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草的茎上长出球茎(酢浆草的茎上长出球茎怎么回事)
1. 酢浆草的茎上长出球茎怎么回事
常见的四种茎类植物:1.直立茎:如辣椒、木棉等 2.缠绕茎:如牵牛花、苦瓜等 3.匍匐茎:如草莓、红薯等 4.根状茎:如藕、玉竹等
一.直立茎
直立茎的植物很多,在生活中见到的木棉,辣椒等。它们的茎杆一般都是垂直于地面,直立空间的向上生长,长大之后又从侧面长出侧枝。
第二种 缠绕茎
缠绕茎的自身是无法直立起来的,只能借助于其他的物体才能向上生长。在生活中常见的有牵牛花、苦瓜等植物。缠绕茎通常有自己的规律生长方向,缠绕需要按照它的生长方向来。
第三种 匍匐茎
匍匐茎顾名思义就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植物,匍匐茎类的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它们的根茎比较细软,不能直立起来,长的大多也都比较矮小。我们所知道的草莓、红薯就是此类的植物。
第四种 根状茎
生存根状茎别名成为根茎或者变态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例如生活常见的藕、玉竹等。它们生长在地底下,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根茎的,只能看见它们的花叶。根状茎有很多丰富的营养物质,促使它们可以生存得更久。
2. 酢浆草的茎上长出球茎怎么回事啊
分株它的萌发力强,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好。将地栽植株挖起或从花盆中脱出,抖去大部分宿土,用手指轻轻掰开球茎,或上盆或地栽,上盆宜每盆栽3个至4个鳞球茎,过多的叶片可摘去一些,也可不带叶片栽种,春季分株置于阴凉处养护。即便是没有叶片的球茎,也能在短时间内长出新叶。另外,它的球茎上布满芽眼,将其切成小块埋于沙床中,保持13℃至18℃的室温,可很快生根展叶,长成新植株。秋季,在如果是在合肥地区分切球茎地栽,冬季应稍加覆草防寒,到了来年4月方可出土展叶。
3. 酢浆草的茎上长出球茎怎么回事儿
三角酢浆草为多年生具球茎的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较耐低温,但畏严寒;较耐阴,忌烈日暴晒;较耐干旱,但畏积水;喜肥沃,不耐瘠薄。无论是盆栽还是地栽,均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为宜。花期5月至11月。
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全日照、半日照环境或稍阴处均可生长,生长适温24~30℃,盛夏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冬季浓霜过后地上部分叶片枯萎,以根状球茎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萌发
4. 酢浆草种球与根断开
是根,酢浆草根系的根部在休眠期是一个球根,生长期在根部形成白色透明萝卜状的储藏根,并且会在头部,甚至球茎中部长出粗壮白色的根,这些根非常健壮,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会分出侧芽,侧芽会长成叶。
芽点先出头,根须后跟上;芽点粗,根须细;芽点绿,根须白;芽上分叉多,根上分叉少。
一般情况下,芽点先发,根后面才慢慢长出来。而且芽一般比根粗点,颜色带绿色,根是白色或透明的。芽上分叉多点,是将来的分枝,根部分叉少时还没种进土里减少种球的营养消耗。
5. 酢浆草茎很长
醡浆草叶子皱巴巴了可能是缺水的缘故,需要为植株及时的补充无污染的清水,也可能是施肥过多的缘故,需要为植株减少肥料的使用,还可能是遭受暴晒的缘故,需要为紫叶醡浆草搭建遮阳网,并向叶片喷洒水分,降低叶片温度。
1、补充水分
醡浆草的叶片耷拉,可能是缺水的缘故,所以在后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为植株补充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在浇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矿物元素丰富的天然水、纯净水,也可以使用无污染的河水、湖水。
2、减少施肥
醡浆草的叶片耷拉,也可能是施肥过多的缘故,此时需要立即向土壤中浇灌清水,稀释土壤中的含肥量,让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在后期为紫叶醡浆草施肥时,需要将肥料和清水稀释后提供给植株,让植株吸收足够的营养。
3、遮阴处理
醡浆草的叶片耷拉,还可能是在强光环境下暴晒的缘故。此时需要立即将紫色醡浆草移入阴凉环境中,或者为其搭建遮阳网,避免强光照射植株,还可以向紫色醡浆草叶片喷洒水分,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4、病害防治
醡浆草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病害现象,也会导致叶片耷拉,所以在后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为植株采取措施防治病害,最好可以每隔七天向紫色醡浆草喷洒一次多菌灵溶液,消灭植株上的细菌,也可以定期为植株通风透气,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
6. 酢浆草徒长了怎么办
选择一般的播种土,播种育苗以春季为好,因其种子相当细小,宜用过筛的培养土于室内盆播,蒙罩薄膜或加盖玻璃保湿,维持15℃至20℃的发芽适温,播后约过2周即可发芽。苗期应加强水肥管理,夏季给予遮阴,遮光50%至60%,保持25℃以上的高温,7天左右即可发芽,且发芽率高,小苗生长较快,耐移植,移植成活率较高。小苗管理得当,当年即可长成成株,具备根茎,翌年可开花。 管理: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稍耐寒,生长适温24~30℃。家庭多作盆栽观赏,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期放在光线充足处养护,夏季高温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生长缓慢,可适当遮光,以防烈日暴晒,并加强通风。因其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栽培中应经常转动花盆,以使株形匀称美观。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空气干燥时应向植株及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片肥厚具有光泽。每20 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肥液中要氮磷钾营养全面,特别是氮肥含量不宜过高,以免导致植株徒长,叶面上的紫红色减退,影响观赏。冬季移至室内光线充足处,节制浇水,停止施肥,5℃以上可安全越冬。冬季浓霜过后地上部分叶片枯萎,以根状球茎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萌发新叶。 当植株长满盆时,可在春季进行翻盆。 紫叶酢浆草也可地栽于庭院或楼顶花园,其管理较为粗放,栽种时施足基肥,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因水大造成地下鳞茎腐烂,每月施一次肥。冬季若不低于5℃可保持叶片“常绿”(实为紫色),低于5℃植株会进入休眠状态,若遇冰雪叶片会冻死枯萎,但地下的鳞茎不会死亡,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仍会长出新的叶片,因此冬季当冰雪来临时可进行覆盖,以保持叶色的美观。在寒冷地区也可将地下的鳞茎掘出在室内沙藏,到第二年的春季天暖时再重新栽种。
7. 酢浆草的块茎
1. 分株时间
最好选择在春秋季的时候对紫叶酢浆草进行分株,此时温湿条件比较适宜,能给植株较好的适应期。
2. 分株准备
最好选择两年生的比较茁壮的母株进行分株,可以提高分株的成活率。要使用比较疏松透气的土壤进行培育,且土壤应比较肥沃。建议选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后作为培土。花盆也要大小适中,透气性、排水性要好。
3. 分株方法
将母株从盆中取出,注意不要弄伤植株根系,然后对叶片进行适当修剪,再小心地将球茎掰开,每个小块茎上至少有三个芽点,然后在上面涂抹一些草木灰起到杀菌的作用。将小块茎芽朝上进行栽植,不宜种得太深,深度约为2cm。大概半个月后可长成新株。
4. 注意事项
分株后要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可以适当给它一些散光。不能立刻施肥,否则容易伤害到植株。在分株后浇透水,之后就不要再频繁浇水了,要等到土壤干燥发白再适当浇水。
8. 酢浆草 起球
1 酢浆草的用土选择: 一般以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混合土就可以了,比例随意,也可以加一些陶粒,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如果没有上面的植料,也可以用普通的园土代替,关键是土质一定要疏松透气。一般10厘米口径的盆可栽1-3粒球,15厘米口径的盆3-5球,芝麻球一盆可栽10-20粒,当然,不同品种,球体大小在选择花盆的时候也会有所区别。 2 酢浆草球的播种时间: 不同品种,醒球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当发现球体出芽或发根的时候就可以播下,从每年的6-7月份开始,秋植品种的球就会陆续开始发芽,星星,初恋,高个等醒的比较早,7月份左右就会发芽了,发芽后就可以种下。在7-9月份,最好是待球发芽后再播下,因为这段时间内的气温较高,湿度也比较大,没有发芽就播种很容易造成种球在土里腐烂掉。10月份后大部分种球都已经发芽,此时,如果没有发芽的种球也可以播下了,因为有些品种要播后才会发芽,如蝴蝶叶,巴西酢之类。 3 酢浆草球播种的深度: 一般种球的覆土厚度为球径的1-2倍,这样利于出芽,如果是芝麻球,则可以不用覆土,或者在球表面撒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播种的时候芽很长了,则可以在填土的时候稍稍露出点芽点就可以了。对于蔓生的酢来说,埋球的时候更要注意好深度,一般先填土二分之一,然后随着芽点的生长而不断填土,直至盆口,这样长成后的枝蔓就不容易倒伏,如高个,长发,星星等。桃之辉,双色,鸡毛菜等也可以埋的稍微深一些。 4 酢浆草球的浇水方法: 球球播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就可以见干见湿的正常管理,一般情况下,球球在出芽前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出苗,酢浆草是喜阳类植物,出芽后尽量多给予光照,则植株就会生长茂盛,花开多多。 5 酢浆草球的施肥: 在酢浆草球播种的时候可在盆底施些底肥,然后等苗长出2-3片真叶后开始施肥,可用缓释肥,或者一些水溶性肥料,家庭一般也可用自制的发酵过的豆饼水或淘米水,但注意不要接触到叶片上,做到薄肥勤施就可以了。 6 酢浆草球的休眠: 秋植品种的酢浆草一般在4-7月份休眠,期间如果发现大部分黄叶就可以断水,等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再过1-2周便可以起球了,如果不想起球也可以,把盆放于背阴处,保持盆土干燥,不要浇水,待9月份后浇水,这样球也会醒过来的。 7 酢浆草球的保存方法: 酢球挖起来后,需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让它们休养一段时间,然后自己醒过来。 球球是不需要冷藏保存的,因为低温只会打破球球的自然休眠规律,让它们误以为秋天到了, 反而更早的醒过来,而此时苏醒的球球是根本不适应外面的高温天气哦。 保存酢球的容器有以下几种: a 密封塑料袋 优点:材质透明,便于观察,可在袋子上贴好标签,便于区分品种。 缺点:不透气,不过可以剪掉下面的两个角用来透气,但如果装的是小小球,则可以在袋子上用针扎几个小孔就可以帮助球根呼了。 b 纱袋 优点:美观,透气 缺点:不好贴标签,醒球后的芽头如果太长了会钻到网眼里面,取出时容易折断芽头。 c 种子瓶 优点:比较直观,方便观察和贴标签 缺点:透气性一般,只能存放较小的酢球。 d 手工纸盒 优点:美观,透气,易贴标签,方便观察 缺点:耗时,品种不多时可自己制作,享受DIY的乐趣。
9. 酢浆草一个球会越长越多吗
好吃又鲜为人知,在广西当然属广西特产的各种野果。这些野果可以说很多70、80、90甚至00后的童年零食。不过现在社会发展很快,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些野果也越来越少见,称得上是鲜为人知了。来看看有木有你认识的吧!
1 捻子
学名:桃金娘,也叫岗捻、山捻、多莲、当梨根、山旦仔、捻子树、豆捻、乌肚子。
农历六月,捻子开始开花打果,七月果实成长呈赤色,八月逐渐成熟变成黑色,可以开始采摘食用,九月的山稔就完全成熟,可以用来酿酒了。
捻子熟成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小时候不知有多少娃因此拉不出便便啊!
捻子最常见的还可以拿来酿捻子酒。用高度酒浸泡的捻子酒,甜甜的,喝时没什么感觉,不小心就会晕醉过去了。
2 悬钩子
也叫覆盆子、刺泡、托盘。
落叶灌木、生在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不适合在水充足的地方。一般4月就开始有吃,一直到11月份,最旺期是5,6月份。果实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酸酸甜甜,红色的是熟了,可以吃,有青色的(没有成熟,不能吃有点苦),黄色的(半成熟)。全身都是长着刺。
小时候这种长在路边的成熟的悬钩子是很少见的——因为下手慢,都被别人摘光啦!实在馋只能跑到人烟相对较少的山上去找。往往能找到旺盛庞大的一丛,上面挂满了红彤彤水灵灵的悬钩子。小心翼翼地避开荆棘,一口一个一口一个,酸酸甜甜,水分充足,超级满足!吃够了再拍拍屁股回家。不带回家吗?果实太娇嫩,太容易被压伤了呀!
3 桑椹
也叫桑实、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椹子
落叶乔木,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果熟4-6月。桑椹没有成熟之前是青色的,又苦又涩,颜色越深,就越甜,由红变紫,最后变黑,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形状像毛毛虫。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香甜可口。这东西的汁水弄到衣服上很难洗得掉。
清明前后就是桑葚成熟的时候,每年去扫墓,总会经过一大片一大片的桑葚地,红的紫的分外诱人。话不多说,又是上去一口一个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啊啊啊啊~~对了,桑葚的嫩叶摘下来煮汤,不用多加什么,就!很!好!吃!
4 野牡丹
又叫金石榴、地茄,高脚稔,野石榴、金鸡腿,猪牳稔、牛牳稔,
常绿灌木或亚灌木,产于越南和中国南部,野生于山坡湿地及疏树林。萌发力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为酸性指示植物。花期5-10月,果期10月以后。果实挂在枝头,球形,果实完全成熟后外壳会自然裂开,露出黑色的果肉,样子就像缩小的黑瓢桔子,分成几片果肉的。野牡丹的学名源自希腊语,意为“黑嘴巴”,是指其果实吃后嘴巴会成紫色,这也是回家挨老妈教训的罪证之一。
这家伙在我们那边漫山遍野都是,其实长得和捻子有点像,连果实都像。只不过它更肥壮一点,还有毛。这个也超好吃,汁水越多越甜,但是,“黑嘴巴”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吃过它后,一开口,舌头、牙齿全是紫色的。所以如果你要是要形象,最好还是做个安静的美少年/美少女吧!
5 扛板归
【别名】刺犁头、老虎利、贯叶蓼、犁壁刺、退血草、蛇不过、蛇倒退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药。说以前有个人上山的时候被毒蛇咬了,躺在地上快死了,同伴们回村子去拿门板,准备把他抬回去。回来的时候发现,留下来守着他的人把一种草药斩碎了涂在伤口上,他竟然就好了,就让他自己把门板扛回去了。所以这种植物就叫做“扛板归”。
南方广为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或荒地间,花期6~8月,果期9~10月,叶子互生,叶片呈三角盾牌形,叶柄、茎具有逆刺(痛痛),果实为球形浆果,成熟后会成蓝黑色。叶子和果皮可以吃,味酸
这个不用多说了,从来是见一棵吃一棵,不会嘴下留情的(不接受批评)
6 拐枣
【别名】万寿果、万韦果、金钩子、鸡距子、木蜜、梨枣、枸
枳椇树,落叶乔木,它喜欢阳光,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常与其它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混生。,我们吃的拐枣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柄。果柄膨大为肉质,肥大,曲扭(像鸡爪),黄褐色或青黄色,味甜,稍带涩味,酒香扑鼻。拐枣“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经霜后的拐枣“果实”,肉质鲜嫩,甘甜如饴,涩味消失,令人回味无穷。
这个家伙也是童年念念不忘的美食之一!小时候经常仰着脖子看别人家高大的万寿果树,期盼它能砸我一脸果子!成熟的万寿果肉肥味美,鲜香异常,是不会有涩味的!更好吃的一种是,把它晒得有点干的时候吃掉,那香味更浓郁了,简直了!(ˉ﹃ˉ)(ˉ﹃ˉ)(ˉ﹃ˉ),要是你想晒干了泡酒……相信我,有我在,你是不会剩多少的!
7 地稔
【别名】铺地锦、野落茄、地石榴、山地稔,
披散或匍匐于地面的一种半灌木,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地表和疏林下,喜生于酸性土壤中,耐旱、耐瘠,在全日照或半荫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具一定程度的耐践踏性。花粉红色(花开满地的时候就像一匹锦缎,因此又叫“铺地锦”),直径3厘米,花后结果卵球形,熟时紫黑色(味清甜)。花期4-11月,果期6月以后。
这个……小时候在坟地附近会更常见。可能是坟地杂草比较少的原因。也好吃的不得了!但是我吃的相对其他野果就比较少了,因为不好找,一不小心就踩坏了。找着了竞争者还特别多。毕竟没有三头六臂,抢不过没办法。
8 酸醋子
【别名】雀梅,花小淡黄色,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因其果味有点酸,所以也有人叫酸醋子,或者酸咪子。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为亚热带适生树种。盛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最爽的吃法是:折下一根果实累累的长枝条,吊在嘴巴上面,从上往下把果捋进嘴巴里,或是直接用嘴捋……哈哈哈哈哈哈
9酢浆草
【别名】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铜锤草、酸母
多年生草本,喜光,在露地全光下和树荫下均能生长,常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掌状复叶,似心形,三片对生,花期从4-11月(叶和花都可以吃,味酸),果期5-9月。酢浆草的根茎有点像白萝卜(超级小萝卜),味清甜,十分可口。一般的酢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谁找到四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
最喜欢的是它的花,酸酸的,很对我的胃口。每次看见就先把花都摘下来吃了……于是本来一片紫-色的小花分外好看,不幸我路过,只剩下一片绿了……
广西的深山真的有很多野果,有些根本叫不出名字,却同样很美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专门为了寻找野果跑进深山了。偶有看见担着捻子来卖的老农,叫价10块钱一斤,不禁感慨。
10. 酢浆草有种球吗
谢谢~我看它每个球只有2片叶子,我以为爆盆是球多了叶子才多的呢~呵呵…那我也等它们爆成球形…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