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瘤状根(文竹 根系)
1. 文竹瘤状根
扦插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扦插繁殖,在温度20-30℃的环境下成活率高。
2.植株选择: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多的植株进行扦插繁殖。
3.扦插前处理:轻轻扒开文竹基部的表土,在根茎结合部的上方0.5厘米处,用锋利的小刀将茎秆划伤,让伤口部位裸露6小时左右,然后敷上一层经过消毒的新鲜苔藓,保持苔藓湿润。经过10天左右,伤口部位出现瘤状愈合组织后,将茎秆从基部剪断。插穗只留下两个分枝并剪掉三分之一,再将其余分枝剪除。
4.扦插方法:选择潮湿的砂质壤土,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土壤,深度为2厘米,栽后浇一次透水,在阴凉处养护。保持土壤潮湿,经过20天即可生根,30天以后即可移栽。
2. 文竹 根系
在文竹的生长过程中需每隔2年换一次盆,并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才能使文竹长出新的根系,文竹的根系能够健壮的生长。
修剪时需剪除病根、老根、细弱根等,修剪完成后,还需及时在伤口处喷洒多菌灵溶液,避免上盆后出现感染的状况。
3. 文竹有根吗
文竹根系不耐涝,怕盆土长时间潮湿,适合浅种而不能深种。这里的说的浅种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根部离盆面的距离要浅,另外一个是根部离盆底的距离要浅。离盆面和盆底要多浅?
盆面,土层比根部高出1~2厘米左右即可,也就是一指厚。盆底,垫的土层厚度不要超过5厘米。文竹栽种过深时,容易发壮芽,但根系腐烂的几率大,浇水和施肥不好控制。文竹栽种过浅时,虽然烂根的几率降低,但发出的新芽比较瘦小,难成气候
4. 文竹根系图片
文竹的根系是比较深的,也很发达约15厘米左右的深度。
文竹如果生长的快,可以爬到几米高,当然它的根系也可以扎到很深,所以它的根系相对来说较为发达。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达到疏松透气透水性好就可以。平时我们也可以自行配置土壤,用树林里挖的腐叶土加一半的大颗粒河沙,或者加点松针土、田园土等等,只要做到疏松透气都可以。
5. 文竹根部长疙瘩是什么
是种子,生长3年以上的大棵文竹就能结籽。开花时间一般为9-10月,开小白花。如果管理得当,在开花当年的12月到来年2月文竹会结出球形小浆果,果实刚开始为绿色,成熟后变为紫黑色。当果皮变色时,要注意及时采收,去掉外皮,晾干后可以播种。
播种是文竹繁殖的主要方式
6. 文竹根是什么样的
文竹新长出来的枝芽当然是粗的好,如果很细,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可能是花盆导致的,种植文竹并不需要很大的花盆,虽然它的根茎比较发达,但是生长的长度有限。不过随着种植时间变长,它的根茎在慢慢的长大,原有的花盆已经不能满足它的生长。
花盆太小,里面所装的土壤容量也会小很多,这样它的根茎无法伸展,紧紧地蜷缩在一起势必会导致它上面的枝条不会长得很粗壮。
其次可能是土壤出现了问题。种植时间长了,尤其是多次的浇水和施肥容易使得土壤变的贫瘠。因为土壤的酸性流失,使得泥土盐碱化。主要的表现症状是土壤出现裂缝板结,每次浇水,水分会透过土壤的缝隙快速的流出盆外,严重的情况下土壤的湿润程度分布不均。
最后可能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依然是土壤,文竹的生长主要是吸收土壤里面的养分。土壤就像是它们的温床哺育着根茎的生长,可是种植时间长了,土壤里面的养分消耗殆尽,土壤的基础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文竹自然不会长出非常高大粗壮的枝条了。
要想文竹生长的好,必须要保证土壤的肥沃。其次还要掌握好正确的种植方法,耐心的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做到这些方面种植文竹再也不是问题。
7. 文竹的根部
文竹的根系长得像是白萝卜一样,是肉质的,所以花友们养护的时候,一定不能用那种非常粘重的土壤养护,不然文竹的根系容易烂,对植物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处。文竹的根是肉质的根,比较脆弱,不发达。养文竹时,建议花盆稍浅一些。如果在养护时不加注意,给文竹浇水过多,就有可能使其根部腐烂而死。文竹根系不发达的话可以在平时施一些生根水,帮助它快速生根,同时浇水要减少,不要浇多,引导其根系向下生长。
8. 文竹根部图片
文竹不能压枝,所以采用泡水
文竹可以水培。文竹株形优雅,叶状枝纤细秀丽,是水培中的佳品,养护比土栽简单,成活几率大,但是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注意只能让文竹根部的2/3到3/4入水,其他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忌将根全部浸入水中,否则根会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