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求购芡实花卉(芡实育苗和栽培)

更新:2022-10-25 11:24归类:鲜花分类人气:95

1. 芡实育苗和栽培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方法简单、省工,适于大面积生产和深水湖区种植,但产量较低;育苗移栽,较费工,不适宜在大面积深水区种植,但产量较高。

直播: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667平米播种量1.5-3千克。播种方法如下:

①放水点播:将池塘水放干或保留浅水位,按行距2.5米见方挖穴,每穴播种子2-3粒,覆盖泥土1-1.5厘米,播完后即灌水到适当水位,这样出苗整齐。

②泥团点播:水位较深在1米以上的湖荡区,水位不易降低或因缺乏水源,放水后难以灌进,因水深不易播种,播后种子易漂散。可采用泥团点播。则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按行株距2.5米左右见方,将泥团一个个于近水面轻轻放入水中。种植的稀密度应依湖塘泥的肥瘦而异。

③竹筒播种:用打通的长竹筒,按行株距2.5米,将竹筒插入泥中,将种子4-5粒从上口放进,种子沉底后,再用一细棍,插进筒内,在泥中搅动一下,使种子拌入泥中。

播后保持水位60-100厘米,4月下旬可出苗。一般种植一年后,每年都有成熟的种子自然散落水中,第二年便可自然发芽生长,一般不必再播种。

2. 芡实育苗和栽培的区别

1、种子繁殖:适时播种。春秋两季均可(以9~10月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种子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提成小土团,每团渗入种子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种子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2、幼芽移栽。前年种过芡实的地方,来年不用再播种。因其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有部分种子散落塘内,来年便可萌芽生长。当叶浮出水面,直径15~20厘米时便可移栽。三、管理幼苗浮出水面后,调节株行距,将过密的苗除去,移到缺苗的地方。由于芡实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故调节水量是田间管理的关键。要掌握“春浅、夏深、秋放、冬蓄”的原则。春季水浅,能受到阳光照射,可提高土温,利于幼苗生长;夏季水深可促进叶柄伸长;秋季适当放水,能促进果实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种子在水底安全度冬。为提高效益,种芡实的水塘,可同时养鱼,但必须选择对芡实无损害的鱼种,如鲢、鳙鱼。向塘里投放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均能作为芡实的肥料,不必施肥。四、采收加工芡实当年可收获。在9~10月间,果皮呈红褐色时便可收割。如果种植的面积小,人力充足,可随熟随采收。采回的果实,用木棒等物锤击带刺的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

3. 芡实苗怎么培养

芡实的苗有点像荷叶,只是它是趴水面上的,而且看上去凹凸不平。

4. 芡实的种植技术方法

好种。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种植,芡实属于水生植物,不耐干旱,因此,种植地点选择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土地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沃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2,选留种子,芡实的种子一般在8月25日前后陆续成熟,果皮发红,果柄发软,就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可进行采收,分拣优质的果实,进行留作种子用,这样的果实种子多,籽粒饱满,可将种子取出晒干,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保存,第2年进行播种。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新采摘的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种植比较粗糙,省工省事的种植方法,如若是种植过一年之后,不用每年都进行育苗移栽,总之成熟后自然落入水中,第2年照样能出苗,然后收获。进行撒播,需要的种子量较多。精细管理种植可进行育苗移栽。将芡实种子进行催芽后进行播种,催芽的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初,将芡实种子浸没在水中,保持水温25度,夜间不低于16度以上,一般经过八九天,种子就会出现露白,在催芽期间,经常用二十七八度的温水进行冲洗更换,避免种子出现霉变。在催芽的同时可提前准备育苗床。

芡实

育苗池制作,按照2米宽,长10米,制作育苗池,池底铺营养土,大约10公分厚,营养土可用的肥沃土壤+20%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经过筛混合均匀后使用。然后将池内灌水8~10公分深,等待播种。经过几天之后,育苗池内,泥土沉淀之后,将种子均匀撒入育苗池,每平方米大约下种子350粒左右,待到幼苗有2~3片初生叶时,即可进行分苗。

4,分苗,分苗池的水位保持在15公分左右,将芡实苗按照行距55公分,株距35公分进行移栽,泥土不可埋住心叶,栽植的过深影响芡实缓苗,缓苗后进入生长,并逐渐加深水位至35公分左右。

5,定植,定植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芡苗具有5个叶片左右,叶片直径达到25公分以上,就可放低水位,挖苗进行定植,准备定植的土壤,按照行距两米,株距两米进行挖定植坑,定植坑深20公分。苗子定植时整个根埋好之后,心叶露出土外,每亩地大约定植150穴左右,10天左右缓苗,进入生长期,逐渐提高水位至100公分。

6,病虫害防治以及喷洒叶面肥,芡实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叶瘤病,斜纹夜蛾等,这两种病害均属于真菌病害,常采用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天达2116+0.2%磷酸二氢钾,混合后喷洒,可起到防病增产的作用。防治斜纹夜蛾,可用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能力强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二次稀释,每15公斤水兑入5毫升药剂进行防治。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虽好,如果水中养鱼等水生物,应谨慎选择,因为对鱼,虾有一定的毒性。

5. 芡实养殖技术

一、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要求与第一节“莲(藕)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相同。

二、池塘准备

与“小龙虾芡实种养”基本相同,水深不超过2 米,超过2 米的池塘效果不太好,一般不提倡。

三、菱角的栽培及管理

1.菱角的栽培

在水温12℃以上,并且比较稳定时,除掉水中的水 草、野菱角、青苔、挺水植物等。把催好的菱角芽(不超过1.5厘,米)按照行距2。6-3 米、株距1~1.5 米,,每亩20一 25 千 克的用量播种。

2.水位水量控制

池塘水位的控制主要根据菱角的生长特点安排。菱角刚栽培后,水位控制在10厘米左右,以后随着菱角的生长逐渐加注池水,逐渐加深至最高水位。放人小龙虾后,水量要根据“春浅、夏深、秋放”的原则,春季水要浅,水温提升快,利于菱角和小龙虾生长;夏季水要深,避免过高的水温影响菱角和小龙虾生长;秋季放掉过多的水,一方面可以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另一方面秋天水温逐渐降低,水较浅可以利用阳光的照射使池水温度升高,能促进小龙虾的生长。

3.菱角的管理

菱角生长较快,往往铺满整个池塘,造成池水水温较低,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因此,在菱角种植管理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给小龙虾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①池的四周 1-2 米的水面不要种植菱角,给小龙虾留出活动空间;

②加大行距,使菱角不能完全盖满水 面,使小龙虾能够自由地在池塘中任何水面活动,也能通过小龙虾控制其他水草的生长;

③如果菱角铺满水 面,可以用绳扎束,形成一定的小龙虾活动空间;

④种植早熟品种,早收藤,并把菱角藤扎束固定在池中,一方面可以给小龙虾提供躲避、蜕壳的场所,另一方面小龙虾也可摄食菱角叶、芽根系等,而菱角藤的腐烂可以培养更多的饵料生物;

⑤以采收青菱为主,可以提早收藤,给小龙虾提供更多的生长时间和空间。

四、小龙虾的投放与喂养

这种模式中小龙虾的放养与芡实小龙虾种养模式基本相同,只能采取一种放养形式,即只能在菱角长出一片新叶后放养小龙虾虾苗,只养殖1个生长周期。不能在秋季投放亲虾、雌虾或虾种,这样在第二年菱角刚发芽时小龙虾对菱角苗有伤害。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为3-4厘米,放养密度为1万~2万尾。虾种放养前用2%食盐水浸泡5-10分钟后倒在靠近水面的斜坡上,让虾种自己爬入水中,不能爬入水中的为不健康的虾种,要淘汰。另外可以放养一些花白鲢用于调水,具体为:白鲢50~80尾/亩,规格150 克/尾;花鲢10~20尾/亩,规格250 克/尾;不得放养鲤鱼、鲫鱼、草鱼和鳊鱼。

小龙虾的喂养可以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依靠池中的天然饵料喂养。也可投喂人工饵料,人工饵料的投喂可以参考“文尾图书第七章 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

五、小龙虾的捕捞

从8月开始可以用地笼捕捞小龙虾,捕大留小,但在冬季到来之前要尽量把小龙虾捕捞干净,如果捕捞干净,可以利用冬季干塘捕捞。如果第二年再进行这种种养模式,必须在菱角栽培之前清除池中残留的小龙虾。

六、菱角的采摘

菱角的采摘尽量避免在小龙虾蛻壳期进行,尽量缩短采摘时间和减少采摘次数,在采摘时要谨慎小心,防止伤害到小龙虾。

6. 芡实育苗和栽培育苗区别

我们这里种植黄芪首先选地,但不能重插播种,做好排水,干旱可以浇水,春季播种,人工除草。在5月份覆膜穴播覆沙育苗,产量高,使用农家肥和淡磷肥,少量化肥促生长。

7. 芡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可以的,芡实可以直接种子撒播。大面积湖荡栽培,多采用直接撒播,小面积池塘可育苗移栽。

芡实要适时播种,春秋两季均可,尤以9~10月的秋季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种子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团成小土团,每团掺入种子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种子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

8. 芡实的栽培技术和土地要求

芡实是一种大型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比较强,在池塘、沼泽地、湖泊、水库和低洼的水田均可种植。芡实必须在无霜期内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肥、不耐霜冻和干旱。15℃以上种子开始萌芽,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芡实,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芡实有哪些栽培品种?什么时间种植?怎么种植产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芡实栽培品种和种植时间

在长江流域地区芡实栽培为无刺品种,也成为南芡、苏芡。紫花芡实为早熟品种,一般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白花芡实为晚熟品种,播种育苗时间为4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芡实和白花芡实可以搭配栽培。

2、芡实能连作吗

芡实不适宜连作,但是可以和养鱼进行轮作,或者与莲藕进行轮作,而且种过芡实的地方,一般要间隔2年再种芡实;芡实前茬不能是其它水生蔬菜。不过池塘、湖泊栽培芡实,沿岸可以种植茭白、慈姑。

3、选择育苗田

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水田做育苗田,芡实对水土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水田做为育苗田。

4、浸种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对芡实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浸种,将芡实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好水的盆中进行浸种,盆中的水深只要能覆盖种子即可,至少要浸泡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在浸种的过程中至少要换三到四次水,水的温度至少要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左右,这样才能加快芡实种子的出芽速度。

5、播种育苗

在浸种后的地第三天,我们就可以先将要进行播种的苗床准备好,芡实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阿静苗床挖到二十厘米深左右,然后注入十厘米足有的水,等到水清了之后将种子轻轻的放入苗床中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时刻要保持苗床中的水位至少在是到十五厘米左右,具体的需要根据芡实苗的生长情况来加减水。

6、科学假植

假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栽,这个移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要是换个地方进行幼苗的培育。在芡实生长了一个月之后,这时芡实苗大概有三四片叶子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准备移栽了,首先我们需要先将移栽的地处理好,种植地的水位线放到十厘米左右,然后将芡实苗连根拔起,将泥土洗干净,再将幼苗轻轻的插入整好的地中,等到假植后的幼苗长出新的叶子之后,就逐渐将田中的水位提升,每次的水深都不能淹没心叶。

7、合理定植

等假植之后的芡实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定植了,通常是按照每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定植。最好就是每亩平均栽种一百五十株芡实为宜,在定植的时候就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养分能被芡实充分的利用,从而加快生长速度。

8、田间管理

我们要观察田间是否缺苗,如果有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补苗,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芡实苗生长的不好或者是有病虫害,那么要及时的拔除,并且消毒后及时补上新苗,其次就是在定植之后田间的水深为三十五厘米左右,而等到芡实成活之后要及时的加高水位,最好是在六七十厘米左右,种植地的水位最深不能超过一米五,=否则会影响芡实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芡实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次数大概是在三到四次左右,其中主要是根据芡实具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是使用有机腐肥和复合肥,并且结合使用钾肥和尿素,这样可以提高芡实的产量和质量。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往种植地加入适量的凉水,以保持种植地的水温。最后就是芡实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叶斑病和叶瘤病,分别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9、适时采收

芡实它的全身都比较光滑,但是在叶子背面是有少量的刺的,所以在采收的时候要比较小心,不然会伤到手,一年可以采收九到十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份就可以开始进行采收了,一般每隔五六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一次,要注意的就是在采收的时候我们采收果实饱满、比较光滑并且颜色为紫红色的比较柔软的芡实,这样的才是成熟了的,如果没达到要求的就留着下次再收。

上一篇:家庭易养花卉(容易养殖的室内花卉) 下一篇:唐山花卉外哪(唐山周边花卉市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