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杉盆景(穗花杉盆景好吗)
1. 穗花杉盆景好吗
野生植物做盆景有价值的有哪些?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巨柏、银杏、银杉、水松、水杉、坡垒、貉藻、藤枣、莼菜、珙桐、光叶蕨、玉龙蕨、长白松、萼翅藤、伯乐树(钟萼木)、膝柄木、革苞菊、望天树、银缕梅、华盖木、独叶草、掌叶木、资源冷杉(大院冷杉)、多毛坡垒、狭叶坡垒、天目铁木、瑶山苣苔、单座苣苔、报春苣苔、辐花苣苔、长蕊木兰、单性木兰、落叶木莲、光叶珙桐、百山祖冷杉、梵净山冷杉、元宝山冷杉、巧家五针松、台湾穗花杉、云南穗花杉、普陀鹅耳枥、东京龙脑香、云南蓝果树、合柱金莲木、华山新麦草、长喙毛莨泽泻、异形玉叶金花、峨眉拟单性木兰…
2. 云杉 盆景
1、红豆杉
针叶松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多见,那么常见的针叶树有哪些,红豆杉就是之一,它属于比较稀有的针叶树品种,多生长在海拔在1500~3000米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四季常青,常作为园艺景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银杏
银杏在我国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在大学校园或是公园可见,有很深文化气息,银杏多四月开花,10月结果,成熟时的银杏极美,叶片黄灿灿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针叶树种类。
3、油松
油松又叫做东北黑松,耐寒性较好,在零下25℃的环境下也可生长,花期一般在5月,果期在10月,在我国东北、西南等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树树种。
4、日本金松
日本金松看起来很像一把大伞,所以又叫做伞松,原产于日本,后引入我国青岛、南京等地,多在庭院种植,日本金松的木材可以制造船只、桥桩,实用价值极高,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5、金钱松
金钱松多生长在海拔在100~1500米的针叶树、阔叶林中,喜爱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花期多在4月,果期在10月,金钱松的球花呈螺旋状,多为黄绿色,秋后为金黄色,故叫做金钱松。
6、罗汉松
罗汉松是一株小型针叶树,最高可达20厘米,罗汉松的外形独特,故多作为艺术景观供人欣赏,花期一般在4~5月,果期在8~9月,在我国南方多有种植,并且罗汉松的适应性很强,一般不用进行打理就就可以生长得茂盛。
7、云杉
云杉又叫做粗皮云杉,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故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针叶树,花期多在4~5月,果期在9~10月云杉耐干燥又耐寒,所以在我国陕西、甘肃等地多有种植。
8、巨杉
巨杉的体型巨大,在原产地达到了110米的高度,故又被大家叫做世界爷,巨杉喜爱阳光,生长较快,但它的木材易劈裂,所以不适宜做材料,多作为观赏性针叶树品种。
9、雪松
雪松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多生长在海拔在1300~3300米的地带,也可作为艺术景观人工种植,雪松盆景的外形独特,也是很多画家笔下常见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10、红松
红松又叫做果松,是一株大型的针叶树种类,花期一般在6月,果期在9~10月,红松的喜光性强,且较耐寒,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吉林山区较为常见。
3. 穗花杉价格
门票价格:60元。
开放时间:公园08:00-17:30
九瀑谷是一条原生态的溪谷长廊,全长约3公里,以谷幽、水清、石美、藤悬、林秀为特色,瀑、潭、滩贯穿整条溪谷,终年泉水叮咚,溪流潺潺。九瀑谷森林植被保护完好,有金花茶,穗花杉、桫椤、石槲、石兰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还有野枣林、野蕉林以及山龙眼、山荔枝、山黄皮、山草莓、无花果等。
4. 穗花杉的生长环境
南昆山地属惠州市龙门县,东距惠州129公里,距香港不足300公里,南距广州97公里,西距从化温泉42公里,邻近增城、从化两市。游客主要来自惠州、广州、增城、佛山、深圳、东莞及香港等地。南昆山旅游旺季集中在5至10月份,高峰期在8月份,形成消暑特色。 南昆山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2000多种,这里集中了500多种以阔叶林为主的原始高等植物,除栎树、梧桐、栲树、柯树等经济林木外,还有在地球濒于绝迹 的“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沙椤以及红花荷、竹柏、银杏、观光木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0余种,有野生猕猴桃、杨梅等野生水果40多种,中国兰花10多种,名贵药材50多种。这里最突出的还是一片竹的海洋,漫山遍野生长着华南地区少有的6万多亩连片的毛竹林。在那连绵起伏的山林中,还栖息着动物130多种其中珍稀。 自然景观 南昆山主要的自然景观有石河奇观、川龙瀑布、九重 远眺、观音潭、仙霞瀑布、蛇松、神鹰石等十几处,主要以清幽山林、怪石、流泉飞瀑为特色 ,另外这里的野味、观音菜、山坑螺、山水豆腐更是山上饮食一绝。再加上这里地势高、有重山围绕,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只有二十三度,是消闲度假、疗养避暑的胜地。 景点介绍 石河奇观 距南昆山旅游中心约半公里处,有一段小河。河里到处是怪石,一连有七个小水潭,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小水潭上游又有一个大水潭。大水潭清莹见底,成群小鱼游来游去。潭边有两块呈红青色大石,边缘有图案,形似罗裙,叫罗裙石。河中还有一大石似镜台,叫梳妆镜石。梳妆镜石旁,有一圆形小池,叫卸妆池。这个大水潭就是南昆山风景点之一----仙女潭。七个小潭则叫七仙池。由于这里石多怪异,文人骚客取景名“石河奇观”。关于它,有一段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的年代,天上的七仙女羡慕人间美景。不顾禁令,偷偷下凡。这天,仙女们来到南昆山遨游。时值盛夏,酷热难当,她们见密林深处有一溪流,瀑布飞花,银浪翻滚,遂动了戏水梳洗的念头。本地的山神,河神见仙女们想戏水,就讨好她们,取石垒筑好七个小水潭和一个大水潭,供她们各自洗澡和一起戏水。七仙女卸下盛妆,各据一潭,尽情洗涤,还聚集到大潭互相追逐戏水。欢声笑语,回响山谷。她们于得十分开心,不知不觉过了七天。王母娘娘见了七仙女私自下凡,竟敢七天不归,便派天神去捉拿她们。天神奉旨寻到石河上空,见七仙女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得意忘归,便大喊一声:“王母娘娘有旨,令我捉拿你们回宫!”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仙女们来不及穿衣裙,便被天神捉回天宫去了。遣下的衣裙和梳妆镜,就变成了罗裙石和梳妆镜石。如今,镜框的轮廓仍清晰可辨哩。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有了这一段美妙传说,仙女潭成了人们神往的地方。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成群结队的南昆姑娘,还专门前去卸妆池戏水,用卸妆池的水洗脸。据说,这样可以使姑娘们长得更白嫩清秀。历代,南昆山的姑娘大都长得漂亮,也许正是因为洗了卸妆池的仙水吧? 七星湖 南昆山有座“七星墩”。这人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神话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七仙女闻说人间的南昆山胜过天堂,是个避暑胜地。 一天,七仙女向王母娘娘请求,让她们到人间一游。王母娘娘不解地问:“天堂这么好,为何还要游人间?”七仙女异口同声答道:“你不是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吗?就让我们去南昆山开开眼界吧!”说完,七仙女一齐跪倒在王母娘娘前。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准假一刻。七仙女腾云驾雾,一眨眼功夫就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南昆山。只见山峦起伏,毛竹青青,古树参天,瀑布悬空,鸟语声声。七仙女流连忘返,王母娘娘便降旨打锣寻找七仙女。七仙女听到催归的锣声,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昆山。 七仙女走扣,在她们立足之际竟长出了七座小山。人们便把这七座小山,取名为“七星墩”。小山布列有点象天上的北斗星,“星”“仙”谐音,所以又叫“七星墩”。后来,在七星 墩处筑了水库,就是现在的“长星湖”。 天堂顶 龙门、增城、从化三县交界处有一座山,远远看去云雾缭绕,耸入云霄。它便是南昆山的主峰天堂顶。 传说,很久以前,南昆山并没有高山。有一年,从东北方向南方来了一条巨大的水龙,到了南昆山。这条水龙在南昆山年年吐出巨大水流,洪水不断上涨,农田常年受浸,群众难以再生活下去,纷纷准备下山。南昆山人遭害的事不久就传到天皇上去。天皇知道人间被害的事后,每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心要到南昆山里治理这条恶水龙,为民除害。 有一天,天皇告别夫人、爱子,佩上宝剑下人间,来到了南昆山。天皇走后,母子天天等着,月月盼着天皇回来团聚。冬去春来,一直不见天皇回家。一天,人间飞来一只鹤,带来一个坏消息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天皇与水龙恶斗,水龙被杀死,天皇筋疲力尽,被水龙喷出的毒液毒死了,母子一听,当场昏死了过去。不久,两人醒来,匆匆忙忙收拾行李下人间,来到南昆山找天皇的坟墓。 母子跋山涉水,爬上一座一座石头,穿越一个一个古林,涉过一条一条溪流,只见处处古木参天,荒草遍野,哪里也找不到天皇的坟墓,母子急行大声呼唤,喊声在山峪里回荡。 这呼喊声感动了山神,山神化成一个老公公,来到母子面前,说:“你们跟我来吧!” 老公公把母子带到一座最高的山峰上。峰顶有一只又高又大的石头拨地而起,直插云 天。老公公指着这大石说:“这是天皇石,也是天皇的坟墓石。”说完,老公公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母子一见坟墓石,一齐扑在石前痛哭起来。这时,儿子哭泣地对母亲说:“妈,我们每年清明、重阳都要下到人间拜父亲,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来往不方便,如果我们同心协力挑土填山,一直把这座山筑到天堂,那时就早晚都可以拜祭了。”母亲接纳了儿子的建议,于是天天挑土填山不止。 母子的行动再次感动了解山神。山神又一次化作老公公来到母子面前,说:“天皇行善,为民除害,山神早就知道了。”就在这时,老公公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老公公走后,那座山上的坟墓石突然升高起来,高了又高,一直高到天堂顶,成了一座大山。打这以后,母子再也不用下人间拜祭天皇石了,而在天堂里早晚为天皇坟墓石上香、拜祭。后来,人们把这座山也就叫做“天堂顶”。至今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人们爬到天堂顶时,还能看到这座大石。 川龙瀑布 在南昆山的竹树 林深处,有一个峡谷。峡谷尽头,峭壁矗立,壁上刻有著名书法家秦萼生写的“川龙峡三字”。 注山泉从一个形似龙头的石洞中穿出,飞流直下深潭,蔚为壮观。站在峡旁的亭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上观瀑,盛暑仍觉凉风飒飒。 川龙峡,原名石峡山。传说,从前石峡山一带遇上大旱,猛烈的太阳,把山上的石头晒得直冒火,竹,木也快枯黄。山民个个心急如煎,叫苦不迭。村里的长者经过商量,齐集了男女老少,在石峡山下焚香求雨。恰巧,一神驾云经过,看见人间这一惨状,便回天庭将此事禀告天王。天王遂派出海神到东海,传令龙王解救山民危难。不久,龙王点派了一名川水龙执行旨令。于是,川水龙腾跃出海,直奔石峡山,对准冒火的巨石猛烈撞击。霎时间,雷鸣电闪,乌云密布。继而甘霖吉雨倾盆而降。川水龙亦化作飞瀑,长留山间,为山民解除苦旱之患。从此,石峡山树木葱茏,青竹滴翠。后人便将此地取名“川水龙”,石峡山亦叫作“川龙峡”。 观音潭 在南昆山镇西边四公里处,有一名胜叫观音赏水。它在一条山溪之中,有三 级瀑布相接。最下边的瀑布,水纱之后有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一尊白石,似观音端坐,静心观赏碧绿潭中的水。游人透过水纱,可以隐约看见这尊石观音。关于这名胜,有一段神话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观音娘娘慕名来到页昆山,要“阅尽南山色”。一天,来到名叫油篓洞这个地方,看见溪水一跌再跌三跌,形成三级瀑布,然后注入深潭,比起庐山瀑布,又另有一番情趣。于是,她坐在水纱之后的石岩中,摆杯赏水,长久不去,离去量,她使用分身术,留下一座偶象和盛水的金杯。这金杯神通广大,遇到溪水多时,它能将多余的装下;溪水少了,瀑布不够壮观,金杯中储蓄的水又会溢出,使瀑布如常,使山溪水长流不息。据说,曾有贪心的人,潜入深潭,想盗走金杯,谁知看得见却进不去;进去了,看得见又摸不着;摸着了又出不来。因为贪心进去盗杯凶多吉少,后来再也无入敢去盗了。
5. 穗花杉可以移栽吗
塔里木盆地
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西临帕米尔高原,东接河西走廊。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山脉以南,天山山脉以北,西临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沙漠面积占30% 。
柴达木盆地
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
1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
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也为居世界第2位的流动沙漠。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不到3 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7月均温25~27℃。10℃以上活动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其持续期南部200天,北部190多天;积温年际变化大。无霜期超过200天,北部200~210天,南部大多达220天,气温年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①风沙危害。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大于17米/秒),一年超过20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库尔勒。但盆地边缘植被覆盖度仅10%,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而风速每秒5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天气年达30~40天。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②干热风。重害地区为盆地东部,每年10~20天;盆地其他地区出现次数较少。
盆地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
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57毫米;北缘的库车63毫米,库尔勒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400毫米,可汇成河流到达盆地。
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里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叶尔羌3条大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亿立方米,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占74% 。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并不游移。
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地下水动储量为110~148亿立方米;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后,动储量还有7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对解决盆地春季缺水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一定意义。此外,盆地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水静储量,尤其在新生代沉积深厚的拗陷带内,如库车拗陷、喀什一叶尔羌拗陷。弄清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适量开采,对增加水资源也有一定意义。
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龟裂性土和残余盐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则以石膏盐盘棕色荒漠土为主。沿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土壤学上亦称吐喀依土)。草甸土分布广,轮台至尉犁间河道两侧最为集中。胡杨林土发育于茂密成荫的胡杨林下,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多(1%~2%以上),盐分含量不高。草甸土和胡杨林土为农垦主要对象。由此引起森林破坏,对环境保护不利,值得重视。
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
2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沙漠占30%。地势向西倾斜,北部略高于南部,北部的乌伦古湖(布伦托海)湖面高程479.1米,中部的玛纳斯湖湖面270米,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189米,是盆地最低点。盆地西侧有几处缺口,如额尔齐斯河谷、额敏河谷及阿拉山口。西风气流由缺口进入,为盆地及周围山地带来降水。
准噶尔盆地在地质构造上为古陆台。盆地内地貌,平原可分为两区。北起阿尔泰山南麓,南抵沙漠北缘的北部平原,风蚀作用明显,有大片风蚀洼地。
南部平原南起天山北麓,北至沙漠北缘、可分两带,北带为沙漠,南带为天山北麓山前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优势,流动沙丘仅占3%。沙漠区年降水量约100毫米,冬季有稳定积雪,在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约40%~50%,在半固定沙丘上约20%。丘间洼地生长牧草,夏季缺水,曾作冬季牧场,现已定点打井,夏季亦可放牧。
盆地属中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约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约2 850小时。盆地北部、西部年均温3~5℃,南部5~7.5℃。盆地东部为寒潮通道,冬季为中国同纬度最冷之地,富蕴1月均温为-28.7℃。10℃以上活动积温3 000~3500℃,持续150~170天,无霜期除东北部为l00~135天外,大多达150~170天。年均温日较差12~14℃。
盆地主要自然灾害有冻害和大风。约4~5年有一次较大范围的冬麦冻害,10年有一次较重的果树冻害。牲畜冻害主要发生于盆地中心的冬牧场。盆地北部每年有8级以上的大风天数33~77天,西部70天以上,阿拉山口165天。由于盆地植被覆盖度较大,虽大风天数多,沙丘移动现象却较塔里木盆地为少。
但局部地区,如艾比湖东南沙泉子至托托,有新月形沙丘27座,大风移动沙丘,阻塞交通,危害农田。额尔齐斯河谷亦有沙丘多处,冬季风大,不能形成稳定积雪,春季作物难以生存。
盆地水汽主要来自西风气流。降水西部多于东部,边缘多于中心,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盆地冬季有稳定积雪,冬春降水量占年总量30%~45%。
除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外,盆地其他河流均为内陆河,以盆地低洼部位为归宿。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山区,春季平原融雪水亦有补给。按河流出山口处流量计算,共有年径流量210亿立方米(不包括伊犁河及塔城盆地河流),其中额尔齐斯河流出国境水量100亿立方米。
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支流都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盆地的内陆河有4排水区:①乌伦古湖。为乌伦古河尾闾。②艾比湖。汇纳博尔塔拉、奎屯及精河等河。③玛纳斯湖。汇纳玛纳斯、金沟、巴音、塔西等河,源于准噶尔西部山地的10多条小河,曾以玛纳斯河为尾闾。④天山北坡独立水系。包括呼图壁至木垒的所有河流,都消失于灌区中。由于灌区引水,入湖水量均急剧减少。
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来自山口以下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从农业用水供需关系看,基本无缺水之虞。
盆地北部主要土壤是棕钙土,局部地区还有栗钙土、龟裂土、沼泽土、草甸S和盐土。盆地南部的北带以荒漠灰钙土为主,南带以棕钙土为主,冲积扇缘有草甸沼泽土和草甸盐土,扇缘以下为盐碱化的荒漠灰钙土。由于水源限制,要使全部土地都有灌溉,尚有困难。
经勘探证明,盆地已展现了可喜的石油开发前景。盆地东部海拔540米的风蚀洼地内,发现有世界罕见的千余株硅化木。
3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盆地的格局主要受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向两条构造线控制,构成了典型的菱形盆地,广元、雅安、叙永、云阳为菱形的四顶点,东西两边稍长,为380~430千米,南北两边略短,为310~330千米。以上菱形四顶点的连线与盆地内650~750米的等高线大体相当,盆地底部与边缘山地也以此为分界。
四川盆地在距今1.4亿年以前,还是内陆湖盆。至距今6.6千万年时,盆地边缘山地迅速隆升,长江中上游水系开始沟通。盆地内湖水东泻奠定了现今之地貌形态。
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为10万和16万平方千米。
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发源盆地边缘山地的河流大多为“V”型谷,岭谷高差都逾500~1000米,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山脊海拔大多在2 000~3000米,西北部与西部可超过3 000~4000米,如龙门山4984米,峨眉山3099米,小相岭4791米。地表广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其次为板岩、片岩、结晶灰岩、石英岩、砂泥岩和砾岩,局部有花岗岩和玄武岩。石灰岩分布区可见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盆地南缘兴文县素有“石林洞乡”之称。
巫山十二峰和金佛山等名山主要也由石灰岩发育而成。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组成的峨眉山及由砂泥岩、砾岩组成的青城山,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为中国著名游览胜地。
盆地底部海拔多数在250~700米,地势东南倾,盆地内各河流均由边缘山地汇聚盆地底部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与泥岩所覆盖,故称“红层盆地”,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红层分布最集中地区。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和平原。
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极端最低温-6~-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280~350天。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
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 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超过60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每升高百米,气温递减0.55℃和0.61℃。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10℃以上活动积温586℃,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 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
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 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盆地中植物近万种,古老而特有种之多为中国其他地区所不及。
在盆地边缘山地及盆东平行岭谷尚可见水杉、银杉、鹅掌楸、檫木、三尖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金钱槭、蜡梅、杜仲、红豆杉、钟萼木、福建柏、穗花杉、崖柏、木瓜红等珍稀孑遗植物与特有种。在湿热河谷可见桫椤、小羽桫椤、乌毛蕨、华南紫萁、里白等古热带孑遗植物。已在金佛山和缙云山分别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盆地东南缘的酉阳还有世界上最高大的白花泡桐,最高者达44米。
四川盆地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代表树种有栲树、峨眉栲、刺果米槠、青冈、曼青冈、包石栎、华木荷、大包木荷、四川大头茶、桢楠、润楠等,海拔一般在1 600~l800米以下。其次有马尾松、杉木、柏木组成的亚热带针叶林及竹林。边缘山地从下而上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寒温带山地针叶林,局部有亚高山灌丛草甸。
四川盆地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除鱼类外,盆地底部共有动物417种,盆地西缘、北缘和南缘山地分别为487种、317种与288种,其中经济动物均占一半以上。
盆地西缘山地是中国特有而古老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灰金丝猴、白唇鹿等。还有珍贵特有动物小熊猫、雪豹、鬣羚、短尾猴、猕猴、毛冠鹿、水獭及鸳鸯、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等。
盆地西缘的平武、青川、北川、宝兴、天全、洪雅、马边等地,均为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已设立唐家河、王朗、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7处大熊猫、金丝猴等自然保护区。
酉阳、马边、平武等盆地边缘山地溪沟中的大鲵及长江、金沙江中的中华鲟、白鲟也为四川所特有,均属国家保护动物。
盆地有煤、铁、天然气、石油、盐、芒硝、石膏、磷、铝、硫及铜、锰、金、石墨、汞等矿产,其中天然气、芒硝为中国之冠,并有中国重要的锶矿。川中盐岩矿储量达2~3亿吨。盆地区水力资源蕴藏量近0.5亿千瓦。工业集中,主要工业城市有成都、重庆、自贡、宜宾、内江、南充、泸州等市。
盆地为中国著名农业区。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早在西汉时期,即开垦种植。盆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
4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
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
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冲积一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一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
盆地西北部戈壁带内缘,比高百米以下的垅岗丘陵成群成束。盆地东南沉降剧烈,冲积与湖积平原广阔,主要湖泊如南、北霍鲁逊湖和达布逊湖等都分布于此。柴达木河、素林郭勒河与格尔木河等下游沿岸及湖泊周围分布有大片沼泽。
盆地东北部因有一系列变质岩系低山断块隆起,在盆地与祁连山脉间形成次一级小型山间盆地,自西而东有花海子,大、小柴旦,德令哈与乌兰等盆地,这些盆地中的河流分别注入其低洼中心的湖泊中。河流大部为间歇性,总计100条河流中常流河仅10余条,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西部水网极为稀疏。盆地内湖泊水质多已咸化,共有大小盐湖20余个。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后者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化现象。
植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植被结构简单,约有6/l0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一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芦苇与赖草为主。
柴达木盆地动物区系具有蒙新区向青藏区过渡的特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野驴、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狐、獾等。由于垦殖和捕猎,目前野生动物大为减少,有的濒于绝迹。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已探明矿点200余处,计50余种,其中盐、石油、铅锌和硼砂储量尤丰,食盐总储量达600亿吨左右。芒硝、钾盐、硼酸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如察尔汗钾盐厂已成为中国重要化工原料基地。
盆地内储油构造广布,西部有重要油气聚集带。锡铁山铅锌矿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大铅锌矿之一。盆地现有耕地集中于东部和东南部绿洲地带,以产粮食、油料为主,单产较高。
交通事业已初具规模,青藏铁路已通车,公路初步成网。出现了格尔木市、冷湖镇、大柴旦镇和茫崖镇等一批新兴城镇。
6. 穗花杉是什么植物
叫中国红豆杉。
中国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乔本植物。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种,我国将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属于史前植物,非常珍贵,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同时,红豆杉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