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草原上有哪一些花卉(草原上最常见的是什么花)

更新:2022-11-17 00:15归类:鲜花分类人气:55

1. 草原上最常见的是什么花

狼毒,又称断肠草、拔萝卜、燕子花、馒头花等,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是我国草地重要的有毒植物。瑞香狼毒生长在海拔2600~4200m的干旱、半干旱退化草地上,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甘肃、宁夏、西藏、四川、内蒙古等地区,在俄罗斯、蒙古、尼泊尔也均有分布。重度退化的草原上,瑞香狼毒已成为主要的建群种或优势种。

多年生草本,除生殖器官外无毛。根圆柱状,肉质,常分枝,长20-30厘米,直径4-6厘米。

茎单一不分枝,高15-45厘米,直径5-7毫米。叶互生,于茎下部鳞片状,呈卵状长圆形,长1-2厘米,宽4-6毫米,向上渐大,逐渐过渡到正常茎生叶;

茎生叶长圆形,长4-6.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或尖,基部近平截,侧脉羽状不明显;无叶柄;总苞叶同茎生叶,常5枚;伞幅5,长4-6厘米;次级总苞叶常3枚,卵形,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苞叶2枚,三角状卵形,长与宽均约2厘米,先端尖,基部近平截。

序单生二歧分枝的顶端,无柄;总苞钟状,具白色柔毛,高约4毫米,直径4-5毫米,边缘4裂,裂片圆形,具白色柔毛;腺体4,半圆形,淡褐色。雄花多枚,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长3-5毫米;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不分裂,中部微凹。

蒴果卵球状,长约6毫米,直径6-7毫米,被白色长柔毛;果柄长达5毫米;花柱宿存;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扁球状,长与直径均约4毫米,灰褐色,腹面条纹不清;种阜无柄。花果期5-7月。

生于海拔2600-4200米的干燥而向阳的高山草坡、草坪或河滩台地。

2. 草原上都有哪些花

草原的花朵,是指生长在草原的花朵。在早原上,很少见到花朵。所以,草原上发现花朵,都觉得其十分美丽,纯洁,朴实。

在诗人眼中,生活在草原上的少女,妇人,都把她们比喻成草原上的花朵。因为:其一,她们生活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

其二,她们美丽,纯洁,朴实。

3. 草原上的花种类

多花黑麦草是典型草原常见的一年生植物。多花黑麦草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喜温润气候,耐低温,10℃左右生长良好,20℃以上最适宜,耐盐碱,在含盐量0.25%以下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适宜在壤上或黏土上种植。生长期分蘖力强,再生能力强,耐割耐收,可多次收割利用。

4. 草原上最常见的是什么花草

草原上没有花,这样理解的话,就好猜了。一片大草原(打一植物)梅花(没花)

5. 草原上最常见的是什么花名

蒙古高原(草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从事畜牧、狩猎以及农业生产的场所。

最早记载是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中有“土方”、“鬼方”的记载,史书中则记载有“戎”、“狄”等族称。

公元前21世纪至前3世纪,内蒙古地区分布着的一些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发生了密切关系。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文献记载的北方民族有了新的具体称谓,活动在今天内蒙古境内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楼烦、东胡和匈奴。

战国时期,林胡和楼烦活跃在内蒙古高原上。匈奴强大起来以后,林胡和楼烦又归属了匈奴。

春秋战国时代,东胡人的活动地域大致在今天的呼伦湖以东、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山脉北段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森林繁茂,禽兽众多,绿草如毡,水系如网,是古代居民以渔猎、采集和畜牧的主要区域.东胡人在这里从事着畜牧、渔猎和采集的生产方式,孕育了渔猎文化。

春秋时期,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匈奴吸收了诸戎、狄成份而强大起来,战国时被汉文献称为匈奴。初见于汉文字史籍记载的匈奴,主要活动在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及河套一带。公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域已与战国的燕、赵、秦三国相邻。战国末年,匈奴东界已达燕长城以北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部一带.战国中后期,匈奴广泛分布于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匈奴人在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和呼和浩特平原曾经长期驻牧,生息繁衍,生居死葬。从以上具体史实可以看到,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的大部都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掌控之下,从事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秦汉时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两种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内涵的集团,在长城沿线进行了密切接触,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在战国末期,当时的燕国、赵国以及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后来中原的华夏民族便逐渐开始迁移到内蒙古南部地区定居。

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在我国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公元11世纪,他们结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联盟,强大一时,因此,“塔塔尔”或“鞑靼”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称。后来西方通常就将蒙古泛称为鞑靼。

公元12世纪,蒙古族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它们大小不等,经济文化发展亦不平衡。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灭元建明,蒙古部族退守回内蒙古高原。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统一全国,清朝满洲部族征服漠南蒙古各部,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即为厄鲁特蒙古。

清雍正年间(1723-1735),统治者开放边内商民,到大青山采伐木材到内地贩卖。据《朔平府志》记载,清统治者准予杀虎口关每年向木材商贩发放“特许在大青山采伐木材”的照票(采伐证)一百张,仅毕克齐一地,就有木材“商贾百余家”,大量的木材被贩运至长城以南出售。乾隆四年(1739年),在归化城(现呼和浩特市)东北建绥远城。

清朝末期,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开荒放垦”的政策,在绥远、察哈尔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官办垦务,开垦蒙旗土地,用开垦蒙地所得收入,弥补财政不足。大量被开垦的土地由山西、河北的农民前来耕种。

6. 大草原上的花有哪些

草原又是花的世界,从早春到晚秋都有野生花卉开放,夏季更是百花盛开,绚丽多彩,争奇斗艳,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野花品种达上千种之多,有白色的芍药、银莲花,蓝色的鸽子花、蓝盆花,红色的山丹花、红门兰花,黄色的金莲花、野罂粟,还有极为罕见的黑色的藜芦花。特别值得称奇的是俗名“干枝梅”的二色补血草,宿存花萼在草地上经冬不谢,家中摆放可保存几年。

7. 草原上最常见的是什么花图片

草原又是花的世界,从早春到晚秋都有野生花卉开放,夏季更是百花盛开,绚丽多彩,争奇斗艳,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野花品种达上千种之多,有白色的芍药、银莲花,蓝色的鸽子花、蓝盆花,红色的山丹花、红门兰花,黄色的金莲花、野罂粟,还有极为罕见的黑色的藜芦花。特别值得称奇的是俗名“干枝梅”的二色补血草,宿存花萼在草地上经冬不谢,家中摆放可保存几年。

8. 草原上有几种花与花名

线叶花旗杆,为十字花科花旗杆属的草本植物。

生长在海拔250到1300米的开阔草原、湖地、山坡砂地及砂丘。

9. 草原上的一种花叫什么?

转眼盛夏将来临,小伙伴又该到内蒙古草原避暑旅游,此时的草原上正盛开一种野生花卉,它有多个名字“马兰花”、“马莲花”、“马蔺花”,关于它的美丽故事传说非常多,连儿歌中也有它,非常受人们喜欢,因为它全身是宝,过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马兰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花花,也是宁夏自治区的省花,还是银川的市花,可见人们有多么喜爱它,由于它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适应贫瘠的蒙古高原环境,这一点就像草原游牧人的性格,不知道内蒙古选它做省花是不是也是因为性格相近的原因。

在没有化工塑料袋和捆绳时,马连的叶子因坚韧,难以折断,而成为用途最广的捆绳,过去买蔬菜、烟叶、鱼、螃蟹等需要捆绑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每年秋季,会有工人来草原上进行收割、晾晒,然后运送到全国各地。相比于现在化工的捆绳,它的优势非常明显,是无公害的,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忽略不计。

马兰花夏季在草原上漫山遍野,花期非常短,集中盛开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遇到是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牛、羊和马都不以它为食物,再加上它生命力顽强,既可以靠种子繁殖,也可以考根系繁殖,夏季是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观赏和叶片晾干后的捆绑功能,它的种子也能入药,它的跟过去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它的影子,就是过去的鞋刷子,秋季,有经验的工人会挑选多年生的马莲花,把它们连根挖起,叶子晒干作为捆绳,跟与竹片一起做成各种刷子,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化工刷子要好的多。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这样的马兰根刷子越来越少,懂得使用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实它们比工业刷子要好的多,可惜草原上符合这样条件的多年生马莲已经越来越少,再加上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几乎没有人再挖马兰根。

马兰花的种子要等到秋季才能成熟,到那时它的叶子已经枯萎,对游客来说,没有了吸引力,因此种子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有些像豆荚,里面的种子是黑色的,比黑豆要稍微小一些。

五月草原上的牧草还没有长起来,马兰花在此时属于独占这里的风光,可以说它不与桃杏争春,也不与牧草抢夏,始终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人游客评说,五月草原旅游,不要错过马兰花。

10. 草原上的特有的花是什么

      花牦牛与白牦牛概念没有区别,都为牦牛,区别在于毛色特点。白牦牛为甘肃天祝特有的珍贵种群。

      花牦牛,一般指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麦洼牦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及康定县南部的沙德区九龙牦牛以及西藏地区的牦牛。其特点是毛色为黑(棕)白相间(或牛头白色),即体毛色为花色的牦牛。

      白牦牛,是中国及世界稀有珍贵的地方类半野生特有种群。它生长在高寒缺氧气,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产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该县的西大滩、抓喜秀龙滩(汉语称永丰滩)和阿崐沿沟草原为主要产地。白牦牛全身白毛,皮肤为粉红色,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

上一篇:杭州租室内花卉(杭州盆栽租赁) 下一篇:陈砦花卉市场会拆吗(陈砦花卉市场过年关门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