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观赏用途(猪笼草观赏用途是什么)
1. 猪笼草观赏用途是什么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猪笼草是一种植物,它头部有一个笼装的带,里面有黏液吸引小昆虫,当有小昆虫进入时,笼会关起来,猪笼草用黏液把小昆虫消化掉。
2. 猪笼草的用途
它通过叶子和袋子里面的液体吸引虫子,因为它的捕虫袋悬挂在下面,形状非常像笼子,上面有一个半开的盖子,能防止雨淋到里面,这里面会分泌出蜜汁。虫子通过叶片和蜜汁吸引而来,然后将会掉进袋子中。袋子中的内壁非常的光滑,虫子一旦掉进去之后,就再也飞不上来。
二、捕获虫子的过程
1、虫子飞舞过程中会被香甜气味吸引过来,加上袋子上的唇口形状和颜色很像花朵,所以能很好的起到吸引虫子的作用。
2、虫子飞到附近之后,因为袋子的内壁非常的光滑,所以虫子会站不住,直接滑落到袋子中,袋子里面留有液体,加上内壁非常光滑,所以虫子无法爬出来。
3、一直到里面的液体将虫子淹死,然后分泌液会慢慢将虫子分解,变成植株的营养。
3. 猪笼草观赏用途是什么呢
猪笼草可以放在卫生间,在卫生间还可以捕捉昆虫。
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
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种植猪笼草的主要目的是用作观赏的,而观赏的焦点是她的捕虫器——“笼子”,笼子色彩鲜艳,造型奇特,是非常精致奇妙的捕虫工具,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不同的品种,笼子形态各异,即使是同一棵多数也能长出两种不同形态的笼子,一般生长于下部的笼子较胖、较圆、较大,称之为低位笼或下位笼(lower pitcher),生长于上部的笼子较长、较细、偏向于漏斗状,称之为高位笼或上位笼(upper pitcher)。
笼的口缘外翻,称之为唇,笼唇是由一条条光滑的唇肋组成的众多凹槽结构,犹如导轨,伸向笼口内缘,当昆虫滑落时可起到导向作用。
4. 猪笼草观赏用途是什么意思
可以的 猪笼草的作用:捕捉昆虫。无毒,猪笼草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花小而平淡,白天味道淡,略香;晚上味道浓烈,转臭。如果是为了灭蚊而养殖,猪笼草并不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因为猪笼草是被动捕虫,依靠瓶盖、口沿分泌的蜜汁吸引蚊虫靠近,并由于口沿的光滑而导致蚊虫失足调入捕虫囊,捕虫成功率是比较低下的。
5. 猪笼草观赏特性
指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可分为以下几类:
⒈ 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⒉ 宿根花卉。如非洲菊、君子兰等。
⒊ 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花叶芋等。
⒋ 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又分为:
⑴地生兰类:如春兰、葱兰、剑兰等。
⑵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兰、兜兰等。
⒌ 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大戟科、菊科、凤梨科、龙舌兰科等科植物。
⒍ 蕨类植物。根据观赏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下面四类:
⑴庭园绿化蕨类。如翠云草、桫椤。其中桫椤又称树蕨,是最大的蕨类植物,高可达10多米。它是古老类群,在我国属濒危种,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另外,槐叶萍,满江红为水面绿化好材料。
⑵盆栽观叶蕨类植物。如石松、乌蕨、蜈蚣草、铁线蕨等。其中石松、肾蕨、铁蕨为重要切花配叶材料。
⑶垂吊蕨类植物。如肾蕨、巢蕨等。
⑷山石盆景蕨类植物。如卷柏、团扇蕨。其中团扇蕨是蕨类植物中形体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大小。
⒎ 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在有些切花艺术中,常用来作艺术插花材料。
⒏ 风梨科植物。如水塔花、风梨等。
⒐ 棕桐科植物。如蒲葵、棕竹、袖珍椰子等观叶花卉。
10. 花木类有一品红、变叶木等。
11. 水生花卉如王莲、热带睡莲等。
6. 猪笼草是观赏植物
双子叶植物,猪笼草科。 常绿半灌木。著名的食虫植物。叶的中部变成细长的卷须,上部膨大成圆筒状捕虫囊,外形如运猪的笼子,故名。囊上有盖,盖下有蜜腺,囊内有酸性消化液。小虫吸蜜时掉入囊内,即被消化液消化吸收。产于印度、澳大利亚等地,中国广东南部和海南亦有。
7. 猪笼草是观赏性植物吗
猪笼草能在室内养,但是不建议放在室内。因为它会散发难以接受的味道,让人很难适应,放在室内会影响我们的休息。
且它的汁液是有毒的,放在室内养护容易被误食,尤其是家里有小孩或者宠物的,建议放在室外栽培。室外的环境也更利于生长,能促使它的长势各旺盛。
8. 猪笼草的主要观赏部位
瘦小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22 cm,宽至7 cm。下位笼的下半部为卵形,宽大;中部可能会出现笼肩;上半部为圆柱形。笼翼可宽达9 mm,翼须可长达1 cm。唇有光泽,可宽达1.8 cm,其前部较窄,两侧和靠近笼盖处较宽。唇颈处的缝隙可有几毫米宽。唇肋明显,高1.5 mm,间距为1.5 mm。唇齿可长达2 mm。笼盖为椭圆形或卵形,可长达6 cm,宽至5 cm。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不分叉,可长达2 cm。下位笼外表面大多数为黄绿色,带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内表面的颜色较瘦小猪笼草的捕虫笼及植株外观浅。唇为绿色或红色,且常带有暗红色或紫色的条纹。笼盖下表面为黄绿色或浅黄色,上表面为橄榄绿,常具有深紫色或黑色的斑点。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所观察过的所有瘦小猪笼草的个体中,其下位笼的性状都是一致的。
9. 猪笼草具有什么以及什么
植物界的四大名捕:猪笼草、捕蝇草、茅膏菜、狸藻
猪笼草
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其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捕蝇草
是茅膏菜科、捕蝇草属植物。捕蝇草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相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雄蕊5枚,花丝细长;雌蕊1枚,子房上位,1室;花柱3个,指状4裂;蒴果;种子细小,椭网形,有纵纹。花期5-6月。
原产于美国南、北卡罗莱纳州的海岸平原地区,新泽西和弗尼亚也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半稀树草原的沼泽、湿地周围。偏强酸性,常与茅膏菜、狸藻以及瓶子草等其他食虫植物一起生长。
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茅膏菜
是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植物,多年生草本,直立,高可达32厘米,淡绿色,鳞茎状球茎紫色,基生叶密集成,茎生叶稀疏,盾状,叶互生,叶片半月形或半圆形,基部近截平,背面无毛。螺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和茎顶,有花;花序下部的苞片楔形或倒披针形,裂片大小不一,歪斜、花瓣楔形,白色、淡红色或红色,种子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6-9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南部。生于1200-3650米的松林和疏林下,草丛或灌丛中,田边、水旁、草坪亦可见。
该种全草有毒,叶的水浸液触及皮肤,可引起灼痛、发炎;家畜误食可出现氢氰酸中毒症状。以全草入药,具有袪风除湿、行血止痛、治风湿骨痛和抗菌消炎功效,藏医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旧伤复发、瘰疠等症,还可以作为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药。
狸藻
是狸藻科、狸藻属水生草本植物。匍匐枝圆柱形,长15-80厘米,粗0.5-2毫米,多分枝,无毛。叶器多数,互生。秋季于匍匐枝及其分枝的顶端产生冬芽,冬芽球形或卵球形,长1-5厘米,密被小刚毛。捕虫囊通常多数,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斜卵球状,侧扁。花序直立,长10-30厘米,中部以上具3-10朵疏离的花,无毛。花序梗圆柱状。花冠黄色,长12-18毫米,无毛。子房球形,无毛。种子扁压,具6角和细小的网状突起,直径0.5-0.7毫米,厚0.3-0.4毫米,褐色,无毛。
狸藻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生于海拔50-3500米的湖泊、池塘、沼泽及水田中。
狸藻可观赏用,作水中观花、观叶植物;可入药,全草治内脏出血和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