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立体花卉(花卉立体栽培)
1. 花卉立体栽培
1.把绿色卡纸对折,画出花草树叶的形状。
2.把褐色卡纸对折,画出花草树干的形状。
3.在两张卡纸都是对折的情况下把树叶和树干剪下来。
4.用双面胶把树叶和树干粘起来。
5.量出两棵卡纸树的中轴并画出来,一棵沿中轴剪开树叶部分,一棵沿中轴剪开树干部分。
6.把两棵卡纸花草树叶插在一起。
7.把它立起来,我们的立体花草树木就完成了!
2. 花卉立体栽培技术视频
以CAD为例画平面立体图。
1、画立体图形的初始设置。找一找带齿轮图标的下拉三角,单击它,选择三维建模。这是工作空间设置。
2、选择坐标系。单击视图按钮,显示视图管理面板,单击视频管理器左边的下拉三角,选择东北等轴测。
3、画立体图形原理。单击常用标签,切换到常用面板。单击多边形工具。
4、先画平面图形。单击多边形工具后,光标处提示输入侧面数,输入6,按回车键。我们要画一个正六棱柱。
5、接下来会提示指定正多边形中心点,单击某处就可以了。然后是输入选项,选择内接于圆就可以了。
6、拖动鼠标就拉出一个正六边形形状,为了防止棱前后遮挡,适当旋转角度,单击一下,六边形就固定下来了。
7、把面拉伸为体。单击拉伸工具,选中六边形,右击,选择确认。然后往上拉动鼠标,一个立体图形出来了。
8、渲染立体图形。单击渲染标签,单击面板上的渲染按钮,选择渲染,系统自动把图形按照默认方式进行渲染。
9、渲染是在新窗口中进行的。
10、单击文件保存,选择PNG格式或其他格式,指定文件名和保存路径。
11、颜色24位默认,单击确定,保存图片。
3. 花卉立体栽培优点
岩棉作为家庭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无毒无异味,使用方便,安全卫生,蒸煮消毒后可以连续使用。
岩棉栽培所用设施成本也低。质地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有缓冲能力,比水培方式好,使用新岩棉可以不消毒,既适于家庭盆栽又适于非循环水和立体循环水岩棉培,是家庭无土栽培花卉和蔬菜的优质基质。
岩棉氢离子浓度较低即酸碱度大于7.0。使用时应先用水浸泡透,控水,使pH降低,再加营养液。大面积生产,岩棉用量大,废岩棉可回收利用。岩棉块用一茬后晒干,摘除根系后成碎岩棉,经过消毒适合用于盆栽蔬菜和花卉,可连续使用,既不污染环境又经济实用。
其缺点是由于孔隙大,所以从下向上层的吸水能力差,最适合于滴灌。
4. 花卉立体栽培模式
1、“核桃+牧草+山羊”种养模式
长岭街村隶属于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地处维摩乡南边,为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地石漠化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山石林立的石旮旯中种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近年来,当地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探索核桃+绿肥牧草复合经营,发展牛、山羊林下养殖,农民经济收益明显提升。
2004年,创业者聂应菊开始在传统农业之外发展山羊养殖,2010年,改变种植方式,将100亩庄稼地改种核桃,随后又在林下种植牧草。自此,“核桃+牧草+山羊”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形成,聂应菊的收入随之提升。“一亩土地种核桃收入在250元(刚挂果,还未进入盛产期),林下种植牧草每亩可以养1-1.5只羊,这样每年每亩收入在1000-1500元。”聂应菊家养羊120多只,核桃种植100亩,玉米20亩,她称,除去成本,年收入能达到6-8万元。
看到经济效益后,周边村民也开始发展核桃、牧草种植和山羊养殖。但问题随之而来,农户虽有较高的意愿,但发展养殖首先需要购买山羊,而一些本就贫困的农户拿不出这些投资。
为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聂应菊于2015年2月注册成立应菊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相关扶持项目资金,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山羊养殖。
2、“三元”农业种植模式
曙光农场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打造“三元”农业种植结构格局,试验发展“鹅玉”“鸭稻”“蟹稻”种养模式,科技及畜牧技术人员联手做好项目技术跟踪服务。通过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减药肥、提品质、创绿牌”等多重效果,为农业提质增效探索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在曙光农场第七作业站鹅玉种养模式示范田里,大鹅在玉米地里捉虫叼叶,地旁还有专门为它们搭建的遮阳棚,通过这种鹅玉种养新模式也让大鹅生活得更加悠闲自在。
据了解,该农场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辅助、技术引导等共设立了4处生态种养试验基地。
3、田园式种养”模式
江西景德镇管理中心建设田园庭院是该中心结合所站“一种三养”的基础上,按照“3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一种三养,供应员工食堂;三分之一富有地方特色果蔬和苗木种养;三分之一供员工休闲娱乐)和“三无”(即:浑然无转基因,天然无反季、自然无公害)的理念,打破传统式“一种三养” 模式,按照田园式种养的理念,将原来的菜地边沟种上花草,将菜园小道铺成天然式道路,并在菜园边上修建休闲式草坪,使原本单调的“菜园”变“田园”和“花园”。
同时,为了使种养工作更加有可持续性,该中心将田园式种养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开展,总结了以往种出来的菜无人管、无人吃、浪费大、腐烂多的实际情况,改变种养行政经费支出,采取所站行政后勤人员统一管理,果蔬不定期采摘,建立果蔬收成台账,员工食堂按照低于市场果蔬价格采购,从而解决种养费用,使田园式种养实现了闭合式管理。
在生态庭院建设中,该中心干部员工积极参与,依靠自己劳动双手创造自己的“美丽家园”,他们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闲置空地,通过自己动手修建具有景观的菜园,动手搭建棚架,动手播种,安装便捷的浇灌等生态建设配套设施,各所站因地制宜建设生态蔬菜园、生态果园及生态休闲区;在蔬菜、果树种植上,做到高、中、低错落有致,蔬菜、果树、草坪搭配合理,使每个所站菜园建设成为集感观、美观于一体的特色菜园景观,建设成了员工心中丰收的田园、开心的果园、休闲的乐园。
4、‘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
2016年,长沙县依天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涂旭实施‘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
‘水稻+'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提升稻米品质和龙虾品质。
该创业者算了一笔帐:按照每亩50斤虾苗算,60亩农田需要3000斤虾苗,每斤虾苗在25-30元之间,这就需要7.5-9万元。”陈立介绍说,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即可向外销售龙虾,保守估计每亩能带来4000元的收入,60亩农田就可收入24万元。
5、稻田养鱼模式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
浦城县枫溪乡黄坛村村500亩养殖示范片的稻萍鱼,亩产达到75公斤。今年该乡稻萍鱼总产量有9万公斤,总产值达360万元。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区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
6、马铃薯生猪生态种养模式
马铃薯是云南曲靖陆良县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主要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2017年在小春马铃薯种植前期,小百户镇炒铁村部分农户自愿与云南神农陆良猪业有限公司取得联系,通过自然发窖处理过的粪便用于还田,示范种植小春马铃薯5000亩,目前马铃薯处于苗期,田间长势均衡。
该模式其一是针对生猪养殖的生猪排泄物的特点进行的。生猪排泄物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水量大,冲击负荷强。二是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三是生猪养殖业效益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大;其二是结合马铃薯是需大肥大水作物;其三是利用畜禽粪便还田,一是对改良土壤、提高马铃薯产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在土壤获得养分的同时,净化环境,节省了粪便的处理费用。
7、稻田养泥鳅模式
陕西黄陵县推行上面种植稻子,下面养殖泥鳅的立体稻田、生态循环模式。泥鳅不仅有松土、透气的作用,粪便还能作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而水稻也为泥鳅提供了栖息、遮阴等生长环境,达到生态互利、营养互利。
据了解,今年黄陵县双龙、腰坪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从插秧到成熟的田园美景已经成为黄陵全域旅游的亮点,稻田泥鳅和绿色大米更是延伸了产业链,立体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8、沙地散养模式
重庆首位养猪状元30年养殖经验之大成--------全国首创沙地散养模式“种养还原”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1、采用长江天然河沙作为猪舍垫料,充分吸附猪群的排泄物并进行降解。2、猪群出栏后猪舍改为蔬菜、水果、牧草的种植大棚,实现种养结合。3、种植物消纳粪污净化猪舍,大棚种植物收获后,再还原养猪。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9、鸭稻共生模式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与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该模式主要利用鸭在田间活动进行除草灭虫,鸭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同时在田间加装频振式杀虫灯,控制田间虫害。
安徽合肥市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能生产绿色大米340公斤,按每公斤8元计算,亩产值2720元。所生产的稻米价格较普通稻米价格高出40%,亩均增收300多元。同时,吃虫吃草的活鸭上市销售可另外获得一笔收入。”除去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更是惊人,“稻鸭共育”生态循环种养殖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亩均化肥减量18公斤,农药使用量降低30%。目前,1518亩的稻田养鸭示范项目建设所需的围网已经装送到位,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杀虫设备和鸭苗正在采购和订购中。
当然,任何模式都不能100%,但至少留给创业者去思考。同时,我们要结合实际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5. 花卉立体栽培技术
花草移植分为露地移栽和换盆移栽。
一、露地移栽
1、露地移栽的花草首先要根据花草习性选择地点,或者根据空地的条件选择花草。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就栽种一些耐旱的花草;而湖边、塘旁或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宜种一些耐湿的花草;而多年生的木本花卉,就该种在较宽敞的场所。一般的花草大多喜欢阳光,只有栽在太阳光充分照射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盛。
2、选好地点以后,为改善土壤的性能,使水分、空气状况良好,利于花草根系生长。要先整地。整地时,先翻起土壤,翻土的深度看花卉的品种可深可浅,栽宿根、球根花卉要深些,以七、八寸为宜,栽一、二年生花卉可稍浅些,栽草坪土地要平整。将翻起的土块敲碎,清除土中的石块、瓦片、残根断株及其他杂草,同时施适量的基肥。如果土壤过于贫瘠,可以用较肥沃的壤土或培养土来替代部分瘠土。接着,根据地形和地势,整成适当的花畦。
3、土地整好以后,要选择和配置各类花草,合理栽植尽可能做到四季有花,还要根据花草的高矮、大小、花的颜色等做到排列有方错落有致,鲜明大方。家庭栽花草尤其要注意庭院环境和其他条件。布置花坛、草坪,种栽植较多的树木花草需大的庭院。小的场地则只宜栽植小型花卉、栽培盆花,不宜种大的木本花卉。场地整理完毕,品种选择、配置设计完成以后即可栽植花卉。移栽可以扩大幼苗的间距、促进根系发达,防止徒长。移栽起苗时应保持苗床湿润,并使一部分土壤附在根系上,起苗要小心、细致,起苗后要迅速栽植,避免大风和日光吹晒,如叶片较多时,可摘除一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移栽最好在早晚进行,气温高的季节傍晚最好。移栽前,先在花畦挖一定植穴,其大小视花苗而定,比根部土球略大定植即可,花苗移入后,逐层填入松土,将四周压实。栽植完毕后,用喷壶浇水,一次浇足,新根长出后再浇水。注意防止强日光照射,可适当荫蔽。
二、换盆移栽
在城市中盆栽花草是家庭养花的主要形式。它不受地形、空间条件的制约,也不占用土地,只需阳台、走廓等,又可以移动、管理方便,是很好的室内外装饰品。由于盆钵的容积有限,土壤易干易湿,养料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要求一定技术、细心和耐心。
1、盆钵的选择
花盆既是栽花的容器也可以作为观赏的艺术品有许多工艺精致、造型美观、适于不同条件栽培的花盆类型,试选几种常见的予以介绍:
A、素烧盆:以粘土烧制而成,质地比较粗糙,通气排水性能良好,最适于花卉生长,价格便宜,缺点是外形看起来不很美观。
B、陶瓷盆:陶瓷盆为瓷质上釉盆,工艺精巧常附有各种图案,形状有方形、圆形、菱形、多边形等,比较美观,最适于作室内栽培或展览之用。但此类花盆通气排水不良、栽培效果不如素烧盆。
C、木盆:用木材制成,不易破碎,易于移动,可栽植大株花木,还可以悬空吊挂。
筐筐:用木条、竹条合订而成或竹片,藤条编织而成,通气性能良好,特别适于悬空立体栽培,因为容器本身的重量较轻。
D、兰盆:一类特殊的花盆,专用于栽植兰花,盆壁有孔,以利排水通气,质地较讲究。
水养盆:专供水生花卉栽培之用,盆面较大,盆底无孔,多为陶瓷上釉,外形讲究美观精致,可提高观赏效果。
除此之外,家庭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盆缸等栽花,应注意在其底部打孔以便透水,当然效果一般比专门的花盆要差。
2、培养土的准备
培养土良好,花卉则长势健壮、花色鲜艳,反之则憔黄枯萎,推动观赏价值,所以家庭栽花要注重培养土的选择和制作。培养土的最轻易的来源就是从花卉商店或园艺场所购买。也可以自己配制。
配制培养土的基本材料有腐叶土,园土(即壤土)和河沙。腐叶土由以下方法获得:秋冬季节,收集落叶、菜叶、稻草,与田土层层堆积起来,然后浇入入粪尿,再盖上稻草或破席、塑料布,几个月以后即翻开晒干、贮藏备用。园土为一般比较肥沃的壤土,含较多的腐殖质,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
大多数花卉生长的培养土配制比例如下:
A、播种用的培养土: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河沙2份。
B、一般花草的培养土:腐叶土3份、园土5份、河沙2份。
C、木本类的培养土:腐叶土4份、园土5份、沙1份。
D、多数盆栽花草的培养土: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2份。
虽然这三种原料必须搭配在一起,但比例不是完全按照上述的比例,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酌量增减。
3、上盆
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到花盆中定植,此过程就叫上盆。上盆一般春、夏、秋均可进行,但春秋季节较好,夏季较少上盆。
上盆时,花盆的大小须跟花卉株型的大小匹配,按照“小花栽小盆,中花栽中盆,大花栽大盆”的原则进行。俗说“小花栽大盆、花必不发”就是因为盆大则土多,土多就水分多,花卉小根系差易烂根。使用旧盆必须将其内外洗净;若是新盆,须要先浸在水中一天、两天后才能使用。
上盆装土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垫两块瓦片,二者不能挤在一起,两块瓦片上再盖一片大瓦片,三块瓦片构成桥型。再在上面填上蚕豆大小的瓦块或细砖块,约占花盆的五分之一高,最后填上培养土,但不填足。
把花卉栽入花盆之前,应先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剪,剪去部分病叶、弱枝和一些细弱的侧根。将修整的苗木的根群放在培养土上,注意花盆的高度与苗位的相对位置要恰当,然后再加培养土,固定好花卉。栽植完毕后,用细嘴喷水,直至盆眼有水漏出为止。或者将盆放进盛有浅水的桶内,让水从盆底口小孔渗进花盆,直至盆土表面湿润为止,等根系恢复以后再正常浇水。
4、换盆
宿根类花卉定植到花盆中一定时间以后,根群充满整个花盆没有伸展的余地了,或者花盆中的培养土经过一定时间以后物理性能变劣、养分减少时,就需要换盆再植。一般来说,换盆次数越多,植株生长越健壮。换盆时间宜在秋季植株生长即将停止时或早春枝条未萌发前进行。在植株出现花蕾时切忌换盆。换盆前一、两天要先浇水一次,使盆土不干不湿。用小竹片将盆壁四周土壤拨松,用左手按住盆而土向下倒,以右手拇指从底孔推动盆里土壤,则可将植株从原盆中倒出,倒出之后剪掉一些根须和老弱枝叶,亦可同时进行分株,最后按照上述上盆的方法定植,换盆即完成。
6. 花卉立体栽培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意蕴
中国的传统图案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呈现着不断变化的趋势,代表着每个时期人们对未来的冀望。但其中所含的艺术元素却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图案总体上的图案类型可分为七大类型,包括龙纹图案、凤纹图案、汉字图案、仕女图案、花卉图案、十二生肖图案、瑞兽图案,其中数龙的图案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运用的最多,还有,瑞兽图案的品类最为独特繁多。意蕴是指将艺术形态物品具有的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内在化的思维。总的来说,以上的传统图案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文化意蕴:
(一)信仰的意蕴
在中国封建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很短缺,认为人类是由大自然控制着的,力量渺小。为了祈求身体安康、趋吉避凶来获得生存下去的权利,因此,就衍生了瑞兽等不同形态的图案出现,它们寄托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祈求和庇佑;当然,当祈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也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感恩,这就衍生了许多具有感恩意义的凤纹图案,代表着期望太平的想法。
(二)思想的意蕴
中国历代而来,都受着封建王朝的强烈熏陶,这是一个权力聚集的体制,有了权力也就有了思想意识,它强固的根植在每个朝代民众的脑海里,那就是对统治者的膜拜与服从。
(三)民俗的意蕴
中国传统图案大都体现着每个时期的民俗风情,是一个人文景观的生活缩略图。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那个时期人们的行为,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图案独特的文化意蕴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
中国传统图案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它之所以能一直被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中国的传统图案清新自然,是古代人们发自内心对外界事物纯真的感情,对生命的赞美。它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对自由太平的歌颂。一般来说,现代的平面设计思想都是有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联想出来的,具有一定发散性,但这种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意蕴里,是本身就具有的。
三、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从事平面设计需要对电脑平面设计体系结构有一个清晰、系统、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全方位、多角度的设计思维以及敏锐、细致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那么,关于中国传统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形式的提取与文化精神的传承,现从这个发面解说。
(一)形式的提取
首先,中国传统图案形式的提取不应只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还应在其基础上进行简化,并衍生出别的东西。既要注重装饰的完整性,又要
7. 花卉立体栽培方法
1、先将一张正方形的卡纸对折,再对折;
2、再三角形对折,用铅笔在折好的图形上画个弧形;
3、用剪刀将多余的部分剪去;
4、打开后,再将八分之一剪去,在一小面上粘上双面胶,并压平;
5、将其它的6张卡纸都做成这样;
6、在做好的花上编号;
7、2、6粘到1的上面;
8、7在粘到1的上面;
9、5、3在粘到6、2的上面;
10、4粘到最上面;
11、在花上粘上叶子,找一张硬卡纸,将粘好的花固定到上面就可以了。
8. 花卉立体栽培免未来的期望
庭院是指农户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周围的闲散土地和水域。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庭院经济以其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一些农村地区,庭院经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农村生产方式。庭院经济的特点是“小而全”。对于资本及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可以发挥一定的资源优势。由于地域环境及资源条件的不同,庭院经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庭院养殖模式:较为普遍的传统庭院经济方式,是传统农业中分布较广的模式,投入成本低,效益较高。2、庭院生态循环模式:农户以庭院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模式通常以沼气为核心,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进行循环生产。3、庭院园艺模式:利用庭院空地进行花卉和苗木的生态苗圃种植,发展特色花卉、珍稀蔬菜、园艺盆景等,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效益。4、加工业模式:在庭院中建立小加工厂,进行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加工。5、休闲产业模式:围绕城市生产工作人员休闲度假需要,在庭院及其周边发展观光娱乐、度假休闲、社会实践等服务。6、综合发展模式: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以立体种养为典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