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的生殖方式(落地生根的生殖方式被称作)
1. 落地生根的生殖方式被称作
1.是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草莓的匍匐枝,蓟的根,甘薯的块根,秋海棠的叶,竹类、芦苇、白矛和莲的根茎等的繁殖,均为自然营养繁殖。
农业、林业和园艺常用的分根、扦插、压条和嫁接等繁殖方法,也是营养繁殖。
把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使其发育成新个体,这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如将植物组织分离后在实验室试管内培养成植物株就是人工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
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体的优良性状,因此,花卉、果树、树木和农作物的苗种繁育都采用这种繁殖方式。
2.出芽生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亲代藉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母体的一定部位长出芽体,但是子代(芽体)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
对于单细胞生物,它和裂殖的区别之一就是不均等分裂。
对于多细胞生物,是局部细胞分裂形成的芽体,但是芽体和生物体都是多细胞的。 从上可知,落地生根是营养繁殖。
2. 落地生根是什么繁殖方式
结种子,
落地生根会开花,但是比较少见。它的花期是在1月到3月份之间。花色是淡淡的红色或者是紫红色,花朵小,观赏性不高。且开花期间消耗的养分是比较多的,花后还可能会死亡。不过开花后会留下种子,可用种子继续繁殖。另外,养护的时候要注意,它是有毒植物,不要轻易触碰,更不要误食。
3. 落地生根是利用什么繁殖后代的
可以剪短扦插
落地生根的植株还是非常容易扦插,繁殖能力很强。发现落地生根徒长之后,花友可以直接采用砍头的方式,进行扦插,这样可以繁殖出很多落地生根。
另外在日常养护种,给落地生根浇水一定要控制好,防止积水导致落地生根烂根。
4. 落地生根属于什么繁殖
落地生根(学名:Bryophyllum pinnatum(Lam.) Oken):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茎有分枝。羽状复叶,长10-30厘米,小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6-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边缘有圆齿,圆齿底部容易生芽,芽长大后落地即成一新植物。圆锥花序顶生,长10-40厘米;花下垂,花冠高脚碟形,长达5厘米,基部稍膨大,向上成管状,裂片4,卵状披针形,淡红色或紫红色。蓇葖包在花萼及花冠内;种子小,有条纹。花期1-3月。
原产非洲。中国各地栽培,有逸为野生的。全草入药,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拔毒生肌。栽培作观赏用。常用叶插繁殖。温暖季节将成熟叶片采下,平铺在湿砂上,数日即可在叶缘缺处生根成活长出小植物,长出后即可割取移入小盆内。
落地生根,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dì shēng gēn,意思是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5. 落地生根属于什么繁殖方式
落地生根可以使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扦插时间选在5、6月份比较好。落地生根扦插的时候,可以选择健壮、汁液饱满的叶片,将其取下,然后将其晾晒两三天,等到伤口愈合后,在进行扦插。将落地生根的叶片在沙子上平放,使它与沙紧贴,保持沙土湿润。扦插后一周就可以从叶片边缘的圆齿底部长出小芽了。等小植株长成之后把它切割下来移进盆中。
落地生根的另一种扦插方法是枝插,剪取顶端的枝条,长度大约为8~10厘米,待其干燥之后插进沙床当中,一周之后就可以生根了,两周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
6. 落地生根的繁殖器官是什么
1 大叶落地生根概述
1.1 植物学特征
大叶落地生根,多年生肉质草本,高50~100cm,茎单生,直立,褐色,基部木质化。叶对生或轮生,下部叶片较大,常抱茎;叶片肉质,长三角形,具不规则的褐紫色斑纹,叶缘有粗齿,锯齿处长出具有2~4 片真叶的幼苗(不定芽),碰触落地,根深入土中即可生成新的植株,故名落地生根。粗齿部分容易割伤皮肤。复聚伞花序,顶生,多分枝,花钟形,橙红色。花期4~6 月。
1.2 生物学特性
大叶落地生根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季节每天保持4h 光照则生长健壮,花繁叶茂。不耐弱光和暴晒。生长适温13~19℃,越冬温度7~10℃,冬季室温宜保持在10℃以上,一般低于10℃易落叶,低于5℃易受冻。耐干旱,平时浇水要掌握盆土“见干见湿”原则,冬季须严格控制浇水,盆土不太干就不要浇水。喜湿润的空气湿度,夏季注意适当遮荫和通风良好。大叶落地生根需肥不多,一般情况下只要盆土较肥沃时不必再施追肥,盆栽时要适当控肥防止徒长。
2 盆栽技术
大叶落地生根原产地生长迅速,株高达1.5m 且能正常开花,株型松散;在我地作为观叶盆栽必须控制住株型,防止徒长失去观赏价值。
2.1 营养土配置
栽培宜用腐叶土、泥炭土和粗砂混合作培养土,湖南省益阳常用酸性园土、谷壳、粗砂混合成疏松的基质,并加入适量草木灰、腐熟禽粪、复合肥充分拌匀,堆沤4~6周后使用作为定植的盆土。此营养土含钾丰富,肥效长,很适合栽培大叶落地生根。育苗用土常用腐叶土、粗砂混合。
2.2 幼苗繁殖
大叶落地生根的人工繁殖可用扦插或栽培不定芽繁殖,叶插、茎插均可,但使用最方便的是不定芽繁殖。落地生根的叶片与其它双子叶植物相比较有着特殊的功能,表现在每个叶缘凹陷处的复表皮里面都有一个不定芽。将大叶落地生根的母株置于空气湿度较大的温室内,可促进不定芽生长,1 枚叶能长出30~50 个不定芽。不定芽刚长出1 根不定根时即从叶片上取下该成熟的不定芽,均匀播在育苗盘内,营养土一定要使用消毒后的干净土壤,并疏松透气;将育苗盘放在阳光充足的温室内,切忌弱光,否则幼苗细弱而徒长。当幼苗长到4~6 片叶时,分苗至50 孔的穴盘中,封行后移栽到直径15cm 或18cm 盆中。益阳多在春末进行繁殖,也可在秋季繁殖。幼苗繁殖尽量避开盛夏和严冬。
2.3 定植
当穴盘小苗长至4~6 叶时定植到15~18cm 或11~13cm 的花盆内。定植时盆底先垫放2~3 层报纸,再加入粗颗粒煤渣或其他疏松物质3~5cm,其上再加入营养土3~5cm;将穴盘内小苗轻轻取出避免损伤叶片,植入盆内,四周添加营养土至离盆高2cm,并轻轻压实;最后浇1 次透水,若阳光强烈需遮阳缓苗。
2.4 肥水管理
大叶落地生根需肥量不是很大,营养土基本能满足其生长。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合理浇水,坚持不干不浇;阴天用叶面喷0.1%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促进茎干加粗,叶片肥壮;此外,还可配置霍格兰营养液或园试配方营养液进行液肥追施,EC 控制在1.5~2.5ms/cm 之间,营养液EC 偏高也影响不大,大叶落地生根抗盐能力强,只管大胆使用。
2.5 株型控制
大叶落地生根在湖南省益阳气温升高时易徒长,低温阴雨季节易弱化,而且徒长,因此做盆栽控制株型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在苗高5~6cm 时及时摘心促发分枝,若保持单株独干型不能采用此法;其次严格控制肥水,保持适度干旱,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效果较好;使用矮化激素控制,多效唑200mg/kg 效果明显。
7. 落地生根是靠什么繁殖的
1,扦插时间选在5、6月份比较好。扦插的时候,可以选择健壮、汁液饱满的叶片,将其取下,然后将其晾晒两三天,等到伤口愈合后,在进行扦插。将落地生根的叶片在沙子上平放,使它与沙紧贴,保持沙土湿润。扦插后一周就可以从叶片边缘的圆齿底部长出小芽了。等小植株长成之后把它切割下来移进盆中。落地生根的另一种扦插方法是枝插,剪取顶端的枝条,长度大约为8~10厘米,待其干燥之后插进沙床当中,一周之后就可以生根了,两周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
2、可以进行播种繁殖,但是它的种子比较细小,所以播种之后不用覆土。落地生根的播种繁殖的发芽率比较高,大约会在播种后的12~15天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