂花山”、“桂花岭”,秋末浓香四溢,香飘十里,也是极好的景观;与秋色叶树种同植,有色有香,是点缀秋景的极好树种;淮河以北地区桶栽、盆栽,布置会场、大门。 繁殖培育: 多用嫁接繁殖,压条、扦插也可。嫁接可用小叶女贞、女贞、小叶白蜡等作砧木。小叶女贞栽培广泛,接后成活率高,生长快,但寿命短;小叶白蜡根系较弱,稍受损伤,就会引起死亡。高压法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选2~3年生枝,环割后包以苔藓等保湿材料进行。扦插在生长季用软枝插,5~6月,取插穗12cm长,留上部5~6片叶,用50ppm萘乙酸浸泡8~10小时,气温保持25~27℃,有一定温度,60天即可生根。桂花有两次萌芽,两次开花的习性,耗肥量大,宜于11~12月份冬季施以基肥,使翌春枝叶繁茂,有利花芽分化;7月夏季,二次枝未发前,进行追肥,则有利于二次枝萌发,使秋季花大茂密

10. 植物适合的酸碱度

强酸性花卉

强酸性的花卉,要求土壤PH值在4.0~6.0之间,比如茶花、杜鹃、兰花、栀子、花叶万年青、橡皮树、红掌、鸿运当头、蒲包花、福禄考、蕨类植物等。

酸性花卉

酸性的花卉,要求土壤PH值在6.0~6.5之间,比如茉莉花、倒挂金钟、朱顶红、风铃草、吊钟海棠、球兰、凤仙花、鹤望兰、君子兰、报春花、三色堇等。

11. 酸碱性对植物的影响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其对环境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主要因素有土壤疏松度、酸碱度、干湿度、肥沃度,空气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光照条件等等,还有些植物需要有共生的菌类等等。

1. 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代谢水平,包括同化作用(如光合作用)和异化作用(如呼吸作用);2. 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器官分化,如温度高和温度低是植物雄花和雌花的比例可能也会有所不同;3.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过快的蒸腾速率,从而导致植物脱水甚至死亡。

上一篇:常见的草本植物图(植物草本图片) 下一篇:什么是椒草(什么椒草长大比较好看)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