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图解)
1.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图解
凤尾蕨养殖方法
凤尾蕨既没有花,又没有种子,凤尾蕨原来是以无性孢子生殖的,凤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发育成熟后,就爆裂离开母体,飞播到地上,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又发育成了一株新凤尾蕨。凤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较容易。
凤尾蕨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凤尾蕨用孢子繁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温度要求:凤尾蕨生长适温昼温为21-26度,夜温为10-15度,耐寒,越冬温度不低于5度,冬季在室内养护,叶片仍柔嫩翠绿,冬季时要少浇水,多见阳光。在夏季畏直射阳光,应适当遮光,否则直射时间过长会造成叶片卷曲。
盆土选择:盆栽凤尾蕨所用盆器以塑料花盆为好,因为它清洁卫生,保水力强。凤尾蕨喜欢含钙质较多的栽培基质,盆土可以使用掺有1%旧墙灰的砂质壤土。
浇水要求:夏秋两季,应该每天给凤尾蕨浇水一次。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春两季里,必须保持盆土处于微潮状态浇水不要太多。如果有条件,最好经常给植株喷洒些清水,但是所用之水应该是软水,要是收集不到雨水,可以使用凉开水,这样能够使凤尾蕨的叶片显得更加青翠可爱。
施肥要求:在凤尾蕨生长旺盛阶段,间隔两周左右追施一次稀薄的液体肥料就行。结合换盆,也可以往盆土里掺入少许毛发作为基肥。
光照要求:凤尾蕨受到强烈的日光直射,就会出现叶片失绿,叶尖枯萎的现象。因此,除了冬季能够使棺抹接受少量直射夜光之外,其余时间应该将其放在阴暗之处或没有日光直射的明亮地方。
注意事项:新换盆的凤尾蕨,半年内可以不必施肥,以后每月施二次有机液肥。凤尾蕨的养植环境以不见阳光的背阴湿润处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干燥枯瘪,叶尖易出现枯黄。
2. 凤尾蕨园林用途
凤尾草属于清热药,别名又叫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等。味淡微苦,性寒。功效是: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作用: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3. 凤尾蕨养护
凤尾蕨可以养在室内,凤尾蕨四季常绿,养护在室内不仅可起到装饰家居、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净化空气,吸收掉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此外,从凤尾蕨的生长习性上看,养护在室内也是比较合适的。它喜欢阴凉、通风好的环境,放在室内不会阻碍生长。注意,它对空气湿度要求高,养护期间要勤喷洒水才行。
4.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图解大全
黑木蕨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热带观赏蕨类植物。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一般完全沉水养殖用于水族造景。也可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陆生栽培。黑木蕨是一种带着美丽的透明绿色叶片的蕨类水草,水中叶长一般在20-30cm之间。喜好偏酸性软水的水质环境,当它处于偏碱性硬水环境时,叶片上会出现黑色斑点甚至完全变黑。一般可绑在沉木或岩石上做造景。生长缓慢,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5-6天生长一片新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长成理想的大小。
凤尾蕨(学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约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叶干后纸质,绿色或灰绿色,无毛;叶轴禾秆色,表面平滑。
5.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凤尾蕨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因其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作用,因此很多花友也喜欢在家中种植一株凤尾蕨,凤尾蕨在种植过程中既没有花有没有种子,那么凤尾蕨是如何繁殖的呢?
凤尾蕨的繁殖方法
凤尾蕨的分株繁殖
凤尾蕨是不开花的,并且没有种子,繁殖主要就是无性繁殖。
凤尾蕨繁殖,主要就是采用分株繁殖。凤尾蕨全年都可以进行分株,将长势比较繁茂的凤尾蕨的植株从花盆当中取出,用锋利的小刀将植株割成数丛,分别栽植即可。也可以将凤尾蕨的植株上长出来的小株切下来,进行繁殖。
凤尾蕨的分株繁殖,需要注意的就是遮阴和保湿。除此之外,有时候会在建筑物的背阴之处,或者其他较为阴湿的地方长出一些野生的品种来,可以将其挖掘上盆栽植。
凤尾蕨的孢子繁殖
凤尾蕨是蕨类,无花亦无果,但是却可以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凤尾蕨的孢子繁殖,有两种方法。一是任其自然繁殖,在凤尾蕨的孢子发育成熟之后,会爆裂,然后离开母体,落到地上,如果条件适宜,就可以自行繁殖出新的植株。等凤尾蕨的植株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上盆移栽。
二是将成熟的孢子收集起来,进行繁殖。在孢子成熟后,将凤尾蕨叶片背后的孢子小心的分离出来,收集好,撒在准备好的基质上,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不用多久就可以萌发了。
当凤尾蕨的小苗长到一定的高度(约3cm左右),就可以将其分栽到花盆中养护了。之后进行正常的养护管理即可。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
水肥管理:
凤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3天浇水一次即可。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凤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凤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导致叶片脱落。
温度管理:
凤尾蕨适宜的温度为16℃~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冬季养护需要加温设备,如果没用加温设施,可采用双层保温设施,冬季下午在温度下降到22-24度时要及时封棚。夏季养护需要有降温设备(抽风机和水帘)。如果没有加温和降温设备,夏天中午要加强遮荫和通风,补充叶面水和地面水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不宜采用远距离的连栋大棚,而应采用独立单顶棚。
湿度管理:
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75%-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光照管理:
凤尾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种植后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较为适合小苗的生长,种植后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3000-4000Lux较为适合。种植后第二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较为合适。第三、四、五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较为适合。冬季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光线过强导致植株叶缘发焦、脱落,叶片卷缩,生长受阻。
6. 凤尾蕨生长环境
剑叶凤尾蕨喜阴湿生境,温度适应范围较广,低于10℃的低温会严重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抑制幼叶的萌发,剑叶凤尾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65%以上,光照强度在500-1200勒克斯之间植株生长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7. 凤尾蕨盆栽
它是一种喜欢生长在井边的一种怪野草,其叶形似凤凰的尾巴。这草叫“井栏边草”,别名特别多,这几种是很常见的,也叫凤尾草、井口边草、山鸡尾、井茜。
主要分布于河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省区,生长的地域也是十分罕见的,主要在井边及石灰岩缝隙中。
它也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一种草类,味淡,性凉,能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收敛、止血、止痢。
井栏边草叶丛细柔,秀丽多姿,是室内垂吊盆栽观叶佳品,在园林中可露地栽种于阴湿的林缘岩下、石缝或墙根、屋角等处,野趣横生。
8. 凤尾蕨怎么繁殖
可以
凤尾蕨的植株是一种多枝干的造型,整个植株的叶子和株冠是比较分散的,叶片又细又长,所以在选择水培的容器的时候,需要选择圆形的玻璃盆器,或者是方形的玻璃盆器。
其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水培植株,可以根据个人的水培需要选择健壮、外形较佳,无病虫害的凤尾蕨植株来进行水培。
凤尾蕨怎样进行水培
凤尾蕨
水培凤尾蕨,先将凤尾蕨根茎部分上的沙土给去掉,用清水轻轻冲洗,然后将其放在水中,用柔软的毛刷清理凤尾蕨的根系上的泥土。
清理干净的凤尾蕨,可以放进准备好的空的玻璃盆器导致,加上清水,水需要漫过凤尾蕨根部的三分之一。在水中加上约8克的小苏打,浸泡3——5天进行杀菌。在凤尾蕨长出新的根之后,可以加一些复合肥的溶液,适当的调节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