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多肉病害(常见的多肉病害及防治)
1. 常见的多肉病害及防治
养多肉有两年了,期间也养死过一些,但大部分都成活了。
种多肉之前多肉需要晾根一两天,根部用多菌灵消毒,生根水浸泡。选盆最好选透气性好的,泥土最好是多肉专用土。因为多肉根系发达,一般的土容易板结。营养土中加入适量的多菌灵搅拌均匀,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虫害。盆底最好垫一些大颗的陶粒,陶粒吸水性强,这样土不容易积水,多肉才不容易烂根。种好后放在通风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要分清多肉的属性,大部分多肉都是喜欢阳光的。但是夏天太热的时候要把多肉搬到阴凉处,也要少浇水。多肉比较耐旱,多肉浇水要见干见湿。意思就是土表面干的时候再浇,浇水要浇透彻。 隔一段时间要施肥,这样才能长得好。
简单来说,多肉要想避免虫害,要做好消毒、通风,光照要足。盆、土选用透水性强的。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处理。
2. 多肉病害以及防治
多肉烂叶芯是因为
浇水过多:多肉浇水频繁时会烂根烂叶芯,需要控制浇水频次。
施肥过浓:在给多肉施肥时需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
感染病害:及时将多肉的烂叶剪掉,并喷洒除菌药剂。
处理方法:多肉烂根烂叶需要立即修剪根系并更换盆土。
3. 多肉主要病虫害
多肉植物的叶片上油油的,一般来说是因为多肉滋生了蚧壳虫或者蚜虫之类的害虫,它们在吸食多肉汁液的同时,会分泌出一种蜜露,而这种蜜露又会诱发烟煤病。
多肉被虫害引发感染烟煤病的初期,会在叶面上出现粘黏的蜜汁,就是我们看到的像油污一样黏糊糊的东西,然后会逐渐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最后开始大面积扩散,变成覆盖叶片和茎秆的煤烟层。
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可以用一些对多肉无害的杀虫剂喷施叶面,反复几次后,害虫就消灭了,叶面上油油的东西也就消失了。
4. 常见的多肉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长霉菌斑的原因
1、浇水过量:多肉植物都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不耐水涝。若是管理期间频繁浇水,吸收不掉,时间长了会留下积水,根系容易腐烂,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感染霉斑。
2、温度过高:多肉长霉菌斑多是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的温度太高,高温环境下若是湿度大,通风环境差很容易感染霉菌斑。
二、长霉菌斑的处理方法
1、改善环境:多肉植物长霉菌斑多是因为温度高,湿度大且通风不良导致的,一定要改变养护环境。减少浇水,不干不浇。平时多通风,保证空气流动,这样能更好的控温,避免病害加重。
2、换土处理:若是根部感染了霉菌斑,建议尽快将植株脱盆,然后将原来的土壤全部换掉,还要将感染霉斑的地方都剪掉,剪干净后彻底消毒晾晒,等伤口晾干后重新上盆栽种。若是感染了叶片,要将叶片摘掉,避免留下病菌。
5. 多肉各种病害
多肉叶片上长白霜是多种原因导致,其中部分品种多肉长白霜是正常现象,这是多肉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出来的,对植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还有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当多肉植株感染白粉病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的用药物进行喷洒,并且保证它生长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性、采光性。
6. 多肉病害鉴别
多肉植物又称为多浆植物,是指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叶是肥厚多汁且具备储存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因为多肉的外观小巧可爱,可以净化空气,所以广受大家的喜爱。
改善多肉烂的方法:
1.浇水过多会导致多肉腐烂现象。
解决办法:盆土内积攒水分过多,导致根部无法正常呼吸,多肉腐烂。此时需要立即停止浇水,将多肉放置在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可以进行松土,使水分快速排出。
2.施肥过量导致根部烧伤。
解决办法:施肥过多会导致根部烧伤,从而多肉腐烂。可以适量浇水,稀释肥料的浓度。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进行换土重新栽种。
3.根部腐烂,导致多肉烂掉。
解决办法:可以将顶端健康强壮的茎段和叶片剪下来,放置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配置好土壤,将晾晒好的茎段和叶片插入土中,做好后期的养护,就可以培育出新植株。
4.根部杆子发黑,导致多肉腐烂。
解决办法:多肉根部杆子发黑,会导致多肉腐烂。当情况严重时,可以进行换盆换土,重新栽种。
5.由于天气温闷热,导致多肉发生了病虫害。
解决办法:将多肉放置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及时观察多肉的状态,当发现病虫害时,第一时间科学用药进行治疗。
6.长时间淋雨,导致多肉腐烂。
解决办法:多肉可以短时间的淋雨,利于多肉的生长,但不可以长时间的淋雨,会导致盆内积水,滋生细菌,植株腐烂。夏季多雨季节时,应将多肉放置在雨淋不到且通风条件好的地方。
7.多肉的根系有伤口未愈合。
解决办法:刚刚修剪完根系的多肉,应静置3天以上,等伤口彻底愈合后再上盆,上盆后不可以浇太多水,会使伤口感染。
8.土壤不适导致多肉腐烂。
解决办法:土壤透气性不好、排水性不强,很容易发生土壤板结现象,土壤板结会使根部难以呼吸,从而导致植株腐烂,这时应及时进行松土,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进行换盆换土,重新进行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