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植物病害(盆栽植物病害图片)
1. 盆栽植物病害图片
褐色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该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枯叶或土壤里越冬借助风雨传播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高温高湿、光线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所以盆栽植物易得褐色斑病. 防治措施 适当降低湿度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0.5-1%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1000-1500倍,或25%百菌清500倍,每7-10天喷一次,2-3次。注意盆栽植物的通风,不要高温高湿.
2. 40种植物病害的症状图片
植物细菌病:
1、症状: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①腐烂,由于细菌分泌的果胶酶的分解作用而使受害植物的根、茎、块根、块茎、果实、穗等肥厚多汁器官的细胞解离、组织崩溃腐烂,如白菜软腐病。②坏死。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杆上,出现各种不同的斑点或枯焦,前者如棉花角斑病,后者如水稻白叶枯病。③萎蔫。因细菌寄生在维管束内堵塞导管或因细菌毒素而引起,如青枯病。④肿瘤。由于细菌刺激,使寄主细胞增生、组织膨大而形成,如癌肿病。⑤黄化矮缩。在木质部寄生的细菌使植株表现黄化、萎缩,如葡萄皮尔氏病、杏叶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2、侵染和传播途径:病原细菌可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残体、土壤、粪肥、杂草寄主或昆虫体内越冬或越夏,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侵染源,多数细菌病害都能发生再侵染。一般高温、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细菌病害的发生。细菌通过寄主的伤口或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中侵入;田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流水、介体昆虫或农事操作等传播。台风、暴雨等不良条件不但易使植物表面产生伤口,而且利于细菌的传播及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诱发细菌病害流行。有些介体传播细菌病害有一定的专化性,如玉米细菌性萎蔫病由玉米叶□(Chae-tocnema denticulata)传播, 小麦蜜穗病由小麦粒线虫(An□uina tritici)传播。
植物真菌病:
1、症状:常见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病征的出现与寄主的品种、器官、部位、生育时期、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如不少叶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后期才产生病征,甚至在落叶上才形成小黑点;有的菌核病要在寄主某一特定部位才形成颗粒状的菌核;银叶病要在寄主的死亡部分才长出蘑菇状的产孢结构;根肿病要在肿瘤很深的位置才能观察到病原菌。许多真菌病害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完全不表现病征。真菌病害的症状与病原真菌的分类有密切关系,如白绢病菌在许多不同作物上均造成症状相似的白绢病,霜霉菌产生霜霉状物,黑粉菌产生黑粉状物等。
2、侵染和传播途径: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类型最多,许多病菌可形成特殊的组织或孢子越冬。在温带,土壤、带病种子、病残组织和果树林木的病枝常是越冬场所;在热带和亚热带,不少病菌不越冬而越夏。冬季生长的寄主在侵染循环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有些病菌的分生孢子可越冬,有的病菌终年有危害性。大多数病菌的有性孢子在侵染循环中起初侵染作用,其无性孢子起不断再侵染的作用。在热带、亚热带许多病菌不产生有性阶段,只以无性阶段完成其生活史和侵染循环。田间主要通过气流、水流传播;此外,风、雨、昆虫也可传播真菌病害。但传播真菌病害的昆虫属种与病原真菌属种间绝大多数没有特定关系。真菌的菌丝片段可发育成菌株。真菌可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有时导致某些寄生性弱的细菌再侵入,或与其他病原物进行复合侵染,使病症加重
3. 盆栽植物常见病
蟹爪兰叶片发白,无非感染了蚧壳虫和白粉病。
蚧壳虫:
蟹爪兰生虫主要是养殖环境闷热潮湿,缺少阳光和通风引起的,最常见的莫过于蚧壳虫和红蜘蛛了,除了危害蟹爪兰,也是其它盆栽植物的常见病,主要以刺吸植物的汁液存活和繁殖,不仅繁殖速度特别快,其排泄物还可以引起其它疾病。所以家里花草养殖数量比较多的话,有必要准备一些盆栽植物常用的杀虫剂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吡虫啉、阿维菌素、氧化乐果等,对于蚧壳虫、红蜘蛛、蚜虫、黑飞等常见的虫害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发病初期按剂量使用,间隔一周后重复喷施一次即可。
白粉病:
除了各种虫害,蟹爪兰还易生白粉病。具体表现为叶片表面覆一层白色霉菌斑,一开始只是白色的菌丝,随着病情发展继而连接成片,越积越厚,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受阻,直接影响蟹爪兰的新陈代谢,从而生长衰弱,不再开花。一旦发现白粉病,建议及时使用粉锈宁用于防治,越早处理效果越好。
4. 盆栽植物病害图片大全
不同的盆栽作物会发生不同的害虫。如盆栽茶花主要害虫有茶黄毒蛾、茶梢蛾、茶衰蛾蚧壳虫、蚜虫等害虫;盆栽梅花主要害虫有刺蛾、卷叶蛾、黄褐天幕毛虫、蚧壳虫、蚜虫、天牛等害虫。盆栽杜鹃主要害虫主要有红蜘蛛、蚧壳虫、顶芽卷叶蛾、尺蛾等。盆栽作物发生的害虫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刺吸式害虫,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引起卷叶、黄花等症状。如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二是食叶类害虫,靠取食植物叶片为生,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可导致卷叶或将叶片吃光,仅保留叶脉。如茶黄毒蛾、茶梢蛾、茶衰蛾、刺蛾、卷叶蛾、黄褐天幕毛虫、顶芽卷叶蛾、尺蛾等食叶类害虫。三是蛀杆类害虫,主要是天牛,主要危害特点是钻蛀花木枝条、茎秆内取食危害,造成孔洞或隧道。
盆栽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多种虫害,在防治时一定要根据具体发生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如针对刺吸式害虫蚜虫可以选择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以选择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防治;蚧壳虫可以选择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防治。
如针对食叶类害虫可以选择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
如针对蛀干类害虫可以采用注射器向孔洞注射敌百虫药液,最后用泥巴堵住孔洞的方式来杀灭害虫。以上虫害在防治时一定要在低龄若虫期喷药防治。
5. 盆栽植物病虫害防治
消灭花盆中的蚂蚁:
花盆中出现蚂蚁时,可将烟丝、烟蒂用热水浸泡1----2天,待水变成深褐色时,一部分洒在茎、叶上,其余的稀释后洒入土中,蚂蚁即可消灭。
蚜虫
蚜虫可能是大家养花最常见的虫害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时很可怕的,它们会吧叶子上面的汁液吸光,破坏植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的病菌感染,它们一周就繁衍一代,所以一定要趁早防治。如果发现叶子开始变得斑黄、蜷缩、花朵畸形或者有白色的皮屑,那就可能有蚜虫了。
处理方法:
用棉签粘掉或用手指掐掉。其次就是喷药、杀虫剂或肥皂水,可以自己制作,可以用烟头泡水喷。如果严重的话就用药物,如:护花神、吡虫啉、蚜虱净等。
蚊香拿一截蚊香,碾碎泡在清水中,充分溶解之后对着土壤浇灌,要记住浇透才有作用的哦。
烟丝把烟丝混合在热水中,浸泡溶液冷却之后就可以喷到植株上,也可以混入一点点的洗衣粉,效果会更好。
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白粉虱对于植物方面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导致植物的一些营养元素明显低下,也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如果发现叶片褪绿、变黄、萎蔫,那就可能有白粉虱了。
处理方法:
隔离其他没有虫子的植物,如果范围不是大,剪掉已发生病害的叶子或者用风扇吹走白粉虱,严重的可喷药防治,如蓟虱净、啶虫脒、虫嗪、烯啶虫胺、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6. 盆栽植物病害图片高清
出现在盆栽苹果上的病虫害,跟地栽苹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最常见的是腐烂病、轮纹病、蚜虫、红蜘蛛等。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刮除病斑;对虫害,可人工捕捉。
苹果果面干净、着色好且均匀,是盆栽苹果很重要的一个观赏性状,但多个因素会影响苹果果面的健康。有的套袋苹果去袋后可见果实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略往里凹,特别是在远离果柄的一端,出现几率更高,这极大地影响了盆栽苹果的销售。
引起苹果果面出现黑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药害,在苹果套袋前,药剂使用不当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使用新药,浓度大,使果实表皮细胞死亡,因此笔者建议在选择药剂时,不要盲目求新。在套袋前一次使用的药剂品种太多,也会引起这类现象,要尽量避免。
另一方面,喷药后立即套袋,袋内湿度大,也易导致果皮受损。
另外,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也会引起这种病症,尤其是在降雨频繁、气温又高的地区,病菌容易随雨水进入纸袋侵染果实,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快速繁殖。套袋选择的袋子质量要尽量好一些,袋子的通透性太强或太差,都不利于果实健康。通透性太强,病菌容易侵入袋内;通透性太差,袋内温湿度高,也很容易引发病菌繁殖。
黑斑略微内凹,这主要是缺钙引起的。苹果开花坐果后,是吸收钙的高峰期,这时候要及时浇水,通过有效的蒸腾带动钙的吸收。
7. 盆景病害图片大全
金豆的病害主要有黑霉病,可喷洒波尔多液或用5%的酒精把霉污擦净;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用小刷或小刀将虫体除掉。
金豆可每隔2~3年翻盆一次,时间宜在春季3~4月间,翻盆时可去除12旧土,换以疏松肥沃的培养土,同B时剪除部分烂根和老根。日常管理上,应该让树桩适当接受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产生新陈代谢。但需要避开正午时分的强光照射,建议早晚各进行光照3小时,切忌将树桩放置在无光的地方培育。
8. 植物病害图鉴
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