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茶花图(矮化茶花图片)
1. 矮化茶花图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云南普洱县有棵“茶树王”,高13米,树冠32米,已有1700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人工栽培茶树。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科学专著,他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位茶叶专家。
同时茶树起源云南,茶树种类多样化中心也在云南,品种资源丰富为世界之最!
经1980年代全面考察征集,获得资源材料410份,近缘植物20份,地方群体良种26个,优良珍稀单株110个,在省茶科所建立国家资源圃30亩,保存茶树品种和品种资源共810份。
从分类上认定,全世界现有茶种37个,变种3个,云南有31个种,2个变种,共33个种,它们分属于4个系: 五宝茶系:广西茶、大苞茶、广南茶、五室茶、疏齿茶;
五柱茶系:厚轴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缅茶、园基茶、皱叶茶、马关茶、哈尼茶、多瓣茶;
秃房茶系:勐腊茶、德宏茶、突肋茶、拟细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脉茶;
茶系:茶、苦茶(变种)、白毛茶(变种)、普洱茶、多萼茶、拟细萼茶,元江茶、高树茶。
茶树品种主要分为两类:群体种、无性系品种
群体品种有: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以上为国家级良种),元江糯茶,秧塔大白茶,镇源马镫茶,绿春玛玉茶,漭水大叶茶,冰岛大叶茶,坝子白毛茶,云龙山大叶茶,景谷大叶茶,团田大叶茶,邦东大叶茶,官寨茶,大厂茶,澜沧大叶茶等。
无性系品种简介
无性系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O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
云南澜沧江流域是大叶种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O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
云南茶区辽阔,有120余个县产茶。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不口滇东北四个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集中分布在滇西、滇南两大茶区。
(1)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三个地区19个市县。该区为云南省最主要的产茶区,占全省茶区总面积的50.14%,茶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5.58%。主要产茶县有凤庆、云具、临沧、双江、永德、镇康、沧源、昌宁、腾冲、龙陵、潞西等县。自然条件优越,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少数县为南亚热带山地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7~19.5℃,年积温4000到7500℃,年降雨量1100~2100毫米,相对湿度75%~85%,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ph值5.0~5.5左右。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西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育的地区。
(2)滇南茶区:包括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共四个地州,24个县。该区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38.06%,占总产量的36.14%。主要产茶县有勐海、景洪、勐腊、思茅、景谷、景东、普洱、澜沧、江城、墨江、西盟、元阳、绿春、金平等。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6.4—21.7℃,年积温5069.2—7629.0℃,极端最低温度-0.5~-5.5~C,极端最高温度31.5—41℃,年降雨量充沛,大多数县为12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80%集中在5~10月,冬春雾日长达100天以上,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红壤等。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南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育的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云南滇中茶区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一个大叶种茶树向中小叶种茶树过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中、小叶种茶树间而有之。基本的分布规律是红水河、南盘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以南一线,是大口十种茶树的集中分布区,该线以北为大叶种向中、小叶种茶树的过渡区,微域环境里的茶树究竟是否属于云南大叶种,受云南立体农业气候决定,应区别对待。
刚接触普洱茶之时,听到很多说法,看到很多包装。其中最有趣,同时也最有迷惑性的当然不是:大樟树林,乔木老树,肥芽厚叶,人工采摘,低度产量。(——邓时海《普洱茶》)。
而是凡说起新树茶园就称为:台地茶——密植矮化灌木茶。
我之所以要特意说起台地茶树是大乔木是因为我原来认为它是灌木,但前一段时间翻看从前拍得录像带,发现台地茶有主干,挖起的有主根(虽然不是很壮,且侧根也发达),所以才考虑这个引起我错觉的问题。为什么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太多人赞同这一点:密植新茶园就是灌木茶,而且密植度达到三千至五千棵每亩。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1、云抗10号(国家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树姿开张,主干明显,最低分枝高12.2厘米,分枝密、叶片水平状着生。三年投产,投产当年亩产干茶77.4kg,五足龄亩产干茶147.4kg。
2、云抗14号(国家级良种)
无性繁殖,属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主干明显,最低分枝高14.1厘米,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产量高,比勐海大叶种高39%。
3、长叶白毫(省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
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密,叶片呈下垂状着生。产量高,比勐海大叶种增产24%以上。
以上皆由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适宜在极端气温在-3度以上地区推广
4、雪芽100号(地区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树姿直立型,主干明显,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高,枝条着生角度小,适合密植。比勐海大叶种增产20%以上。
5、云瑰(省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由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选育而成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角度大,低位分枝多,叶片水平状着生。比云抗10号产量高23.1%。
6、矮丰(省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树资开张,树型低矮,主干较明显,分枝部低,角度大,叶片略下垂状着生。
比云抗14号增产31.3%。适合在气温不低于-3℃茶区推广。
7、短节白毫(地区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典型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直立株形,主干粗大、明显,分枝角度小,分枝部位高,枝层间距小,故能形成树冠紧凑、浓密的丰产树型。叶片略上倾状着生,产量高,与云抗10号差不多。
8、云梅(省级良种)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树姿特别开长,主干明显,分枝角度大,树冠下部的骨干枝能水平状着生,构成宽大稀疏的树冠。叶片水平状着生,比勐海大叶种增产36.2%。适合在云南气温不低于-3度绿茶区推广。
以上皆由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选育而成,除矮丰云梅外适合在极端气温不低于0度茶区推广。
9。台茶12号(省级良种)又名“金萱乌龙”简称“金萱”。无性繁殖系。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台农8号”为母本、“硬枝红心”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生长势强,分枝密。适制包种茶与乌龙茶,香味高雅,带浓厚的玉兰香气,极适合制铁观音型茶。适宜在台湾省中部茶区推广。
近年来滇西南茶区广泛引种,获得成功。
密植而不高产,高产又不高质,高质却不高价。例如云抗十号由于根系发展不理想,且抗病虫害能力到现在已经很差。根本就应换植,但实际情况如何?还不是大量种植。
曾经有各种检验报告,茶园台地茶的品质最好。但是喝茶品茶鉴定茶最终最有效最不可替代的是:人的参与。
说起检验,非洲某地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几乎比中国所有地区的茶叶都要高,但是制成品不是顶级品。茶制品生化组成部分至少在五百种以上。其口感品质是所有成分的综合体现。而这五百多种成分是可以产生各种组合的,可以想见其变化无穷无尽,怎会是一些或简单或复杂的设备就能分析出来的呢?
茶园茶的单一生化组分也许很高,但综合品质却绝对比不上老茶山稀植老树茶的口感。更何况普洱茶的后期陈化中很多不溶性成分与可溶性成分的互相转化。至少现在没有人能够分析出来。例如很多老树青饼越放茶味越浓就是理论不能解释的。
台地茶,我们联想的总是低矮的灌木。人工栽培的,就说是小乔木。在植物学分类来说,一般只是分乔木和灌木及亚灌木。对有主根和主干的就称为乔木,对没有主干和主根的就叫做灌木。而小乔,大乔和伟乔只是简单的从高度来区别,而这样的分类并没有准确的界限。例如就以山茶科植物来说,有五米高的灌木,有十米高的小乔木,并且也有三四米的大乔木。
而人工栽培茶实际上可分为古茶园和新茶园。古茶园的特点就是稀植,最多也就是每亩一百多株,又有相当多属于混生型茶园,生态良好,平衡且可持续。这样的茶应该说从很多方面超过了野生型野生茶,另外现在市面上很多人把丢荒古茶园的茶也称为野生茶,这当然是混淆视听。概念上就错了。只能叫野放茶。并且这样的茶从总体来说质量不会超过管理良好的古茶园茶。
因为任何一种植物遇到逆境,基因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原来正常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受阻,从而引起新的适应蛋白质以完成对自身的保护,例如产生逆境蛋白,热激蛋白,水分胁迫蛋白,厌氧蛋白,活性氧胁迫蛋白。另外茶叶一直不采摘,内含有机酸转变为脱落酸积累,启动热激蛋白和水分氧化蛋白等。其品质难以预估。
还有树干之粗细,茶树的高矮与树龄的大小并无绝对相关。管理茶园本身就以采摘,修剪,台刈,深耕等实现,茶树之高度并不固定。以树的高矮来分乔木和灌木是完全错误的,同时以树干的粗细来研究树龄也是完全错误的,曾有人对版纳老树做出统计,树围大小与树龄不成正比的关系。说个更加简单的例子。云南腾冲因为地理条件(以火山热海闻名),树长得特别快,就以一般的常绿阔叶植物来说,十年以内树围可以超过合抱水平。二三年就有碗口粗细(大碗)。而丽江地区的二三十年的也不过如此。
就纯野生山茶科植物来说,很多是灌木。并且有高度达到五米之原种。而现在云南的台地茶,几乎全部为乔木。(除金宣即台茶十二号)。这些茶因为改良和密植(密植茶园会有茶树高度趋同的走势)分枝较低一般为十厘米左右,但绝对不是灌木。这和江南等茶区的灌木大,中,小叶种有根本的不同。
野生茶树,极端低温越低的地方,很多是中小叶种的,但在云南仍然以乔木为主。
2. 茶花盆栽如何矮化
茶花树型最好的分枝点是40公分。
茶花生长适温在15~32℃之间,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鹃强,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茶花平常要用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浇灌,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干了再浇,浇要浇透,但要注意不能过干。一般在春梢末期着蕾前要适当扣水,以利向生殖生长转化,花前不能断水。
3. 盆栽茶花矮化修剪图解
澳洲茶的栽培技术
1、繁殖技术
澳洲茶的繁殖可在春、秋季节进行扦插、高空压条、播种等方法均可。种子发芽及枝条生根的适宜温度均为20℃左右,因此适宜在冷凉的山区进行繁殖,高温多湿地区则成活率较低。幼株种植时可将顶部剪去,以促进分枝,形成丰满的树冠。
2、田间管理
澳洲茶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要求保持-1℃以上的温度,夏季怕高温和烈日暴晒,其他季节应给予充足光照。耐旱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最好,忌高温多湿,更要严防排水不良,长期积水。
夏热冬冷地区澳洲茶需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夏季可放澳洲茶在遮阴棚、树荫下或其他阴凉通风处养护,也可洒水降温,冬季可橙草保温或植于建筑南侧小气候保护。在地形选择上以高坡、高台排水畅通的场地为宜,忌洼地。当土壤碱性偏大时应用5%硫酸亚铁溶液改良,以pH值在6.5-7.0为宜。北方冬季则室内盆栽养护。
澳洲茶的生长期内每1至2个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平时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土壤长期积水。每年在花后进行一次细致修剪,以达到矮化树冠、保持树形美观的目的,并且还能促使植株萌发新的开花枝。
修剪时需要注意,除一些影响株型的枝条可完全剪掉外,其他枝条不可全部剪去,一般剪去一半或三分之二即可。因为澳洲茶已经成熟木质化的枝条上没有具有生命力的芽,如果修剪过重,只留下老熟的枝条,植株将无法恢复生长。
修剪后施一次速效无机肥,以促使植株生长,保证第二年开花。由于澳洲茶的根系距离土壤表面较近,应尽量避免翻动土壤,以免伤害根系。
3、病虫害:澳洲茶的病虫害较少,但少见于有局部枯黄状。平时保持土壤湿润,太干会导致澳洲茶枯叶,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土壤长期积水,否则也造成烂根。夏季以外其他季节则应给予充足阳光,不可长期置于过于荫蔽处。夏季怕高温和烈日暴晒,长期高温和烈日暴晒会导致澳洲茶灼伤和局部失水。
4. 茶花矮化方法
(1)促进插条生根,有利快速繁殖: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生长素,配成适当的浓度,应用在一些不易发根的花木上,有较明显的促进生根作用。
如入夏后剪取山茶半木质化枝条,一芽一叶,长3~5厘米,将插条基部放入1000微克/克萘乙酸溶液中浸3~5秒,取出立即扦插。处理后50天,发根率比对照高出1倍。
又如将桂花嫩枝的插条浸入浓度为500微克/克的吲哚丁酸溶液中,5分钟取出,晾干后扦插,可提前发根。
再如玉兰,再生能力差,扦插生根困难,剪取嫩枝放入200微克/克萘乙酸溶液中浸泡一昼夜后再扦插,可促进生根成活。
实践证明,茉莉、米兰、茶梅、含笑、叶子花、橡皮树、龙吐珠、五色梅、罗汉松、天竺葵、四季秋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木,应用生长素处理后,对促进生根均有良好效果。
(2)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多种花卉的种子、宿根及球根等都有休眠期,要想使它们早开花,必须先打破休眠,促使其提早发芽。使用赤霉素处理后即可达到此目的。
如牡丹用500~1000微克/克赤霉素溶液涂抹花芽,大岩桐种子用25微克/克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唐菖蒲球茎用1000微克/克赤霉素溶液喷洒等,均有打破休眠的明显效果。
(3)促进植株矮壮,提高观赏价值:应用矮壮素、比久等处理花卉,即可有效地使株形矮化,促进分枝及花芽分化。
如天竺葵定植时土壤中拌入500微克/克的矮壮素,植株高度约可降低10厘米,并能提前1~2周开花。
大丽花、菊花等用比久处理,矮化作用均十分明显。有资料介绍,矮壮素、比久等对一品红、山茶、木槿、八仙花、杜鹃、火棘、五色梅、叶子花、百合、仙客来、香石竹、翠菊、彩叶草、鸡冠花、紫罗兰、藿香蓟、牵牛花、矮牵牛、万寿菊、百日草、一串红、金盏菊、大波斯菊、落地生根等花木均有矮化作用。
多效唑对一些花卉植株的矮化作用,也十分显著,如盆栽秋菊,在其生长中期(于8月中、下旬),用浓度20微克/克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每隔半个月喷一次,共喷两次,可使植株变矮,节间缩短,叶色变绿,茎秆变硬。
此时辅之以摘心和适时施肥,即可使花形增大,花期延长。
(4)调节花期: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卉,是调节花期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处理方法参见“花期控制”部分。
(5)延长切花寿命:插花时人们都希望让鲜花能多开几天,应用一些生长延缓剂,即可抑制花卉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延长切花寿命的目的。
如将香石竹花枝基部用矮壮素浸泡一夜,即可延长寿命2~3天。矮壮素的使用浓度,夏天是50微克/克,冬天是10~25微克/克。
(6)防止落花落果:喷洒赤霉素、比久、萘乙酸等,都具有防止落花落果作用。
如叶子花用50微克/克萘乙酸溶液喷洒,即可防止落花。
又如盆栽金橘、四季橘,在挂果的新梢转木质化前,用15~20微克/克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即可抑制花芽分化,防止落果。
此外,文竹在花谢后1周左右,于清晨喷洒一次10微克/克的萘乙酸溶液,10~15天后再喷一次,即可减少落果。
(7)促进果实早熟,无核或少核:无核葡萄品种,在幼果开始生长时,用200微克/克赤霉素喷洒果穗,可使无核葡萄果粒显著增大。
有核葡萄在花后1周内幼果刚刚开始生长时,喷100~500微克/克赤霉素溶液,则可变成无核或少核葡萄,且糖分增多,香味变浓,并可提早1~2周成熟。
在葡萄开花前和开花后2周各喷一次500~1000微克/克的比久溶液,坐果率可提高30%以上,其中以玫瑰香、巨峰等品种效果最佳。
5. 矮化茶花图片高清
怡锦好
怡锦生性皮实强健,没有“度夏难”的问题,夏天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也能安全度夏,只要土干了及时补充水分就行了。冬天要注意,最低越冬温度要在0度以上,低于这个温度需要搬回室内去,不过它很耐干燥,北方冬季搬回有暖气的屋内也不怕,不像茶花、兰花等南方植物需要一定的湿度,入室后正常养护就行,春天再搬出去
6. 茶花矮化修剪
修剪时间应该赶到茶花花开过之后。我们的茶花花期不一,有的花期赶到十月、十一月,我们要修剪的话,可以赶到十二月份;要是三月开放的茶花,修剪时间应该赶到四月。其余时间一般是不建议修剪的。
由于修剪时间都是赶到开花之后,所以在修剪时,首先可以剪去残败的花枝,这样可以有利于减少养分消耗,利于茶花恢复树势;再者,修剪可以剪掉病弱枝,交叉枝条,这样做可以让茶花通风透气,生长茁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剪短徒长或者过长枝条,这样可以维持造型,促发侧枝,但是要注意的是,茶花生长比较缓慢,即使是剪长枝,也不能剪的过于厉害,剪掉枝条的三分之一就行。
7. 盆栽金花茶矮化
金花捷报在6—8月份剪枝。
金花捷报是福建当地对黄蜀葵的别称。黄蜀葵,又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花期6~8月,黄色。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清热解毒,润燥滑肠。在当地花、叶被用作凉茶原料。
蜀葵在开花后就要及时进行适当修剪,例如将地上枯萎部分修剪掉,这样避免养料过度消耗,能促进萌发新芽。促进来年时候生长更加茂盛,花开得更大更鲜艳。注意在修剪完后可用多灵菌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8. 茶花主干高了怎样矮化修剪
为了使茶花树形矮化,修剪时,应注意芽的方向和位置。由于山茶花的内侧芽出枝向上,外侧芽出枝朝外,因此可根据设计树形截枝留芽。留在枝芽上的第一个芽,宜在刀口对方,斜面顶部应高出芽基3毫米左右,要防止过高或过低。各主枝间应保持均势,使山茶花的干、枝、叶都得到合理的发展。
9. 矮化茶花图片欣赏
茶花砍头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0~20℃,湿度为60%,喜斜射或疏散光照。
茶花砍头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在pH 值5.0~6.5,较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开花期较长,花色鲜艳。
山茶花盆栽花盆一般选用质轻价廉,高14厘米,上口径17 厘米的黑色塑料营养钵为宜。第二年,可更换成烧泥陶盆或瓷盆。盆高18 厘米,上口径不小于24 厘米,盆底具3 个渗水孔,直径在2 厘米为宜。随着盆栽山茶花植株的生长应适时换盆。
营养土一般选用园田土、腐殖土、活性菌有机肥比例为1∶1∶1配制。
茶花砍头桩定植时,先将花盆底下的3 个渗水孔用瓦片盖上,再放上营养土,放上半盆,压实后,将育苗的营养钵倒过来后,再用木棍或手指慢慢连土带苗一起顶出,然后移入盆内,再往盆里填土,土填至离盆口2 厘米时,压实盆土,浇透水,放入室内荫凉处,3~5周后,搬出室外,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茶花砍头桩上盆定植后,开始以营养生长为主,顶芽连续生长,一般不需要修剪,要注重主梢摘心,促进分枝,矮化树冠为宜。
浇水是盆栽山茶花成败的关键,4~5 月后,气温升高,山茶花生长迅速,需水量增加,除保持盆土湿润外,还应在周围喷水,保持一定的环境湿度;秋天气温逐渐下降,浇水量可慢慢减少;冬天,植株进入休眠,盆土保持30%的湿度即可,防止过湿、过干,以免烂根或植株枯萎。盆栽山茶花的浇水还应根据植株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小株少浇,大株多浇。
10. 矮化茶花图片大全
茶花主干太高的话,可以通过打顶的方式矮化,把顶端的部分剪除,当来年长新芽后继续打顶,可促使底部长出新芽,在养护期间不断的进行调整,主干就会矮化了。
在平时养护的时候,也要保证茶花可以多多的晒太阳,日常浇水也要合理,可以根据情况2-3天浇水一次,这样才能预防植株生长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