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什么培养花卉(唐代的花卉)
1. 唐代的花卉
1、《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2、《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4、《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5、《临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译文:庭院一层层的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思念让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
梅花风姿清瘦,南楼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调。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
2. 唐代的花卉纹玉梳背价格
唐代女性的首饰从佩戴部位上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和手饰等几大类。从材质上分,有玉石、金银等类。首饰不仅用于装饰,还体现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等。唐代首饰中,以簪、钗、玉梳背、步摇、钏为最常见。
唐代妇女往往在高耸的发髻上插戴梳背、步摇、发钗、发簪等玉发饰。玉梳背、玉步摇、白玉簪、插玉梳是唐代女性流行的时尚妆。
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3. 唐代的花卉最流行的题材
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当属目前古玉中最早见到的勾云纹。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器体大多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有一左旋弯勾。此种云纹在商代的玉器上演变为云雷纹。云雷纹也称方形云纹,这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字“雷”的象形字。云雷纹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受玉雕工具的局限而产生的,当时的砣具尚无法完成玉器上小型圆样的琢刻,所以被迫选择了方折样线条的表现形式。
云纹在两周玉器上,属于最常见的装饰性组合纹样。初时的云纹,还颇具古朴写实的风格。这在西周早期藤侯墓出土的玉佩、玉璜上表现较为突出,其上施用的云纹成缕成朵,十分形象。两周中期,古玉上的云纹就出现了变体,云形开始从静态转变成为动态的卷云纹。由疏稀的个体,发展成为繁密的细云纹,并且常常组合成一个个侧面的兽面纹排列。春秋以后,原始态的云纹除保持了原有纹样,又派生出勾连云纹、变形云纹和云头纹。这些派生出的云纹,常以粗细线的琢刻方法,同时出现在一组云纹装饰上,使图案变得更为复杂与美观,更富有立体感。
自西周延至战国晚期,各种云纹基本都是以半写实半抽象的形式表现寓意,变化不太大,且一直盛行不衰。不过自东周以来,一些形似蝌蚪纹又似卷云纹的纹样大量出现,如山西春秋晋墓出土的几件玉器,云纹形体一丝一缕互不相牵,形态生动自然。而战国之际的云雷纹和勾云雷纹、云涡纹,其形体与云纹、卷云纹基本一样,有的直接可视为云纹的变体,与商代时期的大不一样。战国中晚期,一些勾云纹以一种细如毫发的阴线,俗称“游丝毛雕”来琢刻云纹,碾琢变化多端、纵横交错。
云气纹是一种连弧状或波状的组合图案,呈凸凹状,似云水流动,或呈云团分布状。汉代玉器的云气纹图案,延承战国时期兴起的各种变体云纹,将战国中晚期出现的“游丝描”琢刻技法,表现得更为刚劲有力。这种装饰效果使平面图案增加了不少立体感。这是汉代玉器在云气纹技法上的一大贡献,对后世玉器的纹样装饰效果,有着不小的影响。
晋代的云气纹在汉代云气纹装饰上又有所创新,它将阴线的“游丝描”用浅浮雕的技法表现出来,并且出现了一种由长细线接连的十字形云纹。十字形云纹形状多为一个柄状图案的端部,向前及两侧再伸出三个云头,两侧伸出的云纹,常于细长阴线刻划火焰纹,成组出现,又以弧线相连。它于元、明时期的三叠式云纹,无论从纹样还是琢刻技法上,都有所不同。
唐代玉上常出现飞天的形象,飞天一般体态丰满,上体袒裸,下身着紧贴于腿股的长裙,身下还有几朵细而长的透雕云纹或卷草纹。与花卉纹同时流行的还有如意云纹,常饰在玉人的身体、花鸟图案旁。云纹在唐代几乎全变成了卷云纹,与动物的尾部一样分叉,而动物纹局部中间的一条分叉拖得较长,称之为云尾。宋辽代玉飞天戴小冠,胸托蜗回状祥云或多枝云纹,一个云头连—个云头,在云头的边缘有的有锯齿状纹,很少再见到唐代那种有花蕊的云头纹。而元代蟠螭纹在飞天的肘及臀部有饰单体的螺旋形云纹。此依稀还可以窥视到远古时期的云纹寓意,仍遗留有原始装饰作用。
4. 唐代的花卉纹样
唐朝服饰主要指唐代汉服、胡服。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5. 唐代的花卉纹玉梳背
特点都是和别的朝代对你而言。如果不能系统了解无异于盲人摸象
因唐代重金银装饰 玉器并不算多见 以梳背 胡人带板多见 玉质精良 题材以花鸟 云纹 胡人为主 纹饰常饰以细密阴刻线 和铲地工艺
6. 唐代的花卉图案
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7. 唐代的花卉纹有水仙花吗
为爱冰魂日日过,风前慵舞奈他何。
光依顾兔疑奔月,羞拟牵牛与渡河。
琼佩夕留穷石影,药房寒隔洞庭波。
人间似亦看曾见,三五横塘晚踏歌。
——唐代:张乔《咏水仙》
8. 唐代的花卉铜镜
唐代铜镜范围太大,价格范围可以在100到一个亿之间,而普罗大众的玩意多数在一万的范畴以内,
9. 唐代的花卉纹铜镜
是唐代的。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铜镜铸造业得以高度发展,显示出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达到了我国铜镜艺术的巅峰,并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高超的工艺闻名于世。
同时它也是富丽堂皇、灿烂辉煌的唐文化的缩影。
这一时期铜镜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手法和艺术样式的多样化。
双龙与双鸾共处一镜的构图设计,进一步说明了盛唐时期禽鸟花枝纹作为铜镜主要装饰题材的序幕在逐渐拉开,进而取代瑞兽葡萄纹镜。
10. 唐代的花卉纹主要有
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宝相花纹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瑞锦纹
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穿枝花
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鸟衔花草纹
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狩猎纹
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几何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 唐代的花卉纹
1、宝相花
又称宝仙花、宝莲花,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2、牡丹花
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
3、莲花
莲花在佛教中常比喻为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是“净土”的代表。东晋、北魏以后,佛教艺术的盛行,瓷器上的莲花纹样的发展更是达到极盛。
4、梅花
梅花有着顽强、雅致和贞节的寓意,象征着五福,即欢乐,美好,长命,顺遂和平安。因为它在冬季寒冷时开花,也象征着坚毅不拔以及坚贞不凡的品格。
5、菊花
代表吉祥长寿,代表正直不屈的精神,有顽强的生命力。代表高雅纯洁,可以比喻品行高洁的人。
6、忍冬
忍冬有着相互陪伴、财源广进、勇敢顽强的花语,忍冬一枝花枝上会长有两朵花,看上去就像是鸳鸯对舞,代表着相互陪伴和成双成对的含义,而且忍冬又名为金银花,寓意着财源广进和财运滚滚的意思。
7、灵芝
灵芝寓意着吉祥如意,它本身就代表着吉祥,是美好、富贵、幸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