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名字来源(赤峰蒙古名字)
1. 赤峰名字来源
赤峰以前的名字叫:乌兰哈达(蒙语)和昭乌达盟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之间,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春季干旱。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赤峰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2014年GDP总值为1778.37亿元,是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
2. 赤峰蒙古名字
据历史记载,赤峰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以及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不断的改朝换代,直到一九八三十月十日,经批准撤盟建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赤峰很美,玫瑰油松百灵鸟环绕赤峰
3. 赤峰的别名
赤峰红山位于赤峰市红山的东北角,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乌兰为赤色、红色,哈达意即山峰,赤峰这个名字也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此得名。赤峰又名“红城”,与乌丹又名“紫城”,二者响应。
红山区通过实施“两山两园”景观提升工程,2020年6月份,红山公园,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开园。
攀登红山,自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正门进入,沿途可以欣赏靠山佛、卧驼峰、将军石、金蟾望月等景点,也可欣赏到黑松、云杉、落叶松、杨、柳、榆等北方树种。攀登红山,自红山公园东北角,攀爬探险,地险、壁峭、景奇,这就是有名的“鸿雁关”,沿途可以看到欣赏一线天、铁锁道、木兰祠。
4. 赤峰名字的含义
赤峰源于蒙古语“乌兰哈达”,翻译汉文“赤色山峰”,是以地域东北角赭红色的山而命名,所以叫赤峰,而不叫红山,其实也是红山的意思。赤峰之名始于清乾隆三十九年,于1983改昭乌达盟为赤峰市,现辖3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7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2县(林西县、宁城县)。
5. 赤峰草原叫什么名字
赤峰市草原六月份开花。
6. 赤峰之前有什么名字
喀喇沁旗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建旗初人口仅为33000口人,5286户,经过350多年的沧桑巨变,喀喇沁旗已成为塞外一颗璀璨的明珠。
7. 赤峰名字由来
1、红山的来历
在很早很早以前,海里的龙王,有六个女儿。他的最小的一个女儿,长的的美丽又漂亮,能诗善舞。有一天她游出海面,来到了四面环山的海岛上。这时海风吹拂着海浪。把一艘小鱼船打翻,一位年轻的渔民掉进了海里,小龙女把他救到岸上,然后送回了家。他们相处时间长了,小龙女就爱上了这位年青的渔民。于是他们结婚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
龙王知道后,就派他的二儿子把小龙女抓回来。小龙女不想回到海里,她热爱人间的一草一木。老龙王没办法就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对老龙王说:我身边正好缺一位善男,一位信女,就让你女儿给我做信女吧。龙王就答应下来。于是观音抽出头上的金钗一划,整个大山都变成了火海,后来人们把这个山叫红山。现在观音身边的信女就是小龙女。
还有一种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二郎神从渤海之滨赶赴天池为王母娘娘祝寿,他肩挑两担珍宝来到英金河畔时,恰逢发大水,咆哮的洪水挡住了去路。二郎神着急赶路,猛地跃起,欲驾祥云飞跃汹涌的英金河,不巧肩上的扁担难承重负突然断裂,两担珍宝洒落一地,顷刻间变成了两座山峰,奔腾的英金河水在山峰的阻挡下驯服了,缓缓绕道东去……二郎神空手西去,王母娘娘气恼之下打翻了胭脂盒,将其中的一座山染成了红色,这就是今天的红山,另一座是南山,两山隔河相望。
2、红山文化简介
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它被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赤峰市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朝阳、凌源、河北北部,东至通辽市、锦州地区。
确有一时期,赤峰是属于辽宁省的,但现在不是。赤峰的蒙古语是“乌兰哈达”,意即“红色山峰”,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8. 赤峰地名由来
1945年以来热河时期的赤峰昭乌达盟
9. 赤峰的地名
赤峰不算东北。
赤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个。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