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种植技术标准(苗木种植技术标准最新)
1. 苗木种植技术标准最新
苗木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株行距,尤其是行距的大小。
播种苗床一般行距为8—25cm,大田育苗一般为50一80 cm。行距过小不利于通风透光,也不便于管理。 播种量,就是单位面积上播种的数量。播种量确定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种子,达到最大的产苗量。播种量一定要适中,偏多会造成种子浪费,出苗过密,问苗费工,增加育信成本;播种量太少,产衡量低。因此要掌握奸播种量,提倡科学地计算播种显。计算播种量的依据为:
1、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产苗量;
2、种子npn质指标 度(净度)、干粒重、发芬势;
3、种苗的损耗系数。播种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实际所需的播种量(kg) 单位长度(或面积)的产苗数;
2. 苗木种植技术标准最新规范
一般都是保栽保活,成活率100%,除非是移植的苗木可以商定成活率的。
根据园林定额中的养护标准中的养护费和苗木成活率来计算苗木的包活费(养护费+成活率中的死亡苗木费用)。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估算苗木的成活率(施工的季节很关键)然后把几种费用加起来既是(养护费+苗木费+栽植费)。
在正常的施工季节、正常的养护苗木的包活费在苗木的总成本的5-8%(仅供参考)。
扩展资料:
关于成活养护期是多少天,得看合同,现在一般绿化工程的养护期是2年,两年内都作养护期,在这期间出现死苗,施工方需及时补上。
如果合同是一年,那么这一年都是成活养护期。如果回答的不准确,请在描述问题的时候详细描述一下。
工程质量符合下列规定可以验收:
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 95 %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适时进行补栽。珍贵树种、孤植树和行道树成活率应达到98 %。
花卉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黄、无病虫害,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应达到 95 %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及时进行补栽。
3. 苗木种植技术标准最新版
一、在种植季节内种植树木,带土球的树苗成活率应大于95%,裸根树苗应大于85%,名贵品种树木成活率绪应大于90%。在非种植季节因特殊需要种植树木,成活率可另行商议。满铺草坪一个月,籽播、块植、植生带草坪三个月应达到覆盖度95%,无0.1m2以上块状空缺。
二、种植一年以上的树木保存率应大于98%。
4. 苗木栽植标准
移植的大树根盘小、树身大,如果在未做好支撑前就进行灌水作业,尤其是遇上风雨天气,极易造成苗木倾斜或倒伏。常言道:"苗木晒了根,成活减三分",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苗木栽植后,必须立即架设支撑固定,然后再饶灌定根水。
支撑杆材质要统一。不同支撑方式的撑杆,要材质统一,粗细一致,整齐美观。 不使用未经处理带有病虫的木质撑杆,用松木做支撑杆时,必须刮除树皮,经过杀菌除虫后方可使用,以防止如小蠢、腐烂病等病虫害传播和蔓延。
支撑标准要统一,做行列式栽植及片植的同一树种,其三角支撑、四角支撑、"n"字支撑,支撑杆的设置方向、支撑高度、支撑杆倾斜角度、绑扎形式、牵拉物长度等必须完全一致,以免显得杂乱破坏整齐度。 支撑位不可过低,树干扎缚处,必须夹垫厚的透气软物。
否则树体随风晃动,常导致镀锌钢丝嵌人干皮内,支撑处干皮磨损,病菌易于破损处侵人并发病,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支撑设置方向、支撑高度、支撑杆倾斜角度要合理,支撑必须稳定牢靠,不偏斜、不吊桩。支撑架设后,用手摇晃支撑杆,检查支撑架设是否牢固,防止树体晃动、倾斜、倒伏。
软支撑牵拉物与地面连接点要连接固定,必须设立警示标志。
5. 苗木相关标准
根据品种不同,有些苗木地径起量部位在距离地面10cm或50cm处,极个别品种起量部位为5cm。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品种不一样起量距离有差别,地区不一样,起量距离也不一样。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都默认地径起量部位在5cm处。米径就是距离地面1米的树的直径就叫树的米径!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 m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地径:指土迹处的直径。
蓬径:指灌木、灌丛垂直投影面的直径。
6. 苗木养护标准
园林绿化养护措施主要是移植后的养护,其措施如下
一、开堰:裸根、土球树开园堰,土堰内径与坑沿相同,堰高20-30厘米左右,开堰时注意不应过深,以免挖坏树根或土球。
二、浇水三遍,第一遍水量不易过大,水流要缓慢灌,使土下沉,一般栽后两、三天内完成第二遍水,一周内完成第三遍水,此两遍水量要足,每次浇水后要注意整堰,填土堵漏。
种植裸根树木根系必须舒展,不得窝根,剪去劈裂断根,剪口要平滑。有条件可施入生根剂。当填土至坑内的1/2时,将苗木轻轻提几下,再填土,夯实。种植带土球树木时,应将土球放稳,随后拆包取出包装物,如土球松散,腰绳以下可不拆除,以上部分则应解开取出。树木栽植好后,做好三角支架。
三、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四、打药
树木由于锯截、移栽、伤口多,萌发的树叶嫩,树体抵抗力弱,容易遭病虫危害,如不注意防范,易使树体死亡。因此要定期进行防治,用甲基托布津、氧化乐果或除虫菊酯等喷洒叶面防治病虫害。
五、
抹芽、修剪
顶端萌发一个月以后,把2叶以下的萌芽全部抹去,以增加顶部的水分、养分吸收;同时要进行修枝,以树干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或120度为基准分三个方向,保留3—6个枝条,这样有利于树形培育。
六、打吊针
树干发芽展叶一个月之后,有些大树树体损伤较大、萌发力较弱,靠自身愈伤组织难以愈合,就应给大树增加营养及激素。打吊针就是把大树树干作为一个圆,分三成等分,在离地约2m位置挂一吊瓶,瓶内装激素及组培营养液,120度角的位置挂吊一导管;在离地约50cm位置,用一小铁钉在大树形成层敲一小孔,把导管的针头插入小孔中,调好液滴的流速,一般10天左右吊完一瓶,吊完之后可以改吊以氨基酸为主的营养液一到二个疗程。
七、
浇水、保湿
大树移植后,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发育,然后连续浇3次水,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树盘或用覆盖地膜保墒和防止表土开裂透风。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夏季还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环境温度,降低蒸腾。在大树栽植后应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减少水分蒸发。
八、
生长素处理
为了促发新根,可结合浇水加入生根粉,促进根系提早快速发育。
7. 苗圃地苗木种植标准
一般都是保栽保活,成活率100%,除非是移植的苗木可以商定成活率的。
根据园林定额中的养护标准中的养护费和苗木成活率来计算苗木的包活费(养护费+成活率中的死亡苗木费用)。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估算苗木的成活率(施工的季节很关键)然后把几种费用加起来既是(养护费+苗木费+栽植费)。
在正常的施工季节、正常的养护苗木的包活费在苗木的总成本的5-8%(仅供参考)。
8. 苗木种植的技术要求
灌木种植应根据以下三个原则来进行。
1.适树适栽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规划设计树种的生态习惯以及种植区的生态环境,只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和维持技术才可以确保效果。特别是新的开花灌木品种的选择和应用应比原始园林树种更加谨慎,因为这些树种的适应性不仅是单指树的生存,而且是花卉和果实的完美表达装饰特性。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种植地的当地特殊微气候条件,突破原始生态环境条件的局限,满足新引进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例如,您可以建造山脉,管理水源和设置外部障碍物;改良土壤和施肥以改变土壤质地;束草防寒,增强越冬能力。在种植城市园林树木时,可以使用建筑物来防风和防寒,并可以围成小院子以提高温度,以减少冬季低温的损害,并扩大南北树木的边界。
2.在正确的时间种植
应根据各种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园林树木种植。通常,落叶树种是在秋天落叶之后或春天的萌芽之前进行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和生态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种植园林树木也打破了时间限制。
在秋季干旱和大风的地区,常绿乔木也适合春季播种,但时间会稍有延迟。在春季,为了避免突发事件影响进程,有必要根据树种的春季出芽习惯和不同种植区的土壤冻结期提前制定计划和安排。土壤冻结期与气候因素,场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落叶树种应在春季早些时候种植,土壤一旦解冻就可以开始生长。
华北地区的园林树木在春季大多是从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到下旬种植。
3.适宜的种植方法
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况,树的栽植时期以及种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可以采用裸根栽植和土壤球栽植。
用土壤球栽植常绿乔木树种,以及一些难以通过裸根栽植生存的树种,如栗子,山核桃,欧洲七叶树,木兰等,多用土壤球栽植,种植时要在生长季节进行种植还需要携带土壤球以提高成活率。
园林树木种植的原则是遵循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提供相应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措施,促进根系再生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恢复,协调树木上部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它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强壮的根,茂盛的枝干和很多的花果,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景观设计所需达到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9. 苗木国家标准
1.1 乔木:乔木是指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苗木。同一株乔木可同时存在多根主干,如多杆香樟、丛生蒙古栎、丛生朴树等。
1.2 灌木:高度为3m以下,没有明显的主干或呈丛生状态的木本植物,多为球形、丛生状。
1.3 地被:株丛密集、低矮,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的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或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如海桐苗、红叶石楠苗、金叶女贞苗等。
1.4 草坪:指由人工建植或人工养护管理,起绿化美化作用的草地。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以禾本科草及其它质地纤细的植物为覆盖并以它的根和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
10. 园林苗木栽植技术标准
苗木栽植不可过深或过浅,过深易产生“闷芽”,会加长缓苗期。一般落叶乔木,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平齐,常绿乔木栽植时,土球应略高于地面5cm。新填种植土,植前树穴应灌水令其自然沉降或踏实后再行种植。
4、树穴土壤改良
移植常绿针叶树种、肉质根苗木时,树穴必须掺砂或掺拌草炭土,掺拌比例1:8。在粘重土壤栽植时,也可采取树穴打孔灌砂措施,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新根生长。
5、回填种植土
每回填20-30cm种植土,应分层踏实。土壤消毒苗木移植后,因缓苗期树势较弱,常诱发病害,为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故对大规格苗木树穴土壤进行喷药消毒。如多菌灵、敌克松等杀菌剂均可使用。
6、苗木支撑
浇定根水之前,大树应及时架设三角或四角支撑进行固定。苗木高度在6--7m以上、树冠较大的,应设两层支撑,一般三角支撑的支撑点宜在树干的2/3处。支撑杆设置方向三角支撑的一根撑干必须设立在主风方向上位,其他两根均匀分布;行道树的四角支撑,其二根撑杆必需与道路平齐。
来自买卖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