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常见品种(菊的品种图片品种名称)
1. 菊的品种图片品种名称
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颜色。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
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2. 菊的品种及图片大全
依自然花期及生态类型分类:
1春菊,: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2夏菊:花期5月下旬至7月。
3秋菊:花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4寒菊:花期12月上旬至翌年1月。
2
/4
依瓣形、花型分类: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1982年将菊花分类如下:第一
类 平瓣类其包括宽带型、何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第二类 匙瓣类其包括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三星、匙球型 第三类 管瓣类 单管型、翎管型、盘管型、松针型、疏管型、球管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第四类 桂瓣类包括平贵瓣、匙桂瓣、管桂瓣 第五类 畸瓣类 包括龙爪型 毛刺型 剪绒型
3
/4
依花径大小分类:
大菊:直径在18cm以上者。
中菊:直径在9~18cm者。
小菊:直径在9cm以下着。
4
/4
依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
1独本菊:一株一花
2立菊:一株数花
3大立菊:一株上有数百种乃至上千朵菊花
4悬崖菊:小菊经整枝而成悬垂状。
5嫁接菊: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
6案头菊:株高通常20cm,花朵硕大。
7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椿景或或菊石相配的盆景。
3. 菊花的品种名称
传统泡茶的菊花有两种:杭白菊和黄山贡菊。 怀菊味浓稍苦,疏散风热、养肝明目作用较强;贡菊色白稍带黄头,味道清香带有甜味;杭菊花朵较大,泡开后花形比较漂亮。 冲泡菊花茶加少许蜂蜜,口感会较好,加糖也可冲淡菊花的苦味,但对一些脾虚消化不好的人来说不宜加糖,因为过甜的茶会导致这类人口发黏或发酸,唾液多而感到不适。患有糖尿病或而血糖偏高的人,当然也不能加糖,应单喝菊花茶。
4. 菊花品种名称介绍
菊花的种类极多,如果根据花期分类的话,它有夏菊、秋菊和寒菊这三种,按照颜色来分类,则有单色菊花和复色菊花,而且不同品种的菊花瓣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还可以通过瓣型来区分菊花种类。
5. 菊花优良品种名称
千头菊最勤花,而且花期也长,除了夏天不开花,只要水肥、温度和光照合适,春夏冬三季都可以开花。
6. 菊的各种品种
我们经常看到的菊花有盆景菊、大丽菊、塔菊、悬崖菊、案头菊、万寿菊、国庆菊、野菊、雏菊、金盏菊、翠菊、三色菊、波斯菊、麦秆菊、桂圆菊等 .
野生菊属植物国产17种,主要有野黄菊等,栽培种的菊花类型品种很多,世界上的品种已逾万,中国有3000多种。
依花色分类
这是中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依植株高矮分类
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依花期分类
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学术分类
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列举如下(亚型从略):
1、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2、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3、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4、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5、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依种型应用等分类
菊花根据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
1、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2、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 (18)托桂型。
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7. 菊品种名字和图片大全
菊花的颜色有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首先菊花的颜色比较多,我们常见的有黄色、白色、紫色、绿色和墨绿色等,还有一些混合的颜色,比如黄色和红色相间的也十分好看。其次菊花的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另外菊花的种植通常以扦插为主,时间一般是四月清明后到七月上旬。
8. 菊花品种名称
菊花的品种金背大红。
花瓣面大红色,背金黄色,初开背部稍红色。外围瓣平展,内瓣多内曲。花瓣上有深浅涤沟及凹沟。莲座型。中轮花,花径14-16厘米,露心。正叶,色略深,脉清晰,边缘尖有分明锯齿;叶片中深裂,中叶柄,基部有托叶。茎梗绿青色,中粗,中偏矮。早花。
9. 菊种类名称及图片
家里养“3种”菊花,花朵大、颜色艳,花一开“五颜六色”。现在就来第一种:绿菊
绿菊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菊花颜色种类。绿菊的花朵颜色,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整体呈现绿色。不仅是颜色特别,而且花朵、花量也很大,十分的惹眼。
第二种:紫菊
紫菊同样是在颜色上非常的特别,整个花瓣都是深紫色,有时候也会呈现淡紫。
第三种:雪青菊
雪青菊是一种颜色非常特别,而且观赏价值也极高的花卉盆栽。很多花友都因为它的颜色,所以决定在家中养上一盆。
这就是家里养“3种”菊花,花朵大、颜色艳,花一开“五颜六色”。
10. 菊花的品种及名称
菊花根据花色可分为:黄、红、雪青、白、紫、黑、粉、檀香、泥金、绿和双色等,菊花的色彩异常丰富,真可谓五光十色,艳丽多彩。
菊花按花径大小,可分为大菊(花径10厘米以上)、中菊(花径6-10厘米)、小菊(花径6厘米以下)。
菊花按瓣型可分为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和畸瓣类四个类型。
菊花按花型可分为球型、扁球型、荷花型、芍药型、勾环型、松针型、垂珠型、外翻型、午环形、龙爪型、毛刺型和托桂型等。
菊花按花期可分为夏菊(5-9月开花)、秋菊(10-11月开花)、寒菊(12-1月开花)。
此外还有药用、茶用、酿用、食用等多种类型。
食用菊主要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红等,广东为主要产地。食用菊主要作为酒宴汤类、火锅的名贵配料,流行、畅销于港澳地区。菊花脑,则为江苏南京地区老百姓喜爱的菜蔬,通常用于作汤或炒食,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
茶用菊,主要有浙江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和亳菊。茶用菊经窨制后,可与茶叶混用,亦可单独饮用。饮用茶用菊泡出的茶水,不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且可去火、养肝明目。
药用菊主要有黄菊和白菊,还有安徽歙县的贡菊、河北的泸菊、四川的川菊等。其中茶用菊亦能作药用菊用。药用菊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
菊花制酒分菊花酿酒和菊花浸酒。酿酒是在每年九月间,选择半开的菊花,连带少许茎叶一并捣碎,拌和在蒸热的秫米醪酪里发酵,到来年九月,开封榨酿而成。此法虽然简单,但要历时一年之久。浸酒是在菊花盛开时,采纯净花朵去蒂,每公斤花可浸泡五公斤好酒,密封十天左右便可以饮用
11. 菊的种类的图片大全
菊花有南到北分布着杭菊,贡菊,滁菊,亳菊,怀菊。南方菊花药性较弱只能做茶饮用,滁菊处于中间位置,有独到之处“不湿不燥”可做茶饮亦可做药用;亳菊和怀菊长在北方燥性大,不可做茶饮用。
杭菊中又划分为多个品种,有杭白菊,杭黄菊(大黄菊和小黄菊),胎菊。
贡菊中也分几个品种分别为贡菊、七月菊、太阳菊其三种菊花均为白菊。除此之外身为古徽州重要组成部分的婺源产一种金丝皇菊作为茶饮口感最佳,这种菊花是黄色,花朵大,舒展,不仅口感佳外观也漂亮。
滁菊目前生长在全椒马场,几乎不在市场流通,属于罕见品种,在此生长的滁菊实为滁菊新品种不再是原来的真正滁菊,滁菊产地在变迁之前是生长在皇都凤阳县南的池河旁边的故又称为“池菊”,有人检测凤阳生长的滁菊含量达到全椒滁菊含量的十倍之多。
全椒的滁菊舌状花在十层左右,头状花絮为白色,凤阳县滁菊舌状花在2-4层,头状花絮略显黄色。
亳菊生活在北方,生活环境决定亳菊燥性较大不可泡茶饮用,作为怀菊的继承者,也称“小白菊”曾承担了药用菊花的大任近百年,一直受到中医们的喜爱,然后期发展却出现问题,产量低,农民收入低导致药农另找他法来增加收入,因此新的品种“大马牙”菊花出现,花大,接的也多,产量大增,农民高兴,导致正品亳菊渐渐不受人重视退出历史舞台,大马牙从此取而代之。
后期可悲的是产量上去了,收入却不见得增加,其他菊花价位都在八十以上每公斤,亳菊价位却只有二三十元每公斤。
怀菊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其的主要产地是以河南商丘为中心离亳州只有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南迁,成为了后来的亳菊,其实两者同源。
根据进化原理野菊花为黄花,所以进化完全的菊花应为白色进化不完全的应为黄色,菊花栽培历史上千年,名菊中白菊花居多。有黄变白也是人们选择的原因